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八十年代工人生活之粮食定额

 江南書院 2023-12-26 发布于黑龙江

71年参加工作分配工种后粮食定量为每月35斤,比读书的多了8斤。属于单位集体户,没有户口证也没有粮本。除了布票能发到个人手里,其它如肉票、豆腐票等生活上的票证都属于职工食堂,不会分发给个人的。

发了工资去总务买饭菜票,饭票按定量不能超买,菜票随意。那时候年轻饭量大,但35斤粮也基本上够了,每月还可以节余两三斤,节余的可以领粮票。毕竟去外面饮食店吃碗面也是需要粮票的。

粮食定量按工种来划分,我们车间属锻工定量最高,每月45斤定额,翻砂工也比较高,他们的工作都是需要体力的。车工、钳工都是35斤的定量。

这个定量很实际,基本都有点节余,没看到有谁粮食不够吃的,也没人抱怨。

没参加工作前,在家里那时去粮店买米会搭配一些干红薯片,家里一般用来煮稀饭掺合进去,有时也掺进大米饭里。

到单位就不用管这些了,食堂是不会掺杂粮的,至于粮店是不是要让单位买杂粮,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结婚了,建起自己的小家庭,有了户口簿、粮食证,其它生活票证也按户口发放到户。时代也进步了,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粮食定量节余的更多了,去粮店买米往往这个月用上个月的指标,慢慢的粮证上存了不少的指标。

到90年代初传来要取消粮食定量指标,以后粮价要放开市场化。那时候国营粮店的大米为0.138元一斤,如果放开了就不知道要多少钱一斤?

记得取消通告出来后,粮店每天都有许多人排队购粮,把自己粮证上的余额全部买回来,毕竟以后就没有这么便宜的价格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存有三五百斤,最多的近千斤。

大家带上麻袋排队购买,有时排上一整天也不一定买的到。于是,就有人找关系走后门,希望不用排队就能买到。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托关系走后门的事情是常态,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都要找关系走后门,大家见怪不怪。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性,如果你适应不了,就只能让人家笑话,或者不去凑热闹,等以后再买。事实证明,这些物资到后来也都敞开供应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陈年旧事只存在记忆中,偶尔想起来有些不堪回首。如今,祖国繁荣昌盛,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再不用为吃不饱发愁,想吃啥买啥,市场供应充足,不用出门就能买到你想要的任何物资。

让我们感恩这个时代,珍惜这个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