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追求物质,是痛苦的根源。修行良知,才是人生正道!

 鬼谷道 2023-12-22 发布于江苏

▲欢迎⭐星标:鬼谷子智囊团

文/鬼谷信(微信ID:guiguxin)

在《传习录》里记载着这么一段对话。

徒弟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王阳明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这是段很有意思的对话,可以解答很多朋友关于修行的疑惑。在翻译之前,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他们说的“主一”是什么意思?

在儒家思想体系里有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里把人心和道心做了分类。人心的特点是“危”,道心的特点是“微”。人心是危险的,道心是微妙的。求道之人,就要通过“惟精惟一”的方式,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所以“惟精惟一”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关注“专一”,陆澄的理解是一心一意,所以,他问老师:

专注于“一”的修行,就好比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待客就一心在待客上,这是否就是专一的功夫呢?”

陆澄的理解,我们作为现在人看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们都是这么教的。

可是,王阳明表示:在我眼里,诸位的观点都是垃圾,害人不浅,专坑小朋友。

过去,阿信觉得王阳明是在诡辩,可是如今看来,我承认我错了。

发觉徒弟理解偏了,所以王阳明说:好色就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就一心在贪财上,这也是专一功夫吗?这不过是追逐外物罢了,不是专一。专一,只是一心专注于天理。

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聚焦的方向错了,追求的总是外物。一个人专注追求美色,钱财,怎么能算是修行求道呢?不过是在欲望的推动下追求外物而已,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有物质,有知识,却没良知。

所以,世人在处世时会偏激,极端,追求物质。哪怕学习知识,也是为了追逐物质。

所以,什么是天理呢?王阳明答:心即理也。人心有良知,就是天理。

关于王阳明的良知和知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在AI出现以前,王阳明的说法可能还会有人怀疑,毕竟知识很重要。可是如今的人们获取知识无比简单。也就是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随心所欲的获取知识。

在这个时代,随便找个人读书的数量,种类都远超古代圣贤。可是,你又会发现你的品德和思想跟古代圣贤根本不是一个段位的。任何一个人的物质享受,都超过了古人。但是,欲壑难平,人们在欲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非凡没有获得满足,反而越来越空虚!

​在王阳明看来,世人推崇的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是荒谬的,如果你求的不是天理,再锻炼个一万小时也是浪费时间。修行不修心,千年也枉然。

真正的修行的人,追求的应该是天理!是的,其实王阳明也是赞同“去人欲,存天理”的。在王阳明看来,男人欲成大器,知识不是最关键的,能力不是最关键的,必须悟透“良知”这两个字!

修行这件事,应该向内求,而非向内求!


​我最近看到一个认证是清华老师的网民说出的话崇尚非黑即白,无比幼稚。无论他的言论是真的,还是装的,他的行为都远低于他的学历。这不奇怪,在如今的时代,还有很多看起来有学历、有知识的群体也会是非不分,干傻事,说傻话,又或者刻意的作恶。


果然,​知识再多,心体不明,也可能会是个糊涂蛋。物质再多,沉迷欲望,也不过是个臭皮囊。再比如,如今老师,胥吏这个群体里有很多人是非常世俗,物质的,现实的。

你敬仰他,他算计你!他们追求的是物质,却忘记了教书育人,为人服务的责任。

所以,王阳明看来,这些被物欲望支配的人,就是会行走的欲望。无论如何努力也终将碌碌无为,作茧自缚,因为方向错了,物质越来越多,心也越来越黑。

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有良知的人,和没良知的动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