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景山解读“施今墨医案”之消渴:病已多年,服药7剂,症状大减

 用户08204546 2023-12-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中医书友会
第373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这里介绍了施今墨老先生的三个医案之一,并且对方子作了详细的分析。在这些解析中非常强调“药对”思维,比如治疗消渴的黄芪、山药,治疗胃阴不足的乌梅、木瓜,生发胃气的生谷芽、生麦芽,治疗津亏血少的二地、砂仁等等。通过这些配伍,我们可以把施老精妙的处方清晰地解构出来。(导读/依伊)

—本文约2400字,预计阅读6分钟—

图片

施今墨医案解读3则之消渴案
作者/吕景山

简介:吕景山,1934年11月生,河南偃师人,党共中员,针灸专家,中医内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吕景山于1956年入读于北京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同年分配至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历任医师、主任医师;1964年—1965年在中央卫生部举办的援外针灸班进修深造;1975年参加中国首批赴喀麦隆共和国工作组援助非洲 ;1986年任山西中医学院教授;1991年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任所长、主任医师;2007年获评为“名老中医专家”;2010年获评为首届“山西名医”;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医术精湛,疗效卓著,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六十余载的从医生涯中,施老全力倡导教育办学培养人才,开门诊、办医院为群众服务;走改革之路,推行中西结合、辨证辨病结合之道。

余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时,施老之婿祝谌予老师为我的导师,经他举荐,前往施府拜师学医,侍诊左右,聆听教诲。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深感恩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难能可贵。

在二位老人家相继谢世的今天,以《施今墨医案验方合编》为蓝本,著成《施今墨医案解读》一书,以缅怀恩师、弘扬施派学术思想。现从中精选3则医案(书友会按:将会分三次发布),以飨读者。

糖尿病(肝肾两虚)


满某某,男,48岁。病历号:52-4-6。

病已多年,铁路医院检查空腹时血糖14.72mmol/L,尿糖(+++),诊断为糖尿病。
现症:烦渴引饮,小便频数,多食善饥,日渐消瘦,身倦乏力,头晕心跳,大便微结,夜寐不实,多梦纷纭。
舌苔薄白,脉数,重按不满。
辨证立法:心火不降,乱梦纷纭;热灼肺阴,烦渴多饮;脾胃蕴热,消谷善饥;肝阴不足,头晕目眩;肾阴亏耗,小便频多。综观脉证,气阴两亏,精血不足,三消俱备,五脏皆损,证候复杂,证属肝肾不足,气阴两伤。拟用益气阴,滋肝肾,补心脾法图治。
处方

生黄芪、薏苡仁各30g,怀山药18g,乌梅肉、人参各5g,五味子、寸麦冬、云茯苓、远志、桑螵蛸各10g,何首乌15g,绿豆衣、天花粉、山萸肉、元参、大生地各12g。

二诊:前方服7剂后,烦渴解,尿次减,饮食如常,夜寐转佳,精神舒畅。空腹时血糖已降至8.61mmol/L,尿糖(+),效不更方,前方再服7~10剂。
解读

本例为三消俱备,肝肾不足,气阴两伤之证,患者日渐消败,病情证候复杂。

张景岳谓:“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为主,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见消败,益以困矣。”

本例虽有三消之证,但阴虚乃为根本。《沈氏尊生书》有“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之说。故施师以滋肾阴为主,益气为辅图治,阴复津回,水升火降,五脏可安。
方以梅花取香汤(德生堂方,由天花粉、乌梅、人参、葛根、枇杷叶、黄芪、瓜蒌子、五味子、檀香组成)及麦门冬煎(三因方)加减为主,佐以元参、首乌、桑螵蛸、远志、绿豆衣等味,并加用了施师常用的生芪、山药这组药对。
全方组织周密,阴阳兼顾,所用之药,均考虑到对肺、脾、肾三经,上、中、下三焦的作用,以此达到滋肾水,涵肝木,泻心火,除燥热,济精血之目的。热去津生,燥除渴止,阴平阳秘,水火既济,诸证自解。
本例病已多年,只服药7剂,症状大减,血糖,尿糖也均下降,效果十分明显。
人参——黄芪:人参甘温,健脾胃,促运化,益气生血,生津止渴;黄芪甘温,补气升阳,益胃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二药伍用,相得益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收双向性调节血糖之作用。
黄芪——山药: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而偏于补脾阳;山药甘平,补脾养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而侧重于补脾阴。二药伍用,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脾胃、促运化、敛脾精、止漏浊,消除尿糖之功。
黄芪、山药伍用,系施师临证经验所得,用于降低尿糖。意即取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实腠理之作用,与山药的益气阴、固肾精的功用相合,谓之相互为用,益气生津,健脾补肾,涩精止遗,使尿糖转为阴性也。

《中华药海》载:“山药配黄芪,甘温,固表益卫,补中益气,升提中焦清气,补气生血,利水消肿。二药配用,补脾之阴阳,对糖尿病、肾炎水肿有效,主治消渴水肿。”

乌梅——五味子:乌梅味酸,清凉生津,益胃止渴,敛肺止咳;五味子敛肺滋肾,敛汗止汗,生津止渴,养心安神,涩精止泻。二药参合,相得益彰,养阴强心、敛肺止汗之力增强。乌梅、五味子伍用,均取酸以敛之,益阴止汗也。
盖汗症者,日久必然伤阴,汗为心之液即是明证。施师治疗自汗、盗汗诸症,在治标的同时,总不忘益阴强心以治其本,常常与麦冬、党参参合。山萸肉、牡蛎、乌梅、五味子均可用以治疗糖尿病,尿糖不降之症,其治病原理,即敛脾精、止漏浊是也。
绿豆衣——薏苡仁:绿豆衣质轻气寒,善清脏腑经络、皮肤、脾胃之热毒;薏苡仁甘淡渗利,善清肺热,除脾湿,以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二药伍用,益脾胃、促健运、清虚热、解毒热、治消渴之效益彰。
版权声明
·文章摘自《山西中医》(2004)丨作者/吕景山
·本文编辑/王勤莉丨荐稿、审核/居业排版/十三校对/杨慧慧丨二校/屈夏夏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