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粮店、粮证、粮票,老青岛难忘的回忆!

 绍宜 2020-02-29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粮店是粮油供应的主渠道,每个月初,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粮证到指定的粮店购买领取定量的粮食,这也让粮店成为了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2年,国家放开了粮食经营,受冲击最大的是老国营粮店。财政补贴取消了,一时间,集体、个体粮店遍地开花,多层次经销粮食使粮店的销售额锐减、生意萧条。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慢慢过渡后,曾经是广大人民离不开的的国营粮店逐渐被淘汰、消失。

那个年代最息息相关的就是粮食了,记得那时候粮店卖的品种少,主要是米和面以及粗粮。去粮店买米、买面要拿好钱、粮证、粮票、面袋子和绳子。

粮店里的米和面放在两个大木柜里,木柜外沿儿挂个铁皮做的大漏斗儿,漏斗儿和木柜有合页相连,两木柜之间架着秤。我最爱看售货员往木柜里倒粮食——先拆开封口的小线儿,拆这封口线儿不用剪子不用刀,只要找对线头儿,两只手左右一拉就开了。然后把面袋往柜子的边上一搭,半袋面已经倒进柜里,最后揪住袋子的两个底角,呼噜一下另一半面也进柜了,这还不算完,倒完粮食还得把口袋翻过来,两手伸进口袋一撑一撑的,发出“嘭嘭嘭”的声音,把口袋抖干净,一点粮食不浪费,而且手法娴熟,极具观赏性。


验完了粮证、交上粮票和现金后,随后就拿着面袋子在漏斗儿下端套好,准备接粮食,售货员拿个铁制深斗儿簸萁一撮,放在秤上,这就八九不离十了,手里拿个小圆撮子,用来添减粮食。称好了,售货员稍往前探身儿,将大铁簸萁来个九十度转弯,面粉就倒了进漏斗儿,售货员怕有粮食残留在簸箕里还会磕打儿几下。


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开始对市镇人口实行定量、凭票供应粮食。相应地,粮食定量供应标准也很快制定出来。当时,城市人口按特重体力劳动到轻体力劳动、职员及脑力劳动者、学生、居民及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分类,都有各自不同的定量。同年9月,全国通用粮票正式发行使用,粮店买卖进入“票证时代”。


上世纪70年代,一般成年人粮食的定量是32斤,儿童减半,那时候吃的没法和现在相比,就那么几样,孩子就能吃,很多家庭粮食不够要算计着吃,或是大人咬咬牙少点吃,省下来给孩子吃。

那时候居民口粮不仅定量,而且是定点的。买粮食不仅需要粮票,还要记粮证。居民粮食供应证由当地粮食局核发,居民用粮向国家指定粮店购买,一般都是辖区内。粮票是按月、按家庭人口发放。不论是粗粮还是细粮,都是一斤票买一斤粮。

全国通用粮票

山东省粮票

后来有些家里粮票富裕的,就会把多余的粮票拿出来买卖,或者是换鸡蛋吃。那时候经常有农村妇女提着篮儿到胡同里换鸡蛋,换鸡蛋的妇女也不声张,但谁都知道她是干嘛的,想用粮票换鸡蛋的人家就会把她叫进屋里“暗箱操作”。再后来有自由市场了,市场上卖日杂的摊儿大都接受“粮票结账” 大家也不那么遮遮掩掩的了,谁家没换过钢种盆、塑料浅儿啥的!

1983年青岛市细粮票

1989-1990年青岛市细粮票

那个年代关于粮票的故事太多了,邻里间借粮票是经常的事;丢粮票比丢钱心疼;换到全国通用粮票如获至宝;一两粮票绝对是能难倒英雄好汉……


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没上学的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在粮店里,记得母亲经常对我说,等她退休了就让我去顶替,什么粮店、煤店、菜店永远也关不了门,这些话几乎经常挂在嘴上,谁会想到社会发展是如此之快......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至1985年前后,凭证凭票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直到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票证年代”宣告终结。粮票退出我们的生活,国营粮店也逐渐消失了。


如今,我们早已告别了票证年代,曾经的老粮店也早已消失,但那段历史却贯穿了几代人的生活,也将永远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