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注》里的汉江(陕西篇)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3-12-26 发布于山西

《水经注》里的汉江(陕西篇)

-----卷二十七《水经.沔水注》考略  

备注:拙文《水经注》里的汉江(初稿),发表于(陕西省水利学会等主办)《首届陕西汉江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第216---246页。

在世界灌溉遗产褒河石门堰参加学术考察合影留念

 

摘要:卷二十七《水经.沔水注》相关文本是研究今陕西境内汉江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①]”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腾讯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及实地踏勘等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篇所涉陕西境内[②]汉江流域史地疑难进行系统梳理。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汉江流域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水经注、汉江、沔水、陕西等

引言

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山水文学的开创者。清代刘献廷称:“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诚宇宙未有之奇书。”而清人沈德潜甚至认为《水经注》是“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著作。皆因《水经注》文笔精妙内涵幽深独步古今,无能出其右者,遂成“不容有二”之千古绝唱。    

从历史上看对《水经注》的研究历经宋、明到清代达到鼎盛。有清一代名儒辈出,而其中不少学人争相以复原《水经注》的原貌为荣誉,甚至连乾隆皇帝本人也以能纠正《水经注》之误为荣[③]

上世纪二十年代,王国维先生提出了“二重证据法”[④]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百年前的“二重证据法”已无法更好地适应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之发展;而历史地理学也需要注入新的科技元素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极其繁琐艰辛的郦注探究过程中,笔者逐步提炼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完备的考证方法即“三层二维法[⑤]”。“三层二维法”本质而言属多重考证法的范畴;三层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二维即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维度。通常而言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资料为据等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校验去综合考量系统探究相关史地疑难。

当然《水经注》的文字校验问题依然非常重要。虽然戴震校勘《水经注》改正了错讹三千多处(不乏其统筹运用了全祖望、赵一清等诸家的校勘成果;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水经注》文字校验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但正如已故郦学大家陈桥驿先生所说的“虽然此本(戴震所校殿本)还存在若干可以继续校勘处,但总的说来,考据派的事业已基本完成[⑥]。笔者认为除了在现有几个较好的版本(全祖望、戴震、赵一清、王先谦及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等)结合宋刻残本统筹考量的基础上还须引入微观层面的考古校验及中观层面的歌地球、百度地图等方位距离综合校验的理念,不能拘泥于以文字校文字的桎梏抑或陷阱。    

《水经注》里的汉江(陕西篇),主要涉及郦注卷二十七沔水注相关文本。本文主要以《水经注疏》为底本,采用“三层二维法”对《水经注》所涉古沔水流域史地疑难进行系统梳理与考释。依托《水经注》等典籍所蕴藏的宝贵文化资源,发掘厚重的汉江文化,则是文的主旨所在。

卷二十七

○沔水上

△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

沔水一名沮水。阚骃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县亦受名焉。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县东南流入沮县,会于沔。沔水又东南,迳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也。《尚书》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山海经》所谓汉出鲋嵎山也。东北流得献水口。庾仲雍云:是水南至关城,合西汉水。汉水又东北,合沮口,同为汉水之源也。故如淳曰:此方人谓汉水为沔水。孔安国曰:漾水东流为沔,盖与沔合也。至汉中为汉水,是互相通称矣。

沔水一名沮水,即今汉水。《尚书·禹贡》 梁州:“浮于潜,逾于沔。”据《水经注》:北源出自今陕西留坝县西,一名沮水者为沔水;西源出自今宁强县北者为汉水。两水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汉书·地理志》 武都郡武都县:“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即以西源为正源。《说文》:“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则以北源为正源。《水经》与《说文》同。又沔水入江后,今湖北武汉市以下的长江,古代亦通称沔水,以至《水经》叙沔水下游直至入海。    

武都沮县,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东黑河东侧。《汉书·地理志》 沮县:“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 县以沮水为名。西晋永嘉后废。汉代沮县治约在今陕西略阳县东沮水旁的鱼洞子乡,该地直至宋代(称为鱼关寨)仍然是汉中西输粮食、钱帛的储运地。(参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6)

狼谷,陕西勉县地方学者认为勉县五狼河即水经东狼谷,彼时林深谷暗[⑦]张修桂认为东狼谷是汉江的真正发源地,秦汉三国时期即已认定而闻名于世。其所依托的紫柏山,风景秀丽,历史上已属“幽胜”的游览之地。今后如果把东狼谷和紫柏山联合进行开发,当可发展成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风景优美的“汉江源”旅游区[⑧]

泉街水沮水戍沮口,地方学者认为泉街水发源于留坝县紫柏山西北部光华山以西,其称名为正河,与陈仓沟中隔分水岭。岭南之水西南流,至茅坝入沔境。在沔城北二百一十里处西流,后更名为张家河。又西过冷峪河,入略阳县界,更名为黑河。东南流,经略阳县的观音寺,黑河坝,注入从东狼谷口东南而流的沮水。又“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此处的“沮水戍”、“沮口”,即现在勉县土关铺乡的沮水村,沔水在此处注入了汉江[⑨]

河池县,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武都郡,县治所位于今陕西勉县茶店镇,东晋时废止[⑩]

嶓冢),张修桂认为《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嶓冢,可以肯定不是指嶓冢山西区,而是专指嶓冢山东区。至于“导漾”,则和“导江”一样道理,只能说漾水确实导源于嶓冢山东区,但高度概括的《禹贡》,不能、也不会实指发源于嶓冢东区的那一山谷。所以《禹贡》关于汉水的记载,实际并不涉及汉江河源的具体问题,仅是正确地指出,漾水导源于嶓冢山东区的这一大体方位而已。前人不明此理,又不明《禹贡》嶓冢山的真正含义,纷纷试图为“嶓冢导漾”具体落实山源,显然都是徒劳的,也是必然会因此误入歧途的,班固撰《汉志》就是其中的第一人。今之研究,不应重蹈覆辙,应当跳出《汉志》“东汉水”的窠臼,在嶓冢山东区找出基本符合《禹贡》记载的汉水的真正河源。其实,嶓冢山东区因在秦汉三国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地理位置所积累的资料,班固已有掌握,故在《汉志》武都郡沮县(属嶓冢山东区)下,早明确而具体地指出:“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汉志》沮水条的记述,完全按照其对大江大河的记述规则,完整而系统地记录汉江:河源明确,过郡行程流路清晰,属地清楚,而且基本符合《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之汉水,所以也被《水经》、《说文》、《郡国志》、《水经注》等诸多汉魏六朝记载沔水的史籍所认同。《汉志》东汉水条,纯属臆断、附会《禹贡》的条文。而《汉志》沮水条,则是根据实际资料,最早、最正确的汉江源流记载,而且完全符合当代判定河源标准的各项地理要素[11]    

   

上图摘自张修桂:《水经·沔水注》襄樊—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附:《夏水注》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2011-04-30,第7页。

而按《甘肃省志》(1998年版)第二十三卷水利志: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由于四川盆地水系溯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将汉江(汉水)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地质专家在勘查宝成铁路略阳和宁强段地形时,就注意到那里的古河道遗迹是连接汉水和西汉水的故河床,汉水的发源地应该是西汉水的源头甘肃省天水境内的嶓冢山。按照史学家和地质学家分析推测,西汉水和汉水分流的年代大约在南北朝,分流的原因有三种可能性:第一可能是战争割据中人为改道,使得西汉水流入嘉陵江;第二可能更久远,专家推测是地质结构中岩石浸溶凹陷导致发生河床改道;最后的可能则是地震裂隙造成断流改道。[12]

周宏伟先生在《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一文中指出:嘉陵江上游诸水在历史时期发生过重大的水系变迁.汉初以前,今嘉陵江上游诸水本是古汉水的上游,由于河道壅塞,在今陕西略阳以上形成河道型的山间湖泊"天池大泽".公元前186年的武都道大地震,震中约在今陕西略阳、宁强一带,造成今陕西宁强汉王山一带山体发生巨大滑坡.山体滑坡阻断古汉水,并在古汉水上游形成规模极为巨大的堰塞湖.至前161年,堰塞湖水南向溢流而夺古潜水河道下泄,又在龙门山以北的阳平关谷地形成新的"大泽".随着堰塞湖、"天池大泽"和龙门山以北"大泽"的相继消失,到约8世纪,嘉陵江"袭夺"古汉水上游的历史过程完成.古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不是由于河流的溯源侵蚀,而是大地震导致河道堵塞后堰塞湖水发生溢流侵蚀的结果。    

但据地方学者周吉灵等实地踏勘发现汉水流域与西汉水流域最接近的代家坝一带有一分水岭,分水岭两侧东高西低,相对海拔竟达百米;水往低处流,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相对海拔较低的西汉水绝不可能逾越分水岭注入相对海拔较高的汉水流域。

尽管周宏伟先生宏观文献层面作了大量较为科学的逻辑推理,但微观层面却无法满足地方学者的实地踏勘校验,故此本文姑从张修桂先生所论。

沔水又东迳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迳张鲁城东。鲁,沛国张陵孙。曾学道于蜀鹤鸣山,传业衡,衡传于鲁。鲁至,行宽惠,百姓亲附,供道之费,米限五斗,故世号五斗米道。初平中,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道,用远城治,因即崤岭,周回五里,东临浚谷,杳然百寻。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从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馀。浕水又南迳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浕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

浕水,即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水经·沔水注》:浕水 “北发武都氐中,南径鲁城东……南流入沔,谓之浕水口”。

白马戍,亦曰白马城。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老城乡。《梁书·杨公则传》:南朝宋“梁州刺史范柏年板为宋熙太守, 白马戍主”。《水经·沔水注》:“南迳张鲁城东……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    

张鲁城,由杨世玉主编1989年出版的《勉县志·文化志》对张鲁城有较详实的记述:“张鲁城与烽火台遗址在县城西7公里老城乡走马岭上,与古阳平关遥相对峙。山上原有寨堡。

沔水又东迳武侯垒南,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水南有亮垒,背山向水,中有小城,回隔难解。沔水又东,迳沔阳县故城南,城旧言汉祖在汉中,萧何所筑也。汉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并刘璋,北定汉中,始立坛,即汉王位于此城。其城南临汉水,北带通逵,南面崩水三分之一,观其遗略,厥状时传。南对定军山,曹公南征汉中,张鲁降,乃命夏侯渊等守之。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遂斩渊首,保有汉中。

武侯垒,又称武侯镇。即今陕西勉县西十里武镇。《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径武侯垒南,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水南有亮垒,背山向水,中有小城,回隔难解。” 唐、宋为西县治。明、清为沔县治。

水南有亮垒,按郦注所述,与武侯相对的沔水之南还有诸葛亮垒,按上述注文“水南有亮垒,背山向水”的方位地貌描述亮位置大约在今勉县所对的汉江南岸沈家沟村一带。

沔阳县故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勉县东旧州铺。以在沔水之阳(北)得名。属汉中郡。三国末和西晋初为梁州治所。北魏改属华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备在此自称汉中王。

定军山,在今陕西勉县南。有两峰对峙。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备遣黄忠破斩曹操将夏侯渊于此。诸葛亮死后葬此山,因山为坟。

刘备自立汉中王设坛处,即今勉县高潮乡旧州铺街西,立汉中王设坛遗址北150米处,系东汉遗存,遗址内土坛50年代已平。存青石碑,高1.95米,宽0.9米,厚0.2米。正中隶书刻“先主初为汉中王设坛处”,上款“光绪癸卯(1903)仲春月”.下款“署沔县(今勉县,下同)事杨思锡立石”。《三国志·先主传》、《资治通鉴》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在沔阳设坛,自立为汉中王。即为此地。    

武侯磊、诸葛亮磊的大致位置(底图截自腾讯地形图)

诸葛亮之死也,遗令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惟深松茂柏,攒蔚川阜,莫知墓茔所在。山东名高平是亮宿营处,有亮庙。亮薨,百姓野祭。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共表云:臣闻周人思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怀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亮德轨遐迩,勋盖来世。王室之不坏,实赖斯人,而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追述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黩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谓宜近其墓,立之沔阳,断其私祀,以崇正礼。如听立祀。斯庙盖所启置也。钟士季征蜀,枉驾设祠,营东即八阵图也。遗基略在,崩褫难识。

武侯墓,位于勉县武侯墓乡袁坪村,系三国蜀汉遗存......《水经注》曰:“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现存基冢系后代起封,位于定军山北麓。草园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前设墓祠,后为封冢。冢周环以八封形围墙。周长60余米:封土覆斗形,底边长12米,高约6米:前有明万历甲午年(1594)陕西按察使赵健、清雍正十年(1735)果亲王允礼所立墓碑各1通,另存明至近代碑刻37通,尚有古桂2株,高约19米、浓荫蔽家;柏21株、直径1.5米左右,树龄经测定在1700年以上[13]

诸葛亮庙,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263)春,北魏时毁圮,唐代重修,至明永乐年间祠址尚在定军山下。明正德八年(1513)迁建今址,今武侯祠位于勉县老城乡武侯镇街东1公里处,系清代遗存,万历至清咸丰年间屡有增建、重修。总占地约2万平方米,坐南朝北,祠院六进。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山门、乐楼、牌楼、琴台、戟门、献殿、大殿、寝殿(崇圣祠),两侧有东西辕门、钟楼、鼓楼、过门、厢房、配殿、辅房等,共百余间。后院尔南隅另有观江亭(琴亭)1座。建筑梁架均为翻上明造,小式大木结构;歇山收山大,悬山和歇山持缝版上均饰垂色;柱细,屋角起翘高峻,表现出陕南建筑的地方风格。祠内现有唐、明、清各代修柯、记事、题诗碑48通,匾额27方、橙联11幅,以及明清铁钟、铜州、炉、馨、鼓,石琴、石盆等。近年维修。(参见《陕西古建筑》)[14]    

八阵图,在勉县定军乡定军山第6峰八阵山。八阵图故址是三国诸葛亮演习军阵地方。八阵图,据《辞海》说是三国时诸葛亮的一种阵法。据《三国志》说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据《水经注》和《汉中府志》说在沔县(即今之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该府志又说,八阵图有八阵,分别由细石砌成,有些还砌筑为两层,存其遗迹。

沔水又东迳西乐城北,城在山上,周三十里,甚险固。城侧有谷,谓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山多群獠,诸葛亮筑以防遏。梁州刺史杨亮以即险之固,保而居之,为苻坚所败。后刺史姜守、潘猛,亦相仍守此城。城东容裘溪水注之,俗谓之洛水也。水南导巴岭山,东北流。水左有故城,凭山即险,四面阻绝,昔先主遣黄忠据之,以拒曹公。溪水又北迳西乐城东,而北流注于汉。

西乐城,三国蜀汉所筑,在今天陕西省勉县东南汉江南岸,属当时蜀汉所据益州(大体为东汉益州刺史部)领下的汉中郡。后来北魏将领赵遐镇守南郑时,萧梁兵将数路攻城,“并扇动夷獠,规翻南郑”。据《魏书·赵遐传》记载:“(赵遐)后以左军将军、假征虏将军、督巴东诸军事,镇南郑。时萧衍冠军将军、军主姜修众二万屯羊口,辅国将军姜白龙据南城……并扇动夷獠,规翻南郑。”[15]

容裘谷,亦名容裘道,其名见《水经注》:“沔水东经西乐城北,城侧有谷,谓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容裘是汉中西通勉县到四川之古道。由勉县南行,经阜川、大河坝到南郑县钢厂可接米仓道;由元墩子沿养家河西河、经杨庄、香子坝、黄土岭经胡家坝、铁锁关至宁强接金牛道。昔刘备曾避五关之险,此路至古阳平关(今勉县武侯镇附近),故可称为金牛道之一间道[16]    

容裘溪水,即今漾(养)家河。《水经注》称为“容裘溪水”,《元丰九域志》称为“洛水”。源于巴山山中[17]。后人误“养”为“漾”,化为“漾家河”,在《水经注》里边称之为“容裘溪水”。漾家河源头位于南郑区境南部的中山区,属米仓-大巴构造剥蚀中山区的一部分。漾家河下游位于勉县中南部,南部地形为山地,山头多浑圆状,山谷多呈U形,中间有较多山间坝地。河口位于勉县中部,汉中新生界断凹盆地西端,主要由汉江,漾家河河漫滩及两岸一二级阶地构成。出汉中盆地西缘,西狭,中宽,东稍窄,向西慢慢升高。河道两岸的一二级阶地向河漫滩轻度倾斜,地势比较平坦[18]

獠,亦作“䝤”。古代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蔑称。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蛮俗·獠俗》:“獠在右江溪峒之外,俗谓之山獠,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19]

巴岭山,按漾家河源头推析此处的巴岭山大致相当今米仓山。

黄忠城,约今漾家河上游西岸,然所未详也。

汉水又左得度口水,出阳平北山。水有二源:一曰清检,出佳鳠。一曰浊检,出好鲋,常以二月、八月取之,美珍常味。度水南迳阳平县故城东,又南迳沔阳县故城东,而南流注于汉水。

度水,又名铎水。即今陕西勉县东旧州河。

阳平县故城沔阳县故城,马孟龙杨智宇指出;《沔水注》在记录阳平关之后,又提到一座阳平县故城,“汉水又左得度口水,出阳平北山。……度水南径阳平县故城东。又南径沔阳县故城东,而南流注于汉水”。度水,即今流经勉县东的汪家河(旧称旧州河)。《沔水注》提到,度水在流经汉晋沔阳县故城之前,还流经一处“阳平县故城”。郦道元没有指明这座故城的时代,而其他传世文献也未见此阳平县的记载,故杨守敬曰:“阳平县不见他书,未详何代置。”不过,就这处阳平县故城的地理方位而言,显然与附近的阳平关有关,“阳平关”以及度水发源之“阳平北山”的得名,都应源自阳平县,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阳平关汉代即已存在,因此这座阳平县故城的年代不应晚于汉代。而《汉志》、《续汉书.郡国志》等均未提及阳平县,就此现象而言,阳平县为西汉早期置县的可能性最大。根据《沔水注》,阳平县故城与沔阳县故城相近,黄盛璋已指出汉代沔阳县即今勉县东之旧州铺,则阳平县约在旧州铺汪家河上游之贾旗村一带。需要辨析的是,《汉志》载有沔阳县,若阳平县存在于西汉时期,那么在如此狭小的地域范围内设置两个县城是不合情理的,不过,《秩律》并未出现沔阳,表明西汉初年尚无沔阳县的建置。这提示我们,阳平县、沔阳县应是先后承继的两个县,即西汉初年先有阳平县,后阳平县撤销,在阳平县南新置沔阳县。《秩律》简454之“阳平”当即汉中郡阳平县。新近出版的《新出陶文封泥选编》一书中,著录有一枚秦代“阳平丞印”封泥,是以往未见的新品、有学者将此阳平县对应为《汉志》东郡阳平侯国。前面提到,阳平侯国设置于初元元年,元帝之前未必存在,而《秩律)载录且员,大名承继泰县而来、所以秦代“阳平县”也应当是汉中郡属县。这也可以把汉中郡阳平县的设置年代提前到秦代[20]    

又东,右会温泉水口,水发山北平地,方数十步,泉源沸涌,冬夏汤汤,望之则白气浩然。言能瘥百病,云洗浴者皆有硫黄气,赴集者常有百数。池水通注汉水。汉水又东,黄沙水左注之。水北出远山,山谷邃险,人迹罕交,溪曰五丈溪。水侧有黄沙屯,诸葛亮所开也其水南注汉水。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嵬嵬壮高,及即其所,裁有坟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也。有小水北流入汉,谓之女郎水。    

温泉水,位于(陕南)汉中勉县城南3公里的马鞍山下的温泉乡郭家湾村,隔汉江与定军山相望。温泉水流沸涌,冬夏汤汤。水温平均58.2℃。水中含有硫化氢、偏硅酸、锌、锶等几种医疗化学成分,是一处天然的硫化氢医疗矿泉。经常沐浴可治疗皮肤病、关节炎、腰腿风湿等病。按上述注文,早在1500年前,当地人就在此挖塘聚水,修建浴室,官庶妇孺来此洗浴者甚众。现今,这里已成为集娱乐、休闲、疗养于一体的温泉疗养院。

黄沙水,约今在今陕西勉县东黄沙河。

黄沙屯,颇疑与陕西勉县周家山镇黄家村黄沙河入汉江交汇处的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处有渊源。

张鲁女庙,亦名女郎祠,又名女郎庙。在勉县东南约10公里处的温泉镇光明村的观子山顶上。张鲁女墓,墓呈覆斗形,墓前立碑三通。原有女郎庙一座,计有上殿、下殿、东娘娘殿、西三官殿等殿舍36间。《沔县志》载:“汉张鲁女墓,在县(老城)东四十里灌子山,详见《水经注》,旧志不载,小中坝人清明拜扫。”《后汉书·郡国志》载:“梁州女郎山,张鲁女浣衣其上,女便怀孕,生二龙,及女死,将殡,柩车忽腾升此山,遂葬焉。其水旁浣衣石存。”据说张鲁一生共五子一女,女名张琪瑛,聪慧美丽。马超投张鲁后,张鲁曾以女许配为妻,后因听谗言而婚事未果。曹操征张鲁平汉中后,张鲁又将其女许配曹操庶子曹宇。张琪瑛怀念马超而痛恶曹魏,故不随父从夫,独身留居沔阳(勉县),在今观子山习传五斗米道,广行善事,远近驰名,死后就地安葬,信徒为之立庙纪念唐代诗人曹邺有《题女郎庙》诗:“数点烟香出庙门,女娥飞去影中存。年年岭上春无主,露泣花愁断客魂。”清代文坛巨擘王渔洋凭吊张鲁女墓祠后,也留下《女郎庙诗》一首:“朝过女郎道,遥望女郎祠。溪水疑佩珮,春山学黛眉。千株丹橘熟,一径碧苔滋。日暮神灵雨,西风满桂旗[21]按此女郎山亦即陕西勉县东南温泉镇光明村的观子山。    

女郎水,比对腾讯地形图(如下图)颇疑与女郎山(观子山)侧畔的铡草河有渊源。

汉水又东合褒水,水西北出卫岭山,东南迳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俗谓千梁无柱也。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馀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又云: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谓是道也。自后按旧修路者,悉无复水中柱,迳涉者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也。

褒水又东南迳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故也。一水北出长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之所以取名矣。褒水又东南得丙水口,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常以三月出,十月入地,穴口广五六尺,去平地七八尺,有泉悬注。鱼自穴下透入水,穴口向丙,故曰丙穴。下注褒水,故左思称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矣。

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馀。刻石言:汉明帝永平中,司隶校尉犍为杨厥之所开。逮桓帝建和二年,汉中太守同郡王升嘉厥开凿之功,琢石颂德。以为石牛道。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厥盖因而广之矣。《蜀都赋》曰:阻以石门,其斯之谓也。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褒水又东南历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斜。所谓北出褒斜。    

褒水,又称褒,古称乌江河。《史记·河渠书》:“褒水通沔。”即此水。汉水上游支流。在陕西省西南部。源出秦岭太白山西南坡,由红岩河和西河汇流而成,流经太白、留坝、汉中等县市,南流到勉县东和玉带河汇合后称汉水。长198千米,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天然落差1788米,水力资源丰富。下游建有石门水库、电站及褒惠渠灌溉工程。

褒斜栈道,秦蜀之间的栈道著名的有三条,其中之一便是是褒斜栈道(另两条为金牛道与子午道)。褒斜栈道始于战国时期,起初名石牛道。这条石牛道就是“天梯石栈相钩连”的栈道。秦末,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被封为汉中王,“张良送至褒中,因说汉王烧绝栈道”。刘邦乃听张良计,向项羽表示不返意,于是动手烧了栈道。西汉建立后,栈道又重新复修,改称褒斜道。褒斜道为汉武帝开凿,“厥盖因而广之矣”,即因秦时的故道进行扩充。魏晋南北朝时,褒斜道仍然建有栈道。按上述注文可知,汉以前的褒斜栈道属于有梁无柱形式的故俗称千梁无柱。汉时的褒斜栈道改建成有梁有柱的形式。三国时,诸葛亮治蜀,又改建为有梁无柱的栈道,原因是水大而急,水中不能安柱,后被大水冲坏,复修复焚。至北魏时,又按旧路修复起来,仍然是千梁无柱,走起来上下浮动,心慌目眩。褒斜栈道,一直延续到明代[22]

石门,褒斜道石门位于留坝县褒河乡河东店村北1.5公里,系东汉~清遗存。石门位于褒斜道(沿革见留坝县褒斜道遗址)褒谷南口西岸,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开凿隧道之一。一般认为始凿于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采用“火焚水激”法,历时三年凿通。石门呈状,南北向,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4.4米:北口高3.75米,宽4.1米:南北高差0.3~0.5米。有东汉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百余方,其中7方凿刻或镶嵌于隧道内壁,其余位于石门附近的崖壁及河中巨石上。题刻内容大体分为三类:关于修凿褒斜道及石门;关于修筑山河堰等:题诗、题名、题额等。著名的有“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杨君石门颂”、“石门铭”、“修山河堰记”等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13种题刻,世称“石门十三品”。1971年修褒河水库时,将包括“十三品”在内的17方摩崖石刻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现石门隧道及其它摩题刻均被褒河水库淹没[23]    

三交城, 褒水上游的三交城,位于褒斜栈道军事要冲之险关西江口附近的江西营。此处为文川道、太白山路和回车道与褒斜栈道的交汇点。《留坝厅志》载:“回车道在留坝厅境,东西走向,与古陈仓道、连云栈道、褒斜栈道、文川道相接,经两河口、刘家沟、玉皇庙等处,在西江口呈'什字’,地理位置非常险要”。西河(北出长安之水)源于眉县之奥山(属虢川河),原为长安所辖,南流至此;蒿坝河西北出仇池,水系凤县银门寺(古仇池东流之水);太白河东出太白至江口汇红岩河水向西南流之为褒水,正好三水相汇。现在,江西营尚有古城遗迹。江西营位于褒水(北栈河)东岸土塬,东西窄峡,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北、西北、东北三水相会,边沿倚险峭绝的山峰,向东南流去,形成暴流的褒水。三交城,修筑在距河床30米高的塬上(现为梯田)。1971年,村民抬田修地时,挖出古城墙一段,墙基为石条和汉砖砌就,宽4米,长5~6米;平面几何图案清晰,砖宽17厘米,长34厘米,厚6.8厘米。围绕城墙基一周约2公里。城座东南向西北,三水环绕,居高临下。据村民赵景福家谱、祖辈传说及遗迹看,确为三交城遗址。三交城为汉高祖北定三秦的主要军事重镇。尔后,又为三国及晋代的军事战略要冲。由于风云变化,南北朝蜀道交兵及战争频繁的唐末五代,将三交城毁于一旦。东晋初年,因山洪暴发被泥沙淹埋。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纷争,多次在蜀道交战。南朝的宋、齐、梁与北朝的北魏为争夺汉中和仇池地区并予以控制,曾在褒斜栈道的西江口(今江口镇)长期设防,派重兵把守[24]    

丙穴嘉鱼,地方学者认为“丙穴嘉鱼”在留坝县孔雀台村鱼洞子处[25]刘珺珺认为“嘉鱼”的说法见于《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南有嘉鱼,烝然油油”。将“嘉鱼”和“丙穴”联系在一起的是左思《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从此,对嘉鱼和丙穴的阐释层出不穷,两者不可分离。可以说左思完成了对《诗经》“嘉鱼”的第一次地理、民俗维度的增殖,而且极具影响力。后世对“嘉鱼”的进一步考索主要集中在丙穴所在地、得名缘由、嘉鱼性状和活动规律几个方面。首先是丙穴位置和得名问题。刘逵《蜀都赋》注云:“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有鱼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丙,地名也。”《水经注·沔水》曰:“褒水又东南得丙水口,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又,“穴口向丙,故曰丙穴,下注褒水。”刘昭《后汉书·郡国志》“汉中郡”注引《博物志》曰:“沔阳县北有丙穴”《太平御览》引作“沔阳县北有鱼穴”……早在郦道元注《水经》时,各地就存在着多个产“嘉鱼”的“丙穴”。《水经注·江水》:“水发县东南柏枝山,山下有丙穴,穴方数丈,中有嘉鱼,常以春末游渚。冬初入穴,抑亦褒汉丙穴之类也。”又,《圣水》:“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数日而返,人有采捕食者,美珍常味,盖亦丙穴嘉鱼之类也。”则巴郡、燕地皆有丙穴嘉鱼,可见《诗经》、《蜀都赋》在民间的影响力。唐宋以后,四川和广西的丙穴嘉鱼说最常见于文献,但作者们都是以“亦丙穴嘉鱼之类”的态度来叙述的,并非要颠覆原始的沔阳丙穴说[26]

褒水又南迳褒县故城东,褒中县也。本褒国矣,汉昭帝元凤六年置。褒水又南流入于汉。汉水又东迳万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馀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水南遏水为阻,西北并带汉水,其城宿是流杂聚居,故世亦谓之流杂城。汉水又东迳汉庙堆下,昔汉女所游,侧水为钓台,后人立庙于台上。世人睹其颓基崇广,因谓之汉庙堆,传呼乖实,又名之为汉武堆,非也。

褒县故城,西周褒侯国,战国初归蜀。秦惠文王后元九年 (前316)灭蜀后归秦。秦设褒县,故址在今汉中市西北 15公里大钟寺,辖区约为今汉中市西部、南郑县西部、留坝县南部及勉县土关铺以东地区。西汉元凤六年 (前 75) 改名褒中县[27]    

万石城, 《隋书·地理志》载:“南郑县有黄牛山、龙岗山”,龙岗山上原建筑过一座“万石城”。严如煜在《汉南续修郡志》中对万石城地址曾作具体考证:“按《水经注》城在高原上,原高十余丈,南遏水为阻,西北并带汉水,与《华阳国志》所云:'龙岗北临汉水,南带廉津’相合,则龙岗当即万石城也。”

汉庙堆, 汉中小孤山是目前汉水流域唯一的祭祀汉水女神的文化遗址。秦汉王朝祭祀汉水女神的地点就在当年刘邦汉国国都南郑城﹙今汉中市汉台区﹚西南汉江与褒河交汇处的小孤山上,孤山上修有祠庙称为“汉女庙”或“汉神庙”,后世讹为“汉庙堆”、“汉武堆”……小孤山位于褒河河口东岸与汉江之北的“两河口”,属汉台区龙江街道办事处孤山村。小孤山与大孤山隔江相望,均属于中梁山山系,是一江两山的风景胜地。清康熙《汉南郡志·舆地志》记载:“迤西孤峰突起,形似覆盆,曰大孤山。迤东对相公岭。屹立两河口之中者曰小孤山。”“两河口,南二十五里,龙江与汉水合流处也。”“汉女堆,《水经注》汉水又东经汉庙堆,传呼乖实,又讹为汉武堆。”清嘉庆《汉中府志·山川》也记载:“迤西,孤峰突起,形似覆盆,曰大孤山。迤东,对相公岭。屹立两河口之中者,曰小孤山,蔚然深翠,春夏之间,花柳争妍,风景最为宜人。”证明明清时期,将“汉神庙”也称为“汉女堆”……梁中效认为汉水女神产生于周昭王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汉水两岸民众对母亲河汉江崇拜的文化象征。汉水女神、湘水女神、巫山女神和洛水女神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女神,而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的江河女神。自先秦以来就有祭祀汉水女神的风俗,秦汉大一统之后国家祭祀的地点就在汉中盆地汉江与褒河交汇处。端午节起源于汉江两岸民众纪念汉水女神,后来转变为纪念屈原。[28]    

△东过南郑县南

县故褒之附庸也。周显王之世,蜀有褒汉之地。至六国,楚人兼之。怀王衰弱,秦略取焉。周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汉中郡,因水名也。耆旧传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即汉中郡治也。汉高祖入秦,项羽封为汉王。萧何曰:天汉,美名也。遂都南郑。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南凭北结,环雉金墉漆井,皆汉所修筑也。地沃川险,魏武方之鸡肋,曰:释骐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求?遂留杜子绪镇南郑而还。晋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马勋,断小城东面三分之一,以为梁州汉中郡南郑县治也。自宋、齐、魏咸相仍焉。水南即汉阴城也,相承言吕后所居也。

南郑县故城,汉台遗址位于汉中市城区汉台巷,系汉代遗存,传为汉王刘邦在汉中时的宫殿基址。现存夯土台基,以砖石包砌,自南向北呈三阶台逐层升高,南北长156米,东西宽72米,最高处约6米:1985年钻探得知。夯土中杂有五花土和砖瓦残块。东侧存鼓形玉石1块,高1.04米,直径1.02米、上有凿钻哀迹。宋以降,相继修建有楼台亭阁。在汉台北缘最高处,存清代建筑望江楼(见本区该条)及明清碑石数十通。1959年辟为汉中市博物馆[29]则汉中郡治南郑县城内之小城很可能是围绕汉台一带所筑之宫城。而周四十二里之大城应为南郑城之郭城。

汉阴城,按注文“水南即汉阴城也”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初步推析汉阴城很可能位于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汉墓群附近,与汉台遗址隔江相望。大河坎墓群位于大河坎村,系汉、西晋遗存,面积不详。1972年暴露汉代砖券基数座,出土陶罐、壶及铜镜等。1965年发现两晋基1座,出上圆圈纹头饰、嵌玛瑙簪等[30]

有廉水出巴岭山,北流迳廉川,故水得其名矣。廉水又北注汉水。汉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山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由,盖社主之流,百姓四时祈祷焉。俗谓之獠子水,夹溉诸田,散流左注汉水。汉水又东,得长柳渡,长柳,村名也。汉太尉李固墓,碑铭尚存,文字剥落,不可复识。    

廉水,即今陕西南郑县西南汉江支流濂水。《水经·沔水注》:“廉水出巴岭山,北流径廉川,故水得其名矣。廉水又北注汉水。” 《寰宇记》 卷113作 “廉津”。《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李茂贞安远军,蜀将王忠璠等救之,“壁于廉、让之间”。即此。

池水,按方位次序考量颇疑与冷水河有渊源。

旱山,汉山古名“旱山”,故“汉、旱”通用,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因讳天旱,始由南郑县政府明令公布,改为“汉山”。汉山在南郑县(周家坪)南十里,突立高耸,麓周约六十里,山顶海拔1743.3米。由青树子街东,新修公路登山,曲折盘桓,经八十一个弯道,始达山巅,计长12.5公里。汉山历史悠久,《诗经·大雅》云“瞻彼旱麓”,即指此也。汉中也是由它而得名的,据《汉中府志》载:“郡临汉水之阳,面对汉山,故名汉中”。

汉山又是汉中盆地的晴雨表,《南郑县志》载:“(汉山)顶上有云即雨”。汉中人谚语云:“汉山顶亮,晒得够呛,汉山戴帽(起云),大雨即到”。汉山顶上有塔儿坪,亦曰“汉由献”,旁原有石牛十二头,今已不存,又有石池水,今尚残存。

长柳村,即今陕西城固县西柳林镇。

汉太尉李固墓,陕西城固县柳林镇李固庙村李固墓。墓地在村北高坡沿上,墓为南北向,墓基南北长42米,东西宽23米,封土冢高5米许。墓前立碑,立于南宋孝宗赵眘乾道六年(1170年),为当时城固县令阎苍舒所立,碑刻“汉忠臣太尉李公神道碑”。另一碑上刻隶书“汉太尉李公固墓”,为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墓前还遗有汉代石狮一尊,体态雄健,但已剥蚀,墓顶右后有火药树一株,周围有柏树多株。此外,墓前约30米处原有李固庙,现仅存一院。    

上图为《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秦汉拓本》中的“李固残碑”

汉水又东迳胡城南。义熙十三年,城上有密云细雨,五色昭章,人相与谓之庆云,休符当出,晓而云霁,乃觉城崩半许沦水,出铜钟十二枚。刺史索邈奉送洛阳,归之宋公府。南对扁鹊城,当是越人旧所迳涉,故邑流其名耳。汉水出于二城之间,右会磐余水,水出南山巴岭上,泉流两分,飞清派注,南入蜀水,北注汉津,谓之磐余口。庾仲雍曰:磐余去胡城二十里。汉水又左会文水,水即门水也,出胡城北山石穴中。长老云:杜阳有仙人宫,石穴,宫之前门,故号其川为门川,水为门水。东南流迳胡城北,三城奇对,隔谷罗布,深沟固垒,高台相距。门水右注汉水,谓之高桥溪口。

胡城,胡城遗址在今城固县柳林镇古城村东北侧,系汉代遗存,位于汉江北岸台地上。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05米,南北宽320米。尚存夯筑北墙,长约400米。残高3米。夯层厚8~25厘米,夯土中夹有泥质红、黑陶片。东墙残留城门遗迹。地表散布大量条砖、绳纹瓦残片。《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载.汉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回国、携副使及胡妻归城固故里,筑此城而居,故名“古胡城”,后简称“古城”。为一说。[31]

扁鹊城,地方学者认为按上述《水经注》述:“汉水出胡城、扁鹊城之间”,胡城、高桥城、扁鹊城“三城奇对”。扁鹊城故址在今梁家庵村一带。当时汉水主河道直逼胡城,今梁家庵村尚在汉水南。后汉水主河道南移,扁鹊城废,迁移他处。至于以名命城、观的扁鹊,现代医史研究者认为“扁鹊实际是古代医生荣誉的集体称号”(见城固县志《体育卫生志》第九章)。此证明北魏前本县有名医,医术精湛,人称“扁鹊”,其居住的地方,称扁鹊城、观[32]    

三城奇对高桥城,地方学者认为按《水经注》记述:文水“东南流经胡城北,三城奇对,隔谷罗布,深沟固垒,高台相距,门水(即文水)右注汉水谓之高桥溪口”。当时汉水主河道直逼胡城下,会文川河后绕今沙河营东流。三城即胡城、高桥城、扁鹊城。据《梁书兰钦传》:梁大同元年(536)北魏攻南郑,梁破北魏于文川河东岸高桥城。按上记述,高桥城故址约在今沙河营镇官井村西的清凉寺或其附近。[33]

磐余水,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南三十里南沙河。《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引《(汉中) 府志》:“有南沙河,在县西南三十里; 又小沙河,在县南十里。源俱出巴山,合流入汉江,疑即古磐余水也”

门水,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文川河。《水经·沔水注》:“汉水又左会文水,水即门水也。”《南史·胡谐之传》:范柏年对宋明帝言:“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文川即文水。《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引《(城固)县志》:“文水在县西北四十里。两水合流,有如文字。”

汉水又东,黑水注之。水出北山,南流入汉。庾仲雍曰:黑水去高桥三十里。诸葛亮《笺》云:朝发南郑,墓宿黑水,四五十里,指谓是水也,道则百里也。

黑水,在今陕西城固县北。雍州南以黑水及秦岭与梁州分界。

又东过城固县南,又东,过魏兴安阳县南,涔水出自旱山,北注之。常琚《华阳国志》曰:蜀以城固为乐城县也。安阳县故隶汉中,魏分汉中立魏兴郡,安阳隶焉。涔水出西南而东北入汉。

城固县,秦于今县城东置成固县。秦、汉属汉中郡。三国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于此筑东城。南朝宋改名城固县,取“城池坚固”之意。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城固县大草坝汉城址有渊源。大草坝城址位于城固县城关镇大草坝村东550米,系汉代遗存,1938、1988年调查。位于湑水河西岸山梁上;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东西宽约180米:地表墙垣无存,仅见残墙基址。城东南有一高2米、宽1米的夯土台,台中有一深孔,形似旗台。城址内散布绳纹板瓦、简瓦、子母口方格纹条砖、瓦当等:1938年发掘汉代砖室基,出土釉陶博山炉、釉陶锺、陶仓、陶罐、铜器、残铁剑等。《水经注》等载,汉王刘邦曾驻于此,因名“汉王城”。(参见《西北史地》1938年1期)    

涔水,城固县地方学者认为即《汉书·地理志》所讲的鬵水,即今堰沟河。但堰沟河源于城固县境内汪坝乡曹坝村“东北入汉”,并非出自南郑县旱山(汉山)。[34]向隆中在《城固县南北二城考释》一文中认为:《汉书·地理志》汉中郡安阳条下班固注:“鬵谷水出西南入汉; 左谷水出北, 南入汉”;《补注》王先谦曰:“水出西南而东北入汉”。《水经注》载: “涔水出西南而东北入汉”“《一统志》曰:“涔水在今城固县南”。《汉书·地理志》汉中郡安阳县下班固所说的鬵(潜) 谷水, 即《水经》及《注》之涔( cen) 水(鬵、涔古音同).....向氏进一步推论:按上述资料印证, 涔水当为今城固县三合乡之“堰沟河”,发源于城固县汪坝乡(米仓山, 古为南郑辖地)。北流经县境天明寺、盐井坝至城固县城南( 即汉成固县西南)入汉水。左谷水即今湑水河, 从北来, 至城固东六里许( 汉成固故城东)入汉水[35]

旱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诗经·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毛传:“旱,山名。”《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南郑县:“旱山,池水所出, 东北入海。”《水经·沔水注》:“汉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即此。《寰宇记》卷133南郑县:旱山“傍有石牛十二头,一云五头。盖秦惠王所造以绐蜀者”。[36]    

安阳县,按上述郦注“又东过城固县南,又东,过魏兴安阳县南”,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安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置安康县,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南朝宋为安康郡治。[37]比对上述郦注所述方位次序,此处郦注所指的安阳县很显然针对汉汉中郡安阳县故城而言,并非是指三国魏移治陕西石泉县东南魏兴安阳县,盖此处郦氏误将汉汉中郡安阳县与三国魏兴郡安阳县混为一谈

左谷水出西北,而东南入汉。左谷水出汉北,即智水也。北发听山,山下有穴水,穴水东南流,历平川中,谓之智乡,水曰智水。川有唐公祠。唐君字公房,成固人也。学道得仙,入云台山,合丹服之,白日升天。鸡鸣天上,狗吠云中,唯以鼠恶,留之。鼠乃感激,以月晦日。吐肠胃更生,故时人谓之唐鼠也。公房升仙之日,婿行未还,不获同阶云路,约以此川为居,言无繁霜蛟虎之患,其俗以为信然。因号为婿乡,故水亦即名焉。百姓为之立庙于其处,刊石立碑,表述灵异也。婿水南历婿乡溪,出山东南流,迳通关势南。山高百馀丈,上有匈奴城,方五里,浚堑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

左谷水婿水),湑水河,又称湑水,是陕南汉中盆地汉江的一条普通支流,其“源出陕西佛坪县,循秦岭南麓西流,折而东南,经城固县入汉江”;其河流百分之九十在城固县境内,干流长167公里,流域面积2340平方公里。怪异的是这条河却有很多种称谓,从汉代至民国,先后有左谷水、聟水、聓水、智水、壻水、婿水、听水、秦潭、湑水等名字,可谓天下奇观。湑水河名称众多的原因,除有自然地理因素外,更多的与地方人文因素有关。左谷水是目前湑水最早的称谓,班固的《前汉书·地理志·汉中郡》载:“左谷水出北,南入汉”;《前汉书新注》进一步说:“左谷水,即湑水河。”为什么湑水左谷水熊会贞认为:“盖以谷在汉水之左,故名左谷水。”[38]

匈奴城,在今陕西城固县北。《水经·沔水注》:“壻水南历壻乡溪, 出山东南流,径通关势南。山高百余丈,上有匈奴城,方五里,浚堑三重”    

通关势,地方学者认为即今斗山。按此匈奴城应在斗山上。

婿水又东迳七女冢,冢夹水罗布如七星,高十馀丈,周回数亩。元嘉六年,大水,破坟,坟崩,出铜不可称计。得一塼刻云:项氏伯无子,七女造墩,世人疑是项伯冢。

水北有七女池,池东有明月池,状如偃月,皆相通注,谓之张良渠,盖良所开也。婿水迳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又东南迳大城固北,城乘高势,北临婿水。水北有韩信台,高十馀丈,上容百许人,相传高祖斋七日,置坛,设九宾礼,以礼拜信也。婿水东回南转,又迳其城东,而南入汉水,谓之三水口也。汉水又东会益口,水出北山益谷,东南流注于汉水。

七女冢,在城固县东北七女湖与明月湖附近。

七女池,在城固县东北明月池之西。七女池,因在七女家附近,据土成冢,低洼之处而成池,故名七女池。[39]

樊哙台,在汉中市城固县五郎庙乡黄家村,公路东侧有一座长满树木的土堆。相传,这里是樊哙在汉中时,率领士卒所筑的土台,被称为“樊哙台”。后来,讹传为“樊哙墓”,2008年9月16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城固,按卷三十二涔水条“涔水即鬵水也。东北流,迳城固南城北......渡沔取北城,城即大城固县治也。大城固汉城固之北城[40],亦即前文所述的城固县,位于今成固县大草坝汉城址亦称“汉王城向隆中在《城固县南北二城考释》一文中认为汉代城固之北城应为今城固县东的“汉王城”[41]

韩信台,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北湑水河北岸。唐岑参 《赴嘉州过城固寻永安超禅师》诗:“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汉水又东至灙城南,与洛谷水合。水北出洛谷,谷北通长安。其水南流,右则灙水注之。水发西溪,东南流合为一水,乱流南出,际其城西,南注汉水。汉水又东迳小城固南,州治大城固,移县北,故曰小城固。城北百二十里,有兴势坂,诸葛亮出洛谷,戍兴势,置烽火楼,处处通照。

灙城,北魏正始中置,治今陕西省洋县。隋开皇初废。

洛谷水,下游河道大致相当今汤水河(灙水)。

洛谷,李晓杰等认为洛谷今西骆峪[42]

灙水,《清史稿·地理志》洋县:“灙水即铁冶河。”

小城固,在今陕西洋县东。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洋县东联城址有关联,该城位于贯溪乡东联村内,系秦~汉遗存,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尚存东南角夯筑城墙,残长15米,残高1.5米,基宽2米。城内散布大量外绳纹、内布纹板瓦、筒瓦残片,瓦厚1.4~1.9厘米[43]

兴势坂,在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亦曰兴势山。山形如盆,外甚险,中有大谷。《三国志·书·法正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即此。

汉水东历上涛,而迳于龙下,盖伏石惊湍,流屯激怒,故有上下二涛之名。龙下,地名也。有丘郭坟墟,旧谓此馆为龙下亭。自白马迄此,则平川夹势,水丰壤沃,利方三蜀矣。度此,溯洄从汉,为山行之始。

自白马迄此,则平川夹势,水丰壤沃,利方三蜀矣”,张超、梁中效等学者认为:从沔阳县﹙今勉县﹚“白马城”﹙古阳平关﹚到城固县﹙今洋县﹚“龙下亭”﹙今龙亭﹚,是汉水上游最美的河谷盆地——汉中盆地,这里是诸葛亮北伐的战略基地,他多次迁徙人口到汉中,大兴屯田,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支撑北伐大业[44]    

汉水又东迳石门滩,山峡也。东会酉水,水北出秦岭酉谷,南历重山,与寒泉合,水东出寒泉岭。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颓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原,风雨之池。其水西流入于酉水。酉水又南注汉,谓之酉口。

石门滩,杨守敬按《名胜志》推测石门滩洋县东,约上涛、下涛东八里处。守敬按:《名胜志》,上涛、下涛东五里为鸳鸯滩,又三里为石门滩。在今洋县东[45]

酉水,即今陕西洋县酉水河。《水经·沔水注》:酉水“北出秦岭酉谷……南注汉”。《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引《县志》:“酉水河在县东七十里”

寒泉岭,又名寒泉山,在今陕西洋县北一百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90洋州:寒泉山,“ 《汉中记》云,秦唐公昉师事仙人李八百,公昉中渴,八百以杖指崖出涌泉,即此”。

汉水又东迳妫虚滩。《世本》曰:舜居妫内,在汉中西城县。或言妫墟在西北,舜所居也。或作姚墟。故后或姓姚,或姓妫,妫、姚之异,事妄未知所从。余按应邵之言,是地于西城为西北也。

妫虚滩, 故址在今陕西省洋县酉水河下游东岸。

汉中西城县,秦惠王更元13年前312年),在陕西安康市汉江北岸中渡台设西城县,为汉中郡治所。东汉改属汉中郡,建安末为西城郡治。三国魏兴郡治。西晋改属魏兴郡。南朝宋、齐、梁仍为魏兴郡治。中渡台遗址位于安康市忠义乡中渡台村西南50米,系新石器时代、秦~汉、明遗存,1958年调查。位于汉江北岸台地上,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暴露有红烧土层。采集有泥质红陶片,器表饰绳纹、篮纹或素面磨光,器形可辨钵、盆、罐、锉等;还出土磨光石斧、锛、环,砾石片、烧骨等。属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暴露有秦汉时期的灰坑、钱币窖藏、筒状绳纹陶水管、菱纹砖地面等,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灰陶罐、鼎、瓮、洗残片,出土铜剑、蒺藜、磨光石斧及云纹瓦当、带字泥封、绳纹板瓦、简瓦等。一说该地为秦汉中郡故城,西汉因之,东汉迁郡治至今汉中南郑县。该地原有虞帝庙,今尚存明嘉靖间“虞帝陶渔河滨处”碑1通。(参见《考古》1960年3期、《水经注》、《元和郡县志》)    

汉水又东迳猴径滩,山多猴猿,好乘危缀饮,故滩受斯名焉。汉水又东迳小、大黄金南,山有黄金峭,水北对黄金谷。有黄金戍傍山依峭,险折七里。氐掠汉中,阻此为戍,兴铁城相对,一城在山上,容百馀人,一城在山下,可置百许人,言其险峻,故以金、铁制名矣。昔杨难当令魏兴太守薛健据黄金,姜宝据铁城。宋遣秦州刺史萧思话西讨。话令阴平太守萧坦攻拔之,贼退酉水矣。

猴径滩黄金峭,由于秦巴山地植被茂密,汉水两岸的山上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今洋县酉水与黄金峡之间,有一个“猴径滩”。今洋县黄金峡,是汉水上游著名的峡谷,山势陡峭,人迹罕至,野生动物乐在其中。由于秦巴山地植被茂密,自然环境良好,所以汉水及其支流水质良好,盛产嘉鱼。在今留坝县城南部出现三水相汇的景象[46]

黄金戍,汉置,在今陕西洋县东八十五里。《三国志·书·王平传》:蜀汉延熙七年 (244),曹爽侵汉中,王平议先遣军据兴势,“若贼分向金,平千人下自临之”。黄金戍和铁城是东晋南北朝时晋、宋、魏、氐族杨氏争夺的重要城堡和隘口。《元和郡县志卷二二曰:“故铁城在(兴道)县西北八十里。”史家考证,二城堡故址在今洋县东北金水街附近[47]

李之勤认为黄金水就是现在的金水河,黄金山与黄金戌均在今洋县东的金水镇附近,金水河经此处南注汉江,周城公路(周至县城固县)沿金水河河谷南来至此,折西去洋县,城固。其东不远山梁上有险隘名铁锁关。登高瞭望,但见山岭坡陀,道路逶迤。东可见土门垭,可见青龙垭。古代的铁城戌,可能即在此一带。由“南接汉川,北枕驿道”之言,可知在南朝刘宋和北朝北魏对立时期,子午道的南段仍然维持着官驿大道的地位。[48]    

汉水又东合蘧蒢溪口。水北出就谷,在长安西南。其水南流迳巴溪戍西,又南迳阳都坂东,坂自上及下,盘折一十九曲,西连寒泉岭。《汉中记》曰:自西城涉黄金峭、寒泉岭、阳都坂,峻崿百重,绝壁万寻,既造其峰,谓已逾崧岱,复瞻前岭,又倍过之。言陟羊肠,超烟云之际,顾看向涂,杳然有不测之险。山丰野牛野羊腾岩越岭,驰走若飞,触突树木,十围皆倒。山殚艮阻,地穷坎势矣。其水南历蘧蒢溪,谓之蘧蒢水,而南流注于汉,谓之蒢口。

蘧蒢溪,李之勤认为上述注文中的蘧蘸溪,就是现在的子午河,所说的寒泉岭、阳都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地方,虽难确指,当都在洋县金水镇与西乡县南子午镇间汉江左侧的子午道上。《汉中记》虽把它们列为西城(即今安康)汉中大道上的险阻,实际上也是子午道南段的险阻。因为从汉中通往长安的子午道与从汉中通往安康的西城路,其西段,即从汉中到石泉县马池镇一段,在当时完全相同的,本来是一路而两用[49]

巴溪戍,在今陕西洋县东北巴人在史前的踪迹渺然难寻.学界或谓其为中原黄帝之后裔,或谓其承东方太嗥之衣钵,但都无法确证。三代时,巴人的行踪渐次清晰。从夏至商,巴人活跃于汉水上游的汉中、安康一带。《华阳国志·巴志》日: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此巴蜀即指今陕南、川西北地区。在记录殷商后期商帝武丁与其妻妇好用兵江汉的卜辞中多次出现“巴方”,并有“我収(登)人伐巴方”语,“我方”在汉水上游,“巴方”亦应在汉水上游一带。20世纪50年代版的顾颉刚、章巽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即将“巴方”约标于汉水上游黄金峡(今陕西洋县东南)地段.......春秋末叶,由于楚国的强大和巴、楚联盟的破裂,巴人在汉水流域式微。前477年,楚国大败巴国,伴随着“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华阳国志·巴志》),巴国无法再在汉水流域立足,乃南迁于鄂西南清江流域。汉水上游的巴人故地,成为一处处遗迹并进而演变成地名。《战国策·燕策二》苏代传述秦王之语时的“汉中之甲,乘舟于巴”,《水经注·沔水》之“巴岭山”、“巴岭”、“巴山”、“巴溪戍”等地名,就是巴人在汉中历史的印记。[50]    

汉水又东,右会洋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洋水导源巴山,东北流迳平阳城。《汉中记》曰:本西乡县治也。自城固南城南入三百八十里,距南郑四百八十里。洋川者,汉戚夫人之所生处也。高祖得而宠之,夫人思慕本乡,追求洋川米,帝为驿致长安。蠲复其乡,更名曰县,故又目其地为祥川,用表夫人载诞之休祥也。城即定远矣。汉和帝永元七年,封班超以汉中郡南郑县之西乡,为定远侯,即此也。洋水又东北流入汉,谓之城阳水口也。

洋水,即今陕西西乡县东泾洋河。源出陕西镇巴县南,北流经西乡县会牧马河,入于汉。

南郑县,战国秦置,为汉中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史记·项羽本纪》:楚汉之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汉中,都南郑”。即此。据《水经·沔水注》:“ 《耆旧传》 云,南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

西乡县(平阳城定远),三国蜀汉置南乡县,西晋太康二年(281)改现名,因张飞被封西乡侯,寄食采于此得名;另据《汉中府志》:与夔之东乡对,故名。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南十五里。北魏正始间废。

汉水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魏兴安康县治,有戍,统领流杂。汉水又东合直水,水北出子午谷岩岭下。又南枝分,东注旬水,又南迳蓰阁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临深渊。张子房烧绝栈阁,示无还也。又东南历直谷迳直城西而南流注汉。

敖头,一作滶头。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

魏兴安康县治,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南朝宋为安康治。    

直水,杨守敬认为即迟河。迟河即今陕西石泉县东池河守敬按:《地形志》,安康有直水。今曰迟河,出长安县腰竹岭即子午谷岩岭也[51]

子午谷,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北口有子午镇。为关中南通汉中之要道。《汉书·王莽传》:元始五年(5)秋,“莽以皇后有子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汉道者,名子午谷。”三国时,为交争的重要通道。南朝梁另开新路,略向西移, 自今西安市西南至宁陕县。唐天宝间,剑南涪州贡献生荔枝,即由此道以达长安。宋敏求《长安志》卷12:“子午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

蓰阁,地方学者王开认为腰竹岭南,池河源头西侧,岩石陡立,十分险峻,非筑栈道不能通过。据《水经注·沔水》记载,此处筑有“蓰阁”:“又南蓰阁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临深渊,张子房烧绝栈阁,示无还(意)也。又东南历直谷,径直城(今石泉县池河镇池河东侧有古直城县)西而流注(入)汉(水)。”现在的古桑墩南侧,有一小山头,山头顶部为平地,是古代置戍屯守的大好地方。小山头下岩石陡立,下临池河深谷,完全符合《水经注·沔水》所描写的自然地形,因知“蓰阁”(栈道)必在古桑墩东侧悬崖下。刘邦入汉中时,张良烧毁此一段栈道,除向项羽表示无返回关中的心意外,也有防备项羽追兵的考虑[52]

汉水又东迳直城南,又东迳千渡而至虾蟆,历汉阳潕口而届于彭溪龙灶矣,并溪涧滩碛之名也。汉水又东迳晋昌郡之宁都县南,县治松溪口。又东迳魏兴郡广城县,县治王谷。谷道南出巴獠有盐井,食之令人癭疾。汉水又东迳鱼脯谷口旧西城、广城二县,指此谷而分界也。

直城,古县名。北置,治今陕西省石泉县东南、池河东岸池河镇。为金城郡治。隋开皇初废。按郦注“(直水)又东南历直谷迳直城西而南流注汉”,比对文物地图颇疑直城与池河镇池河东岸的谭家湾村汉王城遗址有关联,该遗址系秦~汉、南北朝遗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8米。采集陶片均为泥质灰陶,饰绳纹、划纹、弦纹,可辨器形有罐、盆、瓮、鼎、釜、碗等。还发现灰陶绳纹板瓦、筒瓦和“半两”、“五铢”、“货布”等钱币。属秦汉时期遗存。另出土南北朝时期的定相花纹瓦当、菱形纹砖及金镯、鎏金乐胖钱等[53]一九八四年,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村民谭福全,在池河淘金挖到一只金蚕宝贝,无偿捐献给国家。经考古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虾蟆頧dui),地方学者庞佳辰认为在今汉江长阳大桥以南1公里处。史料记载全无,唯有地名犹存。或曰蛤蟆滩,或曰蛤蟆沟。访诸当地人,称江中原有乱石一堆,形似蝌蟆(方言,即蛤蟆),故名。因下游修建喜河水电站,此石堆已没于水底[54]

潕口,地方学者庞佳辰潕口为今日之富水河口。潕从水,潕口,当为潕水口,“潕”与“富”音近,富水当为潕水之音讹。《水经注》记载:“历汉阳潕口而届于彭溪龙灶矣,并溪涧滩碛之名也”,将汉阳与潕口连缀在一起,足见潕口离汉阳很近。而且它解释得很明白,汉阳、潕口、彭溪、龙灶,俱是溪涧滩碛之名。今汉阳以东,唯富水河距之最近,潕口为富水河口,应当无误。溯富水河而上,可达熨斗古镇,这里曾是汉江通达汉中西乡、四川的重要交通驿站,至今仍保留有青石古街[55]

彭溪,史料无载。具体地点无从考察。地方学者庞佳辰疑为位于汉江南岸的汉阴县木梓河。据杨守敬《水经图》云,“彭溪”即今紫阳任河。我们以为该说有误。根据《水经注》记载顺序,“(汉水)历汉阳潕口而届于彭溪龙灶矣,并溪涧滩碛之名也。汉水又东迳晋昌郡之宁都县南,县治松溪口。”那么,彭溪当在潕口和松溪口之间,而不应在松溪口以东下游的任河[56]    

晋昌郡之宁都县,南朝宋置,属晋昌都。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西北松溪乡。北魏属魏明郡。西魏为宁都郡治。北周废。

鱼脯谷,史料无载。疑为今日之洞河河谷。鱼脯谷口,即洞河入汉江处,故址在今日之紫阳县洞河镇。《水经注》记载:“汉水又东迳鱼脯谷口,旧西城、广城二县,指此谷而分界也。”大意是说,汉水又往东流经鱼脯谷口,从前西城、广城两县以此谷而分界。汉江经过紫阳、岚皋,在两县分界处有洞河汇入,今紫阳与岚皋仍以洞河为界。岚皋,过去岚河下游归属安康,清道光二年才开始设厅。西城为今安康,广城为今紫阳,《水经注》记载,“旧西城、广城二县,指此谷而分界也”,其所记不差,洞河河口,即为鱼脯谷口[57]

魏兴郡广城县,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

王谷,《陕西志》载“王谷是壬谷之讹。壬谷就是壬河的河谷,是古代安康盆地通往四川北部的重要交通要道,壬河今作任河”[58]

△又东过西城县南。

汉水又东迳鳖池而为鲸滩,鲸,大也。《蜀都赋》曰:流汉汤汤,惊浪雷奔,望之天回,即之云昏者也。

鳖池,史料无载。今日已没于瀛湖库区,无从考察。地方学者庞佳辰以为,今日瀛湖库区有地名月池,与鳖池有音讹的可能。《水经注》记载,“汉水又东迳鳖池而为鲸滩”,即汉江经过洞河河口后,向东流经过鳖池。今日之月池,与《水经注》记载的鳖池的位置大体符合[59]

汉水又东迳岚谷北口,嶂远溪深,涧峡险邃,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飗飗,故川谷擅其目矣。汉水又东,右得大势,势阻急溪,故亦曰急势也。依山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梁州督护吉挹所治,苻坚遣偏军韦钟伐挹,挹固守二年,不能下,无援,遂陷。    

岚谷,即岚河,长江流域汉江的支流。古称岚谷。据《大清一统志》载:“岚河两岸山多岚气,故名岚河”。岚河源于陕西省平利县八仙乡马家垭口北麓,由龙洞河、南溪河、正阳河、让河、龙门河、鸦河和百好河等支流汇集而成,经岚皋县安康市注入汉江。全长153公里,流域面积2130平方公里,河床比降6.03‰[60]

吉挹城,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南九里魏山上。《寰宇记》卷141金州西城县:吉挹城“晋吉挹为梁州时,为苻坚所攻,遂于县南九里峻山上筑此城,攻围三年,挹坚守不下,是名吉挹城”。

汉水右对月谷口,山有坂月川,于中黄壤沃衍,而桑麻列植,佳饶水田,故孟达《与诸葛亮书》,善其川土沃美也。汉水又东,迳西城县故城南,《地理志》曰:西城,故汉中郡之属县也。汉末为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以申仪为西城太守。仪据郡降魏。魏文帝改为魏兴郡,治故西城县之故城也。氐略汉川,梁州移治于此。城内有舜祠、汉高帝庙,置民九户,岁时奉祠焉。

坂月川,所谓坂月川,即由月河积淀而成的月型坝地,明清士人称月谷川,今人称之为月河川道[61]

月川水,即今陕西安康市月河。《清一统志·兴安府一》:月川水,“《旧州志》谓之越河,在州西七里。自凤凰山东流至石泉,受迟河水,至汉阴受添河水。过越岭关,受白鱼沟水,又受恒河水。昔经牛山麓,明末南徙,又东受傅家河水,又东流数十里入汉”。月河,发源于汉阴县境凤凰山麓高梁铺,与曲折回流的汉江呈“弓弦”状,似汉江弓之弦,从西北向东南迂回秦岭余脉与凤凰山之间流淌沉淀、积壤成川,在安康城上溯数里的许家台汇入汉江[62]    

汉水又东为鳣湍,洪波渀荡,漰浪云颓,古耆旧言,有鳣鱼奋鳍溯流,望涛直上,至此则暴鳃失济,故因名湍矣。

鳣湍,史料无载,无从确定具体地点。地方学者庞佳辰等认为其区域在今安康与旬阳间。《水经注》记载:“汉水又东为鳣湍,洪波渀荡,漰浪云颓,古耆旧言,有鳣鱼奋鳍溯流,望涛直上,至此则暴鳃失济,故因名湍矣。”意思是说,汉水又东流,就到鳣湍,(这里)急流奔腾,水浪滔天。古时老人们传说,有一条鳣鱼迎着浪涛奋力逆流而上,游到此处则鱼鳃破裂,力竭而亡,因而名为鳣湍。关于鳣湍的位置,地方学者庞佳辰以为,一疑似今日之枣阳附近河段。今日之枣阳河段,有神滩、二郎滩、火焰滩三处险滩,礁石潜底,激流奔腾,相对其他地方,更具危险性。二疑似黄洋河入汉江处,过去这里水势凶险,如遇洪涝,黄洋河堵住汉江东去,水波漫漶,常危及安康城区。至今在入江口矗立有奠安塔一座,以镇江流。此外,距离入江口不远处即为张滩古镇,“张滩”或为鳣湍之音讹[63]

汉水又东合旬水,水北出旬山,东南流迳平阳戍下与直水枝分东注,迳平阳戍入旬水,旬水又东南迳旬阳县,与柞水合。水西出柞溪,南流迳重岩堡西,屈而东流,迳其堡南,东南注于旬水。旬水又东南迳旬阳县南,县北山有悬书崖,高五十丈,刻石作字,人不能上,不知所述,山下有石坛,上有马迹五所,名曰马迹山。旬水东南注汉,谓之旬口。汉水又东迳木兰寨南,右岸有城,名伎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处为木兰寨,云:吴朝遣军救孟达于此矣。

旬水,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洵河。《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旬阳:“北山,旬水所出,南入沔。”旬河。源出宁陕县东北,东南流经镇安县,至旬阳县东注汉水。《三国志·书 ·封传》:申仪降,为魏兴太守,“封员乡,屯洵口”。即此。    

旬山, 地方学者认为旬河出自秦岭南坡的旬山——甘沟垴[64]

柞水,一名泎水。即今陕西安县东乾祐河。《清一统志· 商州》 “柞水” 条引 《县志》:乾祐河“在 (镇安) 县东三里,即泎水也。源出咸宁县秦岭,至旧县关入县境,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合洵河”。

平阳戍,所未详也。

旬阳县,古旧县名。西晋太康四年(283年)置,治今陕西省旬阳县北汉水北岸。属兴郡。北魏为洵阳郡治。南朝宋、齐为旬阳县,西魏为洵阳县,为洵州、洵阳郡治。北周为洵阳郡治。按文物地图集,旬阳县城关镇一带有数处高等级战国墓群如:城关镇十旬路墓群、城关镇街寺坪墓群等。由此可窥知旬阳县城关镇一带早在战国时期就筑有一定规模的城邑了。故此旬阳城建史亦大致可上溯到战国中期。【备注:十旬路墓群,位于旬阳城关镇十旬路·战国楚,面积不详。1985年清理战国中期楚墓1座,出土青铜剑、铍、戈、钲、玉瑷及陶敦、匜、盆等10余件。1988年暴露战国楚墓1座,出土铜鸭首形带钩、车马饰,陶彩绘壶、敦、鼎、盘、匜及玉饰、骨饰等,共40余件。(参见《文物》1987年5期、《文博》1991年5期);寺坪墓群〔城关镇街·战国、汉〕面积及墓葬形制不详。1984年出土战国铜矛;汉代铜钫、长颈壶及陶罐、壶等20余件。其中铜矛长15.27厘米:长颈壶高38厘米,器表饰蕉叶纹、蟠虺纹。1986年出土圆雕煤精石狮1件,狮呈墨黑色,卧姿,腹间有一圆穿孔。(参见《文博》1988年6期)[65]

马迹山,在今陕西旬阳县北。

悬书崖,在今陕西旬阳县北。

木兰寨,塞,又作寨。在今陕西省旬阳县东汉水北岸。汉水“右岸有城,名伎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处为木兰寨”(《水经注·沔水》)。三国魏太和元年(227年),孟达阴许归蜀,司马懿潜军进讨,“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兰塞以救达,懿分诸将以距之”(《资治通鉴》),即此。    

伎陵城,据考古调查,城址当在旬阳县城东15里,汉江南岸杨家河一带[66][67][67][67][67][67][67][67][67][67][67]

汉水又东,左得育溪,兴晋、旬阳二县分界于是谷。

育溪,蜀河,即古之育溪(育又作洧),源于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胡家岩,属汉江一级支流,全长67.1公里,流域面积592平方公里,由郧西县入陕西省旬阳市境红军镇(原红军乡),流经双河镇、蜀河镇两镇的圣驾、红军、潘家、西岔、双镇、庙坪、龙家、三官、蜀河等村镇,于蜀河镇汇入汉江。境内流长58.64公里,流域面积696.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8.16‰。[67]

汉水又东合甲水口,水出秦岭山,东南流,迳金井城南,又东迳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水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南迳阳亭聚西,俗谓之平阳水。南合丰乡川水,水出弘农丰乡东山,西南流迳丰乡故城南。京相璠曰:南乡淅县有故鄷乡,《春秋》所谓丰淅也,于《地理志》属弘农,今属南乡。又西南合关祔水。关祔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甲水又东南迳魏兴郡之兴晋县南,晋武帝太康中立。甲水又东,右入汉水。

甲水,又名夹河、吉水。即今湖北郧西县西金钱河。《汉书·地理志》 弘农上雒县:“又有甲水,出秦岭山,东南至锡入沔,过郡三,行五百七十里。”《水经·沔水注》:甲水“出秦岭山,东南流径金井城南,又东径上庸郡北……又东南径兴郡之兴晋县南,……甲水又东,右入汉水”。

金井城,金井城故址在柞水县丰北河乡北河街附近,地处南河与金井河交汇之处,《水经注》载:“(甲)水出秦岭山,东南流,迳金井城南”。甲水又名金井河下游今称金钱河[68]    

上庸郡,上庸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析汉中郡而置,属荆州,治所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上庸郡辖北巫、安乐、武陵、安富、微阳5县[69]

关祔水俗谓之平阳水),又名色河。即今陕西山阳县西马滩河。

阳亭县,南朝宋设置。故址在山阳县色河铺西北,辖区约为今山阳县西部和柞水县东部。南齐撤销。北魏太延五年(439)复设。北周保定元年(561)改名南阳县[70]

青泥西山,即今陕西商州西南五十里武安山。《水经·沔水注》:关祔水“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即此。

阳亭聚,杨守敬认为阳亭县治所可能就在阳亭聚守敬按:阳亭县盖即置於阳亭聚,依例当作南迳阳亭县,而云迳阳亭聚,偶变文书之耳。)

丰乡川水,又作丰河。即今陕西山阳县之县河。

丰乡故城,即今陕西山阳县。《水经·沔水注》:丰乡川水“出弘农丰乡东山,西南流径丰乡故城南”。《水经注疏》:“敬按:后上庸郡丰阳县,今山阳县治。详郦氏所指之丰乡故城,即丰阳城也。”

兴晋县,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平阳县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属。三年为魏兴郡治。西魏废。

汉水又东为龙渊,渊上有胡鼻山,石类胡人鼻故也。下临龙井渚,渊深数丈。汉水又东迳魏兴郡之锡县故城北,为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中,王莽之锡治也。县有锡义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十数丈,世传列仙所居。今有道士,被发饵术,恒数十人。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    

龙渊胡鼻山,汉水在汇合了甲水之后,水量骤增但在两岸山脉的夹束下,形成了水深数丈的龙。按方位次序考量约在今白河县城西北方向的勋西县夹河关一带

龙渊示意图 底图截自腾讯地形图

锡穴,郧阳区五峰乡历史悠久。远在夏、商、周时期,郧县称为“麇国”。据记载和史家考证,其国都设在原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有传说是由于长年战乱和汉江河谷的地壳变化,国都沉陷于地下,也有传说是麇国为躲避楚国的剿灭而专门修筑了地下都城。2003年3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所地球物理系专家应用探地雷达与高精度磁力仪对肖家河村进行探测,初步结论地下存在有一定范围的空间,此空间可能是尘封了近三千多年的“古麇国国都”遗址。2006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挖掘,发现该地附近有47座春秋时期的古墓,其中4号墓是我省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春秋时期的古墓,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同时,该遗址距春秋时期汉江中上游唯一保存完好的古铜矿安城铜矿仅10公里,距春秋古战场遗址不足25公里。根据探测结果分析和史料记载和相关春秋古墓遗址链条的印证,以及当地传说,都充分证明肖家河村为春秋时期麇国都城——锡穴的遗址。该遗址滨临汉江,又与其他远古遗址紧密相联,极易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春秋文化旅游区。因此,保护性开发该遗址,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71]

锡县故城,秦代设置。因古锡穴得名,故址在白河县白石河之西,辖区约为今白河县地及湖北省郧县、郧西县地。西汉以后辖区约为今白河县地。新莽改名锡治县。东汉初复旧名。南朝梁废。[72]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锡县一带是故《春秋》之锡穴地也,但锡县故城位于锡穴郧阳区五峰乡肖家河村一带)之西的沔水上游。    

白石滩,杨守敬认为在白河县东南二里处。(守敬按:今白石渡在白河县东南二里[73]

锡义山,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均州丰利县:“有锡义山,一名天心山。”《辞渊》:鍚,音羊,马额上发响声的金属饰物。据考证,鍚义山在今郧西羊尾镇境内朱家沟村,今名羊尾巴山,又名天心山,与娘娘山毗邻,属秦岭东延余脉。羊尾镇因此山而得名。因濒临汉江的羊尾镇一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繁,导致当地土著民不存,明成化年间沦为流民栖息地。又因钖义山的“钖”,古意念“阳”,念长了转变成“羊”;“尾”是个同义双音字,一念义,一念尾,久而久之,演变成羊尾山,最后以讹传讹演化成今天的羊尾巴山。

汉水又东迳长利谷南,入谷,有长利故城,旧县也。汉水又东历姚方,盖舜后枝居是处,故地留姚称也。

长利谷,勋县五峰有“汉江故道”这一特殊的地理景观,地方学者认为此处 寻找已久而又莫衷一是的长利川之所在。长利川,又称长利谷,从现有的记载看,早期是称谷的,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水经注》说:“汉水东经锡县古城北,县古春秋鍚穴之地也。又东经长利谷南,入谷有长利故城,旧县也。”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大概根据此段记载,将长利谷与天河对应了起来。根据其地图所示,汉代的长利县城在今郧西县城和天河口镇之间的天河岸边,而离天河口略近,大约10公里。据此,学者提出五峰的汉江古道——今西峰村就是长利川的观点[74]

长利故城,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东汉废。西晋太康四年(283)复置,属魏兴郡。五年(284)废。

姚方,郧县境内汉江南岸曾有一处地名叫令牌石。《水经注》载“汉水又东历姚方,盖舜后枝居是处,故地留姚称也”,姚方正在令牌石的对岸。在姚方边有一条归仙河(又名归湘河),其入汉水处正对令牌石,河边有一处地名叫双庙,地方学者凌智民认为或为秦始皇赭二妃庙后其后人改祭之所。[75]梁中效认为汉水流域及其相邻地区是虞舜韶乐主要传播之地。《汉书·礼乐志》云:哓作大章,舜作招、禹作夏。”舜的韶乐主要是吸收了南方音乐的养料,如《史记·乐书》所云:“做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而舜在汉水流域的活动遗迹甚多。水经注·沔水》云:汉水又东迳妫虚滩,世本》曰:舜居妫内,在汉中西城县。”西城县旧城,“城内有舜祠、汉高庙,置民九户,岁时奉祠焉。”“汉水又东历姚方,盖舜后枝居是处,故地留姚称也。”由郦道元的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水上游还有舜的遗迹和舜的崇拜。[76]    

作者简介:

杨年生,男,山西应县人,独立学者(《水经注》系统探究者),目前已初步完成《水经注》三十四卷考释初稿。系列拙作详《水经注》探究系列公众号。(备注:《水经注》探究系列公众号读者群主要以高校历史地理专业的青年师生及地方文博学者为主)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生活区6区22号楼2单元204号

电话:15513910634

邮箱:yangns@126.com    


 


[①]“三层二维法”本质而言属多重考证法的范畴;三层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二维即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维度。通常而言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资料为据等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校验去综合考量系统探究相关史地疑难。2020年9月26日,笔者应邀参加广州大学主办的“中日城市史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并以“《水经注》里的广州”为主题作汇报交流。日本著名史学家平田茂树教授点评:“三层二维法”很重要。详《水经注》里的广州,广州大学:《中日城市史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0年9月26日。

[②]备注:为行文之便,本篇对《水经注》卷二十七部分涉及湖北地域的文本亦一并纳入统筹考量。

[③]如乾隆在《御制文集二集》之《热河考》一文中,指摘《水经注》所讲武列水(即热河)“三川合流之序则不足据。”批评郦道元“徒尚耳食耳,而未尝亲履其地,晰其支派脉络分合之由,毋怪乎其舛也。”

[④]“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摘自王国维著,《王国维考古学文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1,第25页。)

[⑤] 2020年9月26日,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岭南文化艺术学院与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中日城市史与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阪市立大学等学校的多位中日城市史研究学者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对城市历史地理和都市文化等问题展开讨论。笔者受邀参会,提交论文:《水经注》里的广州,并做汇报交流。学者们的交流涉及城市史、海洋史、经济史、东西交流史、环境史等多方面,体现了史学学科的多元化,激发了历史研究的活力,是一次有特殊价值意义的学术会议。日本著名史学家平田茂树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认为:“三层二维法”很重要。 

[⑥]陈桥驿译注:《水经注》,中华书局,2015年1月,第7页

[⑦]《勉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勉县志,地震出版社,1989.11,第111页

[⑧] 张修桂:《水经·沔水注》襄樊—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附:《夏水注》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2011-04-30

[⑨]晏济亚方志研究:沔水与汉水的关系 

[⑩]晏济亚方志研究:沔水与汉水的关系 

[11] 张修桂:《水经·沔水注》襄樊—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附:《夏水注》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2011-04-30

[12] 文化之河西汉水,一条曾隐匿了身世的河流,人民日报,2018-05-24 15:16

[13] 《陕西文物地图集》(下),第1044页。

[14] 《陕西文物地图集》(下),第1044页。

[15] 李艳峰,赵永忠,阳举伟著,骆越源流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03,第92页

[16] 宋文富主编,宁强县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02,第214页

[17] 刘清河著,汉水文化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10,第9页

[18]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编著,陕西省湿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19.01,第142页

[19]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

[20]马孟龙杨智宇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地名校释四则历史地理 第37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09,第65页

[21] 刘清河勉县有座女郎庙,埋着张鲁之女张琪瑛!汉中市旅游 2018-01-18

[22] 赵二成,丁鹤翼主编,新编十万个为什么13交通卷,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06,第14页

[23] 《陕西文物地图集》(下),第963页。

[24] 留坝县古城遗址,留坝县人民政府网站 2020-08-25

[25] 留坝县古城遗址,留坝县人民政府网站 2020-08-25

[26] 刘珺珺:《岭外代答》中的古今语汇与名、物关系——以“丙穴嘉鱼”为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01-30   

[27] 来源:《陕西百科全书》

[28] 梁中效:寻访汉中汉水女神的文化遗踪,汉中日报,2022-04-13

[29] 《陕西省文物地图集》,第304页

[30] 《陕西省文物地图集》,第1026页。

[31]《陕西文物地图集》(下),第979页。

[32] 城固县有考史迹,三秦游网站 2012-6-18  

[33] 城固县有考史迹,三秦游网站 2012-6-18  

[34]穆育人主编;城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城固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02,第688页

[35]向隆中:《城固县南北二城考释》,《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01期,页29-30.

[3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37]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38] 刘乐,湑水称谓知多少?陕西政协网,2021-09-13

[39]谢长峰编,陕西名胜概览,三秦出版社,2007.01,第363页

[40]详拙文《水经.水注》考略

[41]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地图集》(下),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第778页。

[42] 李晓杰主编,水经注校笺图释  渭水流域诸篇  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01,第106页

[43] 《陕西省文物地图集》(下),第998页。

[44] 张超、梁中效《水经注》中汉水流域的诸葛亮文化遗踪,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45] 《水经注疏》,第2327页。

[46] 刘清河著,汉水文化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10,第190页

[47] 孙启祥著,文化汉中,三秦出版社,2014.10,第82页

[48] 李之勤, 再论子午道的路线和改线问题,西北历史研究 1989年号,三秦出版社,1989.01,第153页

[49]李之勤, 再论子午道的路线和改线问题,西北历史研究 1989年号,三秦出版社,1989.01,第153页

[50] 孙启祥著,文化汉中,三秦出版社,2014.10,第47页

[51] 《水经注疏》,第2231页。

[52] 王开,子午道考察记,西安古代交通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09,第727页

[53] 《陕西省文物地图集》(下),第1154页。

[54] 庞佳辰 贺新喻 李海琴 邹棠华:安康境内几处古地名于当今的位置,《卷宗》2019年第17期

[55] 庞佳辰 贺新喻 李海琴 邹棠华:安康境内几处古地名于当今的位置,《卷宗》2019年第17期

[56] 庞佳辰 贺新喻 李海琴 邹棠华:安康境内几处古地名于当今的位置,《卷宗》2019年第17期

[57] 庞佳辰 贺新喻 李海琴 邹棠华:安康境内几处古地名于当今的位置,《卷宗》2019年第17期

[58] 刘兴国.考察任河——刘兴国巴文化巡礼之一.2018

[59] 刘兴国.考察任河——刘兴国巴文化巡礼之一.2018

[60] 河流水系 安康县志

[61] 李杰森:月谷川上恒口堡,安康日报,2022年08月12日

[62] 李杰森:月谷川上恒口堡,安康日报,2022年08月12日

[63] 庞佳辰 贺新喻 李海琴 邹棠华:安康境内几处古地名于当今的位置,《卷宗》2019年第17期

[64]余良禧:旬河之韵,商洛日报,2019年12月17日

[65]《陕西省文物地图集》(下),第1097页。

[66]范斌:旬阳太极文化考辨,安康学院学报. 2007,(02)

[67]旬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旬阳县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卷二自然环境第四章水文第三节坝河吕河蜀河仙河.

[68]商洛地区,陕西地情网,2014-10-06

[69] 郑天挺,谭其骧 ·中国历史大辞典 1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09

[70] 来源:《陕西百科全书》

[71] 央视《地理·中国》栏目组聚焦郧阳五峰“麇国地下城”,长江网,2022-06-27 00:00来源: 秦楚网

[72] 来源:《陕西百科全书》

[73] 《水经注疏》,第2340页。

[74] 周宗华:五峰麇国故都之谜,十堰晚报, 2013年01月27日

[75] 文化名人故里行—— 屈原与郧阳,魅力十堰 2014-09-18 10:58

[76] 梁中效:《诗经》与汉水流域文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