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你自己——箴言再思

 贡嘎山下的磨西 2023-12-11 发布于上海

今天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

有人说过,“哲学思辨上穷碧落下黄泉,却始终维系于苏格拉底为哲学提出的核心任务:认识你自己。”哲学,这样一个认识世界的科学之母,在苏格拉底那里,归结为“认识你自己”,并且,苏氏终其一生都是在启发青年认识自己,并因此而获罪被杀。“认识你自己”,是他探究哲学(也即智慧、也即人应该对世界有所认识)的精髓。

“认识你自己”,曾经无数次看到这句话。不知为何,今天尤其有感受,便认真地想一想这句话的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若是问一个人,你认不认识自己,他大概会觉得这问题是荒诞的:人们都会以为,自己对自己是最为了解的了,难道,还有人不认识自己?

诚然,人们当然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做过哪些事情,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有什么能力和短板……诸如此类,最是明白的。

可是,这一切是认识自己的全部吗?很显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自己更多。

那“更多“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偶然出现后的意义。简单说来,就是自己应该如何与周边世界建立联系,以及建立起什么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又将如何影响自己的人生历程,使得自己具有饱满平和的生命状态。

认识自己,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做的事情,一直要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种认识活动才能终结。其中的每一个阶段,人们认识自己的方法手段都有差异,认识的内容界面也各有不同,然而对自己的认识,应类似寻找拼图版块一样,由少及多,由浅及深,由点及面,由有形而及无形地积累起来,形成一个对于自己和自己在宇宙世界中的存在状态的认识。

人最大的明白,就是清晰地认识自己,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是知晓自己所知,所不知;自己所能,所不能,从而清楚地明白到自己在这世界中的位置,找到与世界和周边人与物的关系摆放尺度和分寸,进而获得生之从容。

      那么,人怎么才能认识自己?

一个人认识自己,需要观习。

从呱呱坠地开始,接触周边人和世界,人就开始了观习的过程。这是一个人在世上必须的经历,不懂得世界和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常识和道理,就不可能在社会立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则更是解说了学习的必要意义。

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学习,首先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宇宙和人类社会已有的所有存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一个人通过在学校,通过教师书本教习,是学习,通过观察了解他人的经历成败,也是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帮助自己构建起对于世界的认识的必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样板中学习,就会构建起不同的世界观,而世界观,最终将会映射出个体本身的真实存在——人们在对世界的理解中,达到认识到自己的结果:在一个人的世界观里,世界和人生是什么样的,取决于自己在对世界和人生的观习中,如何进行裁剪取舍,拼接出一个何等样的式样雷图,便是他的眼界和逻辑。而这,就是自己的内在。

在认识自己的内在形象这件事上,有的人能够通过构成外在世界的信息中看到自己,有的人却在人间走一遭,看尽人间世俗繁华,却从不知自己所在。那不是因为理解世界就能看见自己这一认识路径的错误,而在于那些人没有能力在世界的镜像中的自己。

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和行为,什么样的人见到什么样的世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骗他,老实人总认为天下无贼。佛印和尚说看苏东坡是一尊佛,而苏轼却说看佛印是一坨屎。虽是戏言,但境由心生却是有屡见不鲜的实例。

      一个人认识自己,需要躬身入局。

旁观世界和社会不可能理解其中的深奥与滋味,更无所谓立身做事,故而曾文正公言,“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同理,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进入世界,进入生活,在社会经历中切切实实地胼手胝足,栉风沐雨,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经历,在这些过程中,尝到人生的滋味,窥见社会的真实,体会到世界的丑恶与美好,在接受世事风雨侵蚀,被现实切肤入心的揉搓打磨后,知晓己所能、所不能,人所能、人所不能,时所限、所不限,世所容、所不容,从而在如愿中认识到自己与环境际遇的作用分别,更在不如愿中认识自己与环境际遇的作用分别,稍稍知晓一些世界之大和自己之微渺,也稍稍知晓一点自己之能够和不可逾越的局限。

赵括的纸上谈兵的故事,鲜活地讲透了躬身入局的道理。人进入实际生活的状态使他能够编织起与他人、与世界的关联,也正是这种编织关联的行为,才能够表现一个人的真正本性。他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他就将如何对待世界,反之亦然,见他如何对待世界,便知他对世界的理解。所以武士会用刀解决问题,力量与刀是他与世界与他人建立关联的路径方法,文人会用书写表达他感知的世界,科学研究者则用探求原理、寻找方法来拆解他的世界向他提出的疑问。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经历了人生,就一定能够看见自己,认识自己。经历了人生之后,能不能准确清楚地看清自己,取决于一个人是否会通过自省自察,辨识出生活无处不在的对于自己的启示,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在纷繁世事中聆听到那些隐暗启示的智慧。

一个人认识自己,还需要思考与思辨。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与自然物唯一的有别就是人有大脑,并且会思考并进行思辨。

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懂得了天下的所有道理,却不知依道而行;读书很多,游历也很丰富,如果不懂得思考所见所闻,将见闻与学识的原材料堆积在头脑中,宛如将很多东西揽入家室,却不研究不分类也不利用,一堆杂物,一团乱麻般地充塞于心,所有的经历,观习,都是堵塞他耳目心灵的废物,并不能帮助到自己领悟到世界上各种存在的意义以及内在蕴涵,如此,内心何来洞悉世界、省察自己的明晰和智慧?

学会思考,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外部得来的知识、经验,包括自己通过亲历而得到的体验,都需要自己进行理解、分析和判断,从而进行取舍,形成对于自己的变化起作用的指导;如果与此同时个人还能通过质疑、论证和批判,不停地对于接收到的外部信息进行深入检视,探其所来,究其所涵,疑之所指,察其所疏,从而让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更多一点,更深一点。

读过《苏格拉底的申辩》,那就是质疑自己面对的所有概念和事实,从而在其中得到真正的知识。虽然那很难做到,但思考思辨的必要性却如警示灯一样醒目而不可或缺,那是人走出极难察觉的迷境的指引。

由此,必然带来对于自己在这世界上的存在的认识能够更明晰一些,更少盲目性。

正如这样一个故事所言:在得知德尔菲神庙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之后,苏格拉底质疑这条神谕,于是通过与不同的人的进行交谈,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是无知的。而意识到这一点,恰恰就是智慧的起点。

       认识自己,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的问题。科学技术发达之后,拆解了神灵与上帝,人类失去了对世界的敬畏,忘却了对于自身人性约束的必要性,这将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危险已经呼之欲出。

谈及一个人类的个体,不能认清自己,且不论会不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但就自身的生命体验来说,陷入茫然无明,难免会误判环境和境遇,亦难免会陷入自困和他困,此亦是可悲可哀的人生。

认识自己愈分明,愈会觉察到自己的局限;认识自己愈深入,愈会知晓自己的残缺;随之而来的是,自己对于世界的态度也会出现变化:因万物与存在的确定性越来越不确定,因而低伏、谦卑、包容、敬畏直至于仁慈悲悯。

写于2023.1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