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2-24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一本著作。其中,“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等内容至今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复兴中学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了《乡土中国》一书后,有同学慨叹,书中谈到的许多风土人情在我国现代农村早已不复存在,乡愁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未免有些遗憾;也有同学认为,时代变了,农村就应该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否则会被现代化浪潮抛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试题以《乡土中国》读后感为情境引导,要求学生思考保留传统和与时俱进在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前者为逝去的乡土传统和乡愁而慨叹、失落,后者则认为,现代农村不应该在固执于过去陈旧的一切,而应积极跟上现代化浪潮,跟上时代发展,比如新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新时代的为人处世模式等。其实,仅仅选择其中一种,都会显得偏执。乡土与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或许承载于古老的乡村土地之中,其生命力在民间,在人们的认同里。对这片古老的土地而言,我们有应该坚持的坚持,有不该丢掉的传统,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该永远止步不前。席卷而来的现代化浪潮,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无法逃脱,因此,对于现代农村而言,故步自封没有出路,只有以发展视野、时代眼光来看待,不断与时俱进,或许才能行稳致远。

写作时,可以对“旧”是否值得保留,是否还有价值,新是否全然都是正确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比如,结合当下时代现实,可以说,毫无疑问,乡土社会中一些思想陈旧、规矩繁琐的乡规和子承父业、熟人关系的人际关系确实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了,也会对我们的现代生活和时代发展带来阻碍。这是应该被摒弃的,如今落后就代表着贫穷,因此现代化乡村想要发展,也可以适当吸取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有益经验,改革生产方式、摒弃陈旧陋习。此后,则可针对“乡愁”的本质进行分析,说明我们在积极求新求变的同时,也应该建议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传统乡土社会中那些善良淳朴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的规范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发扬。而对于现代文化中的新思潮、新行为,我们应当承认它顺应时代的必然性,但也不能因为追求“快”而丢失了心中最基本的那些东西。

立意:

1.顺应时代奔跑,坚守精神“乡愁”。

2.守住“乡土”之心,顺应时代之变。

3.让乡土风气与现代文明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