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疗法让抑郁情绪患者重换生机

 社工实用知识 2023-12-22 发布于湖北
认知疗法是由贝克设计的一套结构化、短程的、着眼于现在的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并矫正功能不良的(不正确的和/或没有帮助的)想法和行为。现在“认知疗法”很多时候和领域中的“认知行为疗法”是同义词。至今为止,超过500个研究结果证实了认知行为疗法在各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心理问题和有心理治疗成分的药物治疗中都有很好的效果。认知疗法是支持社会工作开展的重要治疗手法之一,可以为专业服务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医务社工积极将认知疗法运用于临床个案中,开展个案服务和研究。个案研究过程如下:

一、基本信息
患者,女,61岁,已婚,高中学历,本地*县农民。中年女性,既往体健,急性起病,逐渐加重,查体有阳性神经科体征,结合影响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由天津A医院转入天津B医院进行住院治疗。患者被收入神经内科,给予激素冲击治疗、补钾补钙,营养神经治疗等,缓解麻木疼痛等神经刺激症状。经治疗症状有好转,但仍遗留双下肢麻木无力,二便障碍,力求进一步康复治疗,后以“急性脊髓炎”收入康复医学学科。患者上肢肌力正常,双侧膝伸肌群肌力4级。

家庭情况:家庭关系融洽。患者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夫妻关系好,育有1子,儿子、儿媳、孙子女比较孝顺。

康复医学科以患者“总是担心预后,总是哭,情绪比较低落”为由,将患者转介给医务社工。

医务社工采取认知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共进行面谈3次,患者情绪好转,转到当地县医院治疗。

二、评估会谈
医务社工前往病房跟进患者,开展评估会谈,介绍会议议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治疗过程和进度、了解其主要问题及需要,进行心境检查,形成服务目标。

问卷测评:BDI:22(中度抑郁)  BAI:14(非阳性焦虑)

问题评估:
①治疗一个月,仍未完全恢复,担心预后,担心不能恢复,担心自己成为家人的累赘。当亲戚打电话安慰或与人谈论该话题时,总是泪流不止;
②治疗看病,花钱多,经济压力大。(经与患者讨论,患者认为不必回应处理该问题。)

患者典型的一天:①5点多醒,在床上躺一会②6点多起来刷牙、洗脸③7点多吃完饭,开始做康复训练(运动治疗、超短波理疗、针灸、输液)④12点多至1点,吃饭⑤下午2点到楼上进行训练⑥3点多至5点输液⑦6点吃晚饭⑧晚上休息
目标制定:改变不合理认知,提升康复治疗效果,让身体一点点好转起来。“允许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3个月、6个月、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身体能够一点点好转,这样感到未来会充满希望。”“安心治疗,配合临床,积极开展康复训练,让钱花有所值。”

社工教育患者了解认知模式,与服务对象就干预方式达成一致:认知疗法。

三、从三个事件中了解患者的三个负面惯性思维、行为、情绪及身体反映
事件一:患者双腿半日内出现走路不利,急性起病,逐渐加重,被诊断为急性脊髓炎,需住院治疗。患者觉得“我这一辈子太苦了”“为什么这件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是老天在惩罚我吗?”“我又没有做过什么坏事,没偷、没抢。”一想到这些,便会身体潮热、微颤,感到委屈(5分),时常哭泣。陷入怨天尤人的思维陷阱。

事件二:住院治疗一月有余,“身体没有明显好转”,还是不能下地行走。患者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都一个月了,还是没什么好转,走不了路,这还能好吗?”“如果全能恢复,就不担心,能够自理,身边不需要人照顾,要不然就成了累赘了。”患者心跳加快(心悸);警觉(易受惊吓,敏感);头晕;感到内疚(5分)和害怕(7-8分),哭泣增多,容易发怒(和以前相比)兴趣感下降,没有精气神。陷入大难临头的思维陷阱。

事件三:朋友打电话过来安慰,说“好好养着,甭着急”“早日康复”。患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好。“你说甭着急,可是我咋能不着急呢”“你说早日康复,可是我做不到啊。”“现在再管理身体已经没用了,已经得病了”“面对疾病,我啥也做不了”患者身体发紧,肌肉紧张,着急(7分),哭泣。陷入打沉自己的思维陷阱。

五、恶性循环图



六、治疗实施
①社工教育患者了解认知模式,让患者意识到其情绪困扰是受着其思想、情绪及行为反应所影响的,患者现在的抑郁情绪很多来自于其对自己和未来的负面想法。引导患者去觉察和评估自己的自动思维。如结合患者自身的例子,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在“我成了家里的累赘”和“家人并不认为我是累赘,认为我付出了很多,很辛苦,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调理调理”这两种不同想法下的不同反应和感受,从而更能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来参与接下来的服务,以及及时觉察自己的自动思维。

逐字稿如下:
思维陷阱的回应一:对治疗预后的担忧
患:一个月都没见效,还能恢复嘛?
社:您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您是在担心什么吗?
患:。。。。我害怕好不了。
社:您说的“好”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患:全能恢复,就不担心了。能自己自理,身边不需要人照顾。
社:被他人照顾会有什么影响吗?
患:我就成为了累赘。生病前都是我照顾别人的,如果以后让其他人照顾我,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社:活着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
患:就是,就是你说的那样。(掩面哭泣)
社:需要人照顾,就是累赘?不需要人照顾,就不是累赘?
患:是的
社:“成为了累赘,或者没有意义”是您的想法?还是家人的想法?
患:是我的想法。
社:其他人怎么想的呢?
患:我不知道。
社:儿子怎么想到呢?
患:我不知道
社:那下次您见到他的时候可以问问他。我作为子女,那我就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和想法。。。
患:(面部肌肉放松,长舒一口气,轻松了许多。)
社:您也可以问问您丈夫,他是怎么想的。如果其他人都不那么想,您又何必呢?
(与患者面谈结束后,患者与其丈夫沟通,得知丈夫也不认同患者的想法“她都辛苦了一辈子了,刚好。。。”)(在下次面谈中,社工将丈夫的话转告给患者,患者感动落泪。)
社:您发现,当我告诉了您作为子女的真实想法,和您自己原本的想法对比,您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吗?
患:(微笑)感觉轻松了许多。
社:您看,想法不一样,人的感受、情绪也就不一样了,感觉眼睛也有神了,所以有时候困扰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想法,我们聊天的目的就是找出那些不正确的想法,让我们更客观、更真实地看待我们遇到的事情,我们随后的会谈也会用该方法。(介绍CBT和自动思维)

②强调积极方面。抑郁患者倾向于关注负面的信息,贬低或直接忽略积极的经验。患者觉得自己生病后什么也干不了,成为废人了,未来糟糕至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医务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地帮助患者注意积极的方面。如“与刚生病之初相比,您觉得身体有哪些好转吗?”协助患者挖掘和认可其在应对疾病方面的能力:每天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从患者典型的一天中可以明显发现);训练过程中记录学习治疗师的康复手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方面的能力。将患者觉得“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等不以为然的能力和努力挖掘出来,给予肯定和强化,增强其价值感。

③进行行为验证,改善不良思想规条。针对患者提出来的“生病前都是我照顾别人的,如果以后让其他人照顾我,我觉得自己很没用”的想法进行澄清和行为验证,让患者对自己形成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和思维,从而对自己有更正面及平衡的自我评价。“自己很没有用这种想法是您说的?还是家人说的?”,以及及时向家人询问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让患者意识到这个患者自己的错误认知,家人并不这么想,增强患者的自我概念和价值感。

④向患者介绍五常法,让患者从思维陷阱的困扰中得以喘息和暂时放松:按停身体警告信号(身体出虚汗,心跳加速)、唤停负面思想,脑袋停一停,身体抖一抖、常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我有哪些积极的恢复?),分散注意力(和家人聊聊天,吃些水果),人生金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管什么时候,家人都要互帮互助)。

七、服务效果及反思
每次服务结束后,医务社工都会询问患者对于当次面谈的评价,患者表达经过会谈后,内心比较畅快,感觉有人能够真正能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感受,自己也会时常去反问自己“我是不是又出现不好的想法了?”自述哭泣的次数明显减少。

一般情况下,认知疗法根据服务对象问题的复杂程度安排5-20次的面谈,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个案,像人格障碍等,面谈的次数可以超过20次。由于患者住院周期比较短,所以医务社工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所有的面谈,干预的层面更多停留在自动思维和思维陷阱层面,未能完成从自动思维到中间信念(规则,态度,假设)再到核心信念(能力,价值,爱)的深层次系统处理。医务社工也可以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认知疗法在临床服务上的工具化、碎片化运用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