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中妙弹华胥调 静里常奏混沌谱——西派丹诀中的“锁鼻术”是什么样的功夫?

 勇敢的芯2 2023-12-29 发布于湖南

Image

洞中妙弹华胥调,睡里常奏混沌谱

——仙家第一睡神仙陈抟真人

      有一客访(陈抟)先生,适值其睡,傍有一仙人谛听其息声,则以墨笔乌涂于纸,如是数次,满纸乌涂莫辨。客怪而请问之。仙人曰:“彼先生华胥调,此混沌谱也。”

Image

题陈希夷先生睡图并序

柯怀经

        陈希夷先生者,古之逸贤也。因世降风移,隐居华山,由是修真而得道,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又闻有各种睡法工夫真诀,不传于世 。余髫年时,心常羡慕。兹于光绪己丑岁,在汉适遇汪君东亭、李君云岚,交情甚秘,谈道竟日不倦,今阅十月矣。汪君遂袖出陈先生蛰龙法像,并题口诀三十二字 以赠李君,盖欲李君志道勿退之意也。李君即以授余,并嘱题赞。余性质鲁钝,久疏笔墨,兼之事务纷纭,亦短于斯道,而又不敢违命,只得勉成俚句数章,以明罕见之意云。

Image

其一

这先师,睡得好,恰似太极两仪抱。

二五交合气完全,精神能同天地老。

其二

这先师,心无欲,终日鼾鼾睡不足。

待到一阳来复候,四海升腾参化育。

其三

这先师,心里静,春夏秋冬睡不醒。

混沌不分亦此象,纷纷尘世何人省。

其四

这先师,是逸贤,飘然出世一神仙。

丹青画善并传神,赠与知音作警篇。

Image

睡中妙弹华胥调 静里常奏混沌谱

——大江西派丹诀“锁鼻术”

文/盛克琦

陈传老祖与“锁鼻术”


“锁鼻术”,又名“蛰龙法”,又叫做睡丹功,实为“睡功”。睡功源远流长,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劳动中,在劳动疲劳后,必须睡眠休息,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在不断的休息实践中,提炼精华和诀窍,终总结而成睡功,因此睡功传承甚古。孔子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炼而著名者,当首推华山隐士陈抟(872-989),曾高卧华山,一睡数日不起,后竟于睡中得道。

Image

睡功(资料图)

陈抟(871?~989),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陈抟生于唐末,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自言曾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谓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但日饮酒数杯。据北宋人文同记载,陈抟于后晋天福(936~944)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东轩笔录》卷一)天福二年(937)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老学庵笔记》卷六)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八)

Image

陈抟睡经(资料图)

陈抟传有《蛰龙法》口诀曰: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

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

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陈抟传道于火龙,火龙传于张三丰,并作《蛰龙吟》以表之,中曰:“图南(即陈抟)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西派初祖李涵虚(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吕祖(吕岩)、丰祖(张三丰)于禅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虚真人小传》)。民国·玄静子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讲:“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其师承源流为张三丰→李涵虚→吴天秩→汪东亭→徐海印、蔡潜谷→陈毓照(1926-2012)。故陈抟蛰龙睡功,于西派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陈抟老祖所传“锁鼻术”(蛰龙法),与西派的“心息相依,大定真空”丹诀是同一法门。

Image

面部穴位(资料图)

各家对“锁鼻术”的论述


“锁鼻”二字,从字面讲,就是把鼻孔锁住或封闭。“术”就是方法,就是锁住鼻孔的方法。从常人说,口鼻封闭,必死无疑。锁鼻虽未及口,但锁鼻之前,必先缄舌闭口,是气功常识。请回顾胎儿在母腹时的形状,二手握拳塞于口鼻之前,二脚掌对合阻住阴蹻穴。是锁鼻术外形的具体操作法。《参同契》说:“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胎儿的示范,已提供独特的启示。多少有名的丹师,常常为了“玄关”的部位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却谁也不曾对着镜子照一照,想想自己在母腹时是怎么着的。古人叫我们参照父母未生前,其实是针对胎儿这个明白示范说的。

Image

“锁鼻”二字,从字面讲,就是把鼻孔锁住或封闭(资料图)

讲到鼻,就不能不连带到息。息者,自心,即呼吸也。终日对外开放,元气随呼吸向外散发完了,人的生命也就宣告结束。所以我认为,听息依息,使鼻息受到牵制,由外返内,回风混合,才是锁鼻的唯一有效方法。实际上听与观没有两样,都是元神在发挥作用。眼也可听,耳也可观,可以互易其用,而且还可不用耳目,能听能看。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自然能力。

禅家常说:“眼观鼻,鼻观心。”佛告询陀罗尊者说:“鼻端有白,汝其观之。”鼻观心者,即眼观鼻下虚空之心也。观之既久,鼻端之虚空自然见到白光。既此“虚室生白”,便可直下承当。这与佛偈的“佛在灵山莫远求,……好向灵山塔下修”之说,也是毫无二致的。神气既聚,自见白光,自可观鼻端之白矣。

李道纯说:



道儒僧,休执着,返照回光自忖度,

忽然摸着鼻孔尖,始信从前都是错。

学仙辈,莫谈论,受气之初穷根本。

(《中和集》)



人当脐带剪断,鼻孔尖之气便开始启动。

李道纯还说:



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

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费力。

(《中和集》)



从鼻孔尖上做工夫,“锁鼻术”之道,昭昭乎明矣。

张紫阳说:



吾师道高言语畅,留在世间做榜样。

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于杖上。

(《悟真篇》)


佛家都以息喻杖,如:你一个拄杖子,我一个柱杖子。来比喻天地之气和人身之气,两股气象二根杖子,一根拄地撑天,一根从头到足。紫阳则尚而用之,形象化的说成是把鼻孔挂在杖子之上。李道纯还尝以“丝线”比之,其实都一样,都不过指此气此息而已。尽管语言翻新,岂离旧酒新瓶,都是“锁鼻术”的象言。

《西游记》中关于“锁鼻术”的象言最多。如孙悟空在收伏青牛时,见青牛有一白色圈子,各种宝物,遇此圈子,皆被套去。后来到离恨天求太上老君,方知妖为青牛(即青龙,喻木性),白色圈子为老君之金钢镯(即虚无,即太极,即中字之喻也),能以化魔。老君用扇扇牛,牛即力软筋麻,现出了本相(“鼓巽风,运坤火”之殊效),即将金钢镯穿牛鼻孔,收服青牛。扇为鼓风之物,老君即主人公,金钢镯穿牛鼻孔,即指鼻孔外虚空。皆为“锁鼻术”,“心息相依”之象言与妙喻也。

Image

青牛怪圈(资料图)

又如唐三藏过通天河,“行者(即孙悟空)把马牵在白鼋背上,请唐僧站在马后,行者站在马前,又恐那鼋无礼,解下虎筋绦子,穿在老鼋的鼻子内,扯起来象一条缰绳;叫道:'老鼋,慢慢走啊!'”白鼋,即暗示乾元、坤元之元气。马即意马,心意。把马牵在白鼋背脊上,是“心息相依”的形象化。安排四人在马的左右前后站立,以示四象归中,五行合一。用虎筋绦子,比丝线,喻人之呼吸也。用绦子拴鼋之鼻,便是把鼻孔穿于杖上之意。通天河,即喻“通天窍”也。也便是把元炁定于鼻孔之处,与天地之元气相接融。正是衍示“锁鼻术”,“心息相依”之嫡旨也。

睡功亦是内丹修行


有人称鼻为鼻祖,称道人为牛鼻子道人,虽然带点讽刺意味,却也恰如其份。因为真正修道的人,首先一条,就是拴住牛的鼻孔,非常重视锁鼻术。不管是怎样的不服管教的蛮牛,鼻孔被绳拴住了,就没有不服服贴贴的。六、七岁的儿童,能牵动几百斤重的大力蛮牛。身骑牛背,手牵牛绳,口吹横笛,此牧牛童之行乐图也。读者朋友,你也想学习这种牵牛之术吗?你也愿做牛鼻子道人吗?心息相依,就是管好你自己这头蛮牛的最好办法。

虽说是睡功,实际上就是内丹,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谓“借假修真”。因此,丹学理论即是睡功原理。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云:“予参汪师(汪东亭)首尾四年,蒙师一再传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余绪。”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始、东华两派之肯綮,九还七返之玄要也。”

Image

内丹修炼(资料图)

宋·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说:“静中行火候,定里结还丹。”宋·白玉蟾在《玄关显秘论》中也说:“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元·李道纯在《中和集》中说:“药物只于无里取,大丹全在定中烧。”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法摄归一定字,所谓至简至易之道也。”(《体真山人丹诀语录》)因此,造丹的方法无他,只是一“定”之功,能“定”则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睡与定极为相似。睡中无思无虑,定境混混沌沌,故称“睡”为“相似定”。于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进而采药炼丹,其法甚易,其效甚速。修士每称“睡”为“睡魔”,静功中惟恐睡去,终宵打坐,强忍不睡,称之“斩睡魔”。殊不知,睡是生理特性,若强行终夜不睡,违反生理规律,使神经调节系统发生错乱,反惹睡魔,流弊百出。先天大道,无为自然。故丹家大德,以睡炼睡,转识成智,渐生定境,睡魔不斩而自斩之,以神足不思睡耳。起初做功,能迅速睡去,就是效验。得“定”最易,故“睡”是“大定真空”的前奏。

汪东亭谓:“夫丹道有行、住、坐、卧四诀,惟独睡诀最简易。”(海印子《天乐集》)睡功采用卧式,与平时睡眠基本相同,前面已经详细讲述了,这里就不作详述了。

Image

张三丰(资料图)

张三丰在《蛰龙法跋》中说:

“《随》之《象词》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

因此说,行住(站)坐卧皆有“睡功”。“睡功”其实就是“坐功”。此“坐功”并非专是指盘膝静坐的功夫。“坐”字是二“人”字从“土”,是“二人”坐一“土”之象。“二人”就是“心息”、“神气”;“土”则是中央戊己土釜,西派谓之“身外虚空一着”。“坐”功就是“心息依虚”口诀。所以真正坐功,在于神气是否真正在中央土釜中结合,而不在于姿势上的过分讲究。若是终日枯坐,心息不依,神驰气乱,不足以言“坐”功。即是张三丰所谓“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

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复”,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液还丹”等层次。做为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难做到专事静功。在传统丹学体系中的“睡功”,为现代人开创了一个大方便法门。“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做功,以功为睡,充分利用了每个人都必须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8小时,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是多么宝贵而充裕的时间呀!做为每一位炼功者,都应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莫让其白白浪废呀。

Image

各类睡功诗词




蛰龙法

陈抟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

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

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赠金励睡诗

陈抟

其一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

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用。

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其二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

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

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Image

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资料图)

修丹道人士必藏之宝书,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对御歌

陈抟

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铺地。

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

闲思张良,闷想范蠡,

说甚孟德,休言刘备。

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

争如臣,向青山顶头,

白云堆里,展开眉头,

解放肚皮,但一觉睡。

管什玉兔东升 ,红轮西坠。




咏蛰龙法

吕洞宾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

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

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

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Image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资料图)

蛰龙吟

张三丰

睡神仙,睡神仙,

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

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

莫散乱,须安恬,

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

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

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

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人言我是蒙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

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

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

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

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

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渔父词

张三丰

蛰龙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

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

蛰龙法跋

张三丰

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诀传世,其所传皆伪书也。《随》之《象词》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读三十二字,盖使人豁然大悟。吕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纠谬之心也。张全一跋,时寓终南山。



Image

丹道(资料图)



满江红

李道纯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

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

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

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

身虽眠,性不昧;目虽垂,内不闭。

向熟睡中间,稳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

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