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遵循生成论更具包容性

 循天园 2023-12-29 发布于广西

·西方医学以“构成论”为指导,认为“结构决定功能”;中医学以“生成论”为基础,认为“生命自然天成”。

·中医只有坚持“道术并重”,与西医“求异存同”,彰显中医个性,并且“有容乃大”包容西医,才能逐渐走向复兴。

·中医与西医可以在“道”的层面融合,相互包容,成为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时,虽然救治方针是“中西医协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医与西医理念、方式、方法的冲突。

疫情发生初期,基本依靠西医,门诊拥堵,病房“一床难求”,中医药的作用没有及时得到发挥。这样的局面,不仅耽搁患者的治疗,也影响“中西医并重”卫生方针的落实,以及“中西医协作”救治模式的执行,是必须解决的大事情。需要以“西医中国化”来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原封不动地执行西方标准的“诊疗指南”,而对于中医的知识以“听不懂”“不科学”等理由“不予理睬”。

“中国化”与“化中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西医传到中国多年以来,逐渐成为卫生领域的“主角”。“中国化”不应该像是西方派来的医生那样,把“诊疗指南”翻译成中文就可以了,而应广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对于中医药知识、理念、治疗方法及其优点,从尊重和理解开始,逐步走向有机配合、协作。

医学首先是人学,然后才是技术手段。人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与生俱来的,也关系到健康维护、疾病治疗、康复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

中医与西医协作和融合,首先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互相渗透与包容。

东西方医学的差别,是因为它们指导理论的差异,决定了其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的不同。在交流之中,通过争鸣、碰撞,有可能会逐渐融合。

西方医学以“构成论”为指导,认为“结构决定功能”,主要研究“明物质”;中医学以“生成论”为基础,认为“生命自然天成”,有无相生,世界不存在“真空”,所以既研究“明物质”,也研究“暗物质”。

生成的生命有结构,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中医学术能包容西医技术方法,尽管目前看来西医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程度很高,但是,从学术原理看,中医未来必将成为世界医学的“显学”。

病灶不是构成,而是生成

中医与西医分别抓住了不同的东西,西医看重病灶,把它当作“构成”来研究。中医依据生成论来辨识证候,认为所有异常结果,都是生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始构成因素。

证候与病灶分别反映疾病的侧面,证候包容病灶,而不是病灶决定证候表现。比如,冠心病的纤维帽,看似属于很明确的“白箱病灶”,但是它是否稳定,是否发生冠脉事件,不仅与病灶形态有关,而且与饮食、情绪、气候、劳倦、感染、血脂、血糖等都有关系,是一个随机发生的“黑箱”事件。

临床医生不能笼统地说,什么药是治疗冠心病的,而只能说选择的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某个受体阻滞剂、激动剂等,需要明确分子靶点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在具体治疗过程中,病理解剖的“白箱病灶”已经太粗略了,病灶既不能完整地说明过去,也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甚至不能精确地指导现在的治疗,因此说,“白箱病灶”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笼统的“黑箱”。

中医的诊断尽管也是“黑箱”,但是经过转化,我们看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正是紧紧抓住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综合状态,以中医理论贯穿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饮食、气功等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由疾病状态恢复健康状态,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整体医学。它往往能够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复杂病情,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

中医属于“道术并重”的医学体系,一百年来“重术轻道”,逐渐走进衰落难逃的怪圈;在面对西医的时候,如果只是“求同存异”,就容易“丢了自己”。只有坚持“道术并重”,与西医“求异存同”,彰显中医个性,并且“有容乃大”包容西医,才能逐渐走向复兴。

西医从研究人体现有结构开始,属于“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也属于“以有为本”的学术体系,与环境的关系因为“看不到”而不紧密、不确定。

因此,中医的视野大,包容的内容多,有“明物质”,也包含大量的“暗物质”。

西医主要研究“明物质”,需要不断发现“暗物质”。

因为“生成”可以包容“构成”,所以,中医应包容西医,相互融合,不断提升疗效。

创新发展提升中医地位

中医药在国家自主创新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中医有了彰显“个性”的保障。

工业文明的标志是机械化、自动化,因此,人们崇尚“硬技术”。

“硬技术”把西医包装起来,有各种为了发现病灶、发现攻击靶点的设备。而中医连一个听诊器、体温计也不用,让人觉得中医没有技术。

但是,西医的设备是为西医发现疾病服务的,是西医“认识疾病的成本”,不仅代价昂贵,也可能会带来损伤。这些检查结果较难纳入中医的知识体系之中,更多是作为事后说明和参照。用西医诊疗的检查结果,来指导中医诊治疾病,很可能会使中医迷失方向。

中医不做仪器检查如何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中医依据的是“认识论的反映论”,然后总结摸索出来一整套“整体识别系统”。

中医认为,在诊治过程之中,病人为本,医生是标。

人体生命是自生成的,并且“贵有自知之明”,每时每刻都在“自检、自测”,会形成判断,然后上升为概念,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主诉和证候。

中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一整套发现病人信息(证候),接受病人信息(证候)的方法,就是依据中医理论的四诊;判定病人证候,处理病人证候,帮助病人消除证候的理论方法,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它们就是中医的“软技术”。

中医历来看重四诊、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施行四诊的过程,也是运用中医理论的过程,一边诊察患者的信息,一边与既往的理论认识、医疗经验相参照,不断交流,重复验证,就能得出清晰、精准的判断。当然,这种清晰、精准的判断是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而不是物理化学层面的清晰、精准。

中医靠着这种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就能借鉴以往的理论经验,选择合适的方药,或者参用其他外治的综合治疗措施,帮助患者从不健康状态转向健康状态。

因此,应该回归中医“原创思维”,坚持中医的自主意识,坚持按中医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而不是按人们的期待,或者按西医的要求、按物理化学的标准发展中医。异化中医,只能导致中医的退化,而不会促进中医的发展。

“医随国运”坚定文化自信

医随国运,在新兴科学观正在崛起的时期,有的人看不到科学观、技术观的变化,看不到中医有效性的背后蕴藏着丰厚的科学原理。他们一贯推崇西方,而西方的医疗危机难以化解;欧美国家在不断引进中医药知识和技术,不断加大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力度。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作为重要的国际名片和健康使者,已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势头正盛。中医药学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子更加坚定。

中医之所以代表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因为“生成”的生命有结构,因此,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状态可以包容形态,多元并存的治疗方法可以包容单一靶点的还原论方法。因此,中医与西医可以在“道”的层面融合,相互包容,成为完整的学术体系。(曹东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