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鄯善国的前世今生,何以"破楼兰、斩楼兰"在当时备受关注?

 写乎 2024-01-16 发布于四川

作者:李大奎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曾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掷地有声表达了唐军不肃清边患绝不回家的家国情怀。还有曹唐的《送康祭酒赴轮台》也说,"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

这里的"楼兰",也就是西域的鄯善国。它是怎样演变又何以让后人关注?还以"破楼兰、斩楼兰"为誓呢。

"楼兰"真有那么讨厌吗?不妨说道说道。

(楼兰古城)

一、"楼兰"的由来

实际上"楼兰"是古文明的一大象征,并不"讨厌",还藏有文化、文物、书法、纺织等很多价值体现形式。

今所留下的楼兰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的若羌县,总面积大概十万平方米,早在公元4世纪末就已废弃。

楼兰古国最早源于3800年前古吐火罗人世居于若羌绿洲上的"小河",作为国名的记载,始于公元前176年,因匈奴的冒顿单于去信汉文帝刘恒表达和亲意愿时,专门提及西域二十六国皆被降服一事,其中就有"楼兰"。

原来楼兰是汉时西域诸国中最早建立的城邦国家,治所扜泥城,距阳关1600里,虽说人口不过万余人,却地处东西往来联系的要冲,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巨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

西汉要打通去往西域之路,得取决于楼兰是否真心归顺。可楼兰国小,一直对汉朝的招抚摇摆不定,一会儿归汉,一会儿又投奔匈奴,态度总是反复无常。

汉昭帝时期,辅政大臣霍光就曾说,"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言下之意,只有真正打通楼兰,才能通往西域。

古楼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主宰着古丝绸之路的命脉。

二、"楼兰"易名鄯善国

早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不满楼兰协助匈奴还抢掠汉朝商队,就派赵破奴将军统军剿灭过楼兰。后来匈奴归还的楼兰质子成为新的楼兰王后,便不愿归顺汉朝,经常阻断西汉与西域的往来联系。

霍光就于元凤四年,也就是公元前77年,派大汉朝有名的刺客平乐监傅介子,携金刺杀新楼兰王安归,刺杀成功后(即有名的傅介子计斩楼兰王),楼兰回归,正式纳入西汉的疆域范围。

楼兰便易名鄯善国,从此成为大汉戍守屯垦的重要边地,还专设了楼兰道,修建了烽燧群,隶属西域都护管辖。

到公元73年的东汉时期,班超首次出使出域,第一站便是鄯善国,班超见鄯善王受匈奴使者威胁不敢友好接待时,便亲率三十六随从一举放火烧了匈使营帐,击杀了百多人的匈使团。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经典传奇。

不再有后顾之忧的鄯善国,从此全力配合班超平定西域,痛击北匈奴的侵犯,实现边地稳定长达几十年。

三、"楼兰"的消失

到东汉末年,曹魏在鄯善国设置西域长史,负责大规模屯田。西晋时期仍沿袭这一国策,还派驻大量军队,有力保障古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往来。

但随着西晋王朝的衰落,鄯善国的西域长史在公元376年,也就是前秦灭掉前凉后,机构撤离,屯田制度随之废除。

到公元448年,北魏彻底消灭了鄯善国。

鄯善国,也就是"古楼兰"从此走向没落,逐渐成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的荒野地。

一度中兴的古文明小国"楼兰",就这样虎头蛇尾地消失在茫茫边陲。

四、后记

不过,虽说古楼兰早在公元4世纪前就不存在,但它作为古文学的经典意象却存留了下来。以致后世不断探测楼兰古城的遗址。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就前往罗布泊地区发现了楼兰古城的大体位置,1914年还发掘出珍贵文物。

1979年,新疆社科院组队发掘楼兰古城。1980年,中科院新疆分院科考罗布泊地区,就生物、地学等相关问题深入研究。

1988年,古楼兰遗址地区文物普查队找到Lk、LL两座古城,精准测绘了地形图,完成古城遗址珍贵文物的采集,撰写了《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完美填补了楼兰考古的空白。

是为记,癸卯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湄江之滨。

作者:李大奎,七0后,贵州湄潭人,法学学士,"红学"与汉史研究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