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湟藏珍——小记青海博物馆

 馱夫 2023-12-07 发布于福建

      黄河流域无疑是我国史前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而地处三江源头的青海不仅仅有大美的自然风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天然会使其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占有独具特色的一个位置。

      青海地处高原,地域辽阔,地貌多样,复杂的自然环境造就两种不同经济生态区域,东部的河湟谷地、半牧半农的经济业态以及西部的高山草原牧场业态。地理位置较为特殊,身处恒河文明、黄河上游文明、中亚文明以及中原文明交流的通道之中,多文化互相渗透影响。甘青地区其实是最早发现青铜器的地方(最早青铜器不是出现在最发达的中原地区,而是西部的甘青地区,青铜小刀以及最早的青铜镜),而出土的早期的一些青铜文物都显示了和中西亚地区文化交流的印记。

      古羌族是史料记载最早的青海居民,羌,西部牧羊人,应该是青海地区史前文明最主要的生活和创造主体。而商周以来,羌人就和中原地区就一直存在紧密联系,西汉时期,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原地区王朝版图,此后中原地区政权不断更迭,青海地区也先后迎来汉族的移民屯田、小月氏、鲜卑拓跋部(秃发)、鲜卑慕容部(吐谷浑)、吐蕃等异族的进入,而羌族人民也开始从河湟地区向四周迁徙,向西北以及西南地区前进,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因此青海出土的文物必然是有其明显地域特色的,史前文化明显的欧亚文化影响、和中原地区政权的分分合合,外部异族进入带来的文化融合等等,与河西走廊齐名并列的丝绸南路(青海道、唐蕃古道)等等,都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这里就简单记录一些个人觉得具有历史价值、文化、艺术观赏价值、以及个人比较喜欢的文物。

  • 新石器时代

           距今6000年左右,青海进入新石器时代。青海发现的新石器文化主要以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为主,有少量早期仰韶文化遗存。

          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4000年左右,地区分布还是比较广泛的,东起泾、渭上游,西至黄河上游、北至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至四川汶川一带。但是主要集中在甘青地区,是仰韶文化西进演变的结果,但又明显异于仰韶文化,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鼎盛时期。后面准备单独整理一篇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这里就简述之。
          宗日文化则是青海地区独有的,时间上与马家窑文化基本同一时期,地域上主要是青海湖以南共和和贵德盆地,和马家窑文化也互相影响,共延续了将近千年。

    1.舞蹈纹彩陶盘

         

       目前国内共出土舞蹈纹彩陶盘四个,两个在青海博物馆,一个在国博(195),一个在日本。

      以上彩陶盘分别出土于同德县宗日遗址和大通县上孙家墓地。内壁上部绘有两组舞蹈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两组人像间以折线、斜线、圆点纹相隔,下绘出4道弦纹,人物身着圆球形装束,形象与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的人形略有不同,但画面都用简洁明快的构图,生动描绘出一幅原始人群集体舞蹈的场景。看古人也有娱乐活动,而现在以古羌族为族源的藏、彝、纳西等民族舞蹈中依然可见类似的舞蹈。

      这个盘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绘有人物舞蹈场面的画面,在艺术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人物风情的重要历史资料。

2.双人抬物纹盘

      人物纹的彩陶盘并不多见,略鼓腹,平底,盘内外均为黑彩,内壁绘四组对称的双人抬物纹以及横线,外彩平行带纹,这种内壁绘劳动纹饰的彩陶盘也是首次发现,一般解读为祭祀或者劳动的场景。

3.同心圆彩陶盘

      马家窑文化彩陶最大特点就是饰内彩,这个盘口沿饰同心水波纹,间以网格纹,这都是马家窑类型典型纹饰,内壁以底部中央圆心定位,画出同心圆圈,也是圆点水波纹的表现形式,虽然这个盘看上去纹饰有点繁杂,但我觉得并不凌乱,线条流畅,属于个人比较喜欢的。

4.弦纹网纹彩陶壶

      侈口,长颈,鼓腹,平底。器身通体绘彩,照片变色了,实物本身颜色是非常艳丽的,比照片好看太多。通体绘弦纹,网格纹、十字圆点纹以及波纹,是典型的马家窑类型彩陶。这件彩陶的纹饰特点是构图层次非常分明,线条均匀准确,显示构图技巧很是高明。

5.鸮面石刀

      长方形,两边开刃,器身并列双孔,围绕双孔钻点,形成鸮面。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中常见这种长方形穿孔石刀,也称爪镰,是一种农具。

6.鸟纹彩陶壶(宗日文化)

      侈口,鼓腹,平底无耳,口沿饰小三角纹,颈部折线(山形)纹,肩部一周变形鸟(鹰)纹,整个器身所绘纹饰均为宗日文化典型特征,尤其变形鸟纹。山鸟还是表达了先民对自然神灵的一种崇拜。我们确实在很多不同的文化类型中可见先民对天地山河神鸟瑞兽的一种崇拜,虽然地处不同区域,但是对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表达相似之情。

  • 青铜时代——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 等

      甘青地区是最早发现青铜器之地,青海的青铜文化遗存其实是比较多的,只是远没有后来的中原地区发达。上承马家窑文化,下至秦汉时期,延续近2000年左右。最早从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开始,之后是青海地区的卡约文化、辛店以及诺木洪文化。出土大都为兵器和装饰品为主,礼容器较少,也就是说青海地区是最早发现青铜器的区域,但在随后的2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并未形成发达的青铜时代。
1.黄河磬王(齐家文化)
      石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是一种板状体鸣击奏乐器,磬的历史十分悠久。此磬长96厘米,宽61厘米,厚4厘米,此磬形制巨大,其制造工艺符合黄金分割的规律,说明四千年前的先民们在制造此类重器时已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准,是迄今发现的同类器型中最大、时间最早的石磬,被称为“黄河磬王”。
2.中华矛王——圆銎宽叶倒钩铜矛(齐家文化)

      长62cm,宽19cm,厚4.9cm,整件器体宽大,显然已不是实用兵器,应该是象征权力的祭祀礼器。这件矛是目前为止出土最大的青铜矛,因此被称为矛王。但是这件青铜器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器身的巨大,更在于他是4000年就与欧亚草原文化存在交流的见证。

      这件矛出土于西宁沈那遗址,对就是我找了半天文保碑的地方

。这种带有倒钩的宽叶铜矛是兴起于阿尔泰山的赛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这件矛出土就表明早在4000多年以前,湟水流域已经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是欧亚草原青铜文化进入中原腹地的中转点。也能说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天然成为后续2000年的时间里也成为多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之一。

3.最早的面食物标本——面条(齐家文化)

      这是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座房址遗址中一意外发现的面条,经测定面条成分为粟粉,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面食标本。

4.彩陶靴(辛店文化)

       谁能想到3000多年前的靴子就是现在的雪地靴?

  这件靴形彩陶器1989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墓地,属于辛店文化。这件靴型彩陶器是目前发现最古老,也是最成熟的靴子造型。

      一般认为靴子诞生地是北方草原游牧地带,它对中原影响最早应该在战国赵武灵王时期,逐渐放弃车战改用骑兵,需要引进靴子。而这件彩陶的出土,说明3000年前河湟先民已经有这种靴子,当然也有可能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影响,这应该也是现在青藏靴履的祖型吧。

5.双勾太阳纹彩陶双耳罐(辛店文化)

      侈口,束颈,略垂腹,颈部双大耳,平底。颈部饰网格纹以及平行弦纹,肩部饰双钩纹,并配以太阳纹和禾苗纹样,腹部饰竖线以及波纹。双钩太阳纹罐是辛店文化典型代表器物之一。

6.鹿纹双耳彩陶罐(卡约文化)xiang

      卡约文化距今约3500-——2600年,是青海省内分布最广,最具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该文化多集中在青海省内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以及大通河、和青海湖周边地区。多用红彩和黑彩,纹饰多以鹿、狗、大角羊纹等动物图。不过卡约文化晚期,流行一种勾连旋涡纹,也称唐汪陶器。

      侈口,略束颈垂腹,口沿部三角纹,颈部网格纹,腹部饰7只伫立张望的大角鹿。鹿角硕大分叉,高原动物独有的特性。

7.涡纹骨筒(卡约文化唐汪类型)

      这件骨筒是大型动物肢骨上截取的一段制成,减地雕刻出勾连旋涡纹,是卡约文化晚期唐汪类型特有纹饰图案。

8.九孔铜钺(卡约文化)

      长28cm,宽6.3cm,刃部弧形,两端反卷成圆环状,方内,四穿,钺身七孔,器型独特之铜钺。

  • 汉——唐宋时期

      汉武帝征伐四夷,开疆扩土,青海东部河湟区域在西汉时期首次纳入中原帝国版图。汉朝移民屯田于青海,汉文化与羌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此时期青海出土的墓葬兼具汉文化与青海土著文化的结合。西汉末年,王莽时期,在青海湖周边建立西海郡,青海湖周边也正式进入中原版图。
1.新莽虎符石匮
      虎符石匮身长1.5米,高0.5米,背宽0.6米,分上下两部分,造于公元9年,通高两米有余,上为石盖,雕有俯卧石虎;下为石匮,虎符石匮正面和底部雕刻着“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22个篆体字。石虎形态粗犷,具备汉代大型石刻浑厚古朴之风格。
      这件文物更大意义在于其历史价值,虎符石匮是王莽假托天命,大造舆论,夺取西汉政权的产物,是放兵符的柜子。这件组合成套的带铭石刻是青海地区发现最早的大型石刻,是研究青海郡县建制以及雕刻书法的实物资料。史书记载王莽“颁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虎符石匮当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目前仅见的一个,国宝级文物。
2.东汉赵宽碑
       同样也是一件历史价值突出的文物,1942年出土,后因失火被焚毁,仅留目前残碑一块。从拓片看为圆首方碑,碑额篆书'三老赵椽之碑'六字,无书刻、撰文、立碑人姓名,碑文正隶694个字。该碑文主要记述了西汉赵充国河湟屯田的功绩及其后代赵橡继承祖志,扎根青海的事迹。此碑出土说明,自西汉以来,大量汉人从中原各地迁入湟水流域,与这里的羌族、小月支人等共同开发这一地区。这些民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经济和文化,从而使青海东部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碑文字体为典型汉隶,镌刻娟秀,是汉代书刻艺术的珍品。
      东汉之后,中原政权经历了近4个世纪的大乱世,此时的青海地区草肥畜壮,又与中西交通孔道,因而成为西部割据势力的争夺对象。这一时期青海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南凉在青海东部立国,建国者是鲜卑拓跋部的秃发乌孤(与北魏的拓跋同源);一是慕容吐谷浑雄踞青海西部草原,与建立各种燕的慕容同出一源。感兴趣的自行翻阅书籍了解。
      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出现了'群雄割据,战争不断,交通梗阻'的情况,丝绸南路——青海道则一直畅通无阻,青海成为沟通中西的主要通道之一。在青海发现的魏晋时期的古代安息(波斯)风格的波斯银壶、波斯萨珊朝卑路斯王时期的波斯银币等,无疑是中西交通频繁的证物。
3.魏晋铜玄武砚滴
      砚滴通长15厘米,青铜质,作一蛇伏于龟背状,龟蛇合体,龟腿直立,作站立状。龟首前伸,双眼圆睁,口衔一件小铜碗小碗浅腹,平底,龟甲铸痕清晰,形象逼真,有长蛇曲卧龟背,蛇头曲伏在龟颈右侧,花纹呈点状分布蛇身。龟腹中空,龟背中央有一管状孔直通龟腹,一用作注水口,二可能作为笔插用。龟蛇称玄武,是'四神'中的北方之神,因此、称该器为玄武砚滴。此器既实用又可供观赏,铸造精美,形象生动,为小巧的案头文房赏玩,反映出魏晋文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是极为少见的青铜文房用具。
4.魏晋金扣蚌壳羽觞

羽觞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沿用至魏晋。古人玩的曲水流觞就是这玩意。

这件耳杯材质特殊,极为少见,杯身蚌壳材质,黄金扣,双耳也由金片制成。青海省地处内陆,显然这件器物更有可能是内陆通过丝绸之路青海道流传到青海,或是中原王朝对古墓主人的赏赐。这件器物材质特殊,极为罕见,工艺华丽珍贵,是一件难得的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的精品。

5.罗马金币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波斯银币是当时中亚、西亚广泛流通的国际性货币,也是西域各国与青海道吐谷浑进行贸易的重要交换媒介,它的出土说明丝路辅道在南北朝的繁荣和青海地区在中西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6.鎏金西方神祗人物联珠饰银腰带 唐
       吐谷浑300多年之后被吐蕃所灭,吐蕃与中原有和平但也争锋不断,唯一不变的是这条丝绸南路(唐蕃古道)依然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干线之一。

      腰带通长95厘米,宽3.3厘米,厚0.4厘米,牌饰直径6.5厘米。腰带用银丝编织,长条形,上嵌七块圆形牌饰。牌饰鎏金,铸压西方神衹人物图案,周边饰联珠纹。工艺精湛,文化特色鲜明,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资料。

  • 大一统时期(元明清)

      凉州会盟,西藏正式纳入中原帝国版图,大一统和中央高集权背景下,青海多民族共荣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1.至元通行宝钞 元

       这件宝钞纸质为桑皮纸,呈长方形。钞面第一栏“至元通行宝钞”,第二栏中“贰贯”字样。下有长方形排列的两贯钱形,左右两旁印有八思巴文各一行,左书“中统元宝”;右为“诸路通行”。钞面上下各有一八思巴文官印。这件纸币保存较好,字迹清晰,是研究青海元代社会经济难得的实物资料。

2.永乐铜鎏金观音菩萨造像  明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中央政府经营西藏的重要时期,为笼络西藏僧人,宫廷制造了大批金铜佛造像,用于赏赐赠与。这批佛造像制作精良,选用上等红铜铸造,集合了汉藏两种风格,般在莲座前台正中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楷书款。

      此尊造像是明成祖朱棣赠送给瞿昙寺活佛“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班丹藏卜的礼物之一。此像高145厘米,立于仰俯莲座上,头戴五叶冠,袒上身,细腰收腹,下身着裙,双手各牵一支莲花。莲座上下各饰一圈连珠纹,座前沿用汉藏梵三种文字刻“大明永乐年施”款识。此尊造像姿态呈S形,饰物华丽,工艺制作精湛,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是永乐宫廷造像艺术的代表作,是青海地区最高的一尊铜佛像,也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体积最大的永乐宫廷铜造像,也是件国宝级文物。

      用心逛馆,相信任何一座博物馆都会给你带来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