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静脉系统解剖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3-12-19 发布于广东

脑静脉系统容纳颅内70%~80%的血容量,在保证血流灌注及代谢废物的清除、血-脑脊液屏障的完整、颅内压调节、免疫监视甚至脑膜淋巴管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陆续被报道。

正常成人的大脑质量约1 400 g, 占体质量的2%左右,但却需要全身血容量的20%。成年人脑组织每分钟约需要50~60 mL的氧气,75~100 mg的葡萄糖,为了维持这种不间断的需求,每分钟需要约750~1 000 mL含有氧气及葡萄糖的血流经过大脑,才能够提供维持正常功能活动所需的能量。脑功能的稳态依赖于持续的血流灌注来输送氧气和葡萄糖,任何危险因素导致的血流障碍都会导致急慢性脑功能障碍。

1 脑静脉系统的解剖和引流

1.1 脑静脉的主要分支

脑静脉容纳约 70%~80% 的颅腔内的血容量,脑静脉不仅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个体左右大脑半球之间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颅内静脉系统可以分为5组,分别是:①幕上皮质静脉;②硬脑膜窦;③脑膜静脉;④脑深部静脉;⑤后颅窝静脉。脑静脉流入与之邻近的静脉窦,大脑浅静脉与Trolard 和 Labbé静脉形成吻合,大脑半球的上外侧流入上矢状窦,而下侧则流入横窦(图1),深静脉系统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汇合形成Galen静脉,后者经直窦汇入窦汇。整个大脑内的静脉管壁较动脉薄,缺乏肌层,没有瓣膜,与颅内动脉以及外周静脉相比在结构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图1 上矢状窦和皮质静脉

1:上矢状窦;2:横窦;3:乙状窦;4:大脑内静脉;5:直窦;6:Trolard 静脉;7:Labbé静脉;8:大脑中浅静脉;9:皮质浅静脉。

1.1.1 幕上浅表皮质静脉

皮质静脉沿着脑皮质沟走行,引流大脑皮质的静脉血。根据主要引流静脉可将皮质静脉分为4组:上矢状窦组、蝶窦组、镰状窦组和小脑幕组。
上矢状窦组由额叶、顶叶和枕叶的上部以及额叶的眶面的静脉组成;蝶窦组由外侧裂皮质静脉的终末支和外侧裂相邻的额叶、顶叶和颞叶的部分静脉组成,这些静脉主要流入蝶顶窦和海绵窦,少数情况下汇入蝶底或蝶窦。镰状窦组由流入下矢状窦或经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大脑大静脉以及直窦的静脉组成,该组主要引流边缘系统的血液。小脑幕组主要由流入小脑幕窦的桥静脉以及流入横窦和从小脑幕边缘流入岩下窦的静脉组成,包括颞基底静脉和枕基底静脉以及流入横窦的Labbé静脉。

1.1.2 硬脑膜窦和静脉

硬脑膜窦接收来自浅部和深部的脑静脉,是位于两层硬脑膜之间的较大的静脉通道,包括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直窦、横窦、小脑幕窦、海绵窦和岩上窦等[6],硬脑膜窦通常与脑膜静脉和脑静脉相连接,并通过导静脉与颅外静脉相吻合[7]。
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和颅顶内板正中线的矢状窦沟内,起自盲孔向后到枕内粗隆,后端膨大形成窦汇,与横窦、直窦相汇合,上矢状窦两旁存在局部扩大部分,称为静脉陷窝,有许多蛛网膜粒突入陷窝,呈米粒状,大小不一,多集中于上矢状窦中段侧壁及窦旁的静脉陷窝内,多呈“指状”突入窦腔内。约10~15条大脑上静脉与上矢状窦相吻合,其中包括沿中央前沟走行的上吻合静脉和沿中央沟走行的中央沟静脉。在上矢状窦近窦汇处的窦腔内多有纵行板层状纤维结构,可将管腔分为左右两个通道。此外,瓣膜状的条索状纤维组织可起到活瓣和阀门作用,推测在调节血流及颅内压方面可能发挥作用。
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下缘,收集大脑半球内侧面、大脑镰和胼胝体的部分静脉血后汇入直窦,向后注入窦汇,窦汇内可见交错复杂网格状纤维间隔/小梁。
直窦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交界处的硬脑膜内,横切面呈三角形,接收下矢状窦、小脑上和大脑大静脉的血液,汇入窦汇,其通过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以及基底静脉收集丘脑、第三脑室以及侧脑室脉络丛、豆状核、尾状核、胼胝体、部分海马、中脑等部位的血液。
直窦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交界处的硬脑膜内,横切面呈三角形,接收下矢状窦、小脑上和大脑大静脉的血液,汇入窦汇,其通过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以及基底静脉收集丘脑、第三脑室以及侧脑室脉络丛、豆状核、尾状核、胼胝体、部分海马、中脑等部位的血液。
横窦位于小脑幕缘的两层硬脑膜之间,右侧多呈优势,常常为上矢状窦的延续,左侧横窦往往较对侧细小,横窦腔内可见多种形态的纤维小梁及蛛网膜颗粒,板层状纵行纤维索可将横窦分隔成2个或多个通道。在岩骨脊后方,横窦及岩上窦汇合后离开小脑幕,移行为乙状窦(图2),进而连接颈内静脉。
海绵窦位于蝶窦和垂体两侧的两层硬脑膜之间,前起自眶上裂内侧端,与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床突上端毗邻,后至岩尖,与颈动脉毗邻,窦内存在许多纤维交织错综,如同海绵,其通过海绵间窦左右沟通,接受来自上下眼静脉的血液,通过岩上窦与横窦和乙状窦的交界处沟通,并通过岩下窦与乙状窦连通。
小脑幕静脉窦也称天幕窦,是走行在小脑幕间的变异脑膜静脉,形状扁平,直径较为粗大(图2A)。小脑幕静脉窦在幕上主要引流大脑半球颞、枕叶的侧面及底面的血液,在幕下主要接受小脑和基底静脉的血液。
岩上窦位于颞骨岩部上缘,岩上沟内的两层硬脑膜之间,常左右对称,与海绵窦后部相沟通(图2B),收集岩上静脉血液并引流小脑前部及部分脑干外侧的血液,其外侧段与横窦末端相连。

图2 横窦、乙状窦和小脑幕窦

A:天幕窦和小脑幕示意图;B:颅底横窦、乙状窦、岩骨下窦、海绵窦示意图 

1:海绵窦;2:蝶顶窦;3:海绵间窦;4:岩上窦;5:岩下窦;6:乙状窦;7:横窦;8:小脑幕静脉窦;9:窦汇。

岩下窦位于岩枕裂两层硬脑膜之间,常左右成对出现,起源于海绵窦后部,向后走行于颈静脉孔前,汇入乙状窦(图2B),收集来自迷路静脉、延髓、桥脑、小脑下部的静脉血。
乙状窦位于颞骨乳突部,乙状窦沟内,沿着乙状窦沟弯曲向下走行,至颈静脉孔处移行为颈内静脉球,接收岩上窦和岩下窦,以及来自脑桥和延髓外侧的静脉 (图2)。该窦上部与鼓室及乳突小房仅通过薄层骨质相隔,且可通过乳突导静脉与皮肤静脉网吻合。

1.1.3 脑膜静脉

引流硬脑膜的小静脉叫作脑膜静脉,通常与脑膜动脉伴行,硬脑膜静脉与静脉窦及板障静脉间有交通支,脑膜静脉在颅底流入硬脑膜窦,在上缘流入静脉陷窝和上矢状窦,脑膜中静脉是其中较大的一支,其分为两干,分别穿过棘孔和卵圆孔回流至翼状静脉丛。

1.1.4 幕上深静脉

深静脉负责引流侧脑室、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周围的深部白质和灰质结构的静脉。深静脉包括室管膜下静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Galen 静脉及其分支,根据主要排出的静脉可将深静脉分为两组:脑室组和脑池组。
脑室组由排出侧脑室壁的静脉组成,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内囊、丘脑、透明隔、穹隆和深部邻近脑白质,它们负责引流额角和侧脑室体的静脉血液到大脑内静脉,大脑内静脉也接受来自丘脑和第三脑室的引流静脉,而颞角和侧脑室的静脉也可汇入基底静脉。
脑池组引流第三脑室前部的区域,包括交叉池、脚间池、环池、四叠体池,主要引流静脉为基底静脉和Galen 静脉。

1.1.5 后颅窝静脉

后颅窝的静脉包括浅静脉、深静脉、脑干静脉和桥静脉。浅静脉根据它们引流的区域可分为:小脑幕表面主要由小脑半球上静脉和蚓上静脉引流,枕下表面主要由小脑半球下静脉和蚓下静脉引流,岩骨表面由半球前静脉引流。浅表、深部和脑干组终止为桥静脉,它们聚集成3组:分别流入Galen静脉的Galen组、岩窦的岩组和小脑幕组,其中小脑幕组流入横窦、直窦或岩上窦(图3)。

图3 直窦和后颅窝静脉

1:直窦;2:蚓下静脉;3:蚓上静脉;4:盖伦静脉;5:小脑中央前静脉;6:大脑内静脉;7:中脑后静脉;8:前桥脑静脉;9:延髓静脉;10:岩静脉。

参考文献

周一帆, 姜慧敏, 卫慧敏, 谷雨航, 胡文伯, 刘璐, 周陈, 吉训明. 加强脑静脉研究,提升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脑静脉系统解剖、生理和临床概述[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 (04): 505-520.

王登宇,王君,张荣举等.颅内静脉系统窦汇解剖形态学分析及其对静脉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16(12):642-646.

出诊时间和地点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学背街1号

周四下午 14:30-17:30(神经医学中心门诊四楼  419诊室)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