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享年”和“终年”都能表达去世,区别却很大,用错了会被人耻笑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3-11-26 发布于山东

文/扶苏秘史

编辑/扶苏秘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白事上都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享年”和“终年”你会用吗?


01

丧葬制度的发展演变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还比较简单,对逝者的尸体也比较随意对待。

根据出土的盆骨化石显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死后,尸体多是躺放在洞穴中,新石器时代开始有掩埋死者的习俗,但墓穴简单,多是直沟土坑,没有太多的葬具。

后来,随着部落文明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复杂,人们开始不忍心看到亲人的遗体被虫鸟啃食,于是产生了掩埋死者的习俗。

墓葬变得规模更大,墓室呈椭圆形或长方形,墓穴周围开始设置围护结构,这一时期的丧葬仪式已经比较隆重。

到了贵族文明时代,上层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这些规矩不仅在世的时候要体现,就连去世了也要彰显自己的地位,要求像对待活人一样对待死人。

生前能享受到的东西,也会一一变成随葬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人牲祭祀的习俗,以显示权力阶级的地位。

周朝时期的丧葬礼仪就比较典型,《仪礼》《周礼》《礼记》都对丧礼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墓葬形式也变得复杂,出现了垂花门、穿孔壁和甬道等结构。

丧礼可分为临终前、初丧、殡葬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仪式和含义各不相同,都是必不可少的。

丧葬制度的形成也反映了古代中国阶级思想的发展,最初是为帝王和贵族服务,后来才普及到平民百姓。

它从简单的部落习俗,发展成为规范复杂的国家制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礼教思想的形成。

02

报丧的演变:“赴告”到“讣告”

报丧,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丧葬仪式,它经历了从古代“赴告”到汉代“讣告”,再到后世多种形式的演变过程。

“赴告”起源甚早,在周朝时就已出现,是指报丧者须亲自或委托他人前往亲友家中,当面通知亲友死讯。

例如在广西,报丧者需在亲友门口大声呼唤,用灰烬撒门口后才能进屋说话,在江浙一带,报丧者还要带伞赴告,被报丧者要请报丧者吃饭,吃完后要把用过的碗扔出门外。这些仪式看似古怪,但却蕴含驱邪避凶的意味。

“赴告”方式对报丧者极为不便,报丧者往往需要奔波千里,那时的交通还不便利,完成这一流程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历经艰辛才能完成报丧任务。

如果遇到战乱或者动荡不安的时期,报丧者的安危都不能保证,若是报丧者因此性命不保,岂不是雪上加霜,这样的报丧方式还是有着很大的弊端。

所以汉代开始,“赴告”逐渐被“讣告”取代,“讣告”是使用文书来报丧,无需亲自告知,这大大简化了报丧过程。

只有社会地位较高的官员或富商需要通知多人,采用“赴告”十分不便,他们更需要“讣告”的书面通知方式。

不同身份的逝者有不同的讣告格式,讣告必须遵循等级制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结构,只有十六岁以上的人才能发布讣告,这同样反映了年龄的等级观念。

到了现代,讣告形式更加丰富,它可以根据发布者的不同分为家属讣告、单位讣告和治丧委员会讣告,报丧的主体变得多元化。

讣告也可以按内容分为一般式、公告式和简便式,一般式详细记载死者生平,公告式只标明死者姓名、死因等,简便式只简短通知死讯。

多种讣告形式应对了现代社会的不同需求,它们强调传递讯息的便捷性,而不再有繁文缛节,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一般特征,即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方式不断简化、优化。

报丧的演变市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缩影,从古代“赴告”的仪式感,到汉代“讣告”的简便化,再到后世讣告的多元发展,报丧文化的每一变迁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烙印。

03

享年与终年:古今葬礼中的年龄说法

葬礼中使用“享年”与“终年”表示逝者年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不满30岁只能用“终年”的,而不能使用“享年”。

目前已知“享年”最早是出现在六朝墓志铭上,那个时候就用这个词来表示祈祷的意思。到了唐代,它成为讣告中的固定用语,显然古人非常重视葬礼,希望通过“享年”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重。

“享年”使用较为谨慎,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主要适用于正常死亡的场合,达到70岁以上才可使用“享年”,否则容易失礼。

因此,“享年”代表一种天年已高、善终荣归的吉语,需要根据逝者的身份谨慎选用,如果生前没有建树,使用“享年”反而可能招致非议。

相比之下,“终年”的起源时间较晚,最初只表示“满年”的意思,没有太多褒贬色彩。

当代社会讣告已不若古人那般讲究,但两者仍有细微区别,“享年”代表天年已终,“终年”则更中性客观。

即使面临同样的死亡,不同的说法体现不同的态度,二者蕴含的微小不同,反映的是用词者对逝者以及生命的态度。

正确运用传统讣告词汇,不仅满足古礼,也表达基本敬意。

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死亡时,哪怕已非古代社会,也还是应该正确认识“享年”“终年”的区别,恰如其分地使用,这同样是一种传承。

04

死的各种委婉说法

曹操最著名的文学成就,是他发明了“风烛残年”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将老年人微弱的生命比作风中随时可能被吹灭的烛火,极富诗意,让人感到生命的可贵。

使用这个成语时,没有丝毫忌讳之意,反而成为老年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表达。

其实在古代社会,直接说“死”这个字是存在着种种禁忌的。比如对于皇帝,不能直呼“驾崩”或者“归天”,而要使用“百年之后”这样含蓄的说法,以示对君主的尊重。

“英年早逝”是对青壮年过早死亡的婉转称呼,“夭折”是对婴孩夭亡的另一种委婉说法。

僧人死后也有“圆寂”“涅槃”等词汇,这样种种对“死”字的规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命逝去的痛苦。

而曹操创造的“风烛残年”成语,则使用诗意的手法,化解了死亡的直接恐怖感,让人以一种接受的、欣赏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绝望。

这种文学手法极大地丰富了对死亡的表达,也成为曹操文学成就中一个独特的亮点。

曹操之所以能发明这样富有诗意的成语,关键在于他既是政治家,也是文人。

他亲历过战争与权谋,对生命的无常有切身的理解,但他也热爱文字,拥有高超的文采,能用语言化解痛苦、抚慰人心。

正因如此,曹操将严酷的现实与温暖的文学精神融为一体,创造出“风烛残年”这一独特的成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开创的这种用文学手法表达死亡的风格,也成为中国文化审美中的一大亮点。

曹操还创造了很多其他关于死亡的成语和说法,比如“白骨露于野,千载静相守”,描绘了夫妻连理至死不渝的情愫。

“抚今追昔,欲哭未干”,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寄托了游子思乡的惆怅。

曹操对死亡意象的描写也各具特色,他笔下的死亡可以“啸傲冥间”,展现亡者的孤傲,可以“魂销肉飞灰”,描绘生命的无常,也可以“笑挥手兮迎先灵”,流露出生者的哀痛。每一种写法都让读者感受到不同的意味。

正是曹操丰富的政治阅历与文学造诣的结合,才孕育出他独特的死亡语言艺术。

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古代,曹操大胆地运用文学手法来解构死亡的禁忌,给后人留下富有人文精神的瑰宝,他开创的这种文学风格,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