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饥饿试验......内分泌常见功能试验,一文全掌握!

 竹林听雨一梁濛 2023-12-06 发布于安徽

图片

与其它科室相比,内分泌科的检查项目最多、最复杂,内分泌医生往往需要借助有关实验室检查来查找病因、进行分型和鉴别诊断,因此,怎样合理选择检查项目和正确解读化验结果就成为内分泌科医生的一项必修课,许多年轻医师常常被这些化验检查搞的晕头转向。

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内分泌科最常用到的各种内分泌各种试验,希望能对大家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1

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检测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金标准。

检查方法:

让患者空腹服下溶于 250 ~ 300 mL 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 75 g(或吃下 100 g 标准粉制作的馒头),5 ~ 10 分钟内喝完,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在服糖前和服糖后 0.5 h、1 h、2 h、3 h 分别静脉取血测血糖。

结果解读:

正常人空腹血糖在 3.9 ~ 6.1 mmol/L 之间(不超过 6.1 mmol/L);餐后 0.5 ~ 1 小时血糖达高峰,但不超过 11.1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 3.9 ~ 7.8 mmol/L 之间(不超过 7.8 mmol/L);餐后 3 h 血糖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3.9 ~ 6.1 mmol/L)。

当静脉空腹血糖 ≥ 7.0 mmol/L,或 OGTT 2 h 血糖 ≥ 11.1 mmol/L,提示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当静脉空腹血糖 < 7.0 mmol/L,OGTT 2 h 血糖介于 7.8 ~ 11.1 mmol/L 之间,提示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达到糖耐量减低(IGT)的诊断标准。

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 6.1 ~ 7.0 mmol/L 之间,但 OGTT2 h 血糖 ≤ 7.8 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的调节能力轻度减退,达到空腹血糖受损(IFG)的诊断标准。

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均属于糖尿病前期,必须高度重视,及早干预,否则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进展为糖尿病。


2

胰岛功能测定


这项试验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 肽释放试验,临床主要用于了解患者胰岛 β 细胞的功能状况,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

检查方法:

胰岛功能的检查步骤与 OGTT 相同,临床往往将这两项试验合在一起做。让病人空腹口服 75 g 无水葡萄糖(或 100 g 标准粉制作的馒头),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 β 细胞释放胰岛素和 C 肽,测定空腹及服糖(或吃馒头)后 0.5 h、1 h、2 h、3 h 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C 肽水平。

结果解读:

正常人空腹胰岛素值为 5 ~ 15 μIU/mL,服糖后 1 h 上升为空腹的 5 ~ 10 倍,3 h 后恢复至空腹水平。

1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值分泌也无明显增加,胰岛素分泌呈低平曲线

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空腹胰岛素水平可略高或正常,晚期空腹则往往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多延迟在 2 ~ 3 小时出现。

因此,胰岛功能检查可以协助糖尿病分型。

需要指出的是,晚期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 β 细胞已处于衰竭状态,试验结果可与 1 型糖尿病相似,此时单靠胰岛素测定来区分 1 型与 2 型糖尿病已无意义。

C 肽释放试验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但其优点在于,血清 C 肽测定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的分泌功能。正常人空腹血浆 C 肽值为 0.8 ~ 4.0 μg/L,餐后 1 ~ 2 h 增加 4 ~ 5 倍,3 h 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


3

饥饿试验


饥饿试验主要用于低血糖查因,是诊断胰岛素瘤的标准试验。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水平呈平行关系,随着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甚至停止。而胰岛素瘤具有不恰当地自主分泌胰岛素的特性,大多数胰岛素瘤病人在禁食 24 小时内会诱发出低血糖,若 72 小时后仍无症状,可基本排除本病。

临床上对无明显诱因空腹低血糖患者,可行 48 ~ 72 小时饥饿试验(fast test),当患者出现低血糖(血糖 < 2.8 mmol/L)或有明显低血糖症状时,抽血检测血糖及血浆胰岛素,并终止试验。

正常人胰岛素释放指数 [血浆胰岛素(μIU/mL)/ 同一血标本测定的血糖值(mg/dL)] < 0.3,而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释放指数往往 > 0.4。


4

盐水输注试验和卡托普利试验


这两个试验是临床常用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的确诊试验,适用于需要明确诊断的可疑原醛症患者。

检查方法:

盐水输注试验方法是在 4 小时内静脉滴注 2000 mL 生理盐水,卡托普利试验则是口服 50 mg 卡托普利,通过检测患者输注生理盐水(或口服卡托普利)前后醛固酮水平,观察醛固酮水平能否被抑制。

结果解读:

原醛症患者醛固酮呈自主分泌状态,输注盐水(或口服卡托普利)后醛固酮水平不能被抑制。

试验结果,若血醛固酮大于 10ng/dL,原醛诊断明确;小于 5 ng/dL,排除原醛症,5 ~ 10 ng/dL 之间,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等综合判断。


5

卧立位醛固酮试验


正常人血浆醛固酮水平受体位及 ACTH 昼夜节律的调节,由卧位转立位后,血液再分布、肾血流量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醛固酮水平会增高;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特醛症」)患者基础醛固酮水平轻度升高,立位后对血管紧张素 II 敏感性增强,醛固酮明显升高(> 基础值 33%,升幅超过正常人);

醛固酮瘤患者,其醛固酮分泌不受 RAAS 影响,而受 ACTH 节律(注:ACTH 分泌从早到晚,逐步降低)的影响,因此,醛固酮瘤患者,立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不升反降。

卧立位醛固酮试验可以鉴别醛固酮瘤与特醛症,临床主要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


没看到你需要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禁水加压试验、ACTH 兴奋试验......?别着急,下篇还有 ~ 


写在最后:内分泌时间会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专业内容,欢迎大家星标关注 🌟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戴冬君
投稿地址 | daidongjun@dxy.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