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债券民工的艰难现状:人还在,项目没了

 天承办公室 2023-12-2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来源:债见德彪 ,作者:德彪


降温了,上海终于有了冬天寒风萧瑟的感觉。

但这份寒意,债券民工们早几个月就感受到了,半年开始吧,城投债已经呈现出一副非借新还旧不批的死象了。

彪哥今天观察了一下部门的情况,出勤率85%。

最近一个月,感觉部门和身边的其他承揽出差的频率大幅降低,原来一周跑三个地方,现在三周拜访一个客户。

承做们现在也赋闲了,原来经常还要熬夜加班赶材料啥的,现在手上的活儿大幅下降了。

德彪手上有个项目,新增的,虽然还在往上申报,但是我和承做心里知道成功的概率不大。承做这两个月开始打酱油,我也默许了,只是迫于跟领导和发行人的压力还在推。

现在债券人达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人还在,项目没了

感官上,2023年,尤其是下半年,大家都没做啥项目,项目能批下来或者发出来的基本都是借新还旧。

但数据上,2023年城投债的存量规模依然在增长。

图片

根据wind,截至目前,城投债总存量11.88万亿,较年初增加了0.97万亿,增幅高达8.9%;存续城投债数量2832个,较年初增加54家。

这个数据跟从业者的直观感受差异较大,

聚焦到各品种,对于债券民工比较关注的中票、PPN和公司债都是呈增长趋势。

图片

看来,行业与个体的主观感受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受伤的只有我

想了想原因,可能在两方面,

一是上半年那波,尤其是“名单制”传出来之前,市场还是有增量的,尤其是,高级别、优资质的主体,只是下半年一下子收的太紧;

另外一方面,债市的结构性调整,对于债券民工,尤其是中小券商关注的区县、AA主体,但是当下行情能实现新增的可能还是以高级别、高评级主体。

展望一下2024年,借新还旧主旋律不变,市场的出清会在24年正式开展。

其实不少中小券商债券团队在21年和2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了,但是考虑到这两年的疫情,尚有“借口”挡一挡,但是23年这个理由已经不再充分,事不过三。

熊市不言底

当2024年城投债出现存量规模不变,甚至下降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寒冬。

24年不好过,部门连续不出成绩、承揽连续几年没有足额的收入落地、年轻的承做们只有工资,拿不到年终奖,矛盾会逐渐显现。

2024年债券民工会更加艰难

要么市场找的新的方向,要么很多团队会迎来换血。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大伙儿记得抱团取暖,尽量避免单打独斗。

微城投,吾谁与归?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