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火,靠它就可以!

 听宫壹号 2023-12-18 发布于北京
想系统学经络

买艾条,找听宫壹号,保真!
穴位查询(一穴一文)家庭急救公益20讲汇总
语音获取方法:点右上角“...”;再点下面的“朗读”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具体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症状。

“上火”的类型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肾火。其中: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以艾灸郄门穴来补心虚降心火。郄门穴在腕横纹上五寸,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

心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这时可以刺激劳宫穴来缓解,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在手掌心还有一个少府穴也可以一并刺激,也有降心火的功效。少府穴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清肺火可以请鱼际穴来帮忙,鱼际穴位于手拇指关节后凹陷处,对缓解肺系实热症状有帮助。

胃火同样分为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遇到这种情况可刺激内庭穴来缓解,内庭穴位于脚背第二、三个跖骨结合前方凹陷部位,用大拇指指腹按内庭穴一分钟,之后再轻轻揉动,以有酸胀感为宜即可。

胃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胃实火也可以用内庭穴来治疗,还可以用手上的劳宫穴(见上图)来调理。

肝火旺现在很多人都有,大多是因为情绪激动引起的。表现的症状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太冲穴和合谷穴就是很好缓解肝火旺的穴位,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接合前的凹陷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疏肝理气,清泻肝火。合谷穴位于手部虎口处,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的中点下缘,对清肝火同样有效果。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揉搓耳垂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用手指轻捏住耳垂,反复揉搓并用力前后上下拉动,力度以不疼痛为限,每日2到3次,每次1分钟。不但可以起到补肾去肾火的作用,还可以提升元气。

现在是春夏相关的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比较旺盛,人往往会更显急躁,容易发火。平时不但要注意养肝,还应适时给肝脏“降降火”,晚上可以推推肝经,揉揉地筋,早上起来后可以敲敲胆经。白天可以喝喝菊花茶,总之,尽量创造条件让自己不生气,少发火,这样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小病在家自我诊断和调理,大病及时发现,快速就医!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