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瘿先调淤,淤清气自通!一张清代名方,仅需3味,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天行健-9 2024-01-1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是王梅教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磊,从事中医药工作近40余年。

专业特长:精于中医治未病,擅长中医体质的调理,通过调体防病;擅长各类结节调理等。

图片

今天分享出自清代《医学心悟》的一个方子,仅有3味,但组方严谨,配伍得当。

此方为消瘰丸,组成成分为:牡蛎,玄参,浙贝母

牡蛎味咸、涩、性微寒,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镇惊安神之效。

《本草备要》中记载:“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老血疝瘕。涩以收脱,治遗精崩带,止嗽敛汗,固大小肠。”

图片

玄参味甘、味苦、咸,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之效。

浙贝母又叫象贝母,清热化痰,散结力量较强。它不同于川贝,所以治疗肿瘤,外感咳嗽要用浙贝母;对于慢性咳喘,可以用川贝化痰力量较好。

方中的玄参起到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的作用;那牡蛎起到软坚散结的作用;贝母起到清热化痰,散结的作用。

三味合用可以使积液恢复,邪热去除,痰化结散,能使瘰疬自消。

图片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也有个消瘰丸,他的这个消瘰丸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黄芪、三棱、莪术、乳香、没药、龙胆等。

相比于前者,张锡纯的消瘰丸,强健脾胃、活血化瘀的能力会更强,而且做到了消结不伤正,化瘀而不留瘀的作用。

至于说哪个更好,则要辨证看待,适合自己,自己能吸收的就最好。

图片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