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12经络虚实秘术(收藏篇),虚证、实证,到底怎么分辨?

 君健行 2023-12-23 发布于广东

什么是实证,什么是虚证?

《素问·通评虚实论》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里的邪气:是指风、寒、燥、暑、湿、火之邪。这里的精气夺:是指精气丧失、损耗之意。这是从邪正盛衰的角度来讲述虚实的病机。

虚实表现:

一: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二:实证表现为高热,面红,烦躁,儋妄,声高气粗,腹胀满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肿块,水肿,食滞,虫积,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虚实辨证

一:虚症

1、久病多虚,一般虚症多发生于重病之后,病期往往迁延较长,不易速愈,易于反复。

2、由于正气不足,肌体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不明显或反应不出来,故症状表现不剧烈。低热迟久不退、消瘦、出虚汗、精神不振、两目无神、语言低怯、长期食欲不振、腹痛隐隐不休、舌淡苔少、脉细无力等。

3、虚症一般多与冷症同时存在(虚冷症)。

4、虚症拔罐治疗一般罐斑不明显,皮肤多呈淡红或潮红色。

二:实证

1、暴病多实,一般实症的病程较短,多属病的初、中期,病势较凶,但一般痊愈较快。

2、由于邪正交争激烈、肌体对病邪反应较明显,故症状表现得较剧烈,如高热、无汗、精神兴奋、瞻语、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小便短赤、剧咳痰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3 实症一般多与热症同时存在(实热症)。

辨12经络虚实秘术(收藏篇),虚证、实证,到底怎么分辨?

12经络虚实举例:

1 手少阴心经---

实:烦渴,咽干,大便不利,四肢沉重,臂内侧痛,掌心发热。

虚:心绞痛,心悸不安,语言涩滞,意识模糊。

2 手太阳小肠经---

实:身热,汗出,口疮,颈肿。

虚:耳后痛,耳聋,目黄,肩、臑、肘外廉痛,腹泄。

3 足太阳膀胱经---

实:脑病,眼病,衄血,肩、背、颈、腰、骶、下肢外侧、外踝等肿痛,足小趾活动障碍。

虚:后头痛,腰痛,痔核,足跟痛。

4 足少阴肾经---

实:口热舌干,咯血,胸闷,咳喘,善恐,黄疸,脊股内廉痛,足下热痛,生殖器病。

虚:身冷体沉重,眩晕,耳鸣,健忘,饥不欲食,性欲减退,下利或便秘,腰冷痛,足软无力。

5 手厥阴心包经---

实:面赤,目黄,胸胁满,肘臂挛痛,腋下痛。

虚:心悸,手掌发热,喜笑不休。

6 手少阳三焦经---

实:头面赤热,汗出,耳鸣,咽肿喉痹,目外眦痛,腹胀满,小便不利,无名指活动障碍。

虚:呼吸困难,小便不利,气短,腹中寒冷。

7 足少阳胆经---

实:头痛,恶寒,发热汗出,困苦,食欲不振,瘰疠,目外眦痛,胸、胁、肋、下肢外侧肿痛,足下热。

虚:异常性的发冷,头昏,皮肤灰暗无光泽,眼睛发黄,视力减退,呼吸沉闷,体力下降。

8 足厥阴肝经---

实:目赤肿痛,眩晕,善怒,往来寒热,腹满,腰痛,生殖器病,月经不调,失眠,妇人小腹痛。

虚:腹胀满,脱肛,足大趾无力,性欲减退,遗精,遗尿

9、肺经---

实:悲愁,发热,咳嗽上气,咽肿,缺盆肿痛,肩痛,掌中发热。

虚:呼吸困难,咽喉干燥,手臂痹痛,皮肤痛或麻木,手拇指活动障碍。

10、大肠经---

实:身热,鼻衄,颈肿,咽干,喉痹,齿痛,痔核。

虚:肠鸣,洞泄,唇干,上肢痹痛,食指活动障碍。

11、胃经---

实:热病汗不出,唇口干燥,水肿,腹痛,善噫,乳腺痛,下肢关节痛,发狂。

虚:面色浮肿,食不下,肠鸣腹痛,胫寒。

12、脾经---

实:食物不化,腹胀不能卧,呕吐下利,足冷胫热,舌根强痛。

虚:腹满泄泻,善噫食不下,嗜睡,易疲劳,黄疸,矢气,股膝部肿痛,足大趾活动障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