分享

王阳明:巜教条示龙场诸生》

 旭日东升999 2023-11-22 发布于河北

王阳明的生命宣言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在贵州龙岗书院讲学过程中,拟定的书院的校训“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是“知行合一”精神在教学上的具体化,也是他的教育主张。文章不长,内容深刻而丰富,为诸生指示了一条成就圣贤的康庄大道,正如蕅益大师所说的“一洗汉宋诸儒陋习,直接孔颜心学之传”。彼得 德鲁克的著名文章《你事业的上限究竟在哪里?》可以拿来与本文互参,有助于我们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

【原文】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心解〗同学们追随我到龙岗书院,各方求学的人越来越多。我担心没有什么能力帮到你们,就用这四条要求互相勉励,来答谢各位同学的厚意: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你们要认真听取,千万不要轻忽了它。

一、立志

【原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心解〗志向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即使是各行各业的技能手艺,没有一项不是以志向为出发点的。如今求学之人懒散怠慢,荒废时日,最终一事无成,都是由于志向没有树立罢了。所以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志向不树立,就像没有方向的船,就像没有笼头的马,终究到不了目的地。过去有人说,让人行善使他的父母恼怒他,使他的兄弟怨恨他,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他,这样的善行不做也罢;如果做了善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为什么不去行善而成为君子呢?做了坏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这样的坏事做做也无妨;做了坏事让父母恼怒,兄弟怨恨,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为什么还要去行恶而成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些,就可以知晓应立什么志了。

阳明先生在《赠林以吉归省序》中讲:

阳明子曰: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欤!天下之人,志轮而轮焉,志裘而裘焉,志巫医而巫医焉,志其事而弗成者,吾未之见也。轮、裘、巫医遍天下,求圣人之学者间数百年而弗一二见,为其事之难欤?亦其志之难欤?弗志其事而能有成者,吾亦未之见也。

不论是轮匠、皮匠,还是巫师、医师,百工技艺,志不立者不可成事,成圣亦是如此。德鲁克在《你事业的上限究竟在哪里》中指出,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属于哪里?应该做出什么贡献?这些都跟“立志”有关。

二、勤学

【原文】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心解〗已经立志成为君子,就应当从学习开始。但凡学习不勤奋,一定知道他的志向还不坚定。跟随我学习之人,不以聪明敏锐为高,而以勤奋谦虚为上。各位同学试看同辈之中,如果有本身空虚却装作什么都懂,害怕别人说自己无能,担心别人行善超过自己,自夸自大,夸夸其谈,骗人骗己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先天优异,同辈之中,难道就没有人痛恨厌恶他吗?难道就没有人鄙视轻贱他吗?那些原本欺骗了别人,别人确实被你欺骗,难道就没有私下被讥笑的人?如果有谦虚低调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目标坚定,做事虚心,勤学好问,与人相处总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忠诚守信乐观豁达,表里一致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粗鲁愚钝,同辈之中,有谁不称赞羡慕他呢?那些原本没有多大才能,又不求上进之人,人们认为他确实没有才能,还有谁会尊敬他崇尚他呢?各位同学看到这些,也可凭此知道要做大事必须勤奋学习了。

德鲁克在《你事业的上限究竟在哪里》中指出,我们要清楚我们的长处是什么?工作方式是什么?自己是如何学习的?要让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新技能、汲取新知识。这些都跟“勤学”有关。

三、改过

【原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心解〗错误,从大贤大能之人开始,没有谁能免除,然而过错对贤能之人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所以不以没有过错为贵,而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各位同学自己想想,平日在廉耻忠信方面也有缺陷吗?也有违背孝亲爱友之道,迷陷于狡猾世故、有偷窃习性的人吗?你们大概不会到这种地步。如若不幸有这类人,都是因为他不知道道理而失足,平时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规劝告诫而造成的。同学们试着自我反省一下,万一有接近于这种情况的,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应当因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还是不相信我,也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因为过去的错误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蕅益大师认为,改过、寡过之法,乃是孔颜心要。他曾指出:

孔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传千古圣贤心学,全以内自寡过者,为趋吉避凶之门,所谓无入而不自得也。(《灵峰宗论》)

德鲁克在《你事业的上限究竟在哪里》中指出,要去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要纠正我们的不良习惯。这些都跟“改过”有关。刘宗周认为,颜回“有不善未尝不知,是谓良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是谓致知。”(《明儒学案·蕺山学案》)

四、责善

【原文】“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

〖心解〗阳明先生认为,互相监督、提醒和引导对方,使其品格臻于至善,这是作为朋友应该做的,但也需要真心告诫并注意沟通方法。在责善时,我们应尽心尽力体现对朋友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他愿意听你的劝告并在行动上体现,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如果先直言告诉朋友过错和缺点,痛骂他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他将羞愧难当并记恨在心,即使他表面服从,却是因形势所迫而服从,这是刺激他使他做坏事。所以但凡揭别人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隐私,故作正直的举止来谋取名誉的人,都不是用语言监督、提醒朋友,使朋友臻于至善的人。当然,如果我没有这样做,但别人却这样做了呢?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这样想: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么可以不高高兴兴地接受并心存感激呢?

“责善”之道,源出于孔子。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篇》)程子曰:“要使诚意之交通,在于未言之前,则言出而人信矣。”又曰:“责善之道,要使诚有余而言不足,则于人有益,而在我者无自辱矣”。朋友间的“责善”,沟通的诚意比言辞更为重要。德鲁克曾经说过:

沟通对听者有所要求,要求听者成为某种人,做某些事,相信某些事,它基于听者的意向。沟通在与听者的价值观、欲望和目标达成一致时会变得强有力。然而不一致时,沟通根本就不会成立,甚至会被排斥。(《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有诚心,又有好的沟通方法,事情才会有成效。所以,在《你事业的上限究竟在哪里》中,德鲁克又指出,我们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责。要观察跟我们合作和要依赖的人的工作方式,通过沟通增进了解和信任,并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以利用他人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提高效率。

【原文】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心解〗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品德方面没有什么收获,在学问方面也轻率。误让你们跟随我在此学习,我整夜整夜的思考,错误的想法、行动,在所难免。人们说对待老师要不冒犯、不规劝,并说在老师面前不能提意见,这是错误的。在老师面前提意见,可以直言相谏但不要故意冒犯,可以婉言规劝但一定要让他明白。告诉我什么是正确的,我就可以按正确的去做;告诉我哪里做错了,我就能够把错误改正过来。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同学们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应当从我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