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安夜空】第177期|伍劲标:打糍粿

 新用户2420aRkV 2023-11-26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新安

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打糍粿 

伍劲标

图片
图片

农历立冬前后,不少大山深处的村庄里,开始作兴打糍粿了。

打糍粿其实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就像种田种地一样,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只是,打糍粿比较麻烦,好比做豆腐,很多的工序,还要一定的规模,所以城里小家庭的厨房里,很少有人做。

这些年,不仅是城里的小家庭,大多数山里人的后代,也不会打糍粿了。

图片

现在,山里会打糍粿的,基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农民。我的好朋友老叶在村里当文书,快六十岁了,自己不会打糍粿,每年入冬之后,就组织村里人打糍粿。掌心大小的一个糍粿,能够卖到三五块钱,利润很可观,老叶说,这叫“糍粿经济”。

今年立冬前后天气好,周末到老叶村庄游玩的人多,老叶和村民们把传统打糍粿的日期提前了差不多半个月。还是重阳节的时候,老叶就与我约好,周末到他村子里去,跟大家一起动手打糍粿。

老叶所在的村子,坐落在青山翠林的怀抱里,是个很美的高山村落,户籍上的人口有好几百,但常居的不过百八十人,上了年纪的占一大半,几乎人人都会打糍粿。村委会门口有个小广场,背山面水,还建了长廊,冬闲的时候,老人们就靠着长廊,聊天说典故,打发时光。

因为和老叶的朋友关系,我是这个村里的常客,来的次数多了,对打糍粿的工序也就了然于心了。

图片

     打麻糍用的是糯米,之前得把糯米浸胀,盖上饭甑蒸煮。之外,还要看用馅,山里人好甜食,基本都是用以甜为主的馅料。作为准备工作,还要炒芝麻。做糖芝麻馅是很细致的,要把炒过的芝麻压开裂,这样装馅的糍粿,吃起来才会有更香的芝麻味。

  在灶间的大锅上,把糯米蒸煮好后,才算是拉开正式的打麻糍帷幕。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洗净的石臼,再用木杵舂糯米饭。木杵都是用山中最结实的杂木打磨而成的,比通常的杉木和松木要沉重得多。一般是力气大的男人来使木杵,再配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子来翻糯米饭。

图片

  男人手中的木杵,一下一下地舂在石臼底部,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女子半蹲半跪在石臼边,不停地把石臼里的糯米饭翻来覆去,让木杵把每一粒糯米都舂均匀,直至把料质舂至适宜做糍粿为止。

  这个过程细腻,有情趣,时不时地,负责舂米的男子会哼几句不成调但很有意思的小调,逗得翻腾糯米饭的女子嫣然一笑。那份珠联璧合,那份心心相印,难怪,老叶村里人调侃小夫妻夜间恩爱,就叫“打糍粿”。

一石臼料子,可以做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糍粿,这么多的糍粿往哪儿放呢?又是如何来防止糯米的黏性的呢?村民们很有智慧,就地取材,用竹篾编织成晒匾,先在竹匾上面均匀地撒上山芋淀粉。这样,就可以把做成的糍粿放在竹匾里揿压成型了。
图片

     记得去年那次打糍粿结束的时候,老叶让我用自己的体会,描述做糍粿的手艺。我说,其实没什么奥妙,就是我平时在家里做汤圆的手法。做汤圆用的馅料,跟做糍粿用的几乎一样。无非是做汤圆时,取的熟粉正好是一个汤圆的用料,而做麻糍所取的料质要比汤圆多上许多。

  或许是为了证明我的做糍粿与做汤圆同理的理论,老叶那刚上幼儿园的外孙,随手掏了一团糍粿料子,像玩橡皮泥一样,捏捏搓搓,做成一个汤圆,然后压扁一些,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糍粿。

图片

  看着小调皮的劳动成果,老叶的老婆在一旁戏说着:“到底是有种传代的,小小孩也能做糍粿。”而小调皮则对我说:“老师公公,我有真本事吧,还会做可以吃的橡皮泥哦。”

  看着打糍粿的老老少少那开心的样子,心里禁不住的温暖,温润。想着,如果生活如同打糍粿多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把普通的日子过出香香甜甜的幸福和惊艳的美丽。

  幸福是种感觉,而美食流淌在舌尖的幸福,不要因为它的微小而忽略不计,深深浅浅汇成光阴,流过似水年华。

图片

END

图片

  “

作者简介

伍劲标,男,1965年出生。1984年师范毕业至今一直在休宁县临溪中心小学担任教师和校长,投身乡村教育终身不渝。业余爱好写作,1990年开始至今,发表作品十几万字。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休宁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图片
图片

黄山日报

图片
图片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陈夏暑


值班编辑:胡晓苗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王翠竹

 终审:李学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