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3-12-06 发布于江苏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隋唐五代时期,在我国瓷器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即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青瓷以越窑的品质最高。白瓷以邢窑的产品为最。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一个瓷器发展是普遍采用“匣钵”烧制。并促使了瓷器的造型和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

隋代瓷器的特点

隋代烧制的器物明显增多,隋代日用瓷器中壶、罐、瓶、碗等日用器皿也出现了过渡性的变化。

一般分为带流与无流两种,带流的为鸡首壶,无流的为盘口壶。鸡首壶比南朝的瘦长,盘口也高,颈部变细,中部有弦纹装饰。鸡头更趋于写实,壶柄仍保留南朝时期的龙柄形式,肩部双系有新的变化,足部微撇。盘口壶的基本特征为盘口、有颈、系耳都贴附肩上。盘口较前代高,颈长、椭圆腹,系耳的形式多作条状。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白釉凤首壶 高26.8厘米

有两种,分别流行于南方和北方两地。常见于北方的罐为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圆形,腹中部常凸起弦纹一道,分器身为二等分。肩上贴附 二系、三系或四系,以四系耳居多,称四系罐。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白釉双系罐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青釉四系罐

南方较流行的罐,身瘦长、口直而大、无颈、丰肩、瘦胫、撇足。肩部贴附六系或八系耳,称六系、八系罐。湖南湘阴窑烧制的罐,在形制上与北方的四系罐有较大不同:盘口浅、颈细而短、圆腹、平底,肩部立四系,腹部往往饰弦纹数道,弦纹间印朵花与卷叶纹一周。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青釉八系莲瓣罐

高25.7厘米,口径13.1厘米,底径11.5厘米。

颈部附贴四组双系,器身饰以莲瓣贴塑,上腹部施青釉,下腹部无釉,灰白胎质。造型规整,釉色均匀,体现了隋代较高的陶瓷制作工艺。

:隋瓷瓶颈细长,腹径阔大略呈椭圆形。安徽淮南窑中的洗口四系瓶,形式美观,与南北朝时期的瓶式有较大不同,洗口外撇、长颈、溜肩、平底。颈部装饰弦纹数道,颈与肩交界处贴附两系或四系,腹呈椭圆形,颈与肩部往往有朵花卷叶及莲瓣装饰。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淮南窑青釉划花莲瓣纹四系盘口瓶

这种瓶在安徽地区出土较多,在河北景县封氏墓中也有类似器物出土,但是胎、釉特征不同,可能为北方窑产品。陕西西安隋墓中出土的另一种洗口瓶,在形制上与此又有较大区别,其特点是颈中部细小,并装饰凸弦纹二道,腹部丰满,腹以下敛收、平底。

总之,无论是墓葬、窑址出土还是传世的隋代瓷器,共同特点是胎子均厚重坚致,釉厚透明,施半釉,大多垂流,有泪痕

瓶、罐类器型比前后两朝都要瘦高。高足盘在南北墓葬中均有出土,其基本特征是浅盘式,口沿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圈线纹,沿线纹留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支烧痕迹,下承以空心喇叭状高足。南北瓷窑都大量烧制高足盘,是隋瓷中最具典型的器物。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青釉刻莲瓣纹钵

隋瓷上的花纹装饰,除沿袭南北朝时期盛行的莲花纹,还采用朵花、草叶、卷叶纹,在布局上并巧妙地加以穿插、替换,组成新的图案。

瓶、罐之类的肩、腹部,一般以朵花、卷叶纹组成带状纹饰。盘碗器,则常以朵花卷叶纹组成的圆形图案装饰于中心,因器物的口径大小又分一层、三层、五层、七层不等。隋瓷的纹饰题材虽比较单调,但由于构图布局多变而显得整齐精巧。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青釉兔纽莲瓣纹权

隋代瓷器的装饰手法有印花、刻划花、贴花多种。

印花是隋瓷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在瓷胎未干时,用瓷土烧制成的阳文印模压成花纹,然后才施釉烧成。

刻划花在隋代瓷器中也比较多见。它是用一种尖利工具,在瓷胎未干时,刻划出各种纹样,然后施釉入窑烧制。

贴花是将瓷泥填入模内,压制成各种花纹,趁瓷胎未干,用瓷泥浆水黏合在器物表面而成。隋瓷中这种装饰比较少见。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米黄釉印花小洗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青釉划花莲瓣纹带系罐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隋 青釉模印塑贴四系罐

高17.7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9厘米。
罐直口,圆唇,短颈,圆鼓腹,平底微外撇。肩部对称置四个双股泥条制成的系,四系之间塑贴团花纹样。其下饰凸起的弦纹。腹上部塑贴团花、草叶、团龙、兽面等间隔排列的四种纹样。其下饰一条凸起的弦纹,将罐身等分为两部分。灰白色胎,胎体厚重结实。器内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罐下部有泪痕状釉垂至器足。釉色淡青泛黄,积釉处呈青褐色。釉的玻璃质感较强,釉面有细小开片。此罐采用模印贴花技法装饰,即用模子先印好浮雕状的纹饰,再用胎浆水粘贴于未上釉的坯体上,然后施釉入窑烧成。纹饰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犹如浅浮雕,这种装饰工艺在隋瓷中极为少见。从这件罐的胎釉特征看,应是安徽淮南窑的产品。

隋瓷的釉仍属石灰釉,透明度强,在高温中流动大,因而烧成后常呈流珠状。一般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隋代青瓷一般是在还原焰中烧成,但釉色不稳定,说明它的窑炉结构有待改进,使用还原焰烧制技术还不成熟。

隋瓷多为用支具支托叠烧,已出现筒形匣钵,但仍主要用支具明焰叠烧。器物在窑内直接接触火焰,受窑内烟火熏染,釉面不匀,而且往往还沾上许多烟灰窑渣。

尽管如此,隋瓷的地位还是不容忽视的。匣钵的出现,标志着烧瓷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匣钵”普及发展的时期,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璧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纯净,器物造型趋向于轻巧精美。这时还出现了绞胎瓷、花釉器、秘色瓷等高级品类,长沙窑普遍使用了瓷器高温釉下彩、釉上彩新技术。瓷器外销规模扩大。

唐代瓷器的发展

唐代的国势强盛,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地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瓷窑。这一时期青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白瓷大量生产。北方河北邢窑与南方浙江越窑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有“南青”、“北白”之说。

代表青瓷发展成就的是南方的越窑青瓷,代表白瓷发展成就的是北方的邢窑白瓷。青瓷较早,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邢窑瓷器,质地坚硬,制作精致,洁白如雪。邢窑白瓷较之隋代白瓷又前进了一步,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白釉军持 唐代高19.5厘米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青釉大粉盒 唐代直径17.5厘米

在邢窑的白瓷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烧造白瓷的定窑。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与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从此并驾齐驱。唐代著名瓷窑以烧造白瓷为主。民窑则烧制黑釉、黄釉、褐釉、酱釉等瓷器,都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

汉代的低温釉陶发展到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唐三彩”。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俑,不论是形象的刻画,还是釉色点染,都体现出唐代陶塑艺术的高度水平。其人物形态逼真,姿势优美。马和骆驼的造型,也都恰到好处。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米白釉双龙尊 唐代高31.7厘米

唐三彩,并特指三种颜色,其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具艺术价值。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三彩陶马 唐代高62厘米

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三彩蓝釉贴花敛口执壶 唐代高27.4厘米

五代瓷器的造型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江南一带相对比较安定,北人南逃,南北往来,客观上形成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局面。陶瓷生产方面,瓷窑数量比前期略有减少,但是瓷器质量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代前期的陶瓷造型较多地沿袭晚唐风格。浙江临安板桥五代早期吴越国功臣吴君墓出土的褐彩云纹四耳罂,在造型上就与余姚上林湖唐代窑址出土的褐彩云纹四耳罂基本相同,两者口部均作盘型,长颈、肩颈间有弧形长耳4个。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五代越窑青瓷云纹罂

盘口,圆唇,喇叭形颈,鼓腹,浅圈足。颈肩部置一对宽边形双系。肩部绘覆莲纹,腹及颈下部绘褐色卷云纹。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定窑刻花执壶 五代高23厘米

该执壶直口、长颈、折肩、圈足。把、流皆出于肩部,是当时的时代特点。通体施白釉,肩部刻大片蕉叶纹,腹部饰双重细蕉叶纹,余部光素,叶纹摆列整齐有序,在釉水的衬托下,立体感十足,足部露胎。把上留孔,当为系盖之用。做工精良,形态优雅,为定窑执壶中的经典之作。

宁波遵义路唐墓出土的瓜形执壶,喇叭口、瓜瓣丰满、多角形流微弯、圈足宽矮,与扬州西湖乡、杭州三台山五代墓出土的瓜型执壶形制相同。五代花瓣形口碗、盘也沿袭晚唐形制,晚唐时期盏托圈足外撇,五代时期的盏沿袭晚唐形制,只是托圈和盏的圈足逐渐加高,制作更加精细。苏州博物馆所藏虎丘塔基出土的五代刻花莲花盏托,依然保留着唐代的造型。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五代越窑青瓷花瓣形盏

五代时期白瓷以唇口碗、花瓣口盘的出土最多,在定窑遗址晚唐地层中也发现不少。唇口碗因口缘凸出像唇而得名,晚唐时开始出现,底足有玉璧形与宽圈足两种,五代时继续烧制。五代墓出土的碗中,除唇口碗、花瓣口碗、卷沿碗外,新增加的有直唇大碗、小圈足碗,还较多地出现胎质较薄、圈足加高、足壁变薄的碗。唐代流行的玉璧形底碗则逐渐消失。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五代越窑青瓷浅碗

盘仍以花瓣口为主,新出现的有花瓣口沿方形盘、三角形小盘等。这类白瓷一般胎薄体轻,制作精致。江苏省连云港市五代吴太和五年(933年)墓出土白瓷中,有盖盒、葵瓣口碗、花瓣口盘、三角形小盘等,这批白瓷的胎质较细,釉色匀净洁白,与湖南长沙五代墓出土的白瓷造型与胎釉特征基本相同。

安徽合肥市西郊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的白瓷碗、盘,北京南郊辽赵德钧墓与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的白瓷花瓣口碗与盘的造型均与上述地区五代墓出土的白瓷相一致。在出土的这类白瓷中,有相当数量的白瓷上刻划有“官”、“新官”字款,是晚唐、五代白瓷一个常见现象。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五代(唐光化三年)定窑白瓷“官”款花口盘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五代 白釉碟

高3.6厘米 口径12厘米 足径4.7厘米

五瓣花形口。造型规整。此器发现于具有明确年代的墓中,伴出的还有注子、高足杯、孟等白瓷器。几件白瓷皆瓷质细腻,器型规整。是研究中国五代白瓷具有可靠纪年的宝贵实物资料。

从唐代瓷器的雍容浑厚,发展到五代瓷器的优美秀致,不仅是审美观点的变化,而且是工艺上进步的表现。

五代制瓷工艺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圈足,足壁有的较宽,有的较窄,窄的足高而外撇,宽的足直而矮。盏托常常压边成荷叶形,托则折腰,圈足高而外撇。执壶常起棱作瓜形,流较长而微弯。杯有完全仿造金银器杯烧制的,深腹杯,作海棠式,高喇叭圈足等。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 五代越窑青瓷双耳盖罐

这些器物的成形难度均较大,表观出五代时期在成形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装烧技术的改进更具有开创性,越窑的“秘色瓷”,北方白瓷呈色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明显可以看出窑炉结构的改进,成功地控制窑炉还原气氛。

使用匣钵装烧较唐代更为普遍,使瓷器的呈色均匀纯净。为了使器物的外观完整,提高它的实用价值。支钉不仅小,而且少,并支在器物的不显眼之处。五代满釉瓷器烧造成功,是这种支烧工艺改进的结果。

总之,尽管五代时间虽短,瓷器传世品不是很多,窑场比唐、宋时期略少,但是这一时期所烧制的瓷器品种多、质量精。特别是越窑的瓷器,达到其有史以来的顶峰。北方一些窑场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宋代瓷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