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轼与海塘

 zqbxi 2024-01-13 发布于江西

       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又字伯苏,号可亭,今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朱轼一生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为乾隆帝师。卒后,被御赐为“帝师元老”。他居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政绩显著,深受后人敬仰。尤其是在任浙江巡抚期间,他主持修建的浙西海塘工程,被作为永久性的标准塘工,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目前,学界对朱轼的关注日渐增多,主要是围绕其生平政绩、史学成就、学术著作等方面考察;而关于清代海塘的研究,成果也颇丰,大多会提及朱轼筑塘一事,但尚未有专文对该问题进行深入论述。因此,本文拟以《海塘录》为基本史料,就朱轼修筑海塘的成就及影响作初步探讨。

一、清初浙西海塘建设

海塘是为阻挡海潮侵袭而修筑的人工堤坝,它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公共工程,被誉为“海上长城”。海塘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沿海各省。《清史稿·河渠志》曰:“海塘惟江、浙有之。于海滨卫以塘,所以捍御咸潮,奠民居而便耕稼也。在江南者,自松江之金山至宝山,长三万六千四百余丈。在浙江者,自仁和之乌龙庙至江南金山界,长三万七千二百余丈。”浙西海塘是指杭州至苏松海塘交接处平湖县一段,即以钱塘江口为界,其北岸为是。

筑塘防海,历史悠久。《清史稿·河渠志》记载:“唐、宋以来,屡有修建,其制未备。”其实,史籍中有关海塘修筑的记载,可以上溯至汉代。唐代,修筑的捍海塘已有相当规模,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盐官有捍海塘,长二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宋代海塘有较大发展,已有土塘、柴塘、木柜装石(石囤)塘、石塘等塘型。明朝时修治记载更多,在技术上亦有很大进步。已出现五纵五横鱼鳞石塘等重型塘,而且地方上都制定了维护塘堤的成套制度。

清代之前,海塘多为随坍随修,史称“自元明以来屡经修筑,或一二年或五六年以至十余年,俱系随坍随筑”而至清代,无论是在塘工技术上还是对塘工的重视均超越前代,且已形成完整的海塘系统。《清史稿·河渠志》载:“清代易土塘为石塘,更民修为官修,钜工累作,力求巩固,滨海生灵,始获乐利矣。”清朝入关后不久,礼科给事中张惟赤就上疏提请统治者重视浙江海塘,曰:“江、浙二省,杭、嘉、湖、宁、绍、苏、松七郡皆滨海,赖有塘以捍其外,至海盐两山夹峙,潮势尤猛。故明代特编海塘夫银,以事岁修。近此款不知销归何地,塘基尽圮。倘风涛大作,径从坍口深入,恐为害七郡匪浅。请严饬抚、按勒限报竣,仍定限岁修,以防患未然。”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八月,浙江海宁发生严重潮灾,塘溃2300余丈,经“总督赵廷臣,巡抚朱昌祚疏发帑金修筑,委兵道熊光裕督修,”共修筑石堤5000余丈。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修海盐石塘1000丈。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飓风大作,海潮泛滥,冲决海宁塘1600余丈,海盐塘300余丈,拨帑修筑。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钱塘江水势突然北趋,潮流赴北,倒灌严重。至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海潮已直逼北岸塘根,尤其是春夏间,“风潮大发,海宁县塘圮数千丈”[7]卷四,3,浙江巡抚徐元梦上疏请求整修,这次工程分两期,直至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闰八月才竣工,共筑海塘近3400丈。

康熙五十四年发生的海宁溃塘事故,不仅给沿岸百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而且导致周边的嘉兴、松江诸府受灾严重,甚至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也面临被切断的危险。这引起了康熙帝的重视,于是修筑海塘事务提上日程。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朱轼被任命为浙江巡抚,全面主持浙江海塘工程,由此拉开了清代大规模修筑海塘的序幕。

二、朱轼修筑海塘

朱轼主政浙江期间,最显著的政绩是修筑海塘。上任后他不辞辛苦,深入实地考察,亲自督修,大力修建海宁、仁和一带海塘。他对浙西海塘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提出的修筑海塘的建议,大部分被清廷采纳,为清代防潮海塘系统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三月,朱轼向朝廷上了一份《请修海宁石塘开浚备塘河疏》,疏中说:“查沿塘俱属浮沙,潮水往来荡激日侵月削,塘脚空虚,虽有长桩巨石,终难一劳永逸。”根据海宁沿海一带浮沙较多的地理特点,他结合前代的治塘技术,创造性提出“木柜法”修塘方案。

所谓“木柜法”,是用松、杉等耐水木材,做成长丈余、高四尺的木柜,内塞碎石,横贴塘基,使其坚固。再用大石高筑堤身,附堤另筑高约堤身一半的堤坡,是为坦水。仍以木柜为贮石主干,外砌巨石二三层,用以保护堤脚。同时建议,在海塘内侧再挖一道内河,曰“备塘河”,与外河或海相通,一旦海塘决堤,或特大潮汛袭来,咸潮侵入海塘,备塘河就可以蓄存咸水,随后再排泄出海。而挖河所取之土,又在河的内侧堆成一条土塘,称为“土备塘”,作为第二道防线以抵御咸潮,增强石塘的御潮功能。

这一方案得到朝廷认可,总督满保、巡抚朱轼委派杭州知府张为政具体负责修筑。工程历时近两年,至五十九年正月才竣工。共修石塘958丈,坦水3000余丈,土塘5100余丈,开浚备塘河达7700余丈,建闸一座,共费工料银约15万两。此役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海患进一步扩大,使危险情况稍有缓和,沿岸百姓也得以喘息。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五月,朱轼再次上疏请求扩大海塘修建规模,修筑新式石塘。在奏疏《题请建筑海宁石塘开浚中小亹淤沙议》中,就修塘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筑老盐仓北岸石塘,保护杭、嘉、湖三府民田

朱轼认为老盐仓一带正当江海交汇处,地势最危险而地基又较好,且北岸“皆系民田庐舍,支河汊港甚多,俱与上河通联,东即长安镇,与下河官塘仅隔一坝。”因此,他建议修筑老盐仓北岸东自浦儿兜起西至姚家堰止,共1340丈海塘,以保护杭、嘉、湖三府。可以先筑草坝,在决口处填埋芦苇、乾柯等草料。然后就近在武康县采集大石,征购巨木,并在春夏前运至修筑工地,速筑石塘以防潮水泛溢。

2.筑新式石塘,使之稳固

鉴于海宁沿海一带,“俱系沙土,且潮汐往来变迁无定”的地理环境,朱轼认为应趁海滩沙少、潮水新涨之际,砌筑石塘,随着来沙积聚,便可保护塘基,同时,他提出修筑新式石塘。这类石塘为重型海塘,塘身一般为二十层,每层用厚一尺、宽二尺、长约五尺的条石砌成,高二十尺,顶宽四尺五寸,底宽一丈二尺。为保证塘身坚固,在每块大石料的上下左右凿成槽榫,使石料之间互相嵌合,彼此牵制,在受到冲击力时难以动摇。合缝处则灌以糯米浆或油灰,再用铁锔扣榫,以防渗漏散裂。塘后添筑土备塘,塘高一丈、宽二丈,为之内防。同时塘基脚打三排梅花桩,用三和土浇筑,使之更加稳固。这种海塘用条石纵横叠砌,外形似鱼鳞,故谓之鱼鳞石塘。

3.开中、小亹淤沙,恢复江海故道

历史上,钱塘江入海口有3个,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南大门、中小门与北大门。龛、赭两山之间称南大门,赭山与河庄山之间称中小门,河庄山至海宁的马牧岗之间称北大门。明代以前,主流从南大门入海。明末,主流北冲频次增加,改徙中小门。清代康熙中期,泥沙在南大门和中小门淤积,主流开始行北大门。为了防止海潮淘刷新建塘基,朱轼提出改变河势、巩固北塘的主张:“今虽砌筑石塘,然中小亹淤沙不开,则回潮冲刷一日两次土石塘工终难稳固,今多雇民夫将中小亹一带淤沙上紧挑浚,计挑过一千九十丈,大汛时潮水,亦可出入,现在将巳挑者开浚深阔,未挑者兼工开浚,使江海尽归故道,则土塘石塘,可免潮势北冲之患。”试图开中小门引河,使主流南移,缓解北岸海塘压力。

4.筑夏盖山石塘,以御南岸潮患

疏中介绍上虞县原有土塘5400余丈,用以保障民田水利。夏盖山之南有夏盖湖,方圆百里,浇灌上虞、余姚两县之田,也凭借土塘捍御。近几年夏盖山一带海中有圆沙数十里,导致潮流逼近南岸。应先将决口堵塞,待潮水稍缓,再号召上虞百姓捐助修建土塘。唯有夏盖山西边地势最为险要,长度大概1800丈,非建石塘不可。因此,他建议:“用长五尺宽二尺厚一尺大石,于羊山及夏盖山开采运用,随地势高下,每丈十三层以至三十四层不等,纵横叠砌,庶南岸之潮患可御。”

5.专员岁修,以保永固

朱轼意识到:“沿海潮汐,惟浙江为最,非有专员经管,未见实效。”他认为钱塘江南北两岸塘患频仍,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应设“专员岁修,以保永固”。因此他奏请在杭州、嘉兴、绍兴三府各设海防同知一员,专司钱塘江海塘岁修。具体人事安排及管理职责疏中亦有提及:“将南岸绍兴府之上、余、山、会、萧五县石塘土塘专交绍兴府同知阎绍管理,北岸杭州府之海宁、仁和、钱塘三县之石土塘,专交原任金华府同知刘汝梅管理,嘉兴府之海盐、平湖二县石土塘,专交嘉兴府同知王沛闻管理。各员衔内添入海防字样,专任责成,小有损坏,即时修砌,其属辖之巡检场员听其调委分任。”这是清代设置专职人员管理海塘的开始。

上述奏疏中,朱轼提出在海宁创筑以木柜贮碎石为塘基的大石塘,修建备塘河、坦水等护塘工程;继而建议修筑老盐仓北岸和夏盖山两段共3700丈海塘,改进石塘结构,采用新式的鱼鳞大石塘;又提出了引潮水走中小门的设想,并且设立海防同知专职管理海塘。这是清朝立国以来第一次全面阐述海塘修筑方案,为治理沿海潮灾提供了理论基础。康熙皇帝得到奏报后十分赞同,当年七月,下旨令朱轼主持修建鱼鳞大石塘,“宁邑大石塘之建始此”。

然而,海宁老盐仓海塘工程刚开工不久,朱轼便升任光禄大夫、左都御史,并赴京任职,修筑工程由继任者屠沂主持。康熙六十一年二月,屠沂认为“海潮无定,修筑堤岸必须随时制宜,请于土浮不能置桩砌石之处,筑草塘五百四十丈”。第二年春,“又奏准筑草塘三百丈,仍于实土处更筑石塘,合从前共五百丈”。他将石塘改筑为草塘,故老盐仓石塘实际筑500丈。不久,又奏称:“中小门沙地因北岸冲决甚险,题明挑挖以分水势,今北岸塘脚现涨沙涂,塘身稳固,无庸再为挑浚。”因此,开挖中小门引河、夏盖山海塘及其他工程也随着朱轼的离任而搁浅。

三、朱轼海塘的优点及影响

有学者指出:“清代鱼鳞大石塘是在明代黄光升创立的'五纵五横’大石塘基础上,经过桩基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基础处理工程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朱轼修筑的鱼鳞大石塘确实是在明代“五纵五横”大石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鱼鳞大石塘又在诸多方面有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塘基更牢固。

明朝黄光升“五纵五横”大石塘,是先除去四尺浮土再打桩,待沉实后安放琢凿。清淤后只在塘基的前半部下桩加固,后半部则填以土石直接用条石砌筑。而新鱼鳞石塘的塘基工程,清淤后在塘基前后部位都打桩,而且“密排梅花桩三路,用三和土坚筑,使之稳固。”在塘基底部均匀布满梅花桩,再打一道双排桩(称为“马牙桩”),中、后侧又有一道单排桩,并在其上用三合土夯实,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防止塘基淘刷,使之更为牢固。

其二,塘身结构严密。

黄光升的大石塘是用长6尺,宽厚各2尺的条石砌筑。共十八层,石数从下到上大致依次递减,至十八层以一纵一横封顶。要求“层表里必互纵横作丁字形,弥直罅之水也。层中横必稍昂作幞头形,弥横罅之水也。层相架必跨缝而置,作品字形,以自相制,使无解散也”。朱轼鱼鳞大石塘对塘身结构相当考究。一律用长5尺、阔2尺、厚1尺的大条石砌筑,呈“T”形。每块塘石上下左右都凿有槽榫,再在合缝处灌以石灰、糯米汁、油灰,并且条石与条石用铁攀嵌扣。因此,这种鱼鳞大石塘的塘身更密实更坚固,具有更强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防渗漏性,在强劲潮波的冲击下而不易散裂。

其三,护塘工程完善。

清代的鱼鳞大石塘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塘堤,《大清会典实例》记载:“康熙五十七年覆准,浙江省海宁石塘,下用木柜,外筑坦水,再开设备塘河以防溢泛。”朱轼以“木柜”筑石塘,在塘外“另筑坦水”,用石块从塘脚沿海塘修筑比较平坦的坡式建筑,降低海潮能量以保护塘脚。“备塘”则是以备万一主塘损毁时防御之用,一旦外面的石塘被海潮冲坏,备塘河可以消纳潮水,并使之排回海中,防止涌潮漫溢。“五纵五横”大石塘则主要是通过修建“备塘河”,排水泄洪和防海水渗入,护塘工程相对简陋。

其四,海塘管理到位。

朱轼非常重视海塘工程质量的监督及日常养护工作。一是确立“岁修制”,设海防同知“专员岁修”,塘堤小有损坏,即时补修,且“每年岁终统计题销”。二是创立“赔修制”,为避免“督率承修各官,希图草率完结”的弊端。朱轼建议并要求督修官员在保固期内,海塘如有损坏,承修官员必须赔修,即使官员本人去世,也须由家属赔修。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海塘工程的修筑质量。

实践亦证明,朱轼所筑鱼鳞大石塘具备较强的御潮功能。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七月,由于台风和大潮同时在钱塘江口南北一带出现,酿成一次特大潮灾。惟有老盐仓500丈鱼鳞石塘安然无恙,杭州湾南北绝大部分的海塘都遭到严重的破坏,生命、财产的损失十分惨重。朱轼总结道:“查旧日所修石塘久经告成,虽石块碎杂,根脚俱有木桩,尚属坚固。

独县西老盐仓一处塘工五百丈,石大而坚,可保永久。”雍正十三年六月,钱塘江海塘发生了全塘溃塌的重大事故,史载“风潮大作,仁和、海宁、海盐等县草土石塘,共报坍一万二千九十七丈”。七月初八日,杭州将军傅森奏称:“自李家村至海宁县迄西大石堤之尾,垫木枝修筑之柴塘堤,十分内被风潮冲塌七、八分。再,大学士朱轼任浙江巡抚之时,所修筑之海宁县以西五百丈大石堤,毫无冲坏之处。”乾隆时,大学士嵇曾筠亦大加赞赏:“海塘工程逼临江海,屡筑屡坍。大学士朱轼于巡抚任内建筑大条石塘五百丈,修砌如法,至今完好,其余各工实不如大学士朱轼所修石塘之坚固。”朱轼鱼鳞大石塘抵御海潮的效果最好,被公认为海塘工程的“样塘”,成为清朝不惜斥巨资修筑的主要塘型。乾隆即位后,大学士嵇曾筠多次叮嘱高宗:“鱼鳞大石塘乃一劳永逸之图,必须经历竣事,方可垂诸久远。”,乾隆三年十二月因此,高宗遂下定决心不惜花费重金,将钱塘江北岸、受涌潮威胁最大的地区,一律改建成新式鱼鳞石塘,以图实现“一劳永逸”。

时至今日,朱轼修筑的海塘历经三百年海水冲涮洗礼,依然牢固地矗立在海边,已成为标志我国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丰碑。今人对此也给予很高评价,王育民教授说:“清代对海塘的兴修,所投人力、物力之多,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历代所不及。其最重要的工程为海宁老盐仓鱼鳞石塘。这项工程创始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浙江巡抚朱轼。”可见,“朱轼海塘”在我国古代海塘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