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三不欺”

 光明心手札 2023-12-05 发布于河南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讲究“内求”,就是说:不去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讲究“诚”,内诚于己、外信于人,坦诚实在、诚信为先,对人对己一个样,事无不可对人言。

      诚的反义词是欺,不欺即为诚。读书人做事,不去欺瞒别人,完全由“我”掌控,属于自我操守、内心冲突,慎独谨行即可,未脱于方寸之外,总归相对好解决一些。然而“君子可欺之以方”,如何不被别人欺瞒,则是“我”和他者的关系,既涉及主观也涉及客观,就变成了相对难解决的问题。

      古代为官,有“三不欺”之说,不能欺主要依靠能力素质,兼听则明,有本事审时度势、明察秋毫,别人就不能够欺骗;不敢欺主要依靠作风意志,严肃刚猛,对欺瞒者追责问责、严惩不贷,有了前车之鉴,别人就没胆子欺瞒;不忍欺则主要依靠人格魅力,待人坦诚、一心为公、仁爱厚道,被珍之敬之爱之亲之,别人当然就不忍心欺骗了。

      对读书人而言,相较于不能不敢,不忍欺暗合内求之道,也更接近于理想中的王道之治,一直更受推崇。其实,治世需要王霸并用、刚柔相济,“三不欺”也并非界限分明、非此即彼。特别在历史实践中,那些长于务实而最终能取得成就的人物,不会拘泥于某个方面,一般都是三者兼行、因时制宜。

       曾国藩的一则故事挺有意思:曾国藩在军中,礼贤下士,威望很高。一天,有客人来拜访,其人衣冠古朴,而理论甚警,深受曾的欣赏。谈论到当世人物,客人说:“胡林翼办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宗棠执法如山,人不敢欺;公(指曾国藩)虚怀若谷,爱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诚,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语,令人不忍欺。”曾听了大为受用,于是批给其巨款购买军火。结果,客人卷款而逃、不知所踪,曾知道后摇头苦笑,感叹:“好一个不忍欺”。

      又想起了另一个笑话:有京官到外地任职前去和老师告别,老师叮嘱:“外官不容易做,要谨慎。”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一顶,应该没大问题。”老师发怒:“我们应当以诚待人,怎么能干这种事?”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个呢?”老师立马赞同:“你的话很有道理。”那人出门后说:“我原来有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两则故事都来源于清人笔记。前一则出自《南亭笔记》,正史中并未记载,应系道听途说、小说家言,虽不真实,却编排得极为巧妙,被不少人误作为史实,作者李宝嘉的另一部作品《官场现形记》更为世人熟知;后一则出自大学者俞樾的《曲园俞楼杂纂》,尽管未指名道姓,生活中倒也随处可见,讽刺得辛辣老道。两则故事结合起来读,警醒我们:即使做到了“三不欺”,也要谨防被高帽子所欺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