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耍流氓系列(三):没看文献就来找导师谈选题,玩呢?

 WQ_AI_LYS_999 2023-11-22 发布于上海

我又不是看不到,怎会识不破你的懒惰?

——吉大秋果

图片

该说不说,自从我设置了一个选题前审查制度之后,我跟我的研究生们的爱恨情仇就少很多了。我呢,设置了三条跟我探讨选题的前置条件:阅读我的《100天》;提交文献列表,硕士200篇,博士500篇;提交文献阅读笔记100页(至少)。为的是确保我的学生跟我谈选题不是源于一拍脑门子,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一篇文论的写作是链条化的,且环环相扣。没有文献阅读出不来选题。

这个事情起因是之前我对学生跟我讨论选题是来者不拒的,后来我发现他们对自己的选题一无所知,然后我就提出意见让他们去改,在我的认知中,也是写论文的客观认知,修改我提出的问题需要至少一个星期,但是通常他们十分钟之后就会又扔给我一个“修改过”的标题。于是,我就问他们你的文献看了多少,发现他们还没开始看,有的还说,等我说选题通过了之后,再看!这不行,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你不看就有选题,这怎么可能。不看文献顶多有个论域,没有论题。这是我的问题,为了防止学生们在主观臆想一个选题,通常都是莫须有的选题,我提出了上述三个条件,然后找一个得力的学生做事前审查,审查通过了之后,学生到我这里跟我谈选题。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对写作的基本常识是有认知的,学生还有了一定的基础阅读量,这样我说啥,他至少是明白的。

自从有了这个制度之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学生不来找我了,他们基本上在我的学生助手那里就被挡回去了,回去好好地查文献,读文献。所以,制度是能够增加人的理性的。所有的制度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设计的。这是今年做的一项改革,另一项改革是不再招收非法学出身的研究生。原因是最后要完成的是一篇法学论文,最后需要用法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些非法律出身的法律硕士或者博士,基本上基础知识都是欠缺的。原本呢,欠缺是可以补的,但是人性的弱点,对又是人性的弱点,他们几乎不会补充,于是到最后又是变成了师生的拉锯战,学生要毕业,学生知识不够,磨老师,吓唬老师,最常规的做法就是失眠、健忘、抑郁!有时候我就在想,我手下有三十多号学生,我都没抑郁,我可真是够顽强的。

前几天有一个同事兼关系不错的朋友跟我抱怨现在孩子啥也不懂就来找她聊选题,我把我的方法推荐给她了,最近再见她感觉轻松多了。此举有两个好处:1、减少师生不必要的纠葛,这些东西确实是学生需要自行且在找导师之前就应该知道的和做到的基础;2、厘清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是教练,教练是得教你,但是前提是你也得自己把该做的做了,否则教练不是教你,是替你做。这样要求完之后,学生清晰了,要是能度过这关,咱就能筛选出好学生,好好指导指导。要是不能渡过这一关,学生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功夫没下到,也不会找老师麻烦,彼此都清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