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天命靡常”与“敬德保民”

 国学新知堂 2023-11-24 发布于北京

殷商时代,神学和宗教思想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认为帝是天上诸神及人间一切秩序的主宰,地上王权来自于天帝的旨意,也就是天命。谁能在地上称王那是由上帝选择和命定的,或者说地上的王之所以能为王,那是因为有天命在身。殷纣王曾经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意思是说,我是有天命在身之人,谁又能拿我怎么样?我的王位,可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去的。

周公
但殷亡周兴的过程中,周朝统治者们逐渐认识到天命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天不可信”。周公在总结“小邦周”之所以能战胜“大邦殷”的经验时得出结论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周初统治者实行“德治”,以保民和惠民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而殷商的统治没有德,只顾自已享乐而丝毫不顾及百姓死活,致使上天不在眷顾它,所以“天命”便发生了转移。最终使周代商成功。因此,只有“敬德保民”才能“祈天永命”。
天命服从于人民的意志,“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所以,服从天的意志就是要做到保民、惠民。“敬德”与“保民”相一致,或者说“敬德”就是保民,就要保民。《尚书》中有多篇周公告诫君王要知道农民耕种的艰辛,勤于政务,施惠于百姓,体恤鳏寡文章。

孔子
周初统治者将“敬德”与“保民”统一起来,将“天命”与民意统一起来,其进步意义在于把人们的目光由天上拉回人间,由迷信天命转为注重人事。从此,殷商时期以祭祀为主的宗教文化,演化为周代以礼乐为主的人文道德文化。
周初打破了天命永恒不变的信仰,使人们的视野从对上帝迷信中转移到关注个体的道德修养。周人认为,德和善的修养足以改变天命,上天只选择有德之人作为百姓的统治者。统治者的德和善表现为他对于百姓的仁爱与关怀,爱民、惠民和保民,是仁爱的最高体现。这些思想直接影响到了孔子,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就来自这里。

老子
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除了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周初德“天命靡常”和“敬德保民”思想,它们是先秦诸子哲学的直接源头。据此,不难看出,中国哲学也是由宗教哲学蜕化而来。《礼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这段文字概括了殷周之际,宗教神学向人文理性逐渐过渡的特征。


您若喜欢,为我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