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如何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以新庄社区: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为例

 社工实用知识 2023-12-24 发布于湖北
一、背景介绍

自2021年起,永宁街道新庄社区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新举措,逐步打造以“心安新庄”为品牌内核的社区文化,创建“连心系列”、“新庄好人”两大品牌。

一是“连心系列”服务品牌。其包括软件服务和硬件打造。软件服务致力于塑造并完善《我和你一起N》系列服务模式。硬件打造更聚焦于连心书吧、连心茶社、连心农耕乐园……等惠民服务设施建设。软件与硬件的完美融合,不断回馈居民多元化需求,提质全民认可、全民参与的社区公益服务品牌。

二是“新庄好人”品牌。围绕孝亲敬老、爱国奉献、友善邻你、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见义勇为等六大方面,寻找、发掘社区里的好人好事进行表彰表扬,树立社会良好风尚和面貌,营造向上向善的美好氛围。

2021年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

社区志愿服务队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志愿服务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区发展、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资源,应在基层的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成效。

因此,新庄社区一以贯之积极探索、创新社区品牌,以“心安新庄”这一特色品牌为抓手,以“共享”引“共建”,以“共担”促“共治”,聚力“新”安,“庄”满幸福。

积极探索发挥组织作用,形成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现代基层治理行动框架,组织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使之健康、常态化发展,以此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二、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介绍

发起人:成都市郫都区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人员架构: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 15 人,是由自愿无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组成,志愿队设有队长和副队长各一名,负责管理和统筹。

基本方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主要工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为老服务;开展交通劝导、环保、卫生等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为新庄社区开展大型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提供志愿者。

相关成就:开展“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学习雷锋精神,关爱空巢老人”、 “发现文明之美”文明线下宣传、“公共空间无隐患,安全与你我相伴”公共基
础设施破损大排查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养成记

(一)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养成第一步:选

1.认识社区,了解居民
前期社工通过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接触,从宏观层面了解社区的整体情况,认识社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社区资源和社区的历史文化特色等。

同时,回应居民的需要,通过开展社区活动,与居民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进居民对社会工作服务的信任度,同时了解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积极性等,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培育打造奠定基础。

2.深入社区,宣传号召
在社区的支持下,开展“坝坝会”、“茶话会”等活动,与居民建立深入联系,挖掘发展一批社区热心人士。带领居民对“我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我为什么要参与志愿者服务以及收获”以及“我想加入一支什么样的志愿队伍”这三个主题展开讨论,增加居民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由居民讨论出志愿队伍队名、口号。

3.挖掘能人,招募队员
居民对志愿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社工开展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号召,挖掘热衷于公益事业和服务,具备某方面的特长、有能力组织领导团队、带领组织发展进步的社区能人加入心安新庄志愿队,激发居民积极投身建设社区的热情。志愿服务队成立并正常运转后,逐步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规范组织管理上,主要包括建立志愿服务机制、构建组织规章制度。

图片



(二)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养成第二步:育

1.开展赋能培训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事业,要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体系,才能确保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效。为更好地提高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伍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推进志愿者们对活动的深入了解,提升志愿队伍的综合能力,在社区的指导下,邀请老师对志愿服务队进行多次赋能培训。

第一,对志愿队队员们进行志愿服务理念培训。从志愿队组织架构到志愿者工作范围、责任义务、注意事项到加入队员的权益、方法步骤,让志愿者队“志愿服务”有了更深的认知、理解,掌握相关服务技巧。

第二,进行志愿服务技能培训。针对即将开展的为老服务,进行了入户老人义务打扫卫生及关心言语技巧培训,从如何与入户对象沟通、打扫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让志愿者深入了解入户慰问老人的技巧,能够更有效的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雷锋精神”。

第三,讲解关于文明交通劝导的要领以及注意事项。统一志愿者着装、站姿规范、现场语气和蔼。

从当前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常见违法的行为及其危害、交通参与者应遵守的法规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对交通劝导规范动作、常用手势等要领等进行了现场示范、演示。

并通过列举一系列发生在辖区内的真实交通事故案例,讲述了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在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外出学习参访
为进一步加强志愿者团队内部建设,提升志愿者骨干的服务能力,增强组织凝聚力,学习优秀社区志愿服务的先进经验。在社区的支持下,开展志愿服务队外出参访学习活动,加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和团队意识,为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参访中了解志愿服务发展概况、以及自组织队伍管理等,并对社区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创新理念模式、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的经验等内容进行细致介绍,以现场参观讲解+座谈分享方式,为志愿队队员增能赋权。

对志愿者开展培训不仅能够挖掘志愿者精英骨干力量、优化志愿服务队伍,更能让志愿者深刻认识志愿服务的动机,提升志愿服务队伍能力,发挥志愿者能动性。

图片



(三)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养成第三步:用

新庄社区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采取1+1+4+N模式,即用1支队伍、1个阵地、四颗心(暖心、安心、放心、舒心)、开展N项服务,广泛传播雷锋志愿服务理念,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为努力提高全区公民道德素质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安居——社区环境——舒心
志愿队以“巡查+宣传”的方式,对辖区内燃气、消防、户外游乐设施设备开展实地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通过现场检查,详细询问等方式,对堵塞安全通道、违规用气、违规用电、用火等情况进行逐一摸排,详细了解公共空间安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排查、早整治”,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立即进行整改。

通过面对面和居民沟通、悬挂宣传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讲解了安全用水、用电、用气的注意事项,提醒居民要提高防火意识和安全意识,努力营造让居民“舒心”的社区环境。

图片


2.安全——交通劝导——放心
志愿队针对辖区内骑行的电瓶车、共享电动车、共享单车的驾驶行为,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劝导工作,积极引导居民摒弃交通陋习,提高居民文明交通素养、交通守法意识、交通规则意识,大力践行守法安全文明出行理念。

队员们通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图册等方式进行文明交通的劝导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居民讲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叮嘱周边居民注意出行细节,关注交通安全,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同时提醒社区居民乘车系好安全带,驾乘电动自行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时刻将交通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守法意识。

图片



3.安享——为老服务——暖心
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保障辖区空巢、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安全生活,志愿服务队开展入户慰问老年人的活动,志愿队员一行人通过入户慰问辖区内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为老人们带去慰问物资,以及打扫卫生等形式,以实际行动把关爱和温暖送到空巢、独居老人身边。

在入户慰问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提醒老人们近期天气逐渐转凉,一定注意休息和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在家中注意电器、电线有老化的,及时提醒或帮助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还向独居老人宣传正确用电、用气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及发生火灾后如何报警、如何逃生自救等安全知识,以增强老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图片


4.安稳——素质提升——安心
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文明行为,如:文明遛犬、自觉服从交通指挥、垃圾入桶不乱扔、言行举止懂礼貌、孝敬长辈尽责任、主动为特殊人群让座、街坊邻里互谦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文明行为。

志愿队积极助力社区开展的文明宣传活动,引导居民有序参加活动,将文明宣传融入到志愿服务当中,邀请现场居民为文明行为作品进行投票,传递文明正能量,使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社区文明建设中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同时,社工定期对志愿服务队开展的活动进行督导,发挥社工自身专业作用,将专业价值观传递至志愿服务队内部,将专业方法传授给志愿者,帮助志愿队发现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志愿服务队的规范化管理,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自觉投身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常态化社区治理模式。

图片



(四)聚力“新”安志愿服务队养成第四步:积

一个好的队伍,离不开规范的制度,一个好的志愿服务队伍的打造也离不开激励。因此新庄社区推进志愿服务积分制,探索社区治理内循环,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可以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社区志愿者的凝聚力,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队员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以获得志愿积分,每个月对志愿者积分进行统计、公布,志愿队队员凭积分就可以到社区兑换生活用品等。

积分兑换的举措极大促进了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引导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奉献社会,更好地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四、总结
社工在社区培育打造志愿服务队伍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志愿队能够独立生存、 独立开展培训、独立开展服务、独立进行规范管理,从而实现高度自治。

因此,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应秉持主动学习的态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于实践,提升自身能力。在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打造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志愿队的骨干和领导人,提升骨干成员的能力。从志愿队成立以来,不是一直都是社工在起组织作用,这往往不能实现志愿队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社工总有一天是会离开社区的,留在社区的只有队员。

因此在打造社区志愿服务队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社区能人和贤人,经常对志愿队队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志愿服务能力,社区和社工可以慢慢地引导队员自己发现社区问题、策划活动、组织开展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同时不断增强志愿队内部的凝聚力和组员的归属感。

志愿服务队伍的培育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发展过程。队员们一开始对社区的志愿活动还不是很熟悉,志愿服务水平还不足的时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训练,同时不断挖掘新队员加入,通过“老带新”的方式,不断壮大队伍,不断提升能力。同时志愿队伍可以注重发挥党员作用,在党员群体中形成

更广泛的影响力,从而探索志愿服务由社区内到社区外的拓展,并在社区需要时积极响应。社工在志愿队伍可以实现自我运转后,可以慢慢抽离队伍,让志愿队与社区联系,紧密合作,协助开展社区的各项服务,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王利娟  周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