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庆熊|从“社会物理学”到“人性宗教的社会学”——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内在张力

 花间挹香 2024-01-17

图片


从“社会物理学”到“人性宗教的社会学”
——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内在张力


摘要: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常被批评为是一种只讲预测和操控,不讲道德和教化的社会理论。然而,实证主义开创者孔德本人的思想呈现出复杂性,他早期提出“社会物理学”概念,后期提出“建立人性宗教的社会学”概念。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他的前期与后期思想是自相矛盾还是能够互相协调?如何才能正确处理“道德”“秩序”“进步”这三者之间关系?对“道德科学”作实证论证的历史意义何在?

关键词:孔德;实证主义;社会物理学;人性宗教社会学

作者:张庆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本文载《哲学分析》2023年第5期。

目次:

一、孔德创建“社会学”,视其为“社会物理学”的代称

二、孔德的“三阶段论”和“秩序与进步”的社会发展观

三、孔德的“道德科学”“人性宗教”和实证哲学的内在张力

图片

自从孔德开创实证哲学以来,实证方法在科学哲学界非常流行,被视为判别科学与非科学的重要准则。我们现在称之为“社会学”的这门学科,至少从名称和最初的构想上说,也是由孔德提出的。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1830—1842)中主张,“社会学”是“社会物理学”代称,强调要用研究物理学那样的实证方法研究社会规律。然而,孔德后期在《实证政治体系》(Système de politique positive,1851—1854)中主张建立“人性宗教社会学”,认为社会生活的原则是“爱”,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秩序”,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进步”。作为“社会物理学”的社会学与“人性宗教的社会学”显然是不同的,这样在孔德的实证哲学体系内部就显现出严重张力。孔德的后期哲学是对他的前期哲学的否定吗?抑或,孔德的后期哲学是对他的前期哲学的重要补充?但如果是补充的话,那么他后期有关“道德科学”的论证如何才能与他主张的实证主义原则协调起来呢?孔德的哲学呈现出复杂性,孔德的前后期哲学呈现出两副不同的面孔。全面阐述孔德思想发展的历程,揭示孔德对社会学的这两种不同定义之间的张力,以及分析和论证如何协调这种张力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是本文想做的工作。

一、孔德创建“社会学”,
视其为“社会物理学”的代称


我们现在称之为“社会学”的这门学科,是由孔德最初提出和规划的。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6卷,分别发表于1830、1835、1838、1839、1841、1842年)的第六卷《社会物理学》(Book VI. Social Physics)中阐发他的实证社会学的基本思想。孔德主张,研究社会现象可以像研究物理现象一样,要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而物理学在孔德眼中最集中体现了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他把“社会学”视为“社会物理学”的代名词。他写道:“社会学(Sociology)……请允许我发明的这一术语,用来指称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

图片

什么是孔德所说的“实证科学”呢?他对此的解说是:实证科学旨在通过发现规律进行预测和操控;发现了现象间的规律,就能根据已知现象预测将要发生的现象,从而达到操控事物的目标。当然,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使人自己的意志服从规律,按照规律办事,这也是对人的非理性的任意行为的限制。孔德写道:“理性预测构成真正科学的主要品格,而靠默示的预言则是神学认为它所能提供的了解未来的唯一正当方法。诚然,到达完全成熟阶段的实证精神,也趋向于令意志本身服从于真正的规律(其实一般理性已默认规律的存在),因为倘若不是这样,那些为改变和预测人类意愿的实际努力就没有任何基础。”

孔德建立“社会学”,是为了发现社会规律,对社会进行预测和操控。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当孔德说“社会学”是“社会物理学”的代称时,他并不主张,可以直接用物理学的法则来研究社会生活的法则,而是主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实证科学树立了一个方法论的典范;换一种说法,每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及其规律,而认识和研究这些不同的对象及其规律都需要遵循实证主义的原则。孔德指出:“实证哲学的首要特征在于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服从不变的自然规律。有鉴于对所谓原因的任何研究是多么徒劳,无论是最初的还是最终的,我们的业务乃是寻求对这些规律的准确发现,并着眼于将它们减少到尽可能小的数量。我们真正的业务是准确地分析现象的境况,并通过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将它们连接起来,它的最好的例证就是万有引力学说。”孔德认为发现社会现象中的规律与发现物理现象中的万有引力之类的规律在原则上是相同的,都要从观察和分析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入手,从而找出其规律,并最好能将它们化约为数量最少的基本规律。当然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存在复杂程度上的重大区别。

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区分了六种实证科学,它们按照由简到繁的等级序列排列:(1)数学、(2)天文学、(3)物理学、(4)化学、(5)生物学、(6)社会学。这种层次结构是从最一般、最抽象、最远离人们的科学,到最复杂、最具体、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关的科学。孔德视数学为最一般、最抽象、最远离人们的科学,其一般性体现为一切其他的科学都要用到它,尽管数学的对象及其原理不能被我们的感官直接观察到,而是要通过抽象的方式加以认识和推导。孔德认为天文学的对象要比数学的对象具体一些,但星辰天体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只能通过望远镜等方式加以观察和通过数学的方式计算其运行轨道。在孔德的时代还不知道通过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天体的能量和化学成分。孔德把物理学当作实证科学的典范,因为物理学采用的观察、分析比较、以数学公式表述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及其系统化的分支定理,通过实验和预测的方式对物理学理论的验证,是实证科学方法的集中表现。在孔德看来,化学现象要比物理现象更加复杂和具体,生物现象要比化学现象更加复杂和具体,而社会学则是所有学科中最复杂、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学科。孔德还没有像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那样区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还没有阐明数学证明的方法与经验证实的方法之间的重要区别。在孔德的实证科学体系中,说数学是最一般、最抽象的科学尚可理解,但说数学是最简单的实证科学则显得有点牵强,毕竟数学本身有从简单到非常复杂的体系。此外,如果把经验证实作为实证科学的最主要特征,那么数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实证科学呢?孔德对此的解说尚欠清晰。还有,在孔德的这个科学学科栏目中没有给心理学留下一席之地,心理学似乎被简化为一系列生物本能。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心理活动的方式能否用实证的方法加以研究呢?对此孔德没有专门研究。后来穆勒在这方面做了补充,穆勒把“心理联想律”作为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规律。非常有意思的是,孔德晚年强调人是有道德情感的,人的行为要由道德精神来指导和推动,因此他在这六个实证科学的分支层次上再添加“道德科学”,并主张“道德科学”处于实证科学的学科体系的最高的位置上。

图片

孔德将“社会学”视为“社会物理学”的代称,人们不由会想到如下两个问题:第一,物理现象遵循恒定的规律,社会现象则没有物理现象那样的齐一性,如何能用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呢?第二,物理学研究可以做实验,社会研究也可以做实验吗?如果不能做实验或难以做实验,如何谈得上实证的社会理论呢?孔德认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毕竟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很大的不同,在具体应用上需要做一番变通处理。拿“观察现象和发现规律”来说,这是借助发现现象间的相续关系,一组现象与另一组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的方式来实现的。如果能够找到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也就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自然现象之间的规律具有恒定性和普遍有效性,社会现象之间规律也许没有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理那样的恒定性和普遍有效性,但也有某种相对的稳定性和大致的可靠性。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原则是使社会观察接受社会现象的统计与动态关联法则的支配,通过对社会现象间的相续关系和相关联系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大致也能找到具有经验依据的相对稳定可靠的社会规律。社会由人组成,对社会不能轻易做实验,因为这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乃至社会动荡和流血牺牲。尽管如此,社会研究还是可以通过借鉴历史经验来补救。社会有稳定时期和动荡时期,有正常状态和病态状态,这里有机理可用于分析导致动荡或稳定、病态或常态的因素及其规律。正如一个生物有健康状态和病态状态一样,研究社会的目的像治病一样,设法克服社会的病态状态,恢复社会的健康状态。孔德认为,正如生物学要研究生物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长演化的过程一样,社会可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生物体,要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演化过程。

有关社会科学研究可采取的立足于经验观察的比较分析方法,孔德归纳了三条途径:第一,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与低等动物社会进行比较分析;第二,我们可以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我们可以对不同时期社会进行比较分析。这第三种比较分析的方式在孔德看来特别重要,它也可被称为“历史的方法”,即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以史为鉴,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办事。

鉴于孔德首先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并且规划了社会学的研究纲领,他在社会学理论的学科史上拥有开创性地位。尽管后来的许多不同流派的社会学家对孔德的实证主义路线提出批评,但他的这一开创性地位受到广泛承认和尊敬。

二、孔德的“三阶段论”
和“秩序与进步”的社会发展观


在孔德看来,人类的知识和社会都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与人的知识发展的程度相顺应。三阶段法则表明:任何一种知识发展的初始阶段都是神学形态(即用万物有灵论、灵魂或上帝来解释事物),然后发展到形而上学形态(即用抽象的哲学思辨来解释事物),最后发展到实证科学(即用规律说明事物和通过检验证实理论)的阶段。在古代和中世纪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低下,采用万物有灵论、上帝造物、鬼神作祟之类的方式解释世界,说明万物的起源和人间的命运。这是一种对不真实的东西的迷信的思维方式。到了工业化初步兴起的欧洲近代社会,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取代神学的思维方式,把“本体”或“终极实体”当作世界的最初的起因和最终的目的,以此说明世界的发展过程和人生的意义。然而,本体或终极实体、世界的最初起因和最终目的,都是永远得不到证实的东西。形而上学有多种形态,尽管说法玄奥,体系精致,但都得不到经验证实,因此永远争论不休,毫无真正的认知价值。在孔德看来,所有的科学都在他写作的时代,即到了19世纪的大工业时代,变成实证的或在朝向这一目标发展;社会学也在他本人的努力中成为实证的。然而,以本体论为标志的形而上学思想方式还作为习惯势力继续存在,还在阻碍人类知识的发展,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孔德写道:“这样,近五百年来,形而上学精神通过逐渐瓦解神学体系,消极地促进了近代文明的根本发展。中世纪末期,一神论体系的社会效能已基本衰竭,自此神学体系终于成为落后的东西。不幸的是,本体论概念的过长作用,在每一方面完成这种不可缺少的然而又是暂时的职能之后,总是趋向于阻止另一种思辨体系的真正建立,竟至于这种精神今天实际上成为妨碍真正哲学最后确立的凶险障碍,它依然常常独占哲学思考的优先权。”

图片

孔德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的学说,显然是在阐发一种“进步”观。社会是在发展进步的,这是一种现代性的观点,而孔德把这种进步观与他有关知识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相联系,这是他的实证哲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并也为他的进步观打上实证的印记。近代启蒙思想家也主张人的心智和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孔德的实证哲学的进步观与近代启蒙思想家的进步观有很大不同。孔德的“三阶段”社会发展观着眼于社会发展的条件。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条件下就有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如果社会发展条件不成熟,单靠人的主观意志强求的社会进步毫无用处,而且还可能使得社会陷入不必要的动荡和混乱。孔德强调遵循社会客观发展条件的社会进步,强调循序渐进的社会改革。“秩序与进步”是孔德社会治理思想的座右铭。他的“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论述与这种有秩序的社会进步观相配合,这好比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存在一定的生态结构和生物的生存方式,生物的进化必须适应自然条件。孔德写道:“它符合秩序和进步的双重概念:因为秩序(在实证意义上)在于社会存在的各种条件之间的稳固和谐;进步在于社会的发展;而且以条件为一方,以运动规律为另一方,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物理学的静力学和动力学。在这里,我们再次发现了科学与艺术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恒常联系。”

孔德的社会进步观以他的“三阶段论”为基础,他对社会学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区分也为他的秩序与进步之间关系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为了让社会有秩序地进步,他提醒政治家在治理社会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准则:

第一,社会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社会存在的条件,社会改革要等待社会存在条件的成熟。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政治家可以通过社会治理改善现存的社会存在条件,但不能不顾现存的社会存在条件而仅凭美好的理念狂热地发动社会革命。政治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做社会存在条件所允许的事情。

第二,社会的进步遵循铁一般的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正如自然界的规律是必然的一样。因此,人们要使得自己的意志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不应任由自己的愿望或理念支配自己的行动。如果说马克思在谈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时还指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那么孔德所坚持的必然的实证原则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就是他强调社会学就是社会物理学的要义。

第三,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是不能分开的,秩序和进步也是不能分开的;它们互相依存,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社会静力学所研究的社会结构及其协调需要顺应社会动力学所研究的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其规律。社会进步需要沿着社会秩序的步调行进,要不然就会引起社会动荡或陷入无政府状态。

孔德建立“社会物理学”和提出社会有秩序地进步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是在反思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负面效应后得出的结论。他写道:“出于对这种理解的合理尊重,我首先旨在表明,社会物理学这门科学的建立,有鉴于在目前令人遗憾的无政府状态下,人们的巨大不满和重大社会需要。”

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神学的思想支配地位和教权与皇权相结合的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这标志着一种进步,但在孔德看来这不是有秩序的进步,因为启蒙思想家还没有实证的科学思想,还不知道要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蒙思想家从理念出发建立社会学说,纵然是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之类的美好理念,依然是形而上学思想方式的延续。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契约论”不是基于历史事实,而是基于他们所设定人的原始状态和人的本性。在不同的启蒙思想家那里有不同的设定,因此就产生不同的契约论类型。同样,有关未来的理想社会,也会有基于不同理念的不同的社会学说。基于自由理念的社会思想家主张建立自由主义的社会,基于平等理念的社会思想家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孔德一生经历法国大革命和皇朝复辟的多次严重暴力冲突。他认为造成这些无谓流血的思想原因是用抽象理念来理解社会和指导社会行动。他主张,社会科学应从这种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路中解放出来,像研究自然那样采用实证的方法,立基于社会事实,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经验观察和归纳,找到社会的发展规律,由此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

三、孔德的“道德科学”“人性宗教”
和实证哲学的内在张力


孔德晚年提出“道德科学”的概念并创立“人性宗教”,这一方面表明孔德并非如实证主义通常被指责的那样忽视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另一方面表明在孔德的实证哲学中存在内在张力,作为“人性宗教”的“道德科学”如何才能与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相协调成了一个问题。

图片

孔德有关“道德科学”和“人性宗教”的学说是他在四卷本的《实证政治体系》中阐述的。该书的另一个标题是《论建立人性宗教的社会学》(Treatise on Sociology,Instituting the Religion of Humanity)。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认为,“社会学”是“社会物理学”的代称,强调要用研究物理规律那样的方式研究社会规律,而在《实证政治体系》中,他提出“建立人性宗教的社会学”。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差别。什么是人性宗教的社会学呢?这是指以人性中的“爱”为原则的社会学。在《实证政治体系》的封面上还印有:“原则,爱;基础,秩序;目标,进步”(“The Principle,Love;The Basis,Order,The End,Progress”)。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口号是“秩序与进步”,而在《实证哲学体系》中他在“秩序与进步”前面增加了“爱”,主张以“爱”为原则才能实现有秩序的进步,把“爱、秩序、进步”作为实证哲学的新的格言。如果说孔德原先的“社会学”强调的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那么孔德在晚年则强调建立以爱为原则的“道德科学”的重要性,并认为这种“道德科学”就是人性宗教,要用它来指导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一切有关人的实践活动的学科。出于对“爱心”(Heart)的强调,孔德在其原先提出的六类科学序列上增加了“道德科学”(对情感的研究),并认为“道德科学”甚至超越了社会学,是最高级的科学。他认为道德位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心,道德不仅为行动提供规范,而且为行动提供动力,其重要性在于能引导社会政治体制变迁的方向。他在《实证政治体系》中申明:“这也是实证主义的一个基本学说,一个具有伟大的政治重要性和哲学重要性的学说:爱心(Heart)比理智(Intellect)更重要。”

孔德在他的晚期哲学中增加了“道德科学”和“人性宗教”的议题之后,他的实证哲学体系就充满张力,因为在按照规律办事的“理智”(intellect)与以道德情感驱动的“意志”(will)之间,存在互相冲突的地方。孔德本人意识到这一点,他设法把这两者协调起来,认为这是对他前期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将使得他的哲学体系更加完整,而不是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他写道:“正如实证主义格言'爱、秩序、进步’所总结的那样,它们将我们引向人性的概念,这一概念含蓄地涉及并赋予它们每一个新的力量。正确地解释这个概念,我们最终把实证主义看作是一个完整和一致的整体。”

为此,孔德从思想、行动和情感的角度探讨了“三阶段”的进步法则。孔德主张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理论上的进步,体现为人在智力方面的进步;第二,实践上的进步,体现为人在活动和行为方面的进步;第三,道德上的进步,体现为人在情感方面的进步。在孔德看来,只懂理论知识,还不会付诸实施,这样的进步还是不够的;只有当实证的道德科学深入到人的情感中去,人才能自觉自愿地行动,人类的进步才上升到最高层次和达到最终目的。理论上、实践上和情感上的进步是互相关联的,但情感上的进步才是原动力和目标,而理论上、实践上的进步相对而言只具有工具性质。他在《实证政治体系》中写道:“情感不仅是真正进步的本质源泉,而且是真正进步的主要目标,因为我们道德上的改善,无论就公共还是私人的角度来说,相比思考或行动上的任何进步更加重要。”

孔德认为实证主义所说的以爱为原则的“道德科学”和“人性宗教”与神学和形而上学阶段的道德学说和宗教观念有重大区别。人类在神学阶段理性思考能力低下。神学在主观层面起作用,受情感和想象支配,与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相脱离。神学声称所有现象都处在或多或少带有神的专断性的意志的支配下,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实际活动受客观规律的引导。孔德写道:“由于神学完全不能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它对思辨问题甚至道德问题的处理也极其不完美,因为这类问题或多或少都依赖于生活的实际需要。因此,只要神学的影响继续下去,就不可能呈现一个完美综合的人性观。”接下来的形而上学阶段以莫名其妙的玄理替代了神圣意志,但形而上学的抽象思想不能取代神学在情感方面的功能,也不能解决日常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孔德写道:“形而上学家,尽管他们声称自己拥有绝对真理,但在感情问题上却始终不能代替神学,在实际问题上仍然被证明是不够的。本体论,即使在一些学院里最得意洋洋的时候,也总是局限于纯粹的智力本性的主题;即使在这里,它的抽象本身也是无用的,只处理个人发展的情况,形而上学精神与社会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

图片

在孔德看来,只有当人类发展到实证主义阶段,才最终使思想、情感和行动和谐一致。实证主义观念来自现实世界,而且无疑是认知和社会发展上的最高成就。实证主义也包括道德领域,实证主义也使得道德成为一门科学。实证主义的道德学说不是立基于神,也不是立基于形而上学的原理,而是立基于人以及一切群居动物都具有的自愿合作的倾向及其相互同情心。孔德认为,世界上有一种自然道德,这种自然道德体现在“伟大的存在”之中,实证主义者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自然道德的规律,这些道德规律将引导我们的认知、行为和政治活动。孔德在此说的“伟大的存在”不是指个体的人,而是指由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所有存在的整体,它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动物种族。孔德写道:“伟大的存在是由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存在所构成的整体,它们自愿合作以完善世界秩序。每一个群居的动物种族都有这种合作的自然倾向。”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主张把道德原则建立在个体的人自然秉承的“自爱”倾向上。孔德反对这一观点,认为个体的自爱不能作为道德原则,道德原则的要义是“他爱”,是对“伟大存在”的爱,这包括对生活、生存环境和未来生命的爱。抱着一种对“伟大存在”的爱,我们就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驱动社会各种势力从自利的追求中解脱出来,使得政治服从道德,建立一种真正符合道德精神的有秩序的社会。如果说“宗教”(religion)这个词的原义就是“虔敬”或“崇拜”,那么实证主义提出的“道德科学”也可视为一种“人性宗教”,它的要义不是对神的“虔敬”或“崇拜”,而是对“伟大存在”的“虔敬”或“崇拜”。孔德写道:“因此,实证主义者会比任何信仰信经的神学信徒更真实地把生活视为一种持续而强烈的崇拜行为;这种崇拜会提升和净化我们的感情,扩大和启发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的行为高尚和充满活力。它在可能的范围内,为中世纪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直接的解决办法:政治服从道德。因为这是立即从现在对社会同情应高于自爱这一原则的献身而来的。这样,实证主义在这个词的真正意义上就成了一种宗教;一种比其他任何一种都更真实、更完整的宗教,因此它注定要取代一切建立在原始神学基础上的不完美和临时的宗教体系。”

在孔德看来,只有当实证主义与道德结合起来,才能最终摒弃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神学和形而上学讲究道德问题,这本身没有错,它们错在把“道德”安置在虚假的基础之上。实证主义如果不理会道德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的人类进步。道德、秩序、进步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三角形的静态结构关系,它们互相制约,协调平衡。一方面,只有进步的理念而没有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另一方面,只讲秩序而不讲道德,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进步。一方面,只有进步的理念而没有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另一方面,只讲秩序而不讲道德,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进步。由此可见,处于这三角形上方顶端的一角应该是道德,因为它对秩序和进步的发展方向起指导作用。如果没有道德的引导,实证主义将过于专门化而无法处理总体的方向性问题。在道德的引导下,实证主义才能处理最广泛、最重要的人类社会问题。在孔德看来,真正人类进步意义上的社会秩序是不能靠强权和经济利益来维系的。公平地位的法律原则和经济利润的驱动力不足于建立人心所归的进步秩序,社会归根到底要靠道德为人类的思想与行动指明方向。由于重视道德的重要性,并主张要对道德抱一种虔敬之心,他主张建立一种“人性宗教”,并自封为人性宗教的创始人。他写道:“由于进步是秩序发展所必需的,因此不可能以利润来研究,甚至不可能以公平的地位来研究,除非首先充分掌握了它直接所依据的静态理论,否则这里所采用的动态处理方法是不可能的。我并不掩饰自己,它的成功使我更充分地推测我作为人性宗教创始人的最终地位,人性宗教的优势在于越来越适合西方处境的基本态势。”

在笔者看来,孔德晚年主张秩序和进步需要道德的指引,这一论点本身没有错,但是孔德对道德科学的实证基础的论证显得很薄弱。这使得孔德的前后期实证主义学说显得不一致和充满张力。孔德对他的道德科学的实证论证主要有以下两条:第一,在人类和一切群居动物中存在互相合作的自然倾向;第二,随着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物质方面的进步,神学和形而上学对道德的虚假论证将被摒弃,人类和一切群居动物中存在的互相合作的自然倾向将得到发扬。但是,这两条理由本身缺乏充分的实证证据。我们知道,在人类和一切群居动物中除了存在互相合作的自然倾向外,还存在互相竞争乃至互相残杀的自然倾向。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建立在“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之上。在近代哲学家中,霍布斯主张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中是狼与狼般的弱肉强食关系。卢梭主张同情心是人的天然本性。康德承认在人的自然情感中有同情心的一面,但还有自私自利和互相争夺利益的一面,并认为后者是根本性的,从而主张人性的“根本恶”。孔德似乎只看到自然现象中的人类和一切群居动物中的友爱和互助的一面,而忽视或有意掩盖人类和动物中的敌视和争斗的一面。如果说孔德认为随着人类的认知水平和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中的互相合作的倾向将得到发扬和提升,而人类中的互相敌视和争斗的情况会得到遏制和减弱,那么观察现代工业社会我们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力提高了,但人的道德品质并非同时提高。人类之间的敌视和争斗看上去愈演愈烈:先进的武器提高了大规模屠杀的能力,先进的技术成了使用毒气等手段进行种族灭绝的方式,现代资本主义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演化为现金交易关系。这至少表明,物质—科学的进步并非必然会导致道德的倒退,也并非必然会导致道德的进步。

图片

指出上述问题并非意味孔德晚年提出的“道德—秩序—进步”三元社会治理模式的总体架构是错误的,而是为了显示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中存在严重张力。如果按照《实证哲学教程》中的说法,“社会学”在本质上是“社会物理学”,即强调社会规律在本质上是如同物理规律那样的客观规律,并由此确认社会秩序和判定社会进步的走向,那么这种社会学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实证主义的总体思路没有矛盾。但是按照在《实证政治体系》中的说法,社会生活的原则是“爱”,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秩序”,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进步”,并且孔德还提出了“建立人性宗教的社会学”的纲领,那么这种社会学就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实证主义的总体思路存在矛盾了。作为“社会物理学”的社会学与“人性宗教的社会学”显然是不同的,孔德本人也不否认它们之间的差别。有一些研究孔德思想的学者认为他晚年转向宗教,背弃了其早年的实证主义科学思想。笔者认为这样的论点有些武断,因为孔德所说的“人性宗教”与基督教之类的有神论宗教是不同的,它实际上指“道德科学”,只是为了强调“道德”的崇高地位和对此要抱有虔敬之心,并且,孔德试图对道德做实证论证。在实证主义的后续发展中,主流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看重孔德的前期哲学,看淡孔德的后期哲学,对之不屑一顾。然而,随着社会理论的发展,学界对实证主义忽视道德的批评越来越激烈,一些社会理论家重新检讨孔德的整个思想,认为孔德的思想是较为全面的,他的后期哲学一改实证主义只重视规律研究和操控技术的形象,其思想发展的历程像一个圆圈,呈现出像黑格尔哲学那样螺旋式的复杂性。总而言之,作为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的孔德并没有忽视道德,尽管他对道德作科学的论证存在薄弱环节,但这不能成为否定他的后期哲学的充足理由,而应将它视为一项未竟事业,是摆在当今哲学家面前的重大任务。

基金项目:201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方法论新形态及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7JZD041)阶段性成果。




本刊声明  
图片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录《哲学分析》官方网站http://zxfx.cbpt.cnki.net。

四、本刊联系方式为021-64280039。

《哲学分析》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