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不注意保暖,加大得癌风险!按摩四个穴位,赶走一身寒气,脾胃舒服了

 空谷幽兰80 2024-01-11 发布于广东

图片图片

图片

脾胃

在冬季不仅身体需要保养,有一个重要的脏腑更是需要“暖”气,为此专家还专门带来了临床上常用的“暖”气药,到底是什么呢?

图片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完整养生知识△

对于北方朋友来讲,小寒后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凡有一点皮肤裸露在外面,都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这样的季节,只想搓搓手,呵着热气快快躲进家里,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吹吹暖气,喝喝热茶,全身热乎乎的,很舒服。

今天做客的两位嘉宾是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的李泉旺主任孙韬老师,他们告诉我们,在冬季不仅身体需要保养,有一个重要的脏腑更是需要“暖”气

图片


中医讲:寒为阴邪,小寒后也是阴邪最盛的时候。

人们虽然已经穿得里三层、外三层,还有空调、暖气来帮忙,但这时候的寒气还是会从外到内,慢慢渗透到身体里。

为了让我们感觉到温暖,体内的阳气,会被率先调动到体表,来赶走外界的寒气,这时候身体就会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就是脏腑内存留的暖气不足

要知道,脏腑的“暖气”是帮助我们抵御病邪的重要屏障。“暖气”不够,寒气过多,则会导致寒凝气滞,这是临床上肿瘤患者常见的致病因素。

为些,今天的两位专家,带来了专门帮助脏腑取暖的“暖气药”和四三二取暖法,不仅能让脏腑不得病,还能预防肿瘤!

图片

图片

脾胃是人体气机的枢纽,犹如一个电梯掌管着人体气机的升降,如果这部“电梯”被冻住了,就会导致气机升降不畅,从而出现各种身体问题。

原来在冬季需要“暖”气的脏腑,就是我们的脾胃。

脾胃被“冻住”后,会出现两种症状——脾胃虚寒和实寒,专家在节目里也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只要动动手,就能帮你快速辨别自己是属于哪种寒。

01
脾胃虚寒

与自身阳虚关系更密切。症状表现为脘腹绵绵冷痛疼痛喜按;得温痛减,遇寒加重;畏寒怕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薄。

我们用自己的手去按压胃脘部及腹部,如果按压时原来的隐隐作疼会有所缓解,则一般为虚寒。

 图片

02
脾胃实寒

症状为脘腹冷痛、痛式急迫、疼痛拒按、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秘结。

 图片

我们用自己的手去按压胃脘部及腹部,如果按压时有疼痛感或者之前疼痛加剧,则一般为实寒。

年货盛典来啦!特价好物,限时开抢~

图片

点我进入商城 抢购好物

图片

图片

在中医看来,让脾胃保暖,就相当于给身体脏腑添加了燃料。

给脾胃补足运化的动力后,中焦有点湿啊、堵啊的,也能很快被疏通。如此,多余的阳气,才能顺利地往下走,收到肾里。

李主任告诉我们,针对脾胃虚寒与实寒,可以分别采取四姜三香取暖法,在今年的小寒天里,让脾胃暖起来,点燃一身的阳气小火苗。

01
四姜:多用于脾胃虚寒

四姜指的是生姜、干姜、炮姜和高良姜。

图片

①生姜:最常用,温胃散寒效用佳

生姜是咱们厨房里最常见的一种食材,也是中药里常用的一味中药,它的温胃散寒的作用是最好的,同时还能止呕

平常觉得身体比较寒,或者有轻微的感冒,用少许生姜加点红糖,泡一杯姜糖水,就能起到发表散寒的作用。

图片

②干姜:多用于脾胃虚寒呕吐

生姜经过炮制后就成了干姜,它的散寒作用相比生姜减弱,但温里的作用增强了。

临床上多用于脾胃虚寒的呕吐、腹泻,多与吴茱萸搭配治疗胃酸过多。

图片

③炮姜:虚寒便血得靠它

炮姜的温里作用在生姜、干姜、炮姜“三兄弟”中是最强的,同样的,它也不适合所有人使用。

临床上多用于虚寒导致的便血、妇科阴道出血。

图片

④高良姜:胰腺癌冷痛最怕它

准确来说,高良姜是姜科的“亲戚”,不属于“姜”,它的热性非常强,长期服用会有一定的禁忌症。

图片

高良姜温理作用特别强,对虚寒疼痛的效果特别好,比如临床上胰腺癌的冷痛,往往采用高良姜机会就很多。

图片
「专家推荐」
「补虚暖脾方:肉桂+干姜

图片

方解:干姜温中散寒;肉桂辛热,上温心阳,中温脾胃之阳,下温肾阳。用药配比需遵医嘱!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临床多用于术前消化道有问题(多是脾胃虚寒引起)的患者。

图片
「干姜肉桂羊肉汤」
「暖也暖得有滋味

很多朋友说,自己的症状还没有那么严重,有没有在家调养的代茶饮?

那么豆沙推荐您试试这个干姜肉桂羊肉汤,是在干姜肉桂药对的基础上做成的食疗方。

图片

组成及制作:肉桂、干姜,各10-15克,羊肉适量。炖羊肉汤时放入肉桂、干姜即可。

功效及适用:散寒养血,适合脾胃虚寒人群。

专家提醒:一周喝1-2次,不适合阴虚有热人群、肿瘤患者、有出血倾向人群食用。

图片

一到冬天,除了肚子里喝进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手上再抱一个暖暖的热敷包,内外皆暖,非常舒服。

肚子暖起来后,上半身的血脉似乎也马上通了,能感觉到一股暖流转了起来,很惬意。

这个补虚暖脾热敷包,专门针对脾胃虚寒人群,方子您收好!

图片 

图片

【组成】

吴茱萸50克,丁香50克,干姜50克碾成粉,大青盐250克。

【制作和使用方法】

将组方中的药物置入厚质棉布袋中,放入微波炉加温,温度控制在50-70℃。将热敷包置于下腹部,温度以能耐受为宜,防止烫伤,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专家提醒】

热敷包能用10-15次,以香气不散为度。

02
三香:多用于脾胃实寒

实寒与三香密切相关,临床多用檀香、沉香和小茴香等芳香化湿行气的药来调理。

沉香:属于辛温的药材,能够起到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下气散寒。

檀香气味芬芳,关于走上焦,除了对脘腹的疼痛,对于胸中的痹痛、胸中冷痛行也有很好的疗效。

小茴香:在厨房里比较常见,它能够温中行气,尤其对少腹(腹股沟)冷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
「专家推荐」
「散寒止痛方:乌药+沉香

图片

方解:乌药除了温中行气散寒外,它还“能上能下”,能散上中下三焦的寒气;沉香温通理气入络。用药需遵医嘱!

功效:对寒凝气滞所造成的脘腹的疼痛效果特别好。

图片
「按摩四个穴位」
「帮助阳气生发

针对在家如何自我调理的问题,孙主任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膏摩方,并且详细的讲解了在家应该如何制作膏方的要点,到底怎么做呢?

图片

【组成】

肉桂15克,干姜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杜仲10克,炙甘草10克。

【制作及使用方法】

将中药颗粒与水(90-100℃)、凡士林(1:1:1)进行混合,取药膏(温度不宜过烫)均匀涂抹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局部5分钟,致局部潮红温热;指腹点压中脘、关元、气海穴位各30秒。

图片

再次顺时针按摩腹部局部5分钟。

图片

【适用】

适用于脾胃实寒人群。

【专家提醒】

用药后需清洗干净,防止对皮肤造成损伤。如果出现红疹红点,需要及时停止使用。

一天一次,一周2-3次

冬季按摩,注意保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