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发现李白《将进酒》原版,比语文课本上狂傲100倍,更符合原诗意境

 CjsHXMz 2023-12-03 发布于浙江

李白的狂傲,自是不必说了。

放眼整个盛唐,狂傲之气,他几乎占据了一半。正如著名诗人余光中在自由诗《寻李白》中评价的那样: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天生狂傲,又才华横溢。曾经做过唐玄宗御用词人,醉酒之下让杨贵妃研磨,高力士为其脱靴,趁着酒劲,写下了笑傲诗坛的《清平调》三部曲。

在李白的很多诗作中,我们几乎都能读出他的狂傲之气。

尤其是《将进酒》,借着酒气将他的才情和对官场的不满发挥的淋漓尽致。高中学语文课本的时候,老师也为我们讲解很多。

图片

但是遗憾的是,入选我们语文课本的《将进酒》其实并不是李白的原版诗作,而是宋朝文人的篡改之作。

其实他的原版诗作更加狂傲霸气,为我们还原出了一个最真实的李白。

1990年,有学者在敦煌出土的各大文献书籍中,有幸发现了唐人手抄版的《将进酒》。这在当时文坛,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原诗包含着更加浓郁的“太白之风”,更是将李白的浪漫与豪情推向了极致。很多学者读后直呼过瘾。

话不多说,我们来欣赏原文。有改动的地方,文史君加粗处理,读者们可对比来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钟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图片

首先敦煌版的《将进酒》诗作题目并不是《将进酒》,而是《惜罇空》。

“将进酒”的意思是说要喝酒,而“惜罇空”的意思却是喝完酒后感到惋惜。

单单题目上就能看出诗作背后的深意。惜罇空有更多层的含义。那种惆怅和无奈,洒脱的情感,也就造就了原文。

原诗的“床头明镜”,被宋人改成了“高堂明镜”,文史君以为这个改的要胜一筹。

高堂不仅可以表示厅堂,还可以借指朝廷,从而表达对朝廷、权贵的不屑。而床头呢,只是更贴近生活而已,所以,觉得这里的高堂要比床头好。

课本上的“朝如青丝暮成雪”而唐人版(敦煌版)却是“朝如青云暮成雪”,一“丝”一“云”可以看出用词之夸张。

另外,青云还有“青云志”等多种意向,会更好一些。

“天生吾徒有俊才”与“天生我材必有用”差别就比较大了。

前者是赞赏一起饮酒的哥们是俊才,结合后句“千金散尽还复来”,说的是:

“咱们这帮兄弟都是青年才俊,钱算个屁啊,越喝越有!干了!”,不仅洒脱还提气。相比之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偏于自嘲了,感觉要弱很多。

还有“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与“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前者是:“岑夫子,丹丘生,我给你俩嚎一曲,你俩给我把酒满上”,而后者说:“岑夫子,丹丘生,你俩继续喝,酒别停,我给你俩唱一曲,你俩侧着耳朵听着”。

哪一个更好呢?一目了然。今天的主题是喝酒。霸气之中怎么会少了酒呢?

图片

还有“古来圣贤皆死尽”比起“古来圣贤皆寂寞”更加张扬与豪迈,尽显李白酒后的“放荡不羁”、“狂妄自大”,浓浓的“豪放派”啊!

“古来圣贤皆寂寞”最早见于宋本中,与唐本相比显得儒雅含蓄,与诗中澎湃激昂的节奏似乎有些不协调,倒是更像宋人行诗做赋的风格。

也许是宋人觉得原文过于简单粗鄙,不适应吟诵,才改为了寂寞。

“馔玉”“玉帛”就不用说了,直接看“不足贵”、“岂足贵“。前者是平铺直叙的,后者有反问的成分,对权贵和金钱有蔑视的成分,更符合李白的气质。

读者们,关于“敦煌版的《将进酒》”,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