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少讲精讲点拨讲”是最重要的教学原则?

 知识剑客 2023-12-11 发布于浙江

刘向军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只要教师在讲台上还要面对学生,师生间就存在着一个永恒的难题:谁更应该拥有课堂的话语权?
课堂教学改革多年来争论不休,说到底焦点也只有一个:真正的学习主要是靠教师的讲解还是靠学生的自主学习?
其实这些问题都有共识: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自主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切实做到“少讲精讲点拨讲”,要把这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最崇高的原则来执行。
什么是“少讲精讲点拨讲”?
所谓“少讲”,第一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必须要短,第二指的是教师在一堂上所讲解的内容必须要少。所谓的“精讲”,第一指的是教师所讲的确实是多数学生困惑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第二指的是教师所讲的语言必须精练、精彩。所谓的“点拨讲”,第一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方式是启发式的而非全盘授予式的,第二指的是教师所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而非简单地告诉以结论。
为什么不提课堂上可以“不讲”?
教是为了不教,讲当然就是为了不讲。教师在课堂上有时当然可以完全“不讲”,至少有时可以不必面向全体学生讲,这是理想状态的课堂教学。在真实的常规课堂上,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少讲精讲点拨讲”,就已经是在课堂上的多数时间里“不讲”了。
“少讲精讲点拨讲”,表面上是对教师话语权的制约,实质上是对教师隐性话语权的解放,即通过教师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话语权。
一.还学习时间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讲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才可能多。学习时间的保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才能做好如下四件事。
1.有时间预习
还学习时间给学生,首先要保证学生有预习的时间。预习是重要的学习环节。学生必须要有自主预习的时间。预习可以在课外进行,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预习本质上就是自主学习,因此,在课堂上的预习绝不能走过程,不能求形式,而是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足够的时间保证。5分钟时间不够,就用10分钟;10分钟时间不够,就用15分钟,甚至用整节课时间。这绝不是浪费时间,这恰恰是学生最高效的学习。
2.有时间思考
还学习时间给学生,就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一堂课上的学习内容,学生从自主读到自主理解、自主掌握、自主运用,其间要始终贯彻“自主思考”这条红线。学生自主思考是一个对新知识进行咀嚼、同化、内化的过程,必须要有时间保证而不能匆匆一掠而过。
3.有时间交流
还学习时间给学生,就要给学生留下自主交流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绝不是哗众取宠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符合高效学习规律的必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之间的相互辩论、相互倾听,引发的是思维碰撞,体现的是深层次的自主学习。自主交流学习时间的保证,是自主学习思维深入的前提。
4.有时间练习
还学习时间给学生,就要给学生留下当堂训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题,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动嘴表述,自己上黑板板演,自己通过多媒体学习,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这要有时间保证。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的备课信息,而是要自己去获取知识。
二.还学习空间给学生
课堂上属于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只是自己的座位那一小块地方,整个教室都属于学生,由教室而延伸到教室之外的广大的真实或虚拟的空间也属于学生。当教师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的同时,也意味着应该把更多的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1.讲台也是学生的
讲台不只是教师站立的地方,也可以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当教师走下讲台让出讲台给学生的时候,课堂教学会呈现别样的精彩。学生可以在讲台上讲解,可以在讲台上辩论,可以在讲台上实验,可以在讲台上操作多媒体。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讲台也属于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出现在讲台上。经常把讲台这个空间让给学生,教师这种外在的教学习惯养成之日,也正是教学理念真正改变之时。
2.黑板也是学生的
黑板不只是教师讲解、板书的地方,也可以是学生讲解、板演的地方。在常规课上,教师主动让学生板演的情形还普遍偏少,而能有意识让学生利用黑板讲解的情形更近乎于无。相反,如果教师能让更多的学生在更多的时候出现在讲台上,出现在黑板前,把这个空间留一部分给学生的话,那么,这将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的进一步解放,也是对教师的进一步解放。
3.媒介也是学生的
在一般的学校里,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对学生虽是开放的,但学科教师对课外阅读又是阻止的;多媒体教室的电脑除了微机课,其它时间是不允许学生使用的,而且多半是不允许或不能上网的;讲台前的多媒体多半不能上网而且只有教师才有权使用,多媒体上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是只有教师自己才有权提前知道并决定何时播放。教师要敢于并善于把多种教学媒介真正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出现在不同的媒介前亲自操作和使用它们,这样,我们就会立足课堂和校园,大大的延伸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4.同伴更是学生的
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学生是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上以固定的坐姿来学习的,他们被要求不能走动、不能说话、不能交流。更有甚者,他们的座位被各个独立地拉开,彼此不为同桌,以利于安静地独立(?)学习。当学生像一根钉子一样在教室里的空间被固定死的话,他们就失去了许多学习的助力。
三、还自主思考给学生
教师要真正做到“少讲精讲点拨讲”,就不只是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更要指导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更自由的学习空间里进行更多、更有效的自主思考。
1.让思考发生在师生之间
教师“少讲精讲点拨讲”的第一个目的在于让思维发生在师生之间。教师不能灌输式地多讲,同样也不能是灌输式地少讲,教师的讲本质上是思维的启发,要能够在学生思维深处引发师生间的思维对话。教师的讲要有这样的功效,激发和诱导学生不得不带着思考去听讲,而不是只让思考发生在教师自己身上,然后再把教师自己的思考灌输给学生。
2.让思考发生在学生身上
教师的讲也不能只让思考发生在师生之间,还要让思考更多地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教师的“少讲精讲点拨讲”是思维的催化剂,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激活学生的自主思考,而非让学生依赖教师的思考。
3.让思考发生在学生之间
教师的“少讲精讲点拨讲”还要有这样的功能:促使学生之间展开思维碰撞。全班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情感状态、思维类型、观察视角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精彩的个性化思维火花,真正的、生动的、深刻的自主学习就在其中。
总之,只有教师“少讲精讲点拨讲”了,课堂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切有效的、高效的学习才可能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2014-4-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