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心得:少阴病VS太阳病

 灵兰小草 2023-12-12 发布于山西

按六经分层梳理的方法

分解病症早期的时候,可能只有太阴和少阳的问题;

中期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主要是太阴和少阴的问题;

后期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甚至厥阴,等多方面都有问题。

第二组:(-2)少阴病VS(+2)太阳病图片


这两个部分的病,主要表现为怕冷,如上图绿色部分。

核心起作用的脏腑是红色的心、小肠和膀胱。

心肾相交

这是一个核心的人体内在的运行原理。

心相当于天空中的太阳;膀胱,相当于地球上的海洋;

心(太阳)通过小肠,把巨大的热量,向下,输送给膀胱(大海);

  膀胱,接收到太阳的热量,鼓动自己蕴藏的真阳,蒸腾起水气,通过太阴脾经这个运输大队

长,把水气(津液)输送给全身各个脏腑;

  心是太阳,膀胱是海洋,脾经是土地,为上中下;

  肾是膀胱收藏真精的地方,膀胱是外面干活的男人,肾是家里守家的女人。

  少阴的能量状态,对应一天当中的晚上11点到早上5点,一年当中农历的11月到次年1月,这

段时间,少阴跟世界所处的能量状态,是一致的,时间上跟太阴是有部分重叠的。

  如果我们吃了很多寒凉的东西,把小肠给冷着了,那么心(太阳)的热量不能顺利向下输

送,不能有足够的热量照耀大海(膀胱),海底的真阳无法被调动起来,膀胱的水气无法蒸腾起来;

  膀胱水气不能蒸腾起来,水就到处泛滥,变成了眼皮肿、水肿,泛滥到了心这个位置,心被

水气所凌,更加不能照耀海洋,恶性循环。这就是少阴病。

(-2)少阴病:

  少阴病的总则是:脉微细、但欲寐。

  微是脉管宽而扁,没有力量,空的瘪的;细是脉管细小,象一根粗针一样细细的。

  肾阳虚,就是真阳调动不起来,水气蒸腾不够,正气打不过邪气,脉管被邪气压制,表现为

怕冷、手脚冷。

  常说的肾阴虚,其实是肝血虚,因为正气不足了,无法推动足够的血液前行,供血不足,所

以心脏只能加快跳动,让脉搏次数增加,血流速加快,就是血热,血虚;

  脉又微又细,就是既有肾阳虚,又有肾阴虚(肝血虚),以肾阳虚为主;

  如果是脉细数,就是阴虚肝血虚为主了。

  由于膀胱这个海洋得不到足够的太阳的照耀,就想通过睡觉来节约其他脏腑对太阴能量的消

耗,通过睡觉来集中接收太阳阳光(心)的能量照耀;但是心这边,也被泛滥的海洋的水气、

水湿,给蒙蔽了,不能向下通过小肠照耀大海(膀胱),心的热量只能向上溢出,进入大脑,

搞得大脑十分活跃,到睡觉的时候,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所以少阴病的总原则是,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的辅助症状:

1、手脚冷、身上怕冷;

2、睡眠浅、睡着了一滴水都听得见、白天精神差,中午午睡不睡就难过;

3、脚上泛水肿,睡一觉眼皮都是肿的,全身发胖发白,皮肤水嫩水嫩的白而没有血色;掉头发,头屑多;

4、舌体嫩滑、舌苔水水的、苔白、白腻、浅黄腻;

5、脉微、细。

  少阴病,还会表现为嗓子嘶哑,眼睛干等头部孔窍的热像,还有脸上长痘痘,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上火、或湿热。

少阴病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太阴病脾经的寒湿,日久不能恢复,进一步导致少阴病的肾阳虚;

  第二是熬夜,正常人到了十点多犯困,这是说明肾好,湿气少。心这颗太阳,能够正常地下山,阳顺利入阴。

  现在人为地熬夜,就是人为地在给自己制造少阴病;越是有少阴病的人,越是早,越睡不着;睡了还睡得很浅,第二天精神差,打瞌睡。

掉头发

  掉头发,是非常明显的少阴病的迹象,加上白头发,头屑多,头发油腻,都是太阴病加少阴病,心肾不交。

失眠

  初步的失眠,并不是睡不着,而是到了11点12点甚至1点,越晚工作越带劲;

  没有少阴病的人,到了9点10点,就会困得不行,倒头就想睡,因为心这个太阳的能量自动

就收缩了,供给个大脑和其他脏腑的能量也收缩了,集中照耀膀胱,开始补肾阳了。

  轻度的少阴病的失眠,是睡了,但是入睡很浅,一晚上下来,大脑好像一直都运转着。

  实际上是心这颗太阳的能量,被水湿泛滥给阻挡了,被肚子小肠这里的寒凉给阻挡了,不能

照耀膀胱补肾阳,而是改为向上飘散了,使得大脑极为活跃。

  这样的人,会喉咙经常不舒服,痰会变浓,白痰里开始有浓丝,眼白开始有血丝,开始掉头

发,甚至开始有耳鸣。

  重度的失眠,会经常在半夜醒来,一直睡不着,非常清醒,哪怕是身体已经非常累了,还是睡不着。

  因为晚上肾阳没有得到补充,所以白天阳气消耗,肾阳提供不了,身体就想通过睡眠来补充

肾阳,表现为犯困。

少阴病(肾阳虚)的治法

少阴病通常表现为手脚冷,就是肾阳虚,中医里面叫四逆,四肢厥逆;

治疗的药物,就一味药:附子

  附子大辛大热,能让【心】这颗人体的太阳,重新照耀大地,让海洋深处的真阳,重新振奋

起来,让全身的细胞和器官都振作起来,行动起来,所以叫振奋心阳。

  少阴病肾阳虚,大多数是由于太阴病(脾经寒湿)没有解决,而寒邪深入造成的,所以治法

要兼顾太阴寒湿;

  附子:振奋海底真阳,让天空太阳的光芒重新照耀起来;

  白术、干姜、炙甘草,干燥脾经,运化脾经;

  茯苓,治理全身泛滥的水湿,让蒙蔽心的水湿、阴霾消散。

  桂枝,疏通被寒湿凝结的血脉,水气上升的通道,畅通脾经的运输通道,温暖小肠,让心阳

的阳光顺利照耀下来。

  苓力量比较清润,失眠厉害的可以改用砂茯神,更严重白天都神志失常的人,改用龙骨牡

蛎;

  附子的量,开始要小,慢慢加大,10克起步,每2天加5克,给寒凉转温暖一个缓冲的时间;

  考虑附子太刚烈,开始先用温和一点的淫羊藿和杜仲代替,等少阴寒湿去得差不多了,转弯

结束上正道,要加油门了,改用大辛大热的附子。

这就是伤寒论的茯苓四逆汤。

附子的禁忌

附子是大辛大热的药,有少阴病的人才能吃:要单独久煎1小时以上,才能充分分解。

第一,身上很热,口渴,出大汗的人,脉搏洪大的人,舌头发红,有明显黄苔的人,就不是少阴病,不能用附子;

第二,既要有太阳照耀大海,同时还要有天空云朵下雨,形成循环,所以用附子的同时要配大

量茯苓,或少量砂茯神,或少量白芍,让身体的能量循环起来。

少阴病(肾阳虚)的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是比较接近上面方剂的,它的成分是附子、干姜、党参、炒白术和甘草。

  遗憾的是,缺少重量级的一味茯苓,不能收摄泛滥的肾水;还少了一味桂枝,不能温通小肠

附近被寒湿凝结的心肾相交的通道。

  所以手脚凉的人,少量吃几次是可以的,但是由于缺少了一味回收热量重新下雨的药,茯苓

或白芍,多吃就要出现热量泛滥了。

肾阴虚,本质是肝血虚

肾阴虚,问题不在肾上,而是在血,在心血、肝血上;

肾主导的是膀胱的水,通过肾阳蒸腾起水气,成为津液,为阳气、正气;

血是由心脏(中医叫心包),和肝来主导的,是血液,是阴血,统称肝血;

阴虚,叫肝血虚比较准确,叫肾阴虚容易误导人到肾上面去。

轻度阴虚,只治肾阳+脾湿

  心脏,接收肺吸纳的新鲜空气以后,造血,流经小肠,带上食物的营养物资,通过脾经这个

运输大队长,运送给全身五脏六腑,再回收到肝,叫肝藏血;

  脉管的里面是血液,是阴血;

  脉管的外面是津液,是阳气;

  肾阳,通过蒸腾膀胱的水气,形成津液,即阳气,推动脉管里面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

  如果肾阳不足,阳虚了,那么推动力减小,血流量变小,形成血虚,肝血虚少了,但是是轻

度的;

  这时是以肾阳虚、脾寒湿为主,只要振奋肾阳,排除脾寒湿,轻度的血虚就自己解决了。

阴虚的主要特征:

  皮肤,轻轻一抓,立马几道红印子,半天消不下去;

  舌头干燥、没有舌苔,或舌苔没有任何水分的感觉,舌苔干燥而黄或黄黑;

  晚上睡觉身上滚烫,白天又正常;

  脉搏又细又快;

  上下窍有无故出血症状;

  以上有一条,不分男女,就是阴虚(肝血虚热)了;当然还同时伴有其他证,比如太阴病和

少阴病。

女生:阴血虚+阳虚+脾寒湿

  现在的女生,被教育成疯狂地大量吃牛奶水果,病症都非常一致既有手脚冷、大便细软溏

泻、痛经;

  又有失眠、入睡难睡眠浅;

  还有例假提前或推迟;

  脾寒湿导致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导致血液阴寒凝滞,时间长了,变成瘀血,变成阴虚肝血

虚;

  既有脾寒湿,又有阳虚、还有血虚。

金匮肾气丸

  如果出现女士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的成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制)

  活血凉血:熟地黄、牡丹皮、山茱萸

  祛湿健脾:茯苓、山药、泽泻

  温阳通脉:附子、桂枝

   注意,附子的用量很小,只有前面地黄的1/8,因为有瘀血的血虚热,所以的附子阳性太

强,要少少地温肾阳,这个是关键;

  地黄丹皮茱萸是针对肝血虚,祛瘀血的,附子是温肾阳的,不是什么引阴入阳;因为有脾寒

湿,用桂枝疏通被寒湿凝结的经脉,而且用量一样很小热性不强。

  桂附地黄丸里面,桂枝换成了肉桂,肉桂就热性太强了,变成了大温中焦,对血热反而不

利,这个搭配就不合理。

阴虚的中成药

  除了上面的金匮肾气丸,各种名称的地黄丸很多: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

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等;都只适合单纯的阴虚,既没有太阴病的,也没有少

阴病的,阴虚肝血虚;

  服用前,要通过前面阴虚的主要特征,满足2条以上,判断自己是否绝对属于阴虚了;

  同时要把握自己太阴脾和少阴肾阳虚的情况;

  当然还要兼顾后面讲的太阳和少阳的病症。

安宫牛黄丸

  新冠疫情,包括其他温热病的晚期,就是内闭外脱,外脱就最后的阳气要飘散了,内闭就是

心阳,被痰湿完全包裹住了,心无法制造阴血了;表现为:

  神志昏迷,昏聩(kui)不语冷汗淋漓,气息短促;

  身热骤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脉细微无力欲绝。

  先用参附汤,再用生脉饮,都加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就是解决痰湿蒙心这个环节的,部分中风的如果是痰热蒙蔽心包的,针刺放血

后,加吃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只是在特定环节才能使用1-2颗的,清醒了马上要换药;用早了,反而病情加重,

没病的人更是不能吃。

少阴病,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离各种绝症的病症,只是一步之遥。

  虽然暂时表现为,失眠、怕冷之类的小症状,拖上个10-20年,各种西医检测到的,肿瘤、

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癌症,包括关节炎、水肿、通风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且等仪器检

测出来,一般都是中后期了。

太阴层、少阴层,被攻破以后,体内正气没有抵抗力了,大门、小门和后门全部洞开,鬼子进

来是迟早的事。

太阴少阴是人体核心之道

  通过治好太阴病和少阴病,即使是牙疼、胃病、脱发、失眠、耳鸣、水肿、筋骨疼痛、骨质

疏松、痛经闭经、糖尿病。这些看起来非常麻烦的症状,也能快速地好起来;

  抓住人体核心,这个好起来的速度,其实是非常快的,再复杂的病症1剂2剂大幅见效,2-3

天一副药,也就2个星期要全部恢复成健康人,然后再吃2-3副补补肾精即可。

(+2)太阳病:

  太阳病,跟少阴病,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部分,是一个圆形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少阴病,是膀胱这个海洋里水气,受太阳(心)照耀而蒸腾向上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太阳病,是水气蒸腾到了天空(体表毛孔),又经过凉降,而下雨,重新流入膀胱(大

海),再变成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体表,是阳气充满的地方,用来低于外界邪气的侵入的,阳气充足,象中午的太阳,所以叫

太阳;

  对应到一天当中是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一年当中是我们常说的夏季,农历4-6月;

  水气蒸腾到天空中后,要被凉降,把垃圾带走,汇入膀胱,排出体外,叫寒水;所以叫做太

阳寒水。

  对应到身上,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都是正气充足、能量强盛的状态。

太阳病的总则是:脉浮、头痛、项强、恶寒;

太阳病典型特征就是怕冷+发烧;项强,项就是脖子,强(念jiang同僵硬的僵),也包括了肩

周和背部;

  脉浮,代表阳气比较盛,在城墙外挡住了邪气,脉搏强盛;因为寒气被挡在了体表,所以脉

搏摸起来,象一根皮管,脉管表皮偏硬,中间有波浪似的脉搏;

  对比前面的少阴病,少阴病是让邪气钻进来了,自己也抵抗不住了,脉微、细。

颈肩腰背痛

  足太阳膀胱经,从脚后跟,沿着脊椎两侧上行,一直到头顶,到眉心。所以感冒了会头痛。

  太阳病时间长了颈椎痛、肩周炎、腰背疼、椎间盘突出,都是太阳病没治好,被攻破了,一

部分邪气直接深入了少阴层,一部分邪气留在太阳经深层,导致颈、肩、背、腰的酸痛。

  如果没有深入少阴,只是停留在太阳层面的腰背痛,只要用扎针的方法,扎一下脚上太阳经末端的穴位:申脉穴、束骨、或足通谷穴,或膝盖后面的委中穴,引导气血自己来排除邪气,可能很快就不痛了。

  用汤药也是可以的,桂枝加葛根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一味葛根,肩、背、腰椎问题,会得到神奇的解决;无汗的用葛根麻黄汤;

  葛根是爬藤一类的植物的根,取它爬坡钻入缝隙的能量特性,类似与我们足太阳膀胱经,抓

在背上一样,非常有效。

  植物的生长形状,代表它的能量特性。

无汗的太阳病

脉浮而紧,按上去,象按在一根橡皮管子上面,橡皮管有一点厚度顶着手指;

浮而紧,代表寒气郁结在皮肤毛孔表层,所以身体怕冷,发烧。

小孩发烧

儿童的发烧,一般是无汗、脉浮紧、恶寒重、头痛,这种脉搏判断准确,一剂麻黄汤,捂点汗,不要大汗,过半个小时烧就退下来了;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也可以

葱白葱须4个+豆豉10克,煮汤10分钟,也可以

黄豆50克+紫苏10(后下),发热加绿豆10-20克+黑豆10克,也可以

平时有太阴病的,加10克生姜,2克小茴香,温脾祛湿。

儿童高烧到40度

  表现为高烧不退,舌体发红,舌苔黄厚;

  多是太阳、少阳、阳明,三个层面同时被邪气攻入,正气和邪气斗争激烈产生的高热,要葛根汤+小柴胡+生石膏(重用80克以上),判断正确1剂退烧,2剂全好。

食疗方:

黄豆50克+生姜10克+红糖10克+紫苏10克(后下)

女生和男生的气血运转区别

  男生以气升为主,血降为辅,心这个太阳照耀膀胱以后,气上升到喉部成为喉结和胡须;

  女生以血降为主,气升为辅,心生血,下流到小腹,通过膀胱,形成月事,遂以排毒;

  这个月事流经的通道,仍然是太阳和少阴,心肾相交的通道,所以女生的太阳病感冒,如果

有肚子寒凉(太阴病)在先,寒邪很容易侵入少阴,并直接影响经期的稳定性;

  女生一旦少阴受寒,轻的就是痛经,重的是闭经,这时只要暖肚子,用上面的食疗方,治太

阴少阴即可;

  如果时间长了有瘀血了,不管是闭经、提前还是延后,崩漏,都是有少量的瘀血,用桂枝茯

苓丸加当归芍药散,都有神奇的效果;

  再严重的,变成膀胱蓄血,或小腹大面积瘀血,小肚子急痛,人疼得死去活来(不是阑

尾),或者人会发狂,人脑清醒但无法自控,略微好点的是每遇经期前发狂;

  这时要用桃核承气汤,也是一副极为简单的方剂,吃完2-3剂,拉几次脓血,就完全好了,不

再复发。

  这都可以归为太阳病,叫太阳蓄血,都有桂枝、茯苓,有瘀血,加一点活血化瘀的白芍、阿

胶、丹皮、大黄之类的;

  男的也有太阳蓄血,在膀胱,初期尿不出,用滋肾丸2次就好了;然后有尿血,类似西医的前

列腺炎,也用桃核承气汤;严重的类似西医的膀胱癌。

有汗的太阳病

  表现为:动不动就出一身汗,汗一出,就觉得全身发冷,怕风。

  据说,林彪最后几年,就特别怕风,属下汇报工作,必须站在2-3米开外,否则属下翻开日记

本,他都能感觉到风,冷得很。

这就是典型的太阳病的桂枝汤症,当然他还有怕光怕吵,有严重的失眠,应该还有少阴病、太

阴病;

太阳病用药

无汗怕冷发热的麻黄汤,有汗恶风发热的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生姜9、炙甘草6、大枣4个

这个方剂,常年喝酒的人,或舌苔黄厚腻的人不能用,即有湿热的人不能用,只适合脾胃寒凉的人。

小结

  太阳(心)照耀海洋,海洋底有真阳(肾阳),鼓动水气蒸腾,到天空,凉降下雨,就这么

个自然循环,也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少阴和太阳层面的循环。

  记住心肾相交

  用药先帮助心、肾和脾,三者归位;就是先治太阴和少阴;绝大部分的疑难杂症,身体自己就能好,而且速度很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