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 CSCO宫颈癌诊断指南共识

 JUN1854 2023-12-06 发布于湖南

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首,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通过结合国内外指南及研究结果,制定了《宫颈癌诊疗指南》(2023),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一、宫颈癌诊断基本原则

图片
表1

1.包括双合诊与三合诊检查,推荐2名及以上高年资医师妇科检查;必要时在麻醉状态下检查;分期判断有分歧时,推荐较早分期。

2.需注意子宫颈腺癌存在细胞学假阴性可能。

3.子宫颈活检无法判断有无浸润、微小浸润癌,需明确浸润深度时,推荐诊断性子宫颈锥切。如TCT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不符,如多次HSIL,而阴道镜活检病理未予支持时,也推荐诊断性子宫颈锥切。

4.腹股沟或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时,推荐活检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明确。

5.子宫颈鳞癌推荐检测SCC;子宫颈腺癌推荐检测CA125;子宫颈胃型腺癌推荐检测CEA、CA19-9;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推荐检测NSE。

6.推荐盆腔MRI作为评估子宫颈局部肿瘤首选方法。MRI存在禁忌证时选择盆腔CT。

7.建议ⅠB1期以上有条件者行PET/CT检查。

8.可疑有骨转移时,推荐骨扫描检查;可疑有膀胱和/或直肠受累时,推荐膀胱镜和/或肠镜检查。

 二、病理诊断原则

图片
表2

1.标本离体后应尽快(1h内)以3.7%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固定液体积应为送检样本体积的4~10倍。不同标本需遵循相应取材规范。

活检标本:

描述标本数目、大小、性状,分别取材、全部包埋,如果标本最大径超过5mm,应垂直于黏膜面对剖、立埋。


锥切标本:

测量记录长度(锥高)、宫颈外口 (锥底)切缘最大径以及宫颈管内口直径。以锥顶为中心,垂直于管腔黏膜面间隔约3mm、纵向连续切取管壁全层组织,确保每片组织均含有从宫颈内口至外口的全部黏膜。


手术标本:

记录病变部位、外观、切面、浸润间质深度、是否累及阴道壁,测量距阴道壁切缘的最短距离。肿瘤区域以3mm间隔连续全层切开宫颈,测量肿瘤浸润的最大深度以及该部位宫颈管壁的厚度。垂直于宫颈管壁纵向切取两侧宫旁组织 (含切缘)及附着的部分宫颈管壁组织各1~2块。淋巴结应全部取材并标注。

2.组织学分型参考2020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见病理学部分)。

3.组织学分级见病理学部分。

4.早期浸润癌(ⅠA期)应注明肿瘤间质浸润深度,测量值以mm计;ⅠB期及以上浸润癌,应描述肿瘤浸润深度占宫颈管壁厚度的三分比,如浸润深度达管壁内1/3层、中1/3层或者外1/3层。

5.早期子宫颈腺癌深度判断存在争议。Silva分型以组织形态学为基础,采用“浸润方式”取代“传统的浸润深度”对宫颈腺癌进行分类 (见病理学部分)。

6.伴发病变包括炎症性疾病、囊肿、良性肿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需警惕同时存在鳞状上皮和腺上皮病变的可能。

7.生物学标记只具有辅助诊断意义。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常用指标p16和Ki67。子宫颈鳞癌和腺癌分为HPV相关型和非HPV相关型。p16基本可代替PCR检测、HPV DNA原位杂交、HPV mRNA原位杂交等。其他常用免疫组化标志物如CK7、CK20、CEA、ER、PR、MUC6、CD56和CgA等。

8.复发、转移或持续性子宫颈癌基于生物标志物为指导的全身治疗。子宫颈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相关指标包括PD-L1、MMR或MSI和TMB。子宫颈肉瘤建议NTRK基因融合检测。

 三、宫颈癌病理分类


2020版WHO肿瘤病理分类将宫颈鳞状细胞癌分为与HPV相关型与HPV不相关型两类(表3)。单独根据形态学标准不能区分两者,必须进行p16免疫染色或HPV检测。在没有条件区分HPV是否感染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区分。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HPV不相关型癌前病变,所以癌前病变SIL被归为HPV相关的类别,仍分为HSIL (CIN3及CIN2)及LSIL (CIN1),需要强调的是,p16的染色不代表任何病变级别,仅在CIN2形态学鉴别困难时作为参考指征。

WHO分类中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也相应分为HPV相关性腺癌及原位癌、HPV非相关性腺癌及原位癌。HPV相关性腺癌主要包括普通型腺癌、大部分黏液腺癌[非特异黏液腺癌、肠型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 (SMC)],宫颈HPV相关型腺癌,最常见的亚型为普通型;根据形态学及镜下特点,HPV相关型普通型腺癌可进行Silva分类。Silva A型:边界清楚,预后相对较好;Silva B型:边界清楚,小灶浸润型生长;Silva C型:弥漫浸润型生长,预后相对较差。HPV非相关性腺癌包括胃型黏液腺癌、透明细胞癌和中肾管腺癌等。

对于宫颈腺癌,HPV非相关型相对预后较差。但在宫颈鳞癌中,HPV对于预后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宫颈腺癌或鳞癌,分期仍是最重要的临床预后因素。

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神经内分泌瘤(也称为类癌)及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宫颈中类癌非常罕见,宫颈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为神经内分泌癌。无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还是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均具有高度侵袭性,就诊时远处转移很常见。即使在早期诊断的患者中,死亡率也很高。在宫颈、子宫内膜和卵巢中,神经内分泌癌经常与其他肿瘤一起发生。


图片

表3


参考文献及书籍: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 2023[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还有什么想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

图片

— 产品推荐 —

秀威全封闭组织脱水机系列

安全.稳定.智能.好用                  >>点击了解详情

图片

秀威激光打号机系列

性能可靠.灵活定制                   >>点击了解详情

图片

秀威石蜡切片机系列

操作舒适.切片效果好                >>点击了解详情

图片

秀威快速冷冻包埋仪

快速冷冻.减少冰晶                   >>点击了解详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