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的五大智慧

 昇事静能量 2023-12-23 发布于湖北
paper.hgdaily.com.cn 2023年12月20

涂普生

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不仅没有沉沦下去,反而在黄州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并且为黄州留下很多的精神财富。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使得苏东坡生发和增长了五大人生智慧:应对境况大变的智慧、应对有心无力的智慧、自解心结的智慧、建立功业的智慧、通向成功的智慧。

一、应对境况大变的智慧:随遇而安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且不准签书公事。在此之前,苏轼任山东密州太守,第一次当上了州府的正职,带领百姓抗洪取得巨大胜利,受到朝廷重大奖励。不久后,苏东坡在湖州任上,成为钦犯被押至京城大牢。于1079年底,被贬至当时的下等州黄州。苏轼从朝廷有功之臣,一下子变成为朝廷钦犯,可以说是从其从政的辉煌高峰上,一下子跌入其人生低谷。苏轼面对这么巨大的人生落差,能使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能使自己生存下去,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反弹,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耀眼的高光,那就是善待自己,随遇而安。

所谓善待自己,随遇而安,就是首先尊重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生命是受之父母的,同时生命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不能完全屈从于情感和境遇。在人生境遇的改变中,人的主观只能去服从和适应客观,而不能以任何极端方式去对抗这种改变。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随遇而安,以安身而安心,以安心而安神。

苏东坡在躬耕东坡时,取号为东坡居士,以东坡居士来养心安神。在黄州期间,苏东坡以“随寓而安”而安身,以“吾本黄州民”“吾乃识字农人耳”而安心,以“融入自然”“回归自然”而安神。苏东坡经常这样想,我平时饮用的长江水,都是岷江流下来的水,何必思乡?苏东坡住在临皋亭时,极为欣赏的一种生活情趣,就是茶余饭后,“倚于几上,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有所思又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每当此时此境,苏东坡都感到十分惬意。

苏东坡“善待自己、随遇而安”的这种人生智慧,使得自己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把痛苦、劫难活成了平凡,甚至活成了惬意。

二、应对想做成一件大事好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智慧:借权惠民

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经常做的事,便是在黄州赤壁读长江,在定惠院抄《周易》《汉书》,并经常到黄州安国寺坐禅参佛。在苏东坡的脑际里,自然之理,与儒、释、道进一步相互交融,形成了又一种生活智慧、又一道耀眼的高光,这便是把自己定位于“两界之人”:出世为人,入世做事。

苏东坡刚来黄州时,所见所闻的第一大黄州乃至鄂东的社会问题,便是弃婴和溺婴问题。苏东坡深知,没有公权是无能无力去解决的。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名望和交情,借权而为之。苏东坡利用在安国寺竹间亭喝茶的机会,邀请黄州太守徐君猷、鄂州太守朱寿昌、安国寺大和尚继莲,边喝茶,边讨论弃婴、溺婴问题。经过多次商讨,多次问计于民,终于找到了遏制和解决弃婴、溺婴问题的一些办法和途径,并形成文告,以政府名义公告于社会。一时间,收到预期成效。

历朝历代,都有贬官,其数绝不在少。而像苏东坡这样,身为钦犯而不许签书公事的贬官,并且在这个窘境中,借用公权,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可谓罕见。苏东坡的这种生活智慧超人之处,在于他身处窘困之中,以“出世”而避窘困,以“入世”而为民谋,以“借权”而成大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三、自解心结的智慧:感悟联己

苏东坡刚到黄州时,很多问题横亘心中:比如,我对王安石变法只是有些意见,为什么就贬了我呢?我对朝廷很忠诚,为什么就成了钦犯呢?为什么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这么多风风雨雨呢……苏东坡想不通、看不透,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就比较明显地写出了他的种种心结。

苏东坡爱好游历山水,他带着自己的心结,进行静思静修,自揣自解,联己感悟。他泛舟长江,想到了曹操、刘备、孙权、孔明、周瑜这些风云人物,而今都被长江冲走,而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之感慨,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之哲思。游蕲水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联想到我现在都这样了,还有什么作为的心结,进行自揣自解,而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之感悟,“休将白发唱黄鸡”之奋起……这些都折射出苏东坡的感悟联己,物我联思,禅悟进取的生活智慧,耀眼的高光。

在苏东坡看来,山水无言,景物无语。然而,山水景物蕴含着无数禅机,无数的人生哲理。面对自然之物、人文之景,进行联想、奇想、遐想、幻想,进行类比思维,即是从无字处读书,可以收到胜读十年书的奇效,从而有效地解开不少的心结。认识到人生的本真进而抚平了自己的心理伤痕,有了“奋发有为”这一新的人生价值取向,有了他人生中的靓丽的转折,以及其后创造的人生辉煌。

四、应对大志难酬、仕途难建功业的智慧:另辟新径

苏东坡知道,戴罪之身大志难酬,难在仕途上建立功业,只能另辟新径。掉过头来,用心用力在辞赋革新方面搞出一些大名堂来,在文学领域创建功业。这就叫另辟新径。

苏东坡在黄州谪居期间,生发了“另辟新径”的超人智慧,形成了他的文理自然就是美的美学思想,放射出又一道耀眼的高光。

《念奴娇·赤壁怀古》,从展开赤壁鏖兵这一雄壮伟烈的历史画卷着笔,恣意走笔,写景抒情,谈今说古,感事悟哲,甚至连词之音律要求也不顾了。斯词一出,使得北宋词坛之上,豪放派独树一帜,尽领风骚,苏东坡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文坛上豪放派词之鼻祖。《赤壁赋》《后赤壁赋》先后问世。苏东坡全然不顾楚辞、汉赋等文体之律条之束缚,另辟新径,恣意走笔,当叙则叙,当议则议,当抒情则抒情,当思辨则思辨,当歌则歌,当对话则对话,当空幻则空幻,当坐实则坐实。在新径上恣意走笔,自然而然地将诗、词、歌、赋、散文、议论和人物、场面、心境等融为一体。

二赋面世,对楚辞、汉赋文体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北宋文坛之上,因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赋体样式,这便是“文赋”,也叫“苏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后赤壁赋》的问世,宣告了苏东坡对宋词、汉赋进行改革创新实践的成功。同时也使得苏东坡在黄州一举登上文坛巅峰,成为中国文坛上辞赋改革创新的旗手。苏东坡成为高居文坛之上,为人景仰的巨擘。

五、通向成功的智慧:勤勉奋发

勤,是实现理想的途径。苏东坡在黄州共写作750多篇(首)诗词赋文札。有人计算了一下,平均每一天半的时间,就写作了一篇(首)作品。苏东坡住在定惠院还天天抄写《汉书》,非勤勉奋发而不能为之。

苏东坡为什么能坚持不懈地勤奋不辍呢?一是胸怀大志。志向明确,勤奋不辍。二是不怕吃苦,坚信苦树结甜果。三是报国兴家的家国情怀。学好文武艺,谋得报国兴家平台,报效国家,兴旺家庭。

要持之以恒地做到勤勉奋发,一定要有“三力”:一是自守力。要守住目标,守住初心。目标一旦确立,就要守住,不能朝三暮四,一曝十寒。勤勉奋发的动力背后,就是目标。二是自信力。要自己相信自己。“人能是我亦能是!”三是茹苦力。勤勉奋发是要吃苦的,甚至要吃大苦。笔耕不辍,是要吃苦的;当日事当日毕,是要吃苦的;攻克难关,是要吃苦的。勤勉奋发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过这座桥梁,一定要含辛茹苦。

今天,我们总结、学习、传承和弘扬苏东坡黄州的人生智慧,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