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讲:一谈禅就拼命引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些话,禅就是这个样子啊?把我肚子都笑痛了

 y1-e 2023-11-28 发布于北京

文字摘录难免错误,请以录音为准!

录音:

文字摘录:

『若处见修位中,此是行时,非是证时。若居究竟即内,此是证时,非是行时。』

这个道理要特别注意。第一,我们先要了解一个佛学教理上的名词称:见位、修位,所谓见道位,见道以后修道,先明心见性,比如见性空,或者说见空性,这是见位。

我们大家,例如现在年轻人喜欢流行谈禅,其实啊,这个还不是谈吃,啊,这个真正的禅哪,很不容易。不过,姑且拿禅来讲,譬如一般人著作上经常提到,禅宗有一个不成器的祖师啊,我很对不起啊,我给他下一个评语——不成器的祖师。他说过几句话,未见道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了道的时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成了道以后啊,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好像在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大家今天禅学非常流行,一谈禅,这些话拼命的引用,啊我觉得很好玩,有时候把肚子都笑痛了,我说这样?禅就是这个样子啊?“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换句话,看人不是人,看狗不是狗就是禅咯?那很简单,你把他高度的镇定剂给他一吃,吃了以后啊,精神、神经麻木了,他看山也不是水,看人也不是狗,那不都成了道了?啊,那些人灰心到极点,或者是眼睛啊白内障,“哦,这是什么啊?”那不是成了道了?胡扯一顿,不是这个道理。真正见空性不是这个道理。那么为什么我叫他这位禅师是不成器的禅师啊?他是对的,他因为讲了这个话,给后人用误了,误解了这个就严重了,所以一个禅师的说话是非常慎重的考虑,任何一句话随便说出来人会误解。

真正见道的时候,所谓自见空性,是,见山不是山,但是知道是山吗?是山,不起分别而已;见水是水吗?是水,也不是水,水还是知道是水,不是无知,无知者是大昏沉,那不是见道,知,而无妄念、无分别,因此勉强形容它,所以叫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但是这个样子是不是见空性了?不是!不是,这是什么呢?这只能够说粗相的妄念,偶然地静止下来。拿现代科学的道理,就是说,心,如果有人到达,修持到达这个境界,如果我们叫一个医生,马上把心电图给他一放上去,一做,那个心电图是这样走了。比方我们平常的心电图是这样走了,啊,所以到医院检查心电图是这样的。一个人真到妄念清净的时候,这个心电图,你突然妄念清净那个心电图就是这样走,平的过去了。可是医生不懂哦,一看吓死了,“哎呀,你心脏有问题!”啊,在我们自己很晓得,这个时候心境完全很平静的时候,心电图不波动了,脑电波也是一样,这都要做科学的试验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啊,不一定说,假定我们做一个科学检查,心念到达这个境界,脑电波的活动,心脏也到达这个情形,乃至呼吸马上,等于没有了,算不算是见道位?不算,这只能够说修道做功夫的一个阶层,初步的,并不同见道没有关系。

那么有许多人,假设见到一点空性,功夫有没有到达这个阶段呢?不见得,见道他是见了,修道的功位没有到,所以,见修是两位不同的。位,拿现在来讲,佛经上叫位,我们用现代的观念啊,对年轻同学们,这是修道与见道的层次不同,它的阶层不同,这是两位。所以见道、修道,就分两位。

证道,是证道位,证道就是见修都圆满了,是证道位。证道,然后是行道位。所以我不是跟你们年轻同学们讲一个感叹,平常的感叹也是真事,哎呀,我说见道不难哪,修道难;修道也不难,成道难;成道也不难,行道难哪!真的能够以大慈悲心来入世、来行道,是非常痛苦的事,唯有大菩萨才肯牺牲自我,啊,行是最难。所以,华严最后提出《普贤行愿品》,一般念成行(heng)愿品,管你五种行(hang)也好、五种行(xing)也好,都可以吧,啊,这是古音和今音的不同,读音不同。

现在由见、修两个名称解释了那么多,大概了解了。那么回到《宗镜录》的本文,就是说,刚才讲的如何对治修持散乱心,如何修持昏沉境界,大概方法的原则告诉我们了。可是要我们注意,假设我们这个修行人,本身还在见道位置,或者还在修道的阶层中,此是行时,那么,对治散乱与昏沉,这个是行,修行的做功夫的事。非是证时,你不要把做功夫偶然呈现的过程中一点境界,认为自己证道了,是大错误。所以要我们认识,我们假使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既不散乱又不昏沉那是什么?就叫做定。假定你的般若见地,同你修持的功力,还在见、修的阶层里头,你纵然呈现这个境界,自己认识清楚,这不过是修行功夫的偶然一个呈现、境界。所以有人问,还会掉不会掉?当然会掉!这是瞎猫撞到了死老鼠的,靠不住啊。要真证到了,见道、修道到了家我随时在一切事中,乃至在六道中、在动乱中、在清净中,随时进入这个,就是这个,那才与定有一点相近,否则都是自己欺骗了自己。我们做人,不要说修道,千万不要自欺啊。所以他告诉我们,这个是见道位、修道位中还在行时非是证时,还并不是证道的事。

假定有人大彻大悟,或者修任何法门修证成功了,而居究竟即内,那么,散乱与昏沉的理,这个境界与理论,又另外讲了,那是证道的时候,不是修持做功夫的时候,那是证时。这里他讲的很含糊,含糊的,他还留了一手,哈,不是留一手,实在证道的人太少,非常难懂。换一句话说,把它补充清楚,真证道的人,不管是散乱与昏沉皆在道中行。这句话,诸位你们自己去参去。

节选自: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7集)

《宗镜录》录音全集整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文字全集汇总(附下载地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