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尼科特 | 客体的使用和通过认同关联 1971

 黄沙流留 2023-12-05 发布于山东

编者:

图片

这篇文献是温尼科特《客体的使用 1969》的修订版本。

1969年的版本译稿,请点击链接“客体的使用 1969”(蔡韫天翻译,高宁校对)

查阅更多文献译稿,请至本文底部“文献库”列表

图片

客体的使用和通过认同关联

The use of an object and relating through identifications(1971)

作者:Donald W. Winnicott

译者:陈玲

本文最初发表于《国际精神分析杂志》,1969年第50卷,第711-716页,标题为“客体的使用The use of an object”。稍作修订后重新发表在《游戏与现实》一书中(第86-94页),1971年,伦敦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出版;也发表在《精神分析探索》(第218-227页),由C.Winnicott,R.Shepherd,&M.Davis编辑,哈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本文基于1968年11月12日提交给纽约精神分析学会的一篇论文。温尼科特为此次会议准备了两个临床示例([CW 8:2:29],[CW8:2:30])。他的《评论我的论文“客体的使用”》[CW 8:2:38]和《在摩西和一神论背景下客体的使用》[CW 9:1:4]是为了回应其反响而写成。

《对“使用”这一词的使用》[CW 8:2:5],这一篇早先写成的论文计划与本论文一起发表[见CW 12:1:5],文中Winnicott解释正是他自己在演讲《母婴沟通的比较和对照》中使用了短语“被发现和被使用” [CW 9:2:2],激发了他探索单词“使用Use”的用法。

这个概念的更早一点可以追溯到他两篇论文:《火车上的笔记》[CW7:2:6]和《关于回顾荣格的梦》[CW6:4:15]。在《母乳喂养作为一种沟通方式》”[CW 8:2:26]一文中,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想法,从乳房幸存的角度描述了母乳喂养对婴儿的价值,而在《君主国度》 [CW9:2:6]中,则从幸存的角度讨论了君主制的价值。

图片

在这一章中,我提议讨论客体的使用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我们已经充分注意到关联客体的那个相关主体。然而,对客体的使用这个概念的研究还没那么多,甚至可以说还没有被专门研究过。

我对客体的使用这个概念的研究,来自于我的临床经验,是我特有的发展思路。当然,我不能假定我发展出这些观点的方式被他人采纳,但我想指出的是,这里有个顺序,而其中的次序与我这项研究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这一章我要说的相当简单。尽管这来自我精神分析性经验,但我不会说这能够来自于我20年前的精神分析经验,因为那时我并没有这个技能可以让我去描述移情发展。例如,直到最近几年,我才变得能够等待,等待移情的自然进化,这是由于病人对精神分析技术和设置日渐信任而产生的,并且避免通过给出诠释的方式来破坏这一自然过程。可以看到,我说的是给出诠释,而不是诠释本身。想到因我个人对诠释的需要,而阻止或延迟了某特定类型病人多少深刻的改变,我就胆颤心惊。如果我们能够等待,病人就会创造性地、带着极大的愉悦理解到自己,我现在比过去更享受这种乐趣,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因自己更聪明而沾沾自喜。我认为诠释主要是让病人了解到我的理解是有局限的。从根本上来说是病人,也只有病人知道答案。我们也许能够或不能够,让病人他/她拥有已经知道的内容,或者欣然意识到这点。

图片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分析师必须要做诠释性工作,这样把分析与自我分析区分开来。分析师的诠释若要奏效,必须与病人将分析师置于主观性现象之外的能力有关。那么,这涉及的是病人使用分析师的能力,这就是本文的主题。在教学中,使用客体的能力,就像孩子进食一样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有必要去关注病人是如何发展和建立使用客体的能力的,以及有必要去辨识出病人没有能力使用客体,因为这是事实。

正是在边缘型案例的分析工作中,才有机会观察到微妙的现象,从而为理解真正的精神分裂状态提供指导。所谓“边缘型案例”,我指的是这样一种病例:病人的障碍核心是精神病性的,但病人有足够的精神神经组织,在核心精神病性焦虑威胁以粗糙的形式突破时,总是能够呈现精神神经症或心身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分析师可能会与病人的需要共谋多年,病人的需要指的是:精神神经症(而不是疯狂)的需要以及被视为精神神经症的需要。分析进展顺利,大家都很高兴。唯一的缺点是分析永远不会结束。分析可以被终止,而且病人甚至可以动员一个精神神经症的假自体,来完成分析和对此表达感激之情。但是,事实上,病人知道潜在的(精神病性)状态并没有改变,分析师和病人成功地共谋了这个失败。如果分析师和病人都承认这个失败,那么这种失败或许还有价值。随着病人年岁已老,意外或疾病死亡的机会增加,因此也许会避免真正的自杀。而且,当分析一直持续着也很好玩。如果精神分析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可以说这种治疗已经做了它应该做的事情。但精神分析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病人能和我们一起结束分析,将我们遗忘,然后他们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治疗。尽管我们写了关于这些边缘个案的论文,但当疯狂在那里仍未被发现和未被理解时,我们内心很郁闷。在一篇关于分类的论文中,我已经试图用更宽广的方式阐述了这一点。

对客体关联object-relating和客体用法object-usage的区别,或许我有必再推诿一点发表我的看法。在客体关联里,主体允许自体发生某些变更,就是让我们发明“贯注cathexis”这个术语。客体已经变得有意义了。投射机制和认同已经在运作,主体被耗尽,以至于主体的某些东西在客体中被发现,不过主体因感觉而丰富了。伴随着这些变化的,是某种程度的身体参与(无论多么轻微)兴奋,朝向功能性的性高潮顶点(在这种情况下,我故意省略了提及关联方面,这是交叉认同cross-identifications的操作。这一点在这里必须省略,因为交叉认同它属于我在本文中所关注的主体之后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之前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从自体封闭self-containment和关联主观性客体,进入客体用法的领域。)

客体关联是主体的一个体验,可以从主体作为孤立物的角度来描述。然而,当我谈到客体的使用时,我认为客体关联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增加了包括客体性质和客体行为的新特性。例如,客体,如果要被使用,就必须是真实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共享现实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束投射物。我想,正是这点造就了位于关联和用法之间的差别世界。

对此,如果我的观点没错,那么接下来,对分析师来说,讨论关联的主体比讨论用法的主体容易得多,因为关联或许被考量为主体的一个现象,还有精神分析总是喜欢消除所有的环境因素,除非可以从投射机制角度考虑环境。但是考量(客体)用法时,就逃不开了:分析师必须考虑客体的性质,不是把它当作一个投射物,而是当作事物本身。

我暂时说到这里,也就是,那个关联可以用从个体主体的角度来描述,而那个用法,除非接受客体的独立存在,接受它的特性一直就存在,否则无法去描述。我一直在我的工作中,提请大家注意我所谓的过渡现象,当我们审视这个领域时,你就会明白,正是(上面)这些问题影响我们。

图片

但是这项改变并不会自动发生,不会单单通过成熟过程发生。这正是我关注的细节。

用临床术语来说:两个婴儿正在吃奶。一个是自体the self的喂养,因为乳房和婴儿还没有成为(对婴儿而言)分离的现象。另一个是从我以外other-than-me的来源喂养,或者是来自一个不会对婴儿产生影响(除非客体报复带来的影响,)的漫不经心对待婴儿的客体的喂养。母亲,就像分析师,可以是够好的,或者是不够好的;有些母亲能够,也有些母亲不能够把婴儿从客体关联延续到客体用法。

我想在此提醒一下,过渡客体和过渡现象概念的本质特征(根据我对这个主题的描述)是一悖论paradox,以及接受这一悖论:婴儿创造了客体,但其实客体早就在那里等着被创造,等着成为一个被贯注的客体。我试图提请注意过渡现象的这个面向,即我们都知道的游戏规则是,我们永远不会挑战婴儿来引出问题的答案:那个是你创造的,还是你发现的?

现在我准备直接陈述我的论点。似乎我害怕到那里,好像我害怕一旦论点被陈述,我沟通的目的就结束了,因为它是如此的简单。

要使用客体,主体必须具备使用客体的能力。这是向现实原则转变的一部分。

这个能力不能够说成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把个人的这种发展视为理所当然。发展出使用客体的能力,是成熟过程的另一个例子,仰赖于一个促进性环境①。

从次序方面可以说,首先是客体关联,然后到最后才是客体使用object-use;然而,在这两者之间,也许是人类发展中最困难的事情;或者是所有需要修补的早期失败中最棘手的。在关联和使用之间发生的这个事情,是主体将客体置于主体全能控制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说,主体感知到的客体是一种外在现象,而不是一个投射性的实体,事实上是承认客体本身就是一个实体②。

这个变化(从关联到用法)意味着主体摧毁了客体。关于这一点,一个纸上谈兵的哲学家可能会争辩说,事实上不存在客体使用这回事:如果这个客体是外在的,那么客体就会被主体摧毁了。然而,如果哲学家从椅子上出来,和他的病人一起坐在地板上,他会发现那里有个中间位置。换言之,他会发现,在“主体关联客体”之后是“主体摧毁客体”(因为客体变成外部客体);接着,可能会出现“客体在主体的摧毁中幸存”,但客体可能幸存,也可能没有幸存。因此,客体关联理论出现了新的特征。主体对客体说:“我摧毁了你”,客体在那里接受沟通。从现在开始,主体说:“哈罗,客体!““我摧毁了你。” “我爱你。“”因为你在我摧毁你的过程中幸存下来了,所以你对我具有了价值。“ “我爱着你,我一直在(无意识的)幻想中摧毁你。” 在这里,幻想因个体而启动。主体现在可以使用幸存下来的客体了。重要的是要注意,不仅仅是因为客体被置于全能控制的领域之外,所以主体摧毁了客体。同样重要的是,反过来说,正是对客体的摧毁,才可能把客体置于主体全能控制的领域之外。通过这些方式,客体发展了它自己的自主性和生命,并且(如果它幸存下来的话)根据它自己的属性,可以为主体效力。

换句话说,因为客体的幸存,主体现在可以开始活在客体的世界里了,并因此主体必定收获无穷;可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是,要接受在客体关联相关的无意识幻想中发生的持续摧毁。

图片

让我再重述一遍。只有通过被贯注的客体实际真实的幸存,个体在情感成长的早期阶段才能到达这个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客体因为真实而被摧毁,因为被摧毁(可被摧毁和可被消耗)而变得真实

从现在开始,这个阶段已经达成,投射机制帮助我们注意到那里有什么,但是投射机制并不是客体为什么在那里的原因。在我看来,这跟仅仅从个体投射机制的角度形成外在现实概念的理论,相去甚远。

现在,我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我的全部陈述。但是也非尽然,因为对我来说不太可能把接受这个事实当成理所当然,这个事实是,在主体关联(被客观地,而非主观地感知到的)客体的第一次冲动是摧毁性的。(稍早,我用了“漫不经心”这个词,意图在没有清晰指出方法的时候,给读者有机会去想象一下这个东西。)

本文的中心假设是,尽管主体没有摧毁主观客体(投射材料),但只要客体被客观感知到,具有自主性,并属于“共享的”现实,摧毁就出现了,并成为中心特征。这是我的论文中最难的部分,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

通常的理解是,现实原则涉及的是处于愤怒和反应性摧毁中的个体,但我的论点是,摧毁的作用是创造现实,把客体置于自体the self之外。要让这种情况发生,需要有利的条件。

此事只需大力检验现实原则就行。在我看来,我们熟悉投射机制能够让主体注意到客体的这项变化。这与“由于主体的投射机制的运行,所以客体因主体而存在”的说法不同。起初,观察者使用了似乎同时适用于两种观点的词语,但经过仔细思考,我们发现这两种观点绝不相同。这恰恰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在我们研究发展的核心问题上,主体是在发现外部性本身的意义上创造出客体的,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体验取决于客体的幸存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幸存”意味着“不去报复”,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分析中,那么分析师、分析技术及分析设置都会处于病人的摧毁性攻击下,这些可能幸存,也可能无法幸存。这种摧毁性活动,是病人试图将精神分析师置于全能控制的领域之外,即置于外部世界。如果没有最大程度摧毁(客体不受保护)的体验,主体永远不会把分析师放在外部,因此永远无法超出某种自我分析的体验,即把分析师当作自体某部分的一个投影物。在喂养方面,病人只能以自体喂养,而不能使用乳房获得营养。病人甚至可能享受分析的体验,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

还有,如果分析师是一个主观现象,那么排泄物的处置呢?从输出的角度来说,还需要进一步陈述③。

在精神分析性实践中,这一领域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是深刻的。这些变化并不依赖诠释工作。它们取决于分析师在攻击下的幸存,这涉及并包括在没有报复这个品质发生变化的想法。承受这些攻击对分析师来说,或许是非常困难的④,尤其是当这些攻击表现为妄想、或者通过操纵迫使分析师真的做了技术层面很糟糕的事情的时候。(我指的是这么一回事,即在可靠性至关重要的时刻,以及在幸存方面保持活力以及没有报复性质等方面,变得不可靠。)

分析师想要做诠释,但这样可能破坏分析过程,而且在病人看来分析师做诠释像是一种自我防御,避开了病人的攻击。最好是等过了这个阶段,再与病人讨论发生了什么。当然这也是正当的,因为分析师也有自己的需求;但此时口头诠释并不是本质特征,而且会招来诠释本身的危险。本质特征是分析师的幸存和精神分析技术完整无损。想象一下,当分析工作正在进行时,分析师如果真的死了,会带给病人多大的创伤,尽管没有分析师态度变得具有报复性那么糟糕。这些都是病人必须承担的风险。通常分析师在移情中渡过这些变化阶段,每一阶段之后都会有爱的回报,而且这一回报会因无意识摧毁的背景所强化。 

在我看来,本质上涉及到客体幸存发展阶段的观点,确实影响了攻击性aggression根源的理论。说几天大的婴儿嫉羡乳房是说不通的。然而,说一个婴儿,无论年龄多大,开始允许乳房处于外部位置(投射领域之外),那么这就意味着乳房摧毁已经成为一个特征,这样说是合理的。我的意思是实际真实的摧毁冲动。母亲要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成为带领婴儿通过将要遭遇人生诸多这样头一次的第一人,带领婴儿渡过第一波攻击,她在这样的攻击下幸存下来了。这正是孩子发展的恰当时刻,因为孩子相对弱小,所以母亲很容易从摧毁中幸存下来。然而,即便是如此,这仍是难以处理的事情;当婴儿咬了和伤到了母亲,她会很容易做出训斥的反应⑤。但是这里提到的“乳房”是个行业术语。涉及到发展和管理的整个领域,其中适应跟依赖有关。

我们会看到,尽管摧毁是我正在使用的词,但这种实际真实的摧毁属于客体幸存失败了。如果没有这种失败,摧毁就仍然是潜在的。我们需要用“摧毁”这个词,不是因为婴儿有摧毁的冲动,而是因为客体有着不去幸存的责任liability,这也就意味着要遭受因品质、态度改变所带来的折磨。

我在这一章看待事物的方法,有可能使得我们采用一种新方式,来看待攻击性根源的整个主题。例如,我们只需要把与生俱来的攻击性,同与生俱来的其他任何东西看成一样就好了。毫无疑问,与生俱来的攻击性在量上是可变的,就像其他遗传的东西在个体间也是可变的一样。相比之下,由于不同的新生儿经历的不同,无论他们是否经历了这个非常困难的阶段,差异都很大。经验领域的这种差别确实是巨大的。此外,可以看到,很好通过了这一阶段的婴儿,比其他没有很好通过这一阶段的婴儿,在临床上可能更具攻击性,对后者来说,攻击性是他们无法拥有的东西,或者只能在成为一个被攻击的客体情况下,才能保留的东西。

这涉及到对攻击性根源理论的重写,因为分析师们的著作中,他们对该理论的阐述大多并没有提及我本章讨论的内容。在正统理论中,总是有这样一种假设,即攻击性是遭遇现实原则的反应,而在这里,攻击性其实是摧毁性驱力destructive drive,它创造了外部性的品质。这就是我讨论结构的本质核心。

让我看一看在关系层级结构中,攻击和幸存的确切位置。湮灭比攻击更原始,而且大不相同。湮灭意味着“没有希望”;贯注枯竭了,因为没有完成产生条件反射的结果。另外,跟遭遇现实有关的愤怒攻击是更精密的概念,比我在这里提出的摧毁要晚。我这里所说的客体的摧毁里没有愤怒,还可以说对客体幸存感到喜悦。从这一刻起,或者从这一阶段开始,客体在(主体的)幻想中一直被摧毁着。这种“一直被摧毁着”的品质,使得幸存客体的事实被如此感受到、增强了感受的基调,并有助于客体恒常性。客体现在可以被使用了。

最后,我想通过对使用using和用法usage的注释做个结束。对于“使用use”我指的不是“剥削”的意思。身为分析家,我们知道被使用是什么感觉,这意味着我们能够看到治疗的终点,即使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我们的许多病人来的时候,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可以使用客体,他们可以使用我们,可以使用分析,就像他们使用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家一样。然而,有许多病人需要我们能给予他们使用我们的能力。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分析的任务。为了满足这些病人的需要,我们需要知道,我在这里说的是,关于我们在他们的摧毁中幸存。一个无意识的摧毁分析师的背景被建构起来,我们要么幸存下来,要不然,这就会变成另一个无休止的分析。

图片

总结

客体关联Object-relating可以从主体的体验来描述。对客体用法object-usage的描述涉及到对客体本质的考虑。我提出了一些理由来讨论,在我看来,为什么使用客体的能力比关联客体的能力更精密;还有关联的可能是一个主观客体,但是用法意味着客体是外部现实的一部分。

可以观察到这样的顺序:

(1)主体关联客体。

(2)客体处在被发现的过程中,而不是被主体放进世界里。

(3)主体摧毁客体。

(4)客体在摧毁中幸存。

(5)主体可以使用客体。

客体一直被摧毁着。这个摧毁成为爱一个真实客体的无意识背景:那就是,有个客体处于主体全能控制领域之外。

研究这个问题,涉及到要陈述摧毁性的积极价值。摧毁性,加上客体在摧毁下的幸存,把客体置于主体投射心理机制设定的客体领域之外。这样,一个共享现实世界被创造出来,主体就能够使用这个世界,而且这个世界也可以把从我以外的物质,回馈给主体。

注释

①在《国际心理分析图书馆》(1965年)中,我选择了《成熟过程与促进环境》作为书名,我说明的是在爱丁堡会议上Phyllis Greenacre博士(1960年)对我的影响颇多。很遗憾我没有在书中对这一事实致谢。

②我对这一点的理解受到W.Clifford M.Scott(个人交流,1940年)的影响。

③对于在过渡现象领域工作的人来说,其下一个任务是从处置的角度重申这个问题。

④当分析师知道病人带着左轮手枪过来时,那么,我觉得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完成了。

⑤事实上,如果婴儿出生时就有牙齿,那么他/她的发育就会极其复杂,因此永远无法尝试用牙龈攻击乳房。

近期上新文献:
为什么要评估?NHS体系下的精神分析评估(连载一)
为什么要评估?NHS体系下的精神分析评估(连载二)
为什么要评估?NHS体系下的精神分析评估(连载三)
分析性态度 | John Steiner
移情:源于过去,活在当下 | John Steiner
爱的客体 | John Steiner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