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年设定新目标,上下同欲分三步

 转型刚刚好 2023-12-15 发布于北京

年底了,又到了设定明年战略目标的时刻。新一年,目标要定多少?多少算合理,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

在这件事上,上下级的立场和想法完全不同。在上级看来,目标当然有挑战,没有难度怎么能叫目标?在下级看来,年关难过呀,每年都要听领导画大饼,目标越来越高,实现越来越难,又不敢说臣妾做不到,这可怎么好。

于是,上级加难度,下级说苦衷;上级压担子,下级要资源。怎么办,讨价还价、多轮博弈,你降低点要求,我增加点承诺,你多给点激励,我提高点意愿,你协调点资源,我增强点信心,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目标区间,再签一个个人绩效承诺PBC,这事就算了结了。

然而,这样做,真的能达成目标共识吗,真的能实现双赢吗?真的能体现公司增长需要,与个人发展诉求吗?更要命的是,上级早就预料到下级会讨价还价,已经在内心设定的底线目标基础上,人为提升了目标值,一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感,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讨价还价;而员工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摸清了上级的套路,一定要亮出各种困难挑战再卖惨,想办法将目标压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就这样,表演结束了,目标确定了,又一轮绩效游戏完成了。

这样的目标共识,果真是双方想要的吗?这样的目标设定,能体现市场、客户与行业发展趋势吗?这样的目标共识,真的符合公司长期发展吗?如果目标设定仅仅是上下级的一场数字游戏,这样的目标设定还有何意义?逻辑上讲,任何一家公司的目标设定,都应该指向“做正确的事”,是市场所要、客户所需、最好还是自己所能的交叉点,当然,这里的“自己所能”并非静态的,也不是只看当下的公司资源和团队能力能否胜任目标达成,如果只停留在公司现有的水平和能力去设定目标,那么马斯克当年就别搞特斯拉了,马云当年就别做淘宝了,一切按部就班,什么伟大公司也不会出现。

因此,在目标设定这件事上,做正确的事,远比上下级之间讨价还价重要的多。有三个策略给到管理者:

第一,目标设定不能暗箱操作,更不能上级拍脑袋、下级拍胸脯,先要洞察外部变化与内部诉求,看行业、看市场、看客户、看对手、看自己、看机会、看风险,到底是五看还是七看,这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结合公司内外情况定目标。

比如,公司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怎么样,客户需要什么,同行和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什么,员工的个人发展诉求有哪些等等,所谓“做正确的事”,意味着市场需要、客户需要、股东需要,员工需要,最好上下游合作伙伴都想要,这才叫顺势而为,才有可能上下同欲;

第二,不能仅仅讨论目标数值是多少,还要讨论计划、措施、路径、资源、障碍与可能的解决方案,要有作战地图,要有关键战役,又要核心策略,很多情况下,不是员工不想,而是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没有清晰的作战地图和实施路径,所谓的战略目标设定,就成了管理者的春秋大梦。不要让员工感觉到孤军奋战,不要让员工觉得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扛,上下级都要对彼此作出承诺,才会有全力以赴达成目标;

第三,目标定了,支撑目标达成的组织架构、激励制度、绩效考核体系、团队赋能计划、关键人才招聘行动等等,这些与目标达成相关的一揽子配套体系跟上了吗?如果只是设定了新目标,公司的管理模式、流程机制、团队构成、文化导向没有任何变化,那么这样的目标很孤单,这样的目标很危险,没有配套体系、没有系统打法,目标达成会面临很大挑战。对此,您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