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昵称28795736 2024-01-12 发布于山东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明朝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前期,这一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人,还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

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前期有院体画派林良,“秋林聚禽“,吕纪“残荷鹰鹭”吴伟“鱼乐图”戴进“风雨归舟”。

这里介绍明朝早期著名画家夏昶绘画作品。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1388—1470),字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昆山人,后人誉其画竹高手。他初姓朱,名昶,后复姓夏,太祖为之更名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峯,江苏昆山人,夏昺弟。正统中官至太常寺卿直内阁。画墨竹师王绂,能得其妙,时推第一,名驰绝域,争以金购之。

传世作品有《清风高节》《墨竹图清风劲节》《竹石长卷》《此石不怕报平安》《竹石图》《幽谷清风图》《奇峰声翠图》《嫩竹清风图》《清音飘山翠图》《竹石图长卷》《嶰谷清风图》《孤峰晴翠图》《湘江竹石图》《苍崕春雨图》《湘江风雨卷》《君子清节图》《丛竹图》《淇园霁雪》《湘江过雨图》《风竹图》《墨竹图》《夏玉秋声图》《淇澳清风图》《潇湘过雨图》《秋竹萧萧图》《竹图》《满林春雨图》《墨竹图轴》等。

明代画家夏昶《清风高节》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清风高节》此作品所绘湖石一柱,风竹数杆,竹叶落墨即是,不见复笔,湖石以斧劈皴横写,从首至尾,气脉通连,浑然一体。夏昶画竹,强调气韵,主张“一气呵成”,竹叶落墨即是,不见复笔,山石以斧劈皴法大笔侧锋挥扫而成。夏昶笔下的墨竹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人式的寄兴抒怀,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表现出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款识:清风高节。东吴夏昶仲昭为太守何公作。时天顺三年龙集已卯孟春望后四日也。

夏昶,善书能诗,诗词清丽。夏昶以楷书笔法画竹,所作竹枝烟姿雨色,偃直浓巯,各循矩度而气韵生动。所作竹枝烟姿雨色,偃值浓疎,动和榘度,盖行家也。昆山之人师之者更数辈,独屈约颇类之,而人所得,往往出其手。尤精楷法,永乐命书宫殿榜。

明代画家夏昶《墨竹图清风劲节》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墨竹图清风劲节》上海博物馆藏。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文皇十分赏识他的楷书,被推荐供事内省,授中书舍人。永乐命书宫殿榜。尝侍从皇帝出巡于南、北二京。夏昶笔下的墨竹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人式的寄兴抒怀,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表现出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题识:清风劲节。东吴夏昶仲昭作。

明代画家夏昶《竹石长卷》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竹石长卷》宣德(公元1426一1435年)中,转考工主事,仍供内直。正统(公元1436—1449年)中升太常卿。他为人坦率乐易,不拘小节,时常出入礼法间,人们也不怎么去责怪他。晚年回到故乡居住,以诗画宴乐自娱。

明代画家夏昶《此石不怕报平安》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此石不怕报平安》夏昶,画竹学王绂兼学陈继,有自己的面目,声誉大大超过了他的老师。

明代画家夏昶《竹石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竹石图》夏昶其兄夏昺,字孟旸,亦以书法召试称旨,命与昶同拜中书舍人,时称“大小中书”。画山水师元画家高克恭;又善竹石,萧萧有林壑之气,但平生不多作,故世人一般只知道夏昶墨竹,而不知其兄昺。

明代画家夏昶《幽谷清风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幽谷清风图》夏昶其孙女为归有光祖母,另一孙女则在其过世后嫁予文征明为妻。卒年八十三。

明代画家夏昶《奇峰声翠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奇峰声翠图》夏昶笔下的墨竹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人式的寄兴抒怀,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表现出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题识:奇峰耸翠。太常卿夏昶写。

当时学他画竹的人很多,画史记载的如同里(昆山)的屈礿(字处诚)、海虞(常熟)的张绪(字廷瑞)、钱塘(杭州)的詹和(字仲和)。而以屈礿为突出。明吴宽《匏庵集》说:“今人家多得,往往出其手,真伪固自能辨。”

明代画家夏昶《嫩竹清风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嫩竹清风图》徐沁《明画录》说夏昶“写竹时称第一,名驰绝域,争以兼金购求,故有'夏昶一箇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明代画家夏昶《清音飘山翠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清音飘山翠图》夏昶幼小家贫,继舅父改姓朱,后复夏姓,明太宗为之更名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江苏昆山人。永乐十三年登进士,后授庶吉士,因善书法,于永乐二十年授中书舍人。又升为吏部考功主事、江西瑞州知府、太常寺少卿。善画墨竹。

明代画家夏昶《竹石图长卷》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竹石图长卷》夏昶是明代的画竹名家,擅画墨竹,以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名重一时,声驰域外。明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又有俗谚云:“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

明代画家夏昶《嶰谷清风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嶰谷清风图》水墨纸本,纵136厘米横64厘米。此幅竹石图所绘湖石一柱,风竹数杆,竹叶落墨即是,不见复笔,湖石以斧劈皴横写,从首至尾,气脉通连,浑然一体。画端自题“嶰谷清风”。所谓“嶰谷”,是神话传说中出产佳竹之处,相传其地在昆仑山的北面。画面的下部,则有近代著名收藏鉴定家钱镜塘先生的两枚鉴藏章,一为“海昌钱境塘藏”,一为“数青草堂”。画轴外签则是著名画家、鉴定家吴湖帆的题签“明夏仲昭嶰谷清风图”。两大著名鉴定家为此图护驾,其珍信可知。按此图原为上海文物商店所藏,关于此图的记载说明各位专家均一致认为此图属真迹,无任何存疑。

夏昶画竹初师王绂,后融会吴镇、倪瓒画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其画法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法运之,既能笔墨厚重,又不乏潇洒清润之姿。他善于将墨竹置于自然环境中加以描述,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延之以洲渚,加之以风雨”,使画面更显浩浩荡荡,气势恢宏。他特别强调气韵,主张一气呵成,“画巨幅尤须如此”。

明代画家夏昶《孤峰晴翠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孤峰晴翠图》中国历代画竹名家层出不穷,夏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便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所作竹枝烟姿雨色,偃值浓疎,动和榘度,盖行家也。昆山之人师之者更数辈,独屈约颇类之,而人所得,往往出其手。

这幅竹石图便是画家的代表作。竹石题材自古便是文人画家所津津乐道的绘画题材,因竹与石均代表了君子的德行,故竹石这一绘画题材在其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审美寓意。

同时能够将竹石图的神韵描绘出来并非是件容易的事。画家需要高超的绘画技巧,尤其是对于竹的习性,湖石的审美特点需要有深入而精到的理解方能将其形与貌刻画到位。

全画以水墨表现,画家通过墨色的变换来区分竹叶的前后向背,同时撇竹叶也是考验画家用笔的关键,画中竹叶用笔清灵生动,姿态各异,在排列上则是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竹叶边湖石则剔透玲珑,画家通过笔触的变化将湖石与竹叶的变化在墨色类似的情况下同样处理得恰到好处。

水墨作品往往是考验一个画家绘画水平的试金石,而通过这幅画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随心所欲驾驭笔墨,将绘画题材的内涵深意与画家自身高超的笔墨技法作了完美的结合,纵观全画,竹石图之清韵高洁在画家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亦不愧为一幅竹石图佳作。

明代画家夏昶《湘江竹石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湘江竹石图》手卷,水墨纸本,此卷为夏昶正统丙寅年(1446)为友人——顾友仲、志行兄弟所作,时夏昶59岁。夏昶擅画竹,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定金。”之谚,足见世人对其墨竹的珍视。

此卷与天津市博物馆所藏《淇澳清风图》卷无论笔法还是风格均十分接近。以深浅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水滨幽篁,竹叶如锋匕利刃,笔法洒利劲健,山石画法与同时期与之同岁的戴进一样均以大斧劈皴略加变化而成,下笔肯定,水墨淋漓。

1938年,吴湖帆在友人子贤处得见此卷,给予了极高评价,在尾纸上题跋,认为此卷“淋漓满纸,豪气十丈。余所见仲昭画竹以此为杰。”后此卷为吴湖帆的好友张大千收藏,大千亲书引首第夏太常湘江风雨图,第一无上希有,大风堂供养”奉为大风堂至宝。

后此卷由大收藏家陈仁涛收藏,钤有“金匮宝藏陈氏仁涛”、“仁涛奇缘”等印,后由旅日侨商古物鉴赏家程伯奋收藏。程对此亦大为赞叹,其在1957年的题跋中诙谐的认为“或以一个竹十定金计之,则千篁万玉岂偻指可数,纵富可敌国亦难能得之也已。”可见他拥有此卷时的得意之情。

明代画家夏昶《苍崕春雨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苍崕春雨图》此图是当代留美著名收藏赏鉴家王季迁先生庋藏多年的“宝卷”之一——明代夏仲昭所画的一帧“墨竹”。该图绢本,不着色。纵152.5厘米,横57厘米,约合8平方市尺。

作者以亦书亦画之笔,用浓淡相间之墨,写出新竹数竿,即刻使我们看到:一宿颇知时节的好雨,默默无声的滋润了大地万物,一时间“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竹下巨石如狮蹲虎踞,一大一小,相对而坐,大者俯首,小者仰面,一个讲述,一个聆听,温馨毕现,妙趣横生。整个画面竹石相配,既符合它们在自然界的生长规律,同时又包含有美好的寓意和象征。

画新竹数竿出于巨石之后,枝稠叶密,随风摇曳;笔法熟练,结构严谨,气韵生动。竹前置大小二石,俯仰呼应,顾盼有致;中锋勾斫,侧锋皴擦,笔墨灵动、不失法度。画面右上方题“苍崖春雨”,下署“东吴夏昶仲昭笔”。正书11字,笔意安稳闲适,结体匀称妥当,楷法谨严,中规中矩,令人忆想当年宫殿题额的风采。古人作画,不为他人,直是“自娱而已”,而“文人画”的主旨是“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自明至今历经600余载,《苍崕春雨图》依旧安然无恙,画、意长在,更跳出“自娱”的小圈子,教化着一代代后世人。

明代画家夏昶《湘江风雨卷》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湘江风雨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与杜琼等许多明初画家一样,夏昶的传世作品并不多见,间一有之,亦多为国内外博物馆庋藏,藏于民间者甚为寥寥。此卷曾为上海徐渭仁所有,并钤有其收藏印鉴多方。徐氏为海上收藏巨富,鉴别极精,在其当时已经备受瞩目,可惜不久即为过眼云烟,《湘江风雨图》卷即为寒木春华馆中遗珍之一。夫物之惬于意志者,必珍袭于已,是卷为一时笔墨之妙,乃越几百年不为磨灭,不知后之君子,谁能得之?

明代画家夏昶《君子清节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君子清节图》画跋一:车翔海洪波立,黑蜃黄长尾湿,梦随遂客过郴州。冲散湘江神女泣,南国英才忘积习,醉倾一斗金壶汁,舞凤回鸾夺化机,笔端爽气森森入,速我开轩作强楫,昂首摄齐如赴急,笑挥吟袖拂云笺,飞箨眼昏几误拾,策策虚檐掀短笠,碧天清露和秋吸,醉拍阑干纵逸情,砚池惊起蛟龙蛰,东谷汤胤绩。

钤印:汤氏胤绩(朱文)公让(白文)

画跋二:此君不独报平安。高节终同守岁寒,寄语伶伦休剪伐,长材留我钓鳌竿。予友顾君叔明以夏考功所写墨君持赠,石亭斋主者然闻赠人以言君子也。今叔明以君子赠君子,尤愈于赠言之君子。予赋诗于君子之左,亦托交于君子者也,噫,以君子之道相处,何患乎岁寒之不相守耶,时正统十年夏五月初。吉,吴郡汤衡士平识

钤印:存心堂(白文)汤(白文)中山(朱文)义门之交(白文)

画跋三:舍人退食凤池头,两袖天风冷似秋,清兴满怀无着处,琅钤印:大年(朱文)弃金之贵(白文)。

明代画家夏昶《丛竹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丛竹图》夏仲昭活着的时候便享盛名,明清以来其作品一直受到收藏家的珍爱。此卷竹叶翻飞,枝干劲挺,疏密有致。从构图看,似尚欠完整,盖夏氏好作长卷,往往挥洒有长至数米乃至十几米者,画商便以之割成多卷牟利。然佳作难得,不当以可能有缺憾而忽视之。

明代画家夏昶《淇园霁雪》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淇园霁雪》立轴,纵150厘米横72厘米。夏昶笔下的墨竹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人式的寄兴抒怀,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表现出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明代画家夏昶《湘江过雨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湘江过雨图》卷画心高26厘米,长407厘米,题跋高26厘米,长102厘米。墨笔画湘江滩渚、悬崖激湍,坡石幽篁。流水滩渚之间,以深浅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水滨老竹新篁。烟雨竹篁,迎风摇曳,偃仰纷披,烟姿雨色,水活石润,一派雨中潇湘景象。竹叶如锋匕利刃,一洒一拂,动和矩变,笔法洒利劲健,山石画法与其几乎同时期的山水画大家戴进一样,均以大斧劈皴略加变化而成,下笔肯定,水墨淋漓。

此卷无款,据卷后讷翁、钱仁夫二跋可知乃夏昶所作。夏昶儒雅淹博,擅画竹,退食之暇,游戏翰墨,师法王绂,尽得其法,有出蓝之誉,推为当朝第一,当时每不易得,间有得者,一竿两竿,奉而秘之,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定金。”之谚,足见世人对其墨竹的珍视。

卷尾讷翁七百余言题跋,对是卷极尽推崇溢美之词,认为此卷“烟梢雨叶,参差掩冉,直干横枝,纷枝错纵,千态万状,端倪莫测。而其疏密浓淡,重叠欹侧,远近高下,各有意趣。而又汀洲映带,水波湟漾,依稀风雨之声,萧飕淅沥,回薄顷洞,听之无穷。溟蒙杳霭之景,览之无际,恍若泊舟湘川之曲,令人宦情乡思之不可遏也。”“天机精到,得心应手,造化生于笔端,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欤。”评价极高。

明代画家夏昶《风竹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风竹图》纸本水墨,纵203.4厘米横x59.7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夏昶以画墨竹闻名于世,他的画风有着独特的面貌,声誉大大超过了他的老师王绂,后融会吴镇、倪瓒画法,能得其妙,时推第一,名驰绝域,争以金购之。

明代画家夏昶《墨竹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墨竹图》纵116厘米横5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自题:“迎风。东吴夏昶笔。”有吴郡僧启、云间钱博等三家题诗。

此图绘竹叶纷披、临风摇曳之景。图中翠竹起笔收笔以楷法运之,既使得笔墨厚重,又得潇洒清润之姿。竹叶的安排错落有致,落墨即成,不见复笔,并以墨色浓淡分出前后,层次分明。竹节用笔劲利遒健,竿瘦而叶肥。笔势变化多端,挺劲潇洒。布局新颖,气息清新。片片竹叶于风中摇曳,风情万种,充分体现出“迎风”之意韵。

明代画家夏昶《夏玉秋声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夏玉秋声图》纸本墨笔,纵151厘米横63.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描绘一叶细竹在萧瑟秋风中摇曳舞动的姿态,配上一方峻赠的湖石,构成动与静的平衡布局。

墨竹用笔,参人书法笔意,竹叶犹如草书,点划纷披,以浓淡虚实相生的墨色,表现出阴阳相背和前后参差的空间感。

明代画家夏昶《淇澳清风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淇澳清风图》之一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淇澳清风图》之二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淇澳清风图》之三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淇澳清风图》之四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淇澳清风图》之五

明代画家夏昶《淇澳清风图》夏昶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明代画家夏昶《潇湘过雨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潇湘过雨图》之一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潇湘过雨图》之二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潇湘过雨图》之三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潇湘过雨图》之四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夏昶《潇湘过雨图》之五

明代画家夏昶《潇湘过雨图》夏昶的墨竹画作注重气韵生动,主张“一气呵成”,他不见复笔,运用笔法巧妙地表现出竹林的纷披与风动,墨色浓淡间充满了潇洒和清润的意境。画竹时,夏昶采取大笔侧锋挥扫和斧劈皴法,以流畅而刚劲有力的笔触将竹竿、竹叶勾勒出来,气脉通连飞动。

明代画家夏昶《秋竹萧萧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秋竹萧萧图》

夏昶的墨竹画风深受北宋画家文同的影响。文同擅长画竹,他曾对好友苏轼表示:“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可以看出,对于文同来说,画竹是一种宣泄情感、抒发情怀的方式。随着文同、苏轼等名家的倡导,宋元时期的墨竹画风盛行起来,众多画家纷纷涌现。夏昶就是在文同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墨竹画脱颖而出,名闻遐迩。

明代画家夏昶《竹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竹图》纵70厘米横33厘米。夏昶的墨竹画作具有独特的构图,他善于表现竹子的姿态和特征。他注重捕捉竹子的生动气息,给人以竹子在风中摇曳般的感觉。墨竹图中的竹叶疏密有致,或聚或散,笔触流畅而有节奏感,充满了韵律之美。整个作品中的竿、节、枝、叶相互呼应,呈现出一种凝练而又生动的墨色艺术。

明代画家夏昶《满林春雨图》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满林春雨图》立轴,纸本设色,南京博物院藏。夏昶的墨竹画作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对竹的深刻理解,让他成为了墨竹艺术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被广泛欣赏和收藏。欣赏夏昶的墨竹画作,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到了竹子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明代画家夏昶《墨竹图轴》赏析

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夏昶二十八幅细腻入微生动自然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画家夏昶《墨竹图轴》内纵48.3厘米 横25.8厘米,外纵215厘米 横57厘米,是一件明代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夏昶画竹,有“夏昶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此图两丛墨竹左出,一丛茂密,有沉甸甸下压之动态;另一丛为新篁,疏朗飘逸,十分传神。款署“仲昭”,钤“太常寺卿图书”印。

夏昶画竹出于王绂之门,特别强调勤学苦练,他经常关起门来专心作画,不接待来客。常说,自己画竹30多年,方才知道个一二。他非常看重自己作品,从来不轻易给人写、画。夏昶写竹时称第一,名驰绝域,争以兼金购求,故有'夏昶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当时,他的声誉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

夏昶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画竹子。他的竹画作品被誉为“夏昶竹石图”,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夏昶的竹画作品通常以水墨为主,通过墨色的深浅和线条的粗细来表现竹子的形态和质感。他的竹画作品不仅注重细节的描绘,更注重整体的气势和神韵。他的竹子画作不仅展示了竹子的形态美,也表现了竹子在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

在绘画技法上,夏昶的竹画作品注重笔墨的运用和画面的布局。他的用笔灵活多变,时而苍劲有力,时而细腻入微,展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他的画面布局则注重虚实相生、错落有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自然。

夏昶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思想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他注重画面的整体性和气韵生动,追求自然与真实的表达。他的竹画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绘画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传统美学的理解和追求。

夏昶的绘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展示了明代绘画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以及在画法方面等都出现了独特的新面貌。另外,民间绘画,尤其是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面。

赏名家书法绘画作品,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夏昶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