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生存前列腺癌患者的必修课:不花一分钱,抗癌十余年!

 果冻715 2024-01-09 发布于上海
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预防复发转移提高免疫力以及降低死亡率都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而运动则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康复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将处于“蓄势待发”状态下的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

已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并有效控制癌症的发展[1-2]。因此,“运动抑制癌细胞”这一理论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

那么,运动如何能够抗癌呢?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一篇发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期刊上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解答。研究发现,长期进行锻炼可以在身体内营造出一个“抑癌环境”[3]

  01  

 长期运动:让癌症复发“一路刹车”

本研究对10名年龄约为73周岁的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内容包括监督抗阻训练、自主有氧运动和蛋白质补充。患者每周需累积完成300分钟的运动量,并循序渐进地完成上肢和下肢的肌肉群的5-9个阻力锻炼,每次练习1到4组,最大强度重复6-12次,每次锻炼约1小时。同时,经营养师评估后改变患者的食物摄入量,并在运动后补充40克乳清蛋白质补充剂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


研究发现,在应用运动干预后,与基线血清相比,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细胞指数和生长速度显著降低。运动训练引起的血清含量改变可以直接减少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抑制癌症进展。尽管目前尚无法明确证明肌肉诱导的肌细胞因子与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之间存在直接关系,但静息状态患者提取的干预后血清显著减少了癌细胞的生长。

因此,长期坚持运动可以创造一个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环境,从而发挥抗癌作用,并有效控制癌症复发和进展

  02  

 “性价比”最高的3种运动

在相同的运动时间和强度下,不同的运动类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运动效果。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来说,选择那些性价比最高的运动方式,可以达到最优的康复效果呢?

根据《英国运动医学杂志》这一运动医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所发表的一项研究,针对8万多人的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体育锻炼与降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根据研究结果,降低死亡风险排名前三的运动分别是[4]

  • 球拍运动,包括网球、羽毛球等,可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风险;

  • 游泳,可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风险;

  • 有氧运动,可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风险。

此外,这三类运动成为高性价比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每周进行3~5次,每次45~60分钟的运动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此类运动处于中等强度,不会造成过大的困难,并能长期坚持下来。

  03  

把握好运动的三个适度原则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年龄和疾病状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运动时,我们需要注意并把握好三个“适度”的要素。

01

适度的运动时间

运动的频率和时长对于达到运动效果至关重要。每周进行150分钟的轻中度运动75分钟的有氧运动即可,并且可以分为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这样的运动量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02

适度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分为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三类:

低强度体力活动

通常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购物、烹饪、洗衣等。这些活动一般不会导致心跳加速或出汗增加;

中强度体力活动

这类活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并伴有出汗。例如快走、跳舞、骑马、割草、瑜伽、高尔夫、与工作相关的走路、举高、太极拳、乒乓球、网球双打以及骑自行车(速度低于10英里/小时);

高强度体力活动

这类活动会导致心跳更快,呼吸困难,出汗量更大。例如竞走、跳绳、跑步、快速骑自行车(速度超过10英里/小时)、足球、山坡滑雪、重体力劳动(如伐木、建筑)、打篮球、网球单打、游泳来回游、背包旅行等。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呢?对于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建议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以运动后身体微微发热出汗为宜。

03

适度的运动类型

对于身体素质佳且病情处于稳定期间的觅友们,自然可以尝试上述提及的“高性价比”运动,包括球类运动、游泳、有氧运动等,以此达到精神焕发的效果。

但针对于身体较为虚弱,或年纪较大、体力不佳的觅友,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运动方式即可,推荐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等。

总结

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运动时一定到谨记8个字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同时要注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赞”“分享”,获取更多前列腺癌相关资讯。


前列腺癌

相关好文

《火上浇油?前列腺癌患者补充雄激素是福还是祸?》

《2024年度最强时令养生表,前列腺癌患者别错过!》

《别让骨痛困扰你!前列腺癌患者如何实现疼痛管理的逆袭?》

温馨提示

本文仅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诊疗。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内容制作及支持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1] Arfianti A, Pok S, Barn V, et al. Exercise retards hepatocarcinogenesis in obese mice independently of weight control[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

[2] Zhao T, Guo BJ, Xiao CL, Chen JJ, Lü C, Fang FF, Li B. Aerobic exercise suppress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downregulating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through PI3K/AKT pathway. J Integr Med. 2021 Aug 18:S2095-4964(21)00068-6.doi: 10.1016/j.joim.2021.08.00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454893.

[3] Myokine Expression and Tumor-suppressive Effect of Serum following 12 Weeks of Exercise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on ADT

[4] Oja P ,  Kelly P ,  Pedisic Z , et al. Associations of specific types of sports and exercise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disease mortality: a cohort study of 80306 British adults[J]. Br J Sports Med, 2016, 51(10):bjsports-2016-0968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