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月《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王娜123 2023-12-05 发布于黑龙江

第19课《父爱之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并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渔船、报考”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习文章通过场景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表达感情。

6.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通过场景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表达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父亲的爱,就像大山一样,高大而坚定。 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是一艘小船,承载着你所有的梦想,包揽了你所有的疲惫与希望。让我们搭乘“父爱之舟”,去看看沿途的美景,去探寻父爱的伟大!一起学课文《父爱之舟》,深深感受那博大的父爱!

板书课题:父爱之舟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走进作者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课文链接

(1)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2)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3.读准字音

4.朗读词语

渔船  报考  教训  心疼 席子 

庙会  彩排  糖果  抽象 启迪 

毕业  寄宿  师范  路费 轮换

领略  意境  磨灭  精致

5.多音字

6.词语释义

(二)我会写

1.请同学们,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蚕、考、疼、席、糖、屑、启、迪、钉、陪、毕、暑、煮、枕

2.随文识字:

(1)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字的读音、结构、部首、组词、笔顺、造句等)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指导书写汉字。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以梦境回忆的方式追叙在艰难求学的经历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

时间顺序 倒叙

3.课文从哪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①父亲给“我”买枇杷;

②心疼“我”被臭虫咬了;

③带“我”逛庙会,给“我”买热豆腐脑吃;

④给“我”制作万花筒;

⑤大雨大雪天,背“我”去上学;

⑥摇船送“我”去无锡报考、上学……

这些场景都表达了浓浓父爱,叫人感动。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以小渔船为线索,写父亲与“我”夜宿旅店、送“我”上学、带“我”逛庙会、带“我”报考学校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六、板书设计

    父爱之舟

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今天我们继续深入课文,走进父爱之舟,感受浓浓的父爱,学习课文《父爱之舟》。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文章以梦境开始,有什么好处?

采用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便于组织情节,抒发情感,表达主题。同时又运用倒叙的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学习第2~9自然段

1.画面一:父亲添桑叶,买枇杷。

圈画出文中能体现父亲的特点的词句,初步体会父亲的特点及“我”的家庭特点。 

(1)从“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

父亲是一个辛劳的人。

(2)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父亲对“我”的疼爱。

(3)从“总”这个字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之深。 

“我”的家境是一个勤劳但生活充满艰辛的家庭。 

2.场景二:父亲送“我”上学,心疼“我”被虫咬,要换房间。 

(1)画出表现父亲生活节俭的词句。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这些词语体现父亲平时节省到极点。 

(2)一向生活节俭的父亲为什么动心要换价格更贵的房间? 

当“我”被臭虫咬得满身疙瘩时,一向节俭的父亲的做法是心疼“我”,愿意花更多的钱换较好的房间。父亲的做法体现了浓浓的爱子之情。 

(3)父亲要换房间的想法被“我”拒绝了,假如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

“我”也会不换房间,“我”能体谅父亲的不易。

(4)从父子俩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浓浓的父爱

3.场景三:父亲带“我”逛庙会,买豆腐脑,做万花筒。

(1)“我和父亲都饿了,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和“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这两句话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我”懂事、体贴父母的性格特征,知道家里穷,没有钱买。而“父亲就是不吃”则照应了上文中“父亲节省到了极点”,体现了父亲的节约与对“我”的疼爱。 

(2)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这句话表现怎样的父爱?

即使生活再苦,父亲也不愿苦着孩子,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小小愿望,这也体现了浓浓的父爱。    

(3)写父亲糊万花筒有何用意? 

这件东西曾给童年的“我”带来莫大的幸福,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4.场景四:父亲雨天背“我”上学。

找出文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有“背着、扎紧、穿、撩起、扎”。

作者运用动词刻画父亲负重跋涉、艰难前行的情态,使父亲的形象更丰满,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同时也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5.场景五:父亲为“我”凑学费,铺床铺。 

(1)为了凑够钱供“我”上学,父亲是怎么做的?

父亲为了给“我”凑齐学费,粜稻、卖猪,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我”身上。

(2)“我”偷偷哭了的原因是什么?

“我”当寄宿生以后,上学需要的费用更高了,这使原本贫寒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我”因心酸而哭泣。

(3)如何理解“我”这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以往大不一样?

这“哭”里面包含着复杂的滋味,既为家里的窘况而哭,也为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而哭,也为父母的艰辛而哭,也为自己第一次远离父母而哭。

6.场景六:父亲送“我”报考师范学校。 

(1)概括“我”的求学经历。 

“我”的求学过程历经了初小—鹅山高小—无锡师范。 

(2)“我”为什么未能领略途中的诗画意境? 

这是因为家里为了“我”上学几乎倾其所有,“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这次去报考师范学校,如果考取就能实现父亲要“我”当一个教员的愿望,反之,则愧对了父亲的殷切希望以及父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所以“我”没有心情去领略路途上的诗画意境。  

小结:孩子是父母殷切的希望,他们为了孩子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作为孩子,我们要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积极努力地学习,用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7.场景七: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每当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诗的时候,我们总能联想到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今天,相似的情景将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当“我”考取了无锡师范以后,父亲再次摇着小船送“我”去学校。在途中,“我”看到了父亲亲手为“我”缝补棉被,这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以至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这一段在朗读时要注意把握好停顿和重音。 

(三)学习10自然段

说说这样结尾的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有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的意图。 

(四)疑难解答

1.回顾前文,说一说作者在文中几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

文中一共四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 

2.作者为什么要一次次地写摇船、船上做饭? 

这只破旧的小渔船承载着一位朴实的父亲对孩子深切的期望和浓厚的爱,是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了一个个人生的驿站。作者对这些场景一次次的描绘一步步地紧扣了文题,进而深化了中心。 

3.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好在哪里? 

①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真情。父亲“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表现出细腻、深沉的父爱,自然流露出“我”内心的感动。 

②虚实结合。父亲的背影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一虚一实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父爱的深刻印象。 

③叙述与抒情相结合。抒情穿插在叙述中,强调了父爱的分量,突出了内心的感动。 

4.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1)“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形象富有新意。

(2)“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用这只小渔船送“我”上学、考学,这只小渔船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3)“父爱之舟”把父爱与小渔船联系起来,揭示全文的主旨,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过程中的承载作用。

(4)“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正是这如舟的父爱载着“我”渡过生活的艰难,到达理想的彼岸。

5.概括课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我”与父亲之间的一些小事,通过刻画父亲的极度节俭和对我的爱,以姑爹的小渔船为线索,以“父爱”为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深地感谢与怀念。

6.写作特点。

(1)文章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实则结构严谨。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以梦境引入,结尾以梦醒结束。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强化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

(2)从选材方面看,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平凡小事,但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之伟大与深沉。  

(3)在写作手法上,文章采用了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上学、送“我”报考学校这一重点,中间穿插其他一些生活场景的描写,又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再加上对人物的精彩描写,都烘托出父爱的珍贵难忘。 

(五)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父爱的名言警句。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蒙田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达芬奇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冰心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作者借梦境来回忆往事,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报考学校与上学这一求学主题,记录了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写出了浓浓的父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五、布置作业 

你的父亲与作者的父亲有什么不同?他肯定也很有特点吧,请你通过一两件小事,表达一下你对父亲的爱吧。

六、板书设计

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