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案例 | 三张表扬卡,让我们快乐成长

 风桐文学社 2024-01-15 发布于湖北

2023年武汉经开区教育叙事二等奖

教育案例
三张表扬卡,让我们快乐成长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桂宁
[案例背景]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管理中的常用的两种手段。表扬实际上就是鼓励,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声褒奖往往能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的信心。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多用表扬。
[案例描述]
今年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实行班级积分奖励,可积分奖励的周期太长,不能在短期内驱动孩子们内化进步。后来,班级每日颁发表扬卡,上面写着表扬人、表扬词,每天一张,并获赠小礼物。
课间安全是低年段重点注意的安全问题,为此,我任命班级里人高马大的小羽同学担任课间安全员,课间奔跑、危险行为要及时劝导。小羽同学对于这,情绪几乎没有波动。几天相处下来我才知道,他的性子就是这样慢,不爱思考,对于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去坚持。
开学初,我一直在教导班级里的管理员们,要有责任担当。下课时,小羽拿着一张纸条拦住了我,我看着他的表情,似乎比往日多了些不一样的情绪老师,这是今天课间疯跑的名单,有三个人;另外还有几个靠着栏杆玩,不太安全。”我看着他,点了点头。
当日,我给他发了一张表扬卡,同时给了他一句表扬词,“课间安全员有思考”。这是他的第一张表扬卡。
当天下班后便在班级公众号上发布了这个小故事。半小时后,收到了小羽爸爸的留言。“桂老师,孩子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高度的表扬。”
第二天,小羽又在课间来找我,这一次,他并没有给名单,而是直接告诉我有哪些人跑了,我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他抬起头,嘴动了几次,终于又说了一句话:“我认为课间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我找了我的同桌跟我一起管理,老师,您看行吗?”

我有些错愕,不爱动脑的他居然会有思考。为了解决问题,聘了助理,这让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不久,一次午休后,他带着他的助理又来到了我的面前,两人拿着长长的一串名单。我看着他们手里的名单,开口说:“这都是课间没有安全活动的吗?”

“不是的,这些是开学到现在都没有危险游戏过的名单,我们要特别表扬。”小羽铿将有力地回答着,“我同桌手里的名单是课间奔跑过但已改正了的。”

听他说到这,我的眼神顿时亮起来,不爱动脑的小懒瓜现在颇有一些管理手段了。于是他获得了第二张表扬卡,“脑筋动起来,生活大不一样。”

小羽开心道谢,再补充了一句:“今天小泽跑了一次,我跟他讲了,他说下次再也不会了。”

两周下来,课间奔跑危险游戏的老问题,在小羽的帮助下几乎解决了,而解决了问题的小羽,没有了获得表扬卡的渠道,更没有可以做主思考的事件,思想下又松懈了下来,几次课堂作业中,进步巨大的他又一次地遭遇了滑铁卢。

在一次汇报工作时,我打趣地说道;”小羽,你的声音很好听,如果早读能够放声出来,上课能够多多举手,桂老师会更开心的。”他有些欣喜,便回到位置开始读书。可是基础不好的他,一个句子里能出现漏字、错字等多种问题。我轻叹一口气,道阻且长啊!

一次生字教学时,我请人带读,他举起了手。勇敢地来试试吧!因此,他得到了第三张表扬卡,“多读书,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记得!”

一个月后,他上课已经养成了举手发言的好习惯,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互动,但他乐此不疲,并在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在《黄山奇石》朗读中,我提示孩子们朗读时要注意关键词。“谁来读读?”小羽同学手举得很高,我便请他来读一读,这里的关键词不好找,又有许多生字,我已做好了准备,他会读错。可结果却是他大大方方地读完了。

我开玩笑地说:“黄山太美了,让他有了如此的进步。”话毕,班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而他也在笑。

这一次,我没有发表扬卡,他已经不需要 表扬卡这外 

界的推动了,向上的力量如今正来源于他自己。

[案例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班杜拉通过宝宝玩偶实验,将强化分为了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是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同学获得表扬卡,小羽想获得表扬卡去思考去进步,这便是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是观察者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小羽思考了课间安全问题、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得到了表扬卡,这是直接强化;而他在一次又一次课堂互动和表扬中,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去判断行为,这便是自我强化。

因为强化理论,小羽获得了进步。因为小羽,我也懂得要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孩子行为强化。在强化受表扬的孩子同时,也树立了班级榜样,其他孩子得到替代性强化,同进步,共成长。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扬和见证表扬中,孩子们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化外部强化为内部强化、自我强化,一步一步,快乐地成长起来。

同一件事情,表扬更能引导好学生。在这起小事中,我也学会了表扬的力量。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时时赞赏,事事鼓励。

“表扬,幸福的不只是学生,也幸福我们自己。”是的,表扬之中,师生呈现向上的力量。也许每一次表扬都是微不足道,但它会在孩子的心中埋下自信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注:本文取材于班级真实案例,为方便行文,将两个孩子的表现合而为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