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经辨证提纲证、辩证要点代表方

 逍遥_书斋 2023-12-13 发布于河南
《伤寒论》六经辨证提纲证、辩证要点及代表方:

提纲证(伤寒论原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辩证要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太阳病:恶寒、头项强痛、脉浮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经证包括中风和伤寒,腑证包括蓄水和蓄血。
太阳中风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
太阳蓄水证:小腹满、小便不利+太阳经证症状表现。
太阳蓄血证: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

阳明病胃家实为正病,阳明病分为经证和腑证。
阳明经证: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
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脉沉实。

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太阴病: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虚寒症状表现。

少阴病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就伤寒病而言,以寒化证为多见。
少阴寒化证:无热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
少阴热化证: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厥阴病:消渴、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

代表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太阳中风证:桂枝汤
太阳伤寒证:麻黄汤
太阳蓄水证:五苓散
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
阳明经证:白虎汤
阳明腑证:承气汤
少阳病:小柴胡汤
太阴病:理中丸
少阴寒化证:四逆汤
少阴热化证: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乌梅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