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科普丨孤僻的人,都喜欢把自己悄悄地隐藏起来

 柠檬心理课堂 2023-12-25 发布于江苏

配合下方音频阅读,体验更佳。

生活中的实用心理

《5分钟心理学》

柠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图源

在社交中,有一种人看起来不太合群,独来独往,我们可能会用这样的词来概括他们——孤僻。

性格孤僻的人,往往有以下几种表现:

不喜欢与人交往,比较内向。

他们可能不善沟通,更愿意独自待在安静的地方,做事独来独往,经常会陷入孤独和空虚。

缺乏社交技巧,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由于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很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内心深处对他人会抱有厌烦、 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很少听到他们对别人袒露心声,跟周围的环境和人习惯保持距离。

表现出敏感和胆怯。

一些孤僻的人,可能会对批评、拒绝和不安全的情况感到过度敏感,并采取回避行为。

这样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以下这些因素,都可能会让一个人变得孤僻。

第一,家庭原因。

有的人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了家庭暴力、被父母冷漠对待、或者遭遇父母离异等类似的家庭变故。

这样的成长环境,给他们带来了很糟糕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变得消极、冷漠、不相信别人,有了心事都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变得沉默寡言。

第二,社交挫折。

有些人曾经遭遇过失败的社交,受到严重的拒绝和打击,自尊心受伤,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对社交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变得孤僻。

第三,受性格影响。

有的人天生性格内向,他们更关注内心世界,社交会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

只有在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才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所以不愿社交。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上的孤僻,和一个人独处是不同的。

前者无论身处何处,都会感到孤独,严重的话,还会损伤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

所以,我常常看到一些人因为性格原因而困扰。

确实,在社会上,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人更受欢迎。

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工作交流,人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因为沟通畅快,交流起来很轻松。

而性格孤僻的人,看起来默默无闻,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被慢慢边缘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是很吃亏的。

如果你察觉到自己孤僻的性格,已经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并且想要改变,那么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01

正视自己和他人。

可能现在的你内心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总是用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去对标别人的优点,自然觉得沮丧。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寻找自己的优势。

你可以盘点自己曾经获得过什么成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问问朋友,看看他们怎么评价你,这些都可以帮你更好地认清自己。

02

学习一些社交技巧,主动尝试社交。

人是群居类动物,很难脱离社会环境,我们能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不如主动出击,尝试参加社交活动、加入社交团体或组织,比如兴趣小组、俱乐部等。

一开始可以先让熟悉的好朋友带着你,减少陌生感。

适应之后,再慢慢参与陌生人多的活动,逐渐增加自己的社交圈子,与更多的人交流互动。

03

培养一项兴趣。

你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书法、健身、种花等等。

多尝试新事物,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对抗孤独,更容易在与人交流时,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引发共鸣,降低社交压力。

推荐

限时优惠

为心灵做个健康小体检…

E

N

D

本期读书会即将开营

▼扫码报名

点个“在看”,关注心理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