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分享一个非常古老的抗癌方剂,仅五味中药,尤其适用肺癌患者

 天行健-9 2024-01-16 发布于江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谈癌色变”,可以说癌症是当今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那么,疑问产生了,癌症是现在才有么?癌症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们该怎样去对症治疗呢?

图片

癌症并不是现在才有,其实在古代很早就有了癌症记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认为癌症是一种邪毒的积聚。那么邪毒为何会产生积聚呢?主要是因为阳气虚弱,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所致,损伤人体阳气者,寒湿之邪最重,人体的津液精血靠阳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寒湿伤阳则津液精血的运行缓慢甚至停滞,易于形成瘀血、痰湿、食积等有形之邪。有形之邪又会阻碍气机,形成恶性循环。致病之处必是致虚之所,致虚之所必阳气衰微。中医治疗癌症,温阳化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中医有很多方剂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其中就包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方子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一个中医方剂,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寒饮内停证主要方剂,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这个方子由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温化寒痰,降逆止呕的作用,适用于咳嗽频频,咳而抬肩痰量多、色白清稀,时作干呕,无法平卧等寒饮内停的主要症状。

寒饮内停多因脾阳不足,阳气衰微了以后,寒邪就会滋生,这样湿气就不容易排出,很多湿气聚集在一起就成了痰饮,痰饮多了之后就会和寒邪一起侵袭肺脏,因为五脏之中肺的位置最高,容易受到寒邪和痰湿的袭击,寒痰停肺会使肺脏的宣降功能和气机升降功能受到很大影响,会出现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满不舒;饮邪犯胃,则喜唾涎沫。这个时候应该温脾阳,化痰湿,从根子上止咳化痰,苓甘五味姜辛汤就有这样的作用。

方中干姜辛热,入脾肺经,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细辛温肺化饮;茯苓健脾渗湿,使得湿邪从小便而去,又能健脾以治生痰之源,五味子收敛肺气,敛阴止咳,又防干姜、细辛辛散耗气,与之相伍,散收并行,收不恋邪,散不伤正。甘草调和诸药,这个方子脾肺同治,温散并行,开中有合,标本兼顾,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效专力宏。

图片

苓甘五味姜辛汤辩证加减,适用于肺癌术后出现的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时作干呕等寒饮内停的症状,可以很好的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我们来看一个病案,患者是一名43岁的肺癌术后患者,患者术后陆续出现了咳嗽抬肩,痰量多、色白清稀,时作干呕,无法平卧等不适症状,就诊时患者十分难受,观察患者的舌苔是胖大白滑脉沉弦,结合脉诊与症状判断患者是脾阳不足引发的寒邪犯肺的症候,应治以温运脾阳,化解寒湿的治疗方法。初诊方为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姜半夏,桂枝等该患者在以后治疗中一直沿用温阳化湿的治疗方法,根据症状不同有所加减,患者服用一阶段中药后症状改善明显,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识物等及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均稳定。

苓甘五味姜辛汤虽然是一种固定的方剂,但在临床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可以对苓甘五味姜辛汤进行加减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辨证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