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对脂肪瘤3步走:先扶正,再健脾,后化痰,从根上把它解决掉!

 花无缺3myj1j3d 2024-01-0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是王梅,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磊,从事中医药工作近40余年。

专业特长:精于中医治未病,擅长中医体质的调理,通过调体防病;擅长各类结节调理等。

图片

脂肪瘤,顾名思义,是由脂肪细胞构成的一种良性肿瘤。身体任何有脂肪存在的地方,都有可能长脂肪瘤。

在中医上,属于“肉瘤”、“痰核”范畴。

本病的病名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在《外科启玄·卷八》中描述道:“凡肉瘤初生如栗如桃,久则如馒头大,其根皆阔大,不痒不疼,不红不溃,不软不硬,不冷不热,日渐增加。”

《外科正宗》曰:“软似绵,肿似馒,皮色不变,不紧不宽”。

通常来说,应对脂肪瘤,从气、血、痰、瘀4个方面来分析。

图片

之前,有一位,什么问题呢?就是身上鼓包。

我仔细看了他的情况,全身上下长了大大小小30几个脂肪瘤,摸着也很软,不疼不痒的,按压还会移动。去医院看过,建议他做手术,
但他天生比较胆小,就拒绝了。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我。

刻诊,舌苔薄黄,脉沉滑而数。

于是,开出方子:
党参、白术、生姜、鸡内金、昆布、白芥子

结果呢?半个月后,身上的疙瘩就有了变小的迹象。原方不变,接着一个月后,身上的疙瘩基本消失。又用几服巩固疗效,最终,诸症悉平,脂肪瘤完全消失。

这张方子是怎么解决脂肪瘤的呢?

其实在中医看来,无论是脂肪瘤、结节、增生、囊肿,只要是包块,都可以归为痰核。是由痰浊凝聚演变而来的。

那么痰浊为什么会凝聚呢?
原因有两点:1、源于脾虚,脾不能运化水湿了。2、肝气郁滞,疏泄失常。

这位患者脉沉滑,说明有痰湿。脉数,说明痰浊淤血凝滞之下,已经有了热邪。

依照三步走原则:

第一步:扶正,党参、白术、生姜,党参当头,它是补气要药,扶正气目的是防止反复发作。

第二步:健脾,鸡内金、白术,一个健脾益气,一个化积消滞,既解决问题又防止伤正。

第三步:化痰,昆布、白芥子,软坚散结,利水化痰,尤其是白芥子,堪称对付顽痰的首选。

图片

这6味实际是协同作战,既化痰核又补脾胃,既消积又扶正,攻防兼备,把脂肪瘤的致病因素、破解难点和防止复发都考虑进去了。

如此一来,自然可轻松解决。

温馨提示:每个人情况不同,用量不同,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图片

我是中医内科王梅主任,在临床工作近40余年,现属于退休返聘。

如果你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脂肪瘤、息肉等问题,需要指导用薬或者文章中薬方需要免费指导用量,都可以和我说说,让我给你一些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