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成英 | 寻找远去的茶马古道(二)

 麻城文学微刊 2023-12-12 发布于湖北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云峰诗友会‖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他山之石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链接:
卷一|卷二|卷三

茶马古道滇藏线

寻找远去的茶马古道(二)

范成英

    大致上来说,茶马古道滇藏线由云南西双版纳起始,经普洱、大理、剑川、丽江、中甸、德钦、盐井、芒康、察雅、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当雄至拉萨(此为大北线)。另一条线则在德钦分道,经碧土、左贡、邦达、洛隆、边坝、嘉黎、工布江达至拉萨。或在邦达分道经波密、林芝、工布江达至拉萨(波密、林芝山高谷深,路途险峻)。如从拉萨再经江孜、亚东分别抵达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该线云南段最险峻的地方是丽江至德钦段,从丽江至德钦有两条道路选择,一条是从丽江出发,在龙蟠乡阿喜渡口过江到金沙江东岸,经十二栏杆至中甸、尼西、又渡金沙江(后来的伏龙桥处)至奔子栏,然后翻越白茫雪山至德钦。另一条是从丽江出发不渡金沙江,沿石鼓金沙江西岸溯江而上,经维西、巨甸、塔顶、霞若、奔子栏、白茫雪山至德钦。
    云南西双版纳既是优质普洱茶的产区,亦是我国风光最美的南方边陲重镇,有19个大型风景片区、800多个风景旅游点,其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基诺山寨、橄榄坝、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热带植物园、野象谷、曼飞龙塔等景观最具特色,较之桂林山水、九寨沟风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江南水乡等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勐腊县勐仑、距景洪市98公里,占地面积900公顷。培植中外热带植物3000多种,建有38个专类园区,如民族森林文化园、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野生食用植物园、滇南热带野生花卉园、热带雨林园、荫生植物园、奇花异木园、名人名树园、国树国花园、水生植物园、野生兰园、野生姜园、龙脑香园、龙血树园、百香园、百花园、百果园、百竹园、南药园、棕榈园、蕨类园、榕树园、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等。并建有热带植物图书馆、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和热带植物标本馆。对于热爱生活、向往大自然并偏爱花草林木的人士来说,那里就是人间天堂,能徜徉在鲜花盛开的大地上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可对于昔日茶马古道上马帮队伍中长年奔波劳碌的马脚子们来说,当年可没有这种闲情逸致。当年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抛家别子、冒着生命危险从一个山谷走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辗转到另一个村寨,一步一步踏出一条山道,经成千上万人的辗转风尘,终于勘踏出各地间相互流通的生命大动脉,成为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成为中国与外面世界沟通的又一条通道。过去凡是马帮们集中驻足停留或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后来无一例外都成了繁荣昌盛的城镇,如沙溪镇、鲁史古镇、丽江古城、独克宗古城、哈拉库图城、昌都、西昌等都是茶马贸易创造的高原明珠。除此,各路马帮在昌都还分别修建了西藏桥、云南桥和四川桥,为了祈求桥的永固,他们在修桥的同时还修建寺庙,以安慰行走在路上的马帮们的身躯与心灵。
    那时,在滇、藏、川大三角地区蜿蜒小道的密林里,人们常能见到马帮驮着赶马人和马锅头的理想、驮着茶客们的希望在崎岖的山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领头的头骡戴着五彩花笼头、自信而又高贵地走在前面,它额上一块明亮的“护脑镜”不时将阳光反射到前方的路上或路旁的树木石头上,二骡则紧跟在头骡之后,也是一副尊贵自豪的姿态亦步亦趋。赶马人脚蹬舒适的藏靴,头顶汗津津的宽边毡帽,肩上扛着一支能装5颗子弹的长枪,嘴里吹着轻松的口哨或哼着不成调的情歌,手里拎一根树枝当作马鞭,轻快地跟在骡马后面。规模不大的马帮一般拥有二、三十匹骡马,只需五、六个人就可以上路,他们拉成一条直线逶迤盘桓在狭窄的山路上,从云南丽江至西藏拉萨往返一趟数千公里,需耗时四、五个月时间。一路上,马帮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抗争,与沿途随时出现的马贼周旋、与杀人越货的土匪生死博斗。
    早期的茶马古道从普洱茶产地的西双版纳开始,丽江或大理的茶庄自己组织马帮往返产地收购散茶,运回茶庄加工后再贩运到西康和西藏,每年形成几千匹骡马的运力。他们将这种生意称作“走茶山”或“赶茶山”。后来,云南腾冲帮的“茂恒”、“元春茂”以及喜洲帮的“永昌祥”等大商号在大理下关等地开垦茶园,自己制茶并自办运输、垄断了茶叶货源,丽江人才没有到产地西双版纳走茶山,而是像接力赛一样就近采购大理茶叶或者足不出户、就近在丽江采购别的商号马帮运来的茶叶,将它们加工整理后再大规模运到更遥远的西藏。
    茶马古道滇藏线是以藏族、纳西族为主的多个民族为了生存而拼捕的战场,他们水乳交融、相互帮助、共度危艰。而尘封千年的历史一页却存在着一部伟大史诗的壮丽背景,那是西藏史诗《格萨尔·姜岭大战》之片断,该史诗在云南西藏和纳西、普米族地区广为流传。史诗中出现的每一位人物、歌颂的每一民族那如歌如泣的发展史,至今在民众的口碑中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就像描述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格萨尔.姜岭大战》反映的正是滇、藏地带的历史。
    历史上,藏族、纳西族两个民族无论在四川盐源还是在西藏盐井,都进行过拉锯式的争夺,那是于上自吐蕃时代、下至清朝末年1000多年间断断续续的战争,《格萨尔.姜岭大战》描绘的正是这场旷日持久的藏纳战争史。明代是纳西族丽江木氏土司的鼎盛时期,从那时起,木氏不断向北方发动战争、占领地盘,战火基本上是经由迪庆西藏向北蔓延,第一条路径沿金沙江而上,经维西塔城、德钦拖顶、霞若、奔子栏、羊拉、四川得荣达巴塘。第二条路径自维西逆澜沧江而上,经康普、白济、巴迪、燕门、云岭至阿墩子(德钦县城)、再至佛山、达西藏盐井。第三条自今虎跳峡越十二栏杆抵中甸(香格里拉),格咱、东旺达四川乡城、稻城及理塘。徐徐推进、步步为营向北扩张。据《维西见闻录》称:沿途高耸的碉楼便是藏人筑以防御木氏民 团进攻的堡垒。在战争进行胶着或久攻不下时,木氏民团就由数十人扛来巨木(木椎)猛击碉楼四角,碉楼便塌垮下来。藏人守御不住、只好步步败北,于是木氏武装便逐步推进,先后占领了吐蕃的前哨地区,即云南中甸、德钦、维西和四川的乡城、稻城、盐源、木里、巴塘、理塘及芒康部份地区。当年的丽江木氏土司,可谓炙手可热、风光十足。
    后来,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部支持下,逐步收复了被木氏占领的云南、四川的西藏,至此,丽江木氏势力被打回了原形、又回到了丽江。
    历史上,藏族与纳西族虽然发生过多次战争,然两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却有史可鉴。早在吐蕃时代,两个民族就有共同信仰的宗教——本教。纳西族东巴教与西藏本教息息相关,东巴文化与雍仲本教文化系同源文化,本教的创始人为辛饶米沃,东巴教创始人为丁巴什罗,据考证,东巴教徒崇拜的祖师就是雍仲本教的祖师。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其中东巴象形文字被誉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份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据传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时期的形态。但能完整记录典藏。该文字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百科全书《东巴经》,广泛使用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并能写诗作文。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东巴书写、念诵的经书称东巴经,这种经书是用本地一种木本植物皮制作的厚棉纸装订成册,其书写工具是用锅烟灰拌胆汁制作的墨水和自制的竹笔。世界上收藏东巴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即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等。我国台湾、南京、北京、昆明、丽江、中甸等地亦有收藏。作为东巴文化的载体,东巴经按仪式或道场的不同可分为:祭天、祭署龙、延寿、解秽、祭村寨神、祭五谷六畜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家神、求嗣、放替身、开丧、祭风、占卜等24类。东巴经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记载有天文、气象、时令、历法、地理、历史、风土、动植物、疾病、医药、武器、金属、农牧业、手工业、狩猎、服饰、饮食起居、家庭形态、婚姻制度、宗教信仰、绘画、音乐、舞蹈及杂剧等广博内容。东巴教的祭司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纳西族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医、画于一身。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与西藏本土的本教文化一样,信奉万物有灵,凡到过丽江的人都见过丽江城大水车旁有一处许愿长廊挂满了风铃,相传许愿风铃是当年纳西人给远方亲人祈福用的,如今这里仍挂满了东巴文字写下的祝福语,如从长廊下面经过,上方的风铃叮当作响。
    正因两教同源,藏纳两族人民才能融为一体。因此当藏传佛教形成并传播开来时,纳西族为佛教在滇西北的弘扬发展也起了巨大作用,藏纳之间广泛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明代纳西族的居住地盘向西藏扩展比元代大了两倍,很多村寨都是藏纳杂居、不分彼此,特别是夹住在西藏的戍边士兵和居民,一经三代之后便与当地民族融为一体。康南西藏的藏民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纳西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与纳西族一样种植水稻、食用大米,而启别乡的纳西族虽然操持纳西方言,但跳起藏族锅庄舞时、唱出的藏语歌词如涛涛流水。木氏土司在管理巴塘、理塘时,曾为理塘长青春科尔寺捐资木刻大藏经(被称为丽江版大藏经)而丽江地区纳西族中也出现了藏传佛教圣露活佛、鲁茸宜玛经师等多位高僧大德。


    茶马交易的集散地古城丽江,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街道呈蛛网状延伸出去,城市建设既不规则也无中轴线更没有对称,古城西有狮子山、北有金虹山,背西北面向东南,占尽了地利之便。从雪山冰川融化而下的玉河泉水入城后一分为三、三分为九,再分流成无数涓涓小溪流经全城,使得古城主街傍河、小巷临溪,空气洁净并充满生机。传统的纳西族其古朴院落就沿着街巷及河渠,以四方街为中心放射到周围坝子里,街道上铺陈着光滑的五花石板路,木头桥和石拱桥则连接着沟渠两岸的朱草紫芝、碧桃红杏,现代古城再也看不到昔日马帮的踪影。
丽江位于滇、藏、川交界,踞全滇之上游、通巴蜀之要塞,外控蕃域、内敝滇西。因此,丽江历史以来就是滇藏川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的重要关口,是南来北往茶马古道的大码头、商品集散地。古时候,由于丽江特殊的地理条件而令舟车无法通行,骡马便成为该地区唯一的运输工具,古城的形成与马帮的兴衰有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密切关系。据《三国志》记载,早在汉、晋时期,纳西先民就同巴蜀汉商交换布帛、盐、铁和畜产品,唐宋时期与吐蕃及南诏大理的交易更加频繁。《云南志.蛮书》中有博易3200只大羊的记载,在被誉为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里,也有“聪本”(藏族商人)马帮九兄弟赶着九十九个驮子来的记述,到了元明和清初,丽江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市场上充斥着各地来的马帮和商贩。
    清嘉靖年间,丽江纳西族人赶着骡马进藏,开始大规模前往西藏经商,他们戏称自己是往来茶马古道上的“藏客”,在拉萨设商号以销售内陆的茶叶、丝绸、铜铁器皿为主,在经营过程中恪守诚信、资助清廷驻藏大臣、布施寺院,被藏族人尊称为“聪本余”。纳西商人不仅遍布西藏各地,还进入到尼泊尔、缅甸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至抗日战争时期,丽江在滇川藏茶马古道上经商的大小商户达1200多家。
    与此同时,西藏各地的商家也纷纷到丽江开设商埠,大批西藏的马帮将丽江作为深入思茅、版纳等茶叶产地的中转站。此后,云南各地的马帮也效仿藏人,将丽江作为进入西藏、印度及南亚诸国的中转站,如大理喜洲帮的“永昌祥”、中甸帮的“铸记”、鹤庆帮的“恒盛公”及腾冲腾越帮的“洪盛祥”等等,都在丽江开设商号。据《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初步统计,当时每年来往于丽江、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25000驮之多,丽江古城一时间热闹非凡、沸沸扬扬。这浩浩荡荡的马帮驻足和来往,必然会对丽江古城的建筑格局和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所幸,丽江古城背风向阳,玉龙雪山的融水滋润着整个坝子,城外具有大片开阔地便于放养骡马,是马帮滞留和宿营的最佳场地。马帮们从各个方向汇聚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新的目的地。于是,古城便渐渐形成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数条道路呈放射状的格局。
    正因为商旅云集,才使得丽江坝子原本各自独立的村寨逐渐连片,短时间内便形成了一座人口稠密的中等城市。原来的乌伯村、乌托村、积善村、双善村等等,现在都成了城市街道的什么路什么巷。那时各地来丽江的马帮大都以籍贯聚居,如藏族马帮就习惯住在城北的双善村,而大理的马帮则住在建洛阁。由于大量马帮集居在此,古城的积善村便有了专卖马草的场地,纳西人称马草交易的地方为“汝起丹”,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村民到面积达500多平方的“汝起丹”出售草料。除了马料交易,在现今的云阁街口、双善路等地方还有专做马帮需要的糌粑,糌粑原料有青稞、玉米、燕麦、小麦等,有的甚至还在糌粑里夹牛肉以增加营养。于是,丽江附近的农民纷纷进城与马帮做起了生意,有的专卖食品原料、有的专卖生活日用品、有的开起了打制马掌马钉、缝制马垫皮革的商号,有的开马店为马帮提供吃住一条龙服务,在四方街还出现了多家酥油专卖商号。总之,随着马帮运输的兴盛,与马帮相关的行业也全都兴旺起来。当年,几乎大部份丽江人都在从事与马帮有关的劳作,即便是家庭主妇也不甘落后,她们在家里养一两匹母马,与毛驴交配,生出小骡马就可以牵到集市出售,或养大了由家里男人赶着上茶马古道。丽江每年举办的骡马交易大会更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每次会期都有几千头甚至上万头骡马上市交易,交易会上除骡马外,还有苏罗杭绫、滇缎蜀锦以及雕文刻镂的工艺品,会中还设有音乐场、花木场、演剧场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技艺展示。
    现今的丽江城,仍然有许多当年的马帮痕迹可寻,那曾经做过店铺的木板房屋、那被无数马帮踩踏得光滑鉴人的石板路以及古城奇特的放射形建筑格局等等。古城西北方向的束河村就是当年出了许多藏客并从事皮革手工艺的村落,他们一度纷纷进入需要皮革加工的西藏,散布在西藏的各个角落,以一针一线起家,然后赶马帮、开商号。于是“束河街”成了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集市。现今,西藏的“束河街”仍保存着留下深深马蹄印痕的石板路、古老的石桥、寺庙和整洁的店铺,几乎就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个缩影或翻版。优雅的丽江古城之所以具有令人怀旧的意境,应该与消失的茶马古道、叱咤风云的马帮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
    当年,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马帮们从丽江出发,经拉市坝一路逶迤便到了金沙江边,这一带离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夹峙的虎跳峡不太远,但当年的马帮不会去走险象环生的虎跳峡,而是到江面开阔的龙蟠乡阿喜渡口乘木舟渡江。那儿江水浩渺、沙滩洁净,江岸柳树成荫,古时的阿喜渡口是大理、丽江通往西藏的主要官渡,更是马帮过金沙江的最佳选择。据《光绪丽江府志》载:“自雍正元年平定青海,中甸归城,蒙番据地,番皆内附,丽境大渡,总归阿喜”。
    只要过了金沙江,就完成了从一个高原(云贵高原)到另一个高原的飞跃(青藏高原)。无论是云南还是四川,人们自古以来从习惯上都将金沙江作为汉、西藏的分界线。渡过金沙江,经虎跳峡口直上中甸西藏的茶马古道其道路狭窄凶险、九十度急弯不断,特别是山势陡峭、危崖耸立的十二栏杆。十二栏杆为中甸要道,路止尺许,连折十二层盘旋而上,路旁悬壁如削、脚下万丈深渊,如两骑相遇,则于山腰脊先避。其险峻堪比黔西南的怒江72拐。《云南通志》载:“栏杆十二,雪岭千寻,鸟道羊肠,崎岖险仄。”
    经十二栏杆的盘旋山路,再穿过森林密布、杜鹃花开的螺丝湾便是天低云垂的茫茫中甸高原。高原上一望无际的青稞随风起舞,长长的的芒须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泽,绿油油的蔓菁如同丝织的地毡铺陈到远方的地平线,时而闪现的尼泊尔式佛塔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电焊弧光般的刺眼光芒,格桑花五彩缤纷、织绣着万亩草场。星星点点的藏式房屋就散落在花开花落的草丛中,每户人家的房院旁边,都有一排高大的木头架子,平时我们看不出木头架子用来做什么,只有在秋收季节才知道是用来晾晒青稞或蔓菁的。
    中甸最具特色的地方是独克宗古城。公元676—679年,滇西北(包括迪庆地区)为吐蕃王朝属地,吐蕃在维西设神川都督府,在今大龟山设立官寨,名曰“独克宗”。官寨形似洁白的八瓣莲花,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又称月亮城,后来的古城全都环绕山顶上的寨堡筑建。明代,中甸两次被丽江木氏土司占领,木氏土司在大龟山建“香各瓦”寨,藏语石山寨,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语尼旺宗,即日光城,两寨遥相呼应,构成中甸历史上著名的日月城。独克宗古城大龟山上有一巨型转经筒,经筒高达21米、重达60吨,由纯铜鎏金制作。筒内藏有经咒、六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转经筒须三至四个人才能将其转动。独克宗历史以来为滇藏川茶马交易之交通要道,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占领缅甸、切断滇缅交通,大批国外援华物资都是跨过喜马拉雅山经西藏至滇西北的茶马古道运抵昆明,独克宗其时为滇、藏、印地区的物资中转站。俄国人顾彼得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称: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被阻时,这里的马帮运输曾使用了八千匹骡马和两万头牦牛。如今走在独克宗古城的石板路上,那凹陷的马蹄痕迹仍清晰可见。
    中甸的香格里拉大峡谷亦称“巴拉格宗”,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北80公里处,因峡谷一端名“香格”、另一端名“里拉”,故名香格里拉大峡谷。大峡谷由尼西巴拉格宗峡谷与格咱碧融峡谷两段构成。过去人们走到这里便会止步,因为前面再无进入大峡谷之路,连住在附近巴拉村的村民都无法到达谷中,望尘莫及的人们只能遐思冥想:幻想在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壁悬崖中,有一条栈道似飞腾的巨龙从巴拉格宗蜿蜒伸向格咱碧融远方,两翼群峰直插天际、悬崖峭壁直劈水中,沿岸的清香木、高山栎、藏柏云杉万木葱茏。走在水平的栈道上,仿佛进入人间仙境。其实也不是幻想,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峡谷中间其岗曲河被新造山运动挤压在海拔仅1000多米的谷底,而两岸对峙的却是高达四五千米的壮丽峰峦,峡谷尽头海拔5545米的巴拉格宗雪山是康巴地区三大神山之一,峡谷中还有中甸最大的喀斯特溶洞、喊泉、千年菩提树和寺庙。两岸植被茂密,每块象形岩、每处河滩溶洞,都有一个传奇故事。峡谷里的红山金矿、布拉金矿、碧桑金矿等明清以来一直开采兴旺,与毗邻的奔子栏所产的沙金同称为“藏金”,当年木氏土司曾为皇帝捐资藏金1200万两用于修建北京十三陵。
    无独有偶,在香格里拉县城西南7公里处的蓝月山谷,果真有一条长达4190米的栈道(索道),索道将人们从海拔3270米的纳帕草甸送到4400多米的石卡山顶,在这里极目远望,远方的卡瓦格博及四川的稻城仙山似乎近在咫尺、伸手可及。蓝月山谷汇集了雪山、峡谷、森林、湖泊、花海、草甸等香格里拉所有的自然景观和民俗宗教文化,如距亚拉青波牧场6公里处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犀牛湖,相传每当月圆之夜就有一头犀牛出现在湖畔,它是石卡女神的座骑,保佑着中甸草原的牛羊茁壮成长。犀牛湖碧波千顷、喷玉溅珠,湖岸花簇簇、草芊芊,宁静悠然。而位于玉龙雪山东麓甘海子以北、云杉坪南侧的蓝月谷,即是人们熟悉的白水河。天气晴朗时,水的颜色呈天蓝色,加之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故名“蓝月谷”。而白水河这个名字是因为峡谷的河床基础为纯白色的石灰岩构成,每逢雨天,峡谷的水便变为白色。蓝月谷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碍而形成四大水系,俗称“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水中富含铜离子,虽清澈纯净但不能饮用。
    距中甸县城25公里处的碧塔海犹如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碧波盈盈、琉璃千顷。每到春末夏初,四周湖畔凋谢的杜鹃花瓣便随风飘落水中,引来成群的游鱼争相嬉戏,鱼儿吞食花瓣后竟然昏睡不醒、醉生梦死,成群成堆的醉倒在湖面上,与落花纠缠在一起上下沉浮、随波起伏,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据说森林中的老熊常会趁着月色到湖畔捞取昏醉的游鱼,著名作家冯牧曾描述过这种“杜鹃醉鱼”的景象。碧塔海为断层构造湖,湖面呈海螺形状,四周是无边无际的杜鹃花海和苍松古栎,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真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
    而距香格里拉县城100公里左右的三坝乡白水台,则是一幅“仙人遗田”景象,该景观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形成,含碳酸氢钙的泉水从高处慢慢下流,水中的碳酸钙经长年累月逐渐沉淀形成台幔,如同层层梯田,又宛若弯弯斜月散落人间,在阳光折射下恰似纳西少女的银饰叠饰成耀眼的银环,朝晕夕照、银光闪闪。相传白水台是东巴教发源地,那是东巴第一代圣祖丁巴什罗从西藏学经返回时途经白水台,被此地的秀美风光吸引,于是在此设坛传教,至今每逢农历二月初八,附近的藏族、纳西族、彝族、白族及傈僳族等,都要到白水台祭祀。在景观源头的崖壁上还有一首摩崖石刻,系公元1554年丽江知府木高所题,诗曰:
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
云波雪浪三千里,玉埂银丘数万塍。
曲曲同流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
长江永作心田玉,羡此高人上了乘。
    其实中甸最为壮观的是距县城5公里处的古堡群建筑噶丹松赞林寺,该寺院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华美,殿堂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籍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寺院南向,为五层藏式碉楼建筑。主殿上层鎏金铜瓦、殿宇楼角兽吻飞檐,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居全寺中央,建于最高点,八大拉康、僧舍等建筑群簇拥拱卫。高低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廊分明。后殿供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喇嘛铜像,像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是柱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等。下层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教吉祥数,大殿可容1600人。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正殿前供五世达赖喇嘛铜像,其后排列着历代高僧大德的遗体灵塔。顶层设经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佛像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每日清晨、正午和黄昏击鼓报时,声闻数十里。
    噶丹松赞林寺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占地面积500亩,由五世达赖喇嘛建于公元1679—1681年,寺址是达赖喇嘛占卜求神所定,神示曰:“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骛嬉其间”。游人香客进寺,都能见到清泉终年不涸,并有一对金骛在寺院出双入对,该寺名为五世达赖喇嘛所赐,七世达赖喇嘛曾在此避难数年。噶丹松赞林寺为云南西藏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金壁辉煌,典藏文物有五世达赖喇嘛赠包金释迦牟尼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有大藏经《丹珠尔》《甘珠尔》多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
    噶丹松赞林寺其汉语名为“归化寺”,1955年前有喇嘛1226人,其中活佛11人,现有喇嘛500余人,健在活佛2人。走近噶丹松赞林寺,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酥油味,念经修习的僧人全靠酥油茶提神醒脑,因此寺庙里熬煮茶水的铁锅和打茶的茶筒大得吓人,且全天不停地运转。中甸的酥油茶香醇可口、沁人肺腑,它能作为一种文化源远流长,让人刻骨铭心、永世不忘。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茶文化,才有了茶马交易和茶马古道,也才有了无数精彩的故事。
    茶马古道途径中甸后继续向横断山脉深处延伸,千百年以来,无数的马帮前赴后继,用青春和生命贯通着那条山重水覆、险象环生、走着让人心惊肉跳、回望让人心悸不已的道路。
    在路途中,赶马的马脚子承担着十分繁重和琐碎的工作,每个马脚子需要懂得四时节令、天气变化、并能识别方向道路,通晓所走地区的民族语言。还须识别每头骡马的性情,会各种马帮所必备的技能,如开枪打仗、生火做饭、识别野菜野果、钉掌修掌、寻草喂料及简单的医人医畜等,特别是雨天支帐蓬和点燃湿柴禾有很大的技巧。
    远走西藏的骡马都必须钉铁掌,因为路途遥远且大多是石头山路。马帮们的行囊里都要备足铁钉铁掌,而且做马掌的铁料要软,这样才能调整大小弧度以适合不同骡马的马蹄。走乱石山路时,马掌特别容易损坏,一般七八天最多十天半个月不到就得换新掌,如走草地就可以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更换。钉马掌也有技巧,既要保证骡马的马蹄不受损伤又要让马掌经久耐用,因此钉钉的角度、深浅及正偏都要恰到好处。给骡马铺鞍垫、捆驮上驮都有讲究,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险峻,一般都捆软驮,也就是直接用皮条将货物捆到马背上。一根皮条长约12排(一排为两臂张开的长度),由一张皮子割成,上面抹上生猪板油,挽起来坠上重物、加速旋转,这样磨来磨去磨软了即可。加工皮条是丽江人的拿手绝活,他们知道,马帮专用的皮条一定是生皮,如果硝成熟皮就不结实了。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在给骡马上驮之前,先在马背上放一片“马绨”,“马绨”产自西藏,其实就是一整块长方形毛毡,毛毡底色有红有绿并在四角镶花,上有十字花纹或猫爪花纹,现在西藏或中甸集市上仍有出售。马绨上再放置麻布缝制的垫套和一大块称为“贡布”的软皮,这样一来,货驮就磨不着骡马了。到了宿营地,这一套复杂的装备除了加强对骡马的保护外,对行走在野外的马帮们来说还有更加重要的用途,因为茶马古道上的宿营地不是固定的,得根据季节、天气和时间等多重因素临时决定,大多在野外露宿和野外就餐。那块不起眼的贡布和垫套便是赶马人的床单被子,由软皮加工的贡布和塞满毡毛的垫套既防潮又暖和。
    到了宿营地,马脚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下骡马背上的驮子,只要驮子一卸下,骡马们就在地上打几个滚放松一下被沉重货物压了一天的皮肉,然后打着响鼻到附近山上寻找青草去了。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如果仅仅依靠自己携带的马料或沿途购买马料根本不够,一匹骡马一天需要40—50公斤草料和部份蚕豆玉米之类的精料,马帮不可能全部自己携带或掏钱购买,何况走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也根本没有人家卖马料,因此只有一到宿营地就放开骡马让它们自己上山吃草觅食。但只要一上路,就要给骡马戴上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的笼罩,这样防止它们边走边找吃的而耽误时间,或者吃到有毒的禾草,如醉马草、黄花棘豆及箭毒木等。
    出了中甸便是著名的歌舞之乡尼西,尼西不仅土陶鸡是远近闻名的美食,用整块树根或树瘤加工、并镶嵌白银的木碗更具收藏价值,据说一个上好的尼西木碗能抵十头牦牛的价值。出尼西过金沙江就到了沙坝上的德钦县奔子栏镇。从奔子栏往西即进入西藏,如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得荣、巴塘,沿江而下便是维西、大理,中甸在奔子栏东南方向。
    奔子栏是茶马古道滇藏线必经之路,是由滇西北入藏或进入四川的咽喉要地,因地处金沙江西岸的沙坝上而得名,藏语意为美丽的沙坝。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各地的马帮经过并驻足过这个马帮运输的大码头,同时也催生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干的马脚子而闻名茶马古道。丽江、大理一带大商号的马锅头都愿意雇请奔子栏的藏族马脚子,他们一人能赶9—15匹骡马,远比一般赶马人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奔子栏曾经盛产黄金,沿金沙江岸至今还有昔日淘金的坑道,村里的民居建筑为平顶碉楼,近似四川巴塘的藏式住宅,其藏语接近西藏与中甸之间的方言。这里的藏族服饰更加奇特,妇女裙裤如彝族的百褶裙、上衣却又像蒙古人服装、头饰则与后藏日喀则一带相仿,生活中处处显示出多种文化融合的痕迹。即便春节也是过的汉式春节,藏历新年在这儿好象不太盛行,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整个节日期间热闹非凡。初一是晚辈带着礼物给长辈拜年和相互串门祝福的日子,初二则以家庭为单位带着礼品去寺院拜佛,初三初四全家准备好食品一起上坟、给先辈祭拜上供并点燃酥油灯,初五初六则到镇西北朝拜神山。
    位于奔子栏镇西北方向的日尼山(白茫雪山)被当地村民奉为神山,称之为“日尼巴乌都吉”,意为英雄金刚。传说江东岸中甸与得荣交界处的巴拉更宗雪山是日尼山的妻子,俩人因争执结下积怨,巴拉更宗便放出一头黄牛堵金沙江,意欲改变江水西去冲毁丈夫保护下的奔子栏,而日尼巴乌都吉则放出一匹绿马挡在西边,使得金沙江水拐一道弯后依然向东流去,这就是围绕着金字塔般日锥峰形成的马蹄型大拐弯,保住了奔子栏安然无恙。至今在上山拜神的路上,人们仍能看到传说中的黄牛和绿马两道山坡。由此,奔子栏的村民对日尼山心存感激、格外尊重,每年新春之际都要到神山朝拜,以求得到山神庇护。
    这一天,所有上山的人天未亮就起床,男子一直从山脚爬到山顶,在山顶焚香叩首、更换新的经幡、并在神碑前默默许愿,女的只允许爬到山腰并在那里祈祷或绕山转经。这天,天刚蒙蒙亮,男人们便穿上传统的白绸上衣,身着楚巴、头戴金边帽、脚蹬藏靴并带上藏刀,当太阳刚刚露出半个笑脸时就带着全村人的愿望出发。女人们送走了男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先用彩色丝线将长发编好盘于头顶,上穿长袖绸衫、外罩质地贵重、图案端庄的坎肩,下着百褶长裙、腰缠毛织百花带、佩戴金银镶嵌珊瑚的长垂耳环、胸挂银质护身佛盒,梳妆完毕之后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各个路口迎接男人们归来。拜神山返回的男子与路口等候的妇女汇合后,妇女载歌载舞捧酒接风,男子则举杯敬神以示吉祥。之后大家再到村中吉祥圣地,在香烟袅袅中绕圣地三圈,最后到广场跳锅庄或者弦子舞。这就是奔子栏的春节,在节庆活动中,汉族、藏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中的佛教、东巴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中原内陆的敬神活动等宗教内容及多种民族习俗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茶马古道上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
    茶马古道沿途地区至今仍生息着20多个民族,其语言、文化不仅十分独特而且有共通的成份。因为在滇、藏、川交界的这片大三角地区历史以来就受到过众多民族文化的冲击,其中最突出的如印度文化、中原文化、西北氐羌文化以及东南沿海的百越文化等。至今,在藏族的碉楼院房中,五音阶的丝竹旋律隐然有傣族凤尾竹的婆娑之音,而在西藏左贡县加朗村村民世世代代传唱的歌词中却反复咏叹着苍山雪、洱海月,遍及各地的寺院壁画上飞动着印度、尼泊尔文化和汉文化的色彩和线条,雪山脚下遗留着纳西先民的村寨城堡,河谷山坡可以见到十分相近似的岩画和石棺墓,村落深处、小路尽头,还有许多被现代文明遗忘了的奇风异俗。
    出奔子栏、经书松村和东竹林寺后便进入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白茫雪山又称“白马雪山”,面积约190144公顷。位于德钦县境内东南部,滇藏公路穿越其中,是云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山针叶林、山地植物垂直带自然景观和滇金丝猴等。保护区最高处的扎拉雀尼峰海拔5640米,与最低处的霞若乡相差3380 米,形成立体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森林中的高等林木澜沧黄杉、大果红杉、云南铁杉、油麦吊杉、红豆杉等郁郁葱葱,满山遍野的高山杜鹃层层叠叠、叠嶂平川。冬季的白茫雪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林银装素裹、玉树琼花。夏天的白茫雪山夏木阴阴、山花灿烂、秀水飞碧玉、花木覆层峦。而到了天高云淡的秋天则霜天红叶、层林尽染,极目远望、青红蓝紫叠千盘。藤萝缠树、竹根穿苔、灌丛草甸雪茶点点、美丽壮观。保护区内不仅有诸如林麝、马鹿、灵猫、小熊猫、云豹、雪豹、猕猴、短尾猴及虹雉类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活跃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它们被命名为“灵灵”,并有幸成为“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
    每年冬春之季,白茫雪山垭口都会因大雪封山、交通中断数月之久,即便滇藏公路也未能幸免,其情势如同高黎贡山的独龙江峡谷。在这雪虐风饕的垭口上,几乎每年都有冻死人的惨剧发生,据说丽江有名的“元德和”商号里的一个马锅头就在翻越白茫雪山垭口时被活活冻死。后来修通的滇藏公路,基本上是从原来的茶马古道延伸,公路局曾考虑在垭口设道班,终因生存条件太恶劣而放弃。1986年10月,十世班禅大师莅临德钦时,随队司机不得不全部退下,由德钦司机替换并用几台推土机推雪开道,才翻过垭口。
    翻过垭口沿山谷而下便是德钦县城升平镇。升平镇坐落在三面环山的雪岭深谷之中,面向深邃的澜沧江河谷,被誉为“雪山之城”,深谷远处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翻过梅里雪山便是神奇的西藏高原。升平镇在清代称为“阿墩子”,那时它是茶马古道上最繁忙、最兴盛的交通枢纽,是沟通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滇藏茶马古道上往返运输的马帮,无沦走哪条路,全都得经由升平进出西藏。抗战时期,由于滇缅交通被日寇切断,经由德钦的滇藏线便是西出印度、缅甸、南达昆明内陆的交通大动脉,当时数十上百家国内外商行云集于此,往来马帮络绎不绝,马蹄声通霄达旦。由于全城夹在一条山谷里,冬春季大雪封山后,山谷中暖湿气流上升致使小镇云遮雾罩,有时云雾还会充盈室内,能见度极低,当地人戏称此现象为“天香熏室”。
    由于升平地处滇藏交通要道,加之附近的太子十三峰远近闻名(梅里雪山),每逢藏历羊年,便有来自甘、青、藏及康区的藏传佛教信众成群结队经由升平镇朝觐太子雪山,届时狭小的雪山之城人流如织,街头路边到处扎满了虔诚的香客。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发生的宗教冲突让这座小小的雪山之城名扬四海,那时梵蒂冈在清政府的允许下以拉萨为中心成立教区,并将云南迪庆划入打箭炉(今康定)教区,于是天主教会在阿墩子和茨中村修建天主教堂,法国殖民者由其殖民地越南向北渗透并修建了滇越铁路,其势力扩张到云南各地。公元1905年,腐败的清政府在颁布削减藏传佛教寺院诏令的同时,却赠予巴塘天主教牧师土地,引起了藏传佛教寺院喇嘛们的强烈不满,并于同年7月由德钦林、东竹林寺及红坡等三大寺喇嘛和僧俗群众举行了万人大暴动,暴动中烧毁了阿墩子和茨中村的茨菇天主教堂,杀死了两名传教士。同年10月,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派遣清兵1000多人来德钦镇压藏民、洗劫并烧毁寺院,还勒令藏族僧俗赔款修教堂,致使滇藏川大三角地区苍生涂炭、哀鸿遍野,万千黎民流离失所。至1908年,川康总督赵尔丰完全平定了康区的乱象,外国传教士又恢复了他们的活动,并用赔款修造了更好的教堂。至今保存完好的茨菇教堂就是那时重建的,与德钦县茨菇教堂同时存在的还有西藏盐井的天主教堂。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赖在藏地的传教士才离去,遗下大量法文书籍及天主教在西藏传教的文字记录。德钦县图书馆尚有近千册烫金圣经、法文书籍、传教通讯及传教士的手迹。保存完好的茨菇天主教堂为砖砌的塔楼,法式回廊、中式屋檐屋顶、四合院式布局。它当时是“云南铎区”的主教礼堂。教堂外有一大片法式葡萄园,葡萄是从法国引进的种子,至今在茨中村仍有很多人种植葡萄并按法国方式酿葡萄酒。在葡萄成熟的季节里,小小的茨中村到处飘着葡萄酒的醉人芳香。
    在德钦这座三面环山的雪山之城,不仅天主教会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升平镇老街还栖居着300多名回民,他们在老街口也建有一座汉藏合壁式的清真寺,每个星期五都会去做礼拜,听阿訇讲古兰经。他们的信仰与藏传佛教和睦相处、从未发生冲突,藏民与回民之间还互通婚约、友好相邻。茶马交易兴旺以后,镇上的回民与藏民一样,大多从事马帮运输,并在当地收购药材、虫草及兽皮等土产运往丽江、大理,又从那里贩回盐巴、茶叶、布匹等物品在德钦出售。可以说,升平镇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从事过马帮贩运,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起当年茶马古道上的逸闻趣事仍然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好象自己又回到了当年的风云岁月。
    在翻越梅里雪山之前或在回程翻越梅里雪山之后,云南的马帮们最担心的就是害怕遭遇神出鬼没的强盗土匪。那些来自四川得荣、乡城及中甸东旺一带的土匪彪悍凶残、杀人越货、防不胜防。马帮虽然有枪,能够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可也敌不过那些不要命的职业惯匪,何况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们家有妻儿老小,如此辛苦只为求生存、求温饱,谁愿意摊上人命关天的麻烦事?据说土匪强盗在这一带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公开的秘密,即县长是银子做的、司令官是金子做的,只要有金银财宝就能买通那些腐败官僚,得了好处的县长、司令自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什么都不管了。于是,有的商号别出心裁,特地请乡城或者得荣土匪窝的马帮运货,以为这样一来应该高枕无忧:土匪强盗再怎么明火执仗也不至于抢劫自己的乡亲吧。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一名茶马古道上赫赫有名的“铸记”马铸材货主几十驮从西藏购买的货物交给马帮之后就成了泥牛入海、全被四川乡城的马帮运到自己老家去了,较之在半路抢劫,这样更简单更直接。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在完事之后还给货主写一封信,在信封里装了五颗子弹。试想,谁还敢顶着子弹去索要被抢的货?当然,大多数马帮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机智勇敢能避免劫难,如藏族马帮、如被称为红色马锅头的李立三等。

    离开德钦升平镇继续往西藏方向便进入梅里雪山范围了,梅里雪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雪山群,全长约150公里,位于德钦以西2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它的北段称梅里雪山、中段称太子雪山、南段称碧罗雪山,是西藏雍仲本教四大神山之一(附雍仲本教四大神山:冈底斯山、孜珠山、本日神山、梅里雪山),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一。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梅里雪山中段的太子十三峰是中外朝圣者心中的圣地,从古至今的每年秋冬季节,大批来自四川、青海、甘肃及西藏的佛教徒千里迢迢到太子雪山朝觐转经,他们先行到取登贡寺和飞来寺敬香,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沿雪山脚下烧香磕头、祭奠山神,如逢藏历羊年,德钦的转山道上挤满了虔诚的转经者。朝圣者一路栉风沐雨、风餐宿露,历尽千辛万苦,有的背井离乡数年之久,有的甚至在朝圣路上“仙逝”而去。然而,自然条件越是艰险、他们的心地越是虔诚、信仰越是坚定,献出自己的身心,只是为了能与佛靠得更近。在朝圣转山队伍中,即使是在脖子上系根黄色或红色缨带、随主人朝圣转山的羊只,也被视为圣洁的生命,此生不许屠杀、任其自然死亡。若一生中没有朝圣转经者则被认为死后不能超度苦海,生前会受人岐视。在西藏还纷纷传说,如登上拉萨的布达拉宫敬香时,幸运的人能遥望到五彩祥云中的卡瓦格博。其实真正幸运的人应该是雪山脚下雨崩村的村民,他们几乎天天与卡瓦格博照面。
    位于梅里雪山东麓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拥,全村只有二十多户人家并分为上雨崩村、下雨崩村,上雨崩村通往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下雨崩村通往雨崩神瀑,两村相距仅仅数百米,却要行走40多分钟的山路。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和五树同根的奇景。五树同根的主树是雪线上常见的青栎木,树身被四棵藤状小树紧紧纠缠、花叶各异却根脉相连。在距德钦县城12公里处的崩金塘草原有一处扎达茸摩崖石刻,那儿既是茶马古道阿墩子段、又是卡瓦格博转经道外环线。扎达茸摩崖石刻整座崖壁刻高13米、宽36米,在崖壁上发现刻有藏传佛教各类大小佛像21尊、六字真言4行。据迪庆州专家考证,认为该崖壁最早的石刻佛像应形成于宋末元初。石刻见证了滇茶入藏、人马共驿的那一段辉煌历史和藏民族佛教文化的发展渊源。扎达茸摩崖石刻已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雨崩村以前不为世人所知,后来梅里雪山山道上出现一位老人常到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而西当村人谁也不知道老人从何而来,因为方圆百里并无村庄。不过老人借粮还是有借有还,从不食言。好奇的西当村人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有一次他们在借给老人粮食的布袋上扎了一个小孔,并派人偷偷尾随老人而去。就这样,老人肩背上布袋小孔中洒出的米粒为尾随者留下了追踪的线索,西当人沿着地面上的米粒远远跟随着,他们走着走着,地上的米粒突然没有了、线索中断了,老人也早已不知去向,眼前只有一块巨大的石板仃立在路边,众人好生奇怪,于是竭力掀开石板,却发现石板底下有条崎岖小路通向一个村子,雨崩这才被外界发现。
    下山往澜沧江渡口的沿途,到处堆满了精致的玛尼石,石片上一律刻有六字真言、佛经及咒语,在玛尼堆中还竖立着一根根镂花柱,上有日月形体图案。沿途随地可见深深的马蹄印痕,有的印痕竟凹进2寸有余,不知如此深的印痕得多少匹骡马多少次重复踩踏!一座比一座高大的玛尼堆一直往前延伸,彰显着转经道上的神秘与神圣,这条路应该是朝圣路与古道的重合。
    德钦县佛山乡溜筒江渡口是滇藏间最险要的澜沧江渡口,在丽江“仁和昌”老东家赖耀彩未修吊桥之前,往来滇藏的马帮们都是用惊险万分的溜索过江,并留下一个“溜筒锁钥”的雅称,而渡口西岸上的三两户人家亦被称为溜筒江村。公元1924年,英国探险家金墩.瓦尔从此经过,事后他心有余悸,称:“澜沧江两岸异峰突起,峭拔直上天际,江中峭石几乎阻断河道,水流冲石、浪花飞溅四裂,江中漩涡大如坛盆、漂如灵火。江面有平行二索横架其上作桥”。这平行二索即是横跨江面的两条粗篾索,一条架得此岸比对岸高,是过江而去的篾索,另一条架得对岸比此岸高,是对岸过江而来的篾索。篾索上套一个大竹筒,将过往的人、马和货坠在竹筒下,利用篾索的高度差溜滑过江,故称溜筒江。平时一支五六十匹骡马的马帮溜索过江需要一整天时间,有时白天溜不完,晚上还得点燃火把接着过,最要命的是马匹不配合:但见江水翻腾,马儿也害怕退缩、迟疑不前,这样就会耽误时间。
    溜筒江渡口在德钦以北的澜沧江梅里大峡谷谷底、梅里雪山东侧,茶马古道在这里跨过澜沧江再西越梅里雪山便进入西藏境。清康熙年间,清军进藏平叛时在江上搭过浮桥,但人过桥毁,只有随军文人杜昌丁过桥后留下一句话:“真一奇胜,然天下之险莫过于此地也!”,如今的溜筒江桥是后来建起的小铁索桥,被214国道扔弃一边,冷冷清清、其貌不扬,只有桥边古碑上的弹痕还记载着许多轰轰烈烈的往昔战事。
    溜筒江桥所在的梅里大峡谷既深且险,从桥面直上卡瓦格博峰的最大垂直差达4734米,仅次于高差5382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二深峡。近江面之处更是绝崖壁立、几近垂直、江峡束紧、水流湍急,形成澜沧江上最险要的江段。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出来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中,梅里峡谷位居第五,人文风情以民族、宗教、婚俗独步天下,自然景观又以峡风、峡水和峡山别具一格。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探险家洛克走进梅里峡谷,对峡谷中的阴风印象特深。他从怒江峡谷而来,到了梅里大峡谷后,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更深、更恐怖、且渺无人烟的峡谷,河水绕成长长的环形向前流去,就象一条发怒的想要挣脱某种束缚的蛇。在这个干燥的山谷里,风非常大,以致空气中都是灰尘。很显然,狂躁的风尘扰乱了洛克的心情。他在后来的笔记中称“这是一个最荒寂的区域,又干燥、又荒芜,简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
    真正让洛克害怕的阴风,其实就是溜筒江渡口有名的”阴风口岩墙”。澜沧江流到洛马河入口处,被一堵高达200米的岩墙迎面堵住去路,江水陡然束窄,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后,江水似一柄锋利的宝剑终于将岩墙冲劈成两半奔流而下。江两岸陡峭的岩石直立如墙,以长约100米、高约200米的气势由江面垂直而上,此处的江宽不到50米,真可谓抬头一线天。一线天里波浪翻滚、涛声轰鸣如雷,最为惊心动魄的是在这狭窄的一线天里居然还有盘旋俯冲的苍鹰呼啸。东侧崖壁上劈有栈道,阴风起时,山石飞落,人马难以立足,险道避无可避。当地人说,阴风袭来之时,稍有恍惚便会坠落悬崖。正如清人诗曰:鸟道羊肠挂碧峰,江声吼处助狂风。如今滇藏公路拦腰劈开悬崖直逼阴风岩下,却也畏惧这阴风而不走峡中,而是在崖上穿个隧洞而过,然而隧洞前后依然阴风阵阵。相传曾经将过往的驮马一匹匹“吸”入江中的阴风甚至能将汽车拖下江去,任凭驾驶员拼命猛打方向盘也无济于事,眼睁睁看着汽车奔向江里,如果跳车不及时,就只能随车一起坠入波涛汹涌的江水里葬身鱼腹。至今在悬崖还立着木杆飘着经幡,那是亲人在为逝去的老驾们祈祷,历史上有多少人在阴风口坠崖或在溜索上坠江难以说清。洛克离开后十多年,溜索江渡口的竹索换成了钢索,竹溜筒换成了铁溜筒,吊人、吊马的竹扣也换成了铁扣。后来的公元1946年,丽江、中甸的赖姓、马姓两大商号雇请马帮从丽江驮来英国产的大铁环,并在溜筒江上建起了铁索桥,该桥建成、普渡众生,铁索桥被称为“普渡桥”,茶马古道到此便成坦途。再至公元1973年,溜筒江上、下建起了两座钢筋水泥大桥,天堑终于变成了通途。如今去卡瓦格博或者梅里峡谷,无论是朝圣转山还是旅游探险,茶马古道上的溜筒过江都成了传说往事、成了历史的记忆。
    渡过澜沧江继续往西翻越梅里雪山,茶马古道顺着山溪延伸,有时在山溪上来回穿梭,有时与山溪重叠而行,分不清哪是溪流哪是古道。山溪由山顶上的冰雪融化汇成,飞流直下,用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恰如其分。在溪水上跋涉古道,寒气沁入骨髓,连骡马也冻得直打冷激灵。其实,雪水溪流与茶马古道若分若即才是古道能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因为川、藏、滇大三角地带土质多为堆积层,经雪水溪流的反复冲刷,松散的泥土冲到怒江、澜沧江或金沙江,留下大小不等的坚硬石块便成了铺底的溪床,骡马踏在硬石上,实实在在、不溜不滑。沿着雪水溪流走,马帮打酥油茶和饮马都方便,山顶融化的雪水自然洁净。因此马帮们都有默契,从不弄脏雪水溪,他们需要它,还要祈求它的保佑。有的地方雪水溪改道了,便露出乱石铺成的古道,石块上随处能见到深深的马蹄印,往来的骡马总是踩着同样的蹄印行走,有经验的马脚子能凭马印的深浅程度来推断古道的年岁。这条古道,正是《藏行纪程》作者杜昌丁走过的路,他在诗作里写道:“山程纤曲似回肠,独步危梯鸟道茫。销雪有声飞瀑远,寻芳无意野花香。蹇驴背上添离恨,芦管声中忆故乡。…”杜昌丁不仅留下了优美的诗句,还留下了颤颤惊惊的记述:“无一步可以循阶历级者,用爬山虎攀藤附葛而上,马四蹄不能并立,毙者不计其数,…”也难怪杜昌丁们心惊胆颤、心有余悸,翻越梅里雪山的确险象环生,非常人所能想象。沿山而上并无路,只有顺着高山流水融化的山溪向上攀爬,稍有不慎就会跌进冰凉的雪水里。在路途中,不时能见到几根森森白骨,分不清是人骨还是兽骨。下了梅里雪山,茶马古道就进入了怒江支流的玉曲江河谷,以后的路一直沿着河谷上溯,直达邦达大草原。而在这条鲜为人知的的河谷里,有着许多奇异的文化现象。
    下了梅里雪山的另一条通往西藏之路是溯澜沧江西岸而行直达芒康的盐井,盐井山高谷深,沿江两岸三叠纪红色砂砾层出露盐泉,盐泉含盐量高达30.7克/升,当地居民将泉口扩大,砌筑成塔状盐井。芒康盐井的构成是因西藏陆地由海底隆起,先前的海水沉淀成含盐成份较高的地下湖,就象仲巴县的扎巴耶盐湖一样,于是含盐水从江底石缝里汩汩向上渗出。芒康盐井已有数千年历史,相传在吐蕃王朝时期,盐比金子还贵,因此围绕盐的争夺战时有发生,著名的《格萨尔.姜岭之战》中描述的战事正是藏、纳两族对盐的争夺。明代,盐井曾经被强大的“纳西古王国”的木氏土司所占领,当地的纳西人大多是当时来征战的纳西士兵的后裔,如今他们都身着藏装,但女子的耳饰仍保留着纳西族传统样式。
    盐井是茶马古道上的要冲,过去达赖喇嘛规定茶马互市在西藏只能有三个过道、盐井即其中之一。盐井是商品交易集散地,周边十八个地方的人都来此交易,每天大概有500多匹骡马在澜沧江上的溜索上过来过去,至今每天还有大批来自察瓦龙等地的马帮到这儿驮盐。马帮从盐井到德钦需走6天、到丽江需走21天、到拉萨需走两个多月。
    澜沧江东岸为上盐井、下盐井两个村,盛产雪花盐,西岸为加达村,盛产桃花盐(即盐中含有红土),三个村共有2700块盐田,每年产盐大约500吨。每到春夏4—6月是晒盐的最好季节:江风大、太阳毒,也是盐井女子最辛苦的季节。因为芒康盐井的传统习俗是:晒盐制盐全过程都由女子独自承担,不让男人染指。村里的男人只是赶着骡马外出交易,用盐换回粮食。
    在芒康境内的澜沧江两岸,老远就能看到一排排用木头支撑、木板铺陈的平台一块连着一块,那就是盐田。木板搭就的盐田上面垫上一层土、再铺上一层细砂即可。(注:细砂可以渗水,让盐水干得更快)日积月累,渗漏到盐田下面的盐水结成长长的钟乳状盐条,那是最上等的盐,被用来当作贡品奉献给寺庙。一片片盐田之间以危险的简易栈道连接,险象环生。世代居住此地的纳西族女子每天上下几十级阶梯,下到江边的塔状盐井用牛皮袋或木桶将井中的江水一桶桶背到水泥筑建的水池,让其沉淀,三天后再将水池里的水转到木板制作的盐田让太阳暴晒,经太阳晒、江风吹、江水即成盐。这一过程看起来简单,实则不然。首先得考虑江水涨落造成的影响,建成塔状盐井是防止江水泛滥时灌入盐井影响含盐量,其次是晒盐平台(即盐田)的制作,每一块晒盐板都要做边框防止盐水流失,再在晒盐板上倒入经沉淀的江水时,平台上须放一只竹篮,水倒进竹篮过滤后再流向晒盐板,这样晒干的盐没有杂质、比较洁净。
    纳西族女子含辛茹苦,每天上下几十趟背着重达三十多公斤重的盐水,走在鸟道羊肠般的狭窄阶梯上,每一级阶梯都浸润着她们辛勤的汗水。澜沧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汹涌流淌,盐井的女人们生来死去、换了一茬又一茬,至今,她们仍然无怨无悔的从事着艰苦的生计。
    盐井村里的男人则赶着马帮沿茶马古道到云南丽江等地交换茶叶、粮食及布帛,有时他们同藏北羌塘的藏族汉子一样去到那遥远的尼泊尔或者察瓦龙交换粮食果蔬。茶马古道就象一张蛛网,四通八达,每年都有羌塘高原的农牧民赶着牦牛从仲巴县的扎布耶盐湖驮上湖盐翻越喜马拉雅山、行程5000公里到尼泊尔龙帕村与村民交换青稞玉米,一袋湖盐能换三袋玉米是一次不亏的旅程。而察瓦龙的村民则赶着骡马带上他们的腌制菌茹跋山涉水四五天,到梅里雪山脚下的梅里石村就能卖个好价钱,每斤菌茹卖人民币45元,一次往返人均收入就有近万元。马帮大多以村为单位,男人们赶着骡马出发后,村里的妇女便上到村中最高的地方煨桑祈祷,在树干山坡挂满写有经文咒语的风马旗,祈求马帮一路平安。
    从玉曲河谷中的碧土、甲朗等地若向南走,有条通向怒江峡谷的边陲小镇名叫察瓦龙(西藏察隅县境内)。在茶马古道兴盛的年代,察瓦龙的马帮赫赫有名。每年秋季,察瓦龙人收完自己地里的庄稼后便顺着怒江峡谷走三四天路程到云南贡山,帮助那里的政府将云南唯一不通公路的独龙江所需的物资,翻越高黎贡山给他们运去。与怒江峡谷平行、中间为高黎贡山隔开的独龙江峡谷里一直生活着4000多名独龙族人,他们日常所需的粮食、衣物及药品等日用生活品几乎全靠马帮运送。因为独龙江峡谷没有一块平地,丛林密布、常年下雨,就连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都很难进行。从怒江峡谷的贡山县城到独龙江峡谷有6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马帮单程需走整整三天,其中要翻越海拔3800米的雪山垭口,就是那道凶险的垭口使独龙江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处于大雪封锁之中。每年10月之前,马帮就要将独龙江人一年所需的物资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全部运送进去,如果那一年气候突变、大雪提前封锁,马帮有时会困在半山长达半年,会发生人、马饿死或冻死的严重后果。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只有藏族马帮才敢涉及,因此每到秋季来临之前,贡山交通管理人员就会主动联系察瓦龙马帮。进入21世纪之后,活跃在独龙江、丙中洛和察瓦龙一带的马帮应该是我国最后的一支马帮,近期,这最后一支马帮随着独龙江公路的修通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玉曲河谷是茶马古道从云南德钦通往西藏左贡、八宿的必经之地,发源于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的玉曲河中下游从左贡穿县而过,在碧土乡境内连续出现三个180度大转弯后流入怒江,鬼斧神工的天然杰作形成了这一带奇特的自然景观,此处山高谷深,河床宽20—80米不等,集长江之蜿蜒、黄河之雄壮、雅鲁藏布江之奇美于一身。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古树参天,山顶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猿呼鸟鸣。
    从甲朗到碧土仅一天的行程,其间经过罗曲塘、扎朗等村,茶马古道就在玉曲河边蜿蜒西行。离开碧土再走三天就到了玉曲河谷最大的村子扎玉,村中有座古朴寺庙名曰扎玉寺。扎玉寺是左贡县保存完好的藏传佛教寺庙,除了法器、佛像和佛经完好如初外,还有六字真言的藏文解释,茶马古道沿途的岩壁、玛尼堆及牛头、羊头骨上到处都刻有六字真言,但对于六字真言的确切含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相传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意谓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藏传佛教将六字真言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循环往复念诵,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功德圆满。
    茶马古道出左贡,经由与四川丹巴美人谷齐名的田妥、穿过玉曲江河谷之后就迷失在茫茫无际的邦达大草原了。那是一片苍茫起伏、雄浑辽阔的原野,大草原地跨五六个县域,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人烟,面积大到连鸟儿也飞不出它的边际,马帮们称它为500里长草坝。其实邦达草原长约80千米、宽约20千米,平均海拔4200米。不过每到夏天,雨水雪水叠加纵横,草原上到处都是沼泽,马帮们一不小心骡马便会陷入沼泽地,就象红军长征路上的红原草地一样艰险无比。茶马古道到了邦达就分为三条岔路,一条往昌都、类乌齐、丁青和那曲,马帮称之大北路,另一条由邦达南下怒江,经八宿继续南行到察隅,出境即是印度的阿萨姆平原,还有一条直接从玉曲河谷里的扎玉向西,经波密、林芝直达工布江达和拉萨。
    在苍茫的邦达草原,常常能见到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它们精巧美丽、体态优美,喜群居、善奔跑,犄角细长如鞭。马帮带着的狗一见到它们就十分亢奋,吠叫着一阵狂追,受惊的藏羚羊常跳跃着从马帮中穿梭逃避,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藏羚羊由于毛皮珍贵而导致人们过度猎杀,邦达草原早已了无踪迹。当年的草原除了美丽的藏羚羊之外还有狼、熊、豹等猛兽栖息,特别是在静谧的夜晚,马帮们常能听到惊天动地的吼叫,有经验的路人知道,那是凶猛的老虎刚饱餐了一顿大肉、来到河边饮水发出的吼声。马帮虽人人带有枪支,但从不轻易猎杀野兽,他们知道:如果一枪未打死对方,接下来它们就会不顾一切扑上来拼命,据说即便它们当时无法拼命,事后也会牢牢记住攻击它们的仇敌而伺机报复,也就是说,野兽有野兽的生存法则。
    穿过茫茫草原西去,在到达洛隆县城之前、马帮得渡过汹涌澎湃的怒江。怒江在洛隆县马利乡嘉玉村段有座骡马大桥横跨江面,名曰嘉玉桥。现在的嘉玉桥是1975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任荣视察洛隆、边坝时修建的水泥钢筋桥,在此桥下游600米处还有两座桥的遗迹。一座是1963年国家投资修建的可以过汽车的桥,另一座则是当地百姓自己修建的骡马桥—古嘉玉桥。古嘉玉桥的桥墩以木笼装满石头、叠悬架梁、拼接桥面而成。茶马古道上的骡马桥大多由两个桥墩、几根木头拼架的简易桥。古嘉玉桥是由三个木笼桥墩、四根圆木铺架的藏式桥。这种骡马桥如遇发洪水很容易被冲垮,无论是金沙江、澜沧江还是怒江,马帮一旦遭遇骡马桥被洪水冲垮就只有使用牛皮船过江,怒江一直以水流湍急、江水冰凉而著名,人或马如果跌落江里,断无生还可能。滇西抗战时,就是因为水势汹涌的怒江才挡住了日寇向云南的挺进。如用牛皮船渡江,得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拉一根绳索,人、骡马和货物装在小小的牛皮般里,以人力将船挂在绳索上一点一点拉过江去,一条船一次只能载五六匹骡马,在整个过江过程中,大家屏气凝神、小心异异,只要谁的手一松或者遇到突如其来的巨浪,牛皮船顿时打着旋转随波涛奔流直下,人或骡马绝不会有囫囵尸首。
    西藏高原的牛皮船是用牦牛皮制作的水上交通工具,因西藏地形复杂、河流众多、水流湍急且水中沉积巨石,早在吐蕃时期藏东南一带的东女国就创制了牛皮筏。牛皮筏吃水浅,牛皮一经入水浸泡便产生弹性,对水中暗礁巨石耐撞击、耐磨。牛皮筏的构造简单,以坚硬、有弹性的树木做骨架,将牦牛皮拼对缝合,以湿牛皮包在骨架上,然后用牛皮绳捆扎绷好、晒干、涂油定型。为避免缝合处渗水,多采用牛羊油密封。牛皮筏一般长3米、宽2米、高1米左右。其形状有圆形和梯形两种,每筏均由1人操作即可,通常能容纳5—8人,也有将4只牛皮筏捆绑在一起使用的。西藏地区的牛皮筏灵活轻便,重量只有30—40千克,船工可随时搬运。
    茶马古道过了怒江嘉玉桥继续往西是洛隆、边坝、工布江达,最后抵达拉萨。如折向大北路则不用过怒江骡马桥,从盐井北上便是芒康、察雅、昌都,最后走丁青、那曲和当雄抵达拉萨。昌都位于横断山脉之中,那由冰河切割而成的土壤红得像夕阳一样晃眼。昌都是著名的澜沧江源头,昌都以上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汇合之后才称澜沧江。昌都城正筑建在这两条河交汇处的洲头上,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该城以前的名字称之“察木多”,藏语意为水岔口。

上下滑动阅览

范成英《浮生十记》相关链接

(一) (二) (三) (四)1节  (四)2节  (五) (六) (七)(八) (九)1节  (九)2节  (十)

高山雪莲|《浮生十记》电子书(附录古体诗)
范成英《往事不如烟》相关链接
1.水乡泽国的记忆片段
2.大别深山的凛冽岁月
3.西域边陲的别样风景
4.岭南以南的江湖世界
5.清雅如莲的灵魂相约
范成英《底层人生》相关链接
1.泣血的求学梦

2. 缥缈的文学梦

3.破碎的烟霞梦

4. 苍凉的人生梦

5.皎洁的昙花梦

6.另类富二代

素简与丰盈

范成英《故乡的曾经》相关链接

1、龙脉之地红旗岗

2.青青的大龙山
3.御赐的奉笔张家
4.当年相遇梅花驿
范成英《闲话古代文人雅集》链接
1. 梁园踏古梁园歌
2.千古风流魏王才
3.竹林聚散云相似
4.醉击珊瑚金谷园
5. 曲水流觞醉兰亭
6.诗家长忆永明年
7.图画九老香山情
8. 水墨晕染西园景
9. 袅袅清音绕玉山
10.惺惺相惜竟忘年
 虎年逃疫记
范成英|美丽乡镇木子店

闲聊古人的风雅

1.红尘如麻人似玉(一)张岱前半生:阅尽繁华

2.红尘如麻人似玉(二)张岱后半生:写尽沧桑

3.相思一水盈盈隔(一)忠节才子祁彪佳

4.相思一水盈盈隔(二)锦绣才女商景兰

5.心随流云任舒卷(一)江南隐士陈眉公

范成英 | 结庐孤山年复年

闲聊图与图作者的千年风雅

范成英 | 只此青绿

范成英|汴都烟火:《清明上河图》

范成英 | 往事真如绎故书

范成英 | 千古名画千古宴

范成英 | 浓妆淡抹富春山(一)

范成英 | 浓妆淡抹富春山(二)

范成英 | 灼若芙蕖出渌波

范成英 | 寻找远去的茶马古道(之一)

“在看”我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