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其病机为外寒内饮。对外,是个典型的外感风寒表实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在内,有寒饮,咳喘,痰多清稀,胸膈满闷。寒饮内停,发作时阻滞气机,肺气上逆,除出现咳喘之外,阻滞气机还可以反映胸膈满闷。 组成是麻黄、桂枝、白芍、干姜、半夏、细辛、五味子、甘草。 小青龙记住是外寒内饮。 外有表寒,所以要用麻黄桂枝外散风寒;内有寒饮,所以需要干姜半夏细辛。 也就是外也寒内也寒。 心下有水气,就是寒饮。 因为素体是寒的,内本来就有水饮;又因为外受了风寒、闭阻皮毛,使得太阳寒水之气过多,水不能正常运行代谢,所以,内饮增多,并且因外寒加剧了内寒,成为寒饮。 因外寒闭表,肺气不能宣发肃降,导致内在的寒饮随之上升,所以咳嗽清稀痰液。 有的患者,因为长期有痰饮在身体里,就会表现出来脸色偏暗,特别是眼圈、两侧脸颊部位,刘渡舟先生称之为“水色”,临床上要注意这一点,有的患者平时可能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只要一感冒,这个“水色”的症状就会出现。 麻黄、桂枝与细辛的搭配下,此方发散肺气之力很强,“肺为气之主,而肾为气之根”,所以肾气亏虚,下焦虚弱、元气不固者不建议单独使用小青龙汤。 虚寒的老人用的多,是因为他们阳虚,阳虚之人容易遭受外寒,阳虚之人内容易有寒饮。 但也不能原方常用,毕竟是发散药,不是温肾阳治本的药,需要进行加减。 有些人给孩子用小青龙,咳嗽是好了,但是常用麻桂细辛干姜已经伤阴,舌中裂纹就是明见。 ![]() |
|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咳痰喘慢支气管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