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果为助”之二十七:荸荠

 史仁杰大夫 2023-12-07 发布于江苏

  茡荠生长在沼泽地或水田里,可以生食,也可以煮熟后吃,或者和肉丝等炒菜吃。荸荠又叫马蹄、苾荠、地栗、地梨、乌芋等。叫马蹄和地栗的原因,是因其外形像马蹄,又像栗子。

  在历史上荸荠还曾叫乌芋,因二者的生长环境、外形、在古代的发音相似(慈姑称为“藉菇”“茨菇”,荸荠称之为凫茨,“茈”“茨”读音相近),古代人经常将荸荠和慈姑混为一谈,混称为乌芋。至今在四川一些地方还将荸荠称为红茨姑,慈姑称为白茨菇。湖南省多地至今仍将荸荠和慈姑混为一谈,或将荸荠称之为慈姑。

  荸荠也并不全是黑色的,也有表皮为红色的荸荠。黑色的荸荠的肚脐是平的,肉质粗,适合煮熟后吃。红色的荸荠的肚脐凹,肉质细嫩,含汁水多,适合生吃或炒菜吃。在我的小时候,大人们在锄田时,经常能锄到野生的荸荠,家乡叫“野苾荠”。表皮颜色呈暗红,形状虽与大的荸荠相似,但个儿只有白果大,味道也还是荸荠的味道,应该就是野生的荸荠。

  因为家乡有野生的荸荠,又因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的《尔雅》中就有荸荠的记载,那时称之为“芍”、“凫茨”的名称,因此认为,荸荠大概率是中国原产的水果。不过现在的荸荠都是经过驯化和培育过的,很多是从西方国家引种的。

  荸荠的草茎和荸荠都可作为中药使用。荸荠地上部分的全草,在秋末时割取晒干备用,其味苦性平,具有清热利尿和降逆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和尿路感染时的小便不利、呃逆、咳嗽。

  荸荠更被常用于治病,其味甘性寒,也有说带有咸味的,或性滑的。但“性滑”并不是规范化的中药药性的表述,大概是有些人吃了荸荠后容易腹泻,所以说其“性滑”。

  在《本草纲目》中荸荠叫做“乌芋”,“亦称凫茨、荸荠、黑三棱、芍、地栗”,附有图像,图像画的正是荸荠。李时珍谓乌芋“主消渴,祛体内痹热,温中益气。健胃消食,治呃逆,消积食,此果宜饭后食。还可治便血、血崩等血症。研末食,明耳目,消黄疸,令肠胃不饥。”

  李时珍认为荸荠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清热生津,所以可祛体内痹热。但其说荸荠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似乎与荸荠的性寒相矛盾,明显是个错误。二是荸荠有健胃消食的作用,适宜在吃饭后食用,有帮助消化的作用。三是有凉血止血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等病。此外,将荸荠晒干后研成粉末食用,有养生保健、消黄疸和充饥作用。

  李时珍说荸荠粉有“消黄疸”的作用,唐代医药学家孟诜也有类似的认识,他认为荸荠能"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1963年出版的《泉州本草》中有一个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的单方,就是一次用四两荸荠打碎后煎汤代茶。很可能荸荠有一定的利胆作用。但目前没有人对荸荠的治黄疸作用作过研究。

  荸荠性寒汁多,适合用于热病后期的调养和食养,是中医一直使用的方法。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有个五汁饮,用于治疗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的病症。用的五汁是:荸荠汁、梨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者甘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荸荠虽然鲜嫩味美适合生吃。但由于荸荠生长于沼泽或水田中,常有姜片虫和细菌等附着,所以生食时,一定要将其表皮削除尽,并清洗干净后再吃。又因为荸荠性寒,脾胃虚寒,受凉后易腹泻或腹痛者,不宜分用荸荠。另外,体寒怕冷、贫血、肺癌、甲状腺肿瘤患者也不宜食用荸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