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医典(舌诊)

 XUZZ 2024-01-20 发布于上海
舌诊是什么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舌诊属于中医望诊中的一部分,是指通过观察舌象来了解疾病的诊查方法,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 舌诊时,应先观察舌质,再观察舌苔,最后观察舌下络脉,然后按照舌尖、舌中、舌边、舌根的顺序,逐步进行观察。 中医认为舌象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舌的肌肉为脾胃所主,舌的血脉为心脏所主,五脏六腑都直接或间接通过经络、经筋和舌相联系。舌体需要气血营养、津液滋润,舌的形质、颜色、舌苔与气血盛衰、运行状态、津液盈亏有关。 舌诊时,宜在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如发现舌苔颜色异常,需询问患者的饮食以及是否服用药物,或用揩舌法进行鉴别。
如何舌诊
韩盛旺 主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三甲
舌诊时,通过观察舌质、舌苔以及舌下脉络的形态、颜色等来判断疾病。 舌诊,为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是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舌质、舌苔以了解病情的,来辅助诊断。望舌时,最好是在自然光下进行,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自然地伸出舌头,放松舌体,使舌体充分暴露,然后医者依次观察舌质、舌苔、舌下脉络的形态、颜色以及舌苔的厚腻、剥脱等情况。 正常人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提示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 此外,还可以用消毒压舌板压舌或消毒纱布揩舌来进一步行舌诊。 舌诊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来进行,切莫自行观察诊断,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舌诊主要内容
张健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舌诊的主要内容有观察舌质与舌苔。望舌质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和舌下络脉;望舌苔包括苔质、苔色。 舌神有荣舌和枯舌之分,荣舌主气血充盈,精神状态佳;而枯舌则是气血衰微,精神差。 舌色分淡红、淡白、红、绛、青紫。淡红舌可指健康人或者是病情较轻者;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者。热证患者的舌色可以是红色;红绛舌是里热盛或者是阴虚火旺(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青紫舌则可主寒、热、瘀等。 舌形有老嫩舌、胖瘦舌、齿痕舌、肿胀舌、点刺舌、裂纹舌。 舌态有痿软舌、强硬舌、歪斜舌、颤动舌、吐弄舌、短缩舌。 舌下络脉观察其长短、粗细、有无弯曲,颜色有无变化。 苔质主要是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偏全等的改变
舌诊的意义有什么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三甲
舌诊的意义有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退等。 1.判断正气盛衰:若舌质淡白,则提示气血虚衰;若舌质红润,则提示气血旺盛;若舌苔薄白而润,则提示胃气尚存;若舌光而无苔,则提示胃气衰败或胃阴大伤。 2.分辨病位深浅:若舌苔薄,则病位浅;若舌苔厚,则病位深。 3.区别病邪性质:白苔主寒;黄苔主热。 4.推断病情进退:若舌苔按照白、黄、灰、黑等顺序逐渐变化,则提示病情由表入里,病情逐渐严重,反之则病减。 若患者舌质、舌苔有异常变化,建议及时就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关于中医舌诊的说法正确的是是什么
杨嘉颐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三甲
舌诊是望诊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人体舌头的色泽、形态、润燥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 中医理论认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而舌苔由胃气所生。脏腑病变可通过舌质和舌苔反映,通过观察舌质的颜色、形态,舌苔的苔质、苔色等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气血的盛衰、病势的浅深等。 正常健康人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也就是舌头颜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不是这样舌头的话,就是有异常的,需要通过进一步舌诊来判别。 具体来分步骤的话,舌诊分为望舌质、望舌苔、望舌下络脉三步,望舌质又分为望舌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态,望舌苔又分为望苔质、望苔色。 舌诊全程较为复杂,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
舌诊肝胆区的准确位置
隋康民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中医科
三甲
舌诊肝胆区的准确位置在左侧舌边。 舌诊属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望诊,指的是通过观察患者舌质、舌苔、舌体等方面,明确证型与疾病,以选择合适治疗方式的一种传统诊疗方式。 其中舌尖候心,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舌边候肝肺,其中肝胆的准确位置在左侧的舌边,肺在右侧的舌边。 除了根据五脏所属观察舌之外,还应配合患者自身具体的症状、脉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诊察。在进行舌诊时,需在自然光线下,避免食物对舌苔染色等异常情况,以免妨碍医师进行做出正确的判断。
怎么看舌诊
郑传雨 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口腔内科
三甲
看舌诊应到口腔黏膜科或中医科就诊,注意观察舌体颜色,光泽等,以及舌苔有无色泽,质地和分布状态等。 1.看舌诊时医生的位置要略高于患者,以便俯视口舌的部位,患者可以采坐位或仰卧位,头略仰起,尽量张口,自然的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尖略朝下,舌面平展,使舌体充分地暴露出来。 2.舌诊时一般是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部,查看舌体的颜色、光泽、形状等是否有异常。由于舌体的颜色容易改变,伸舌较久,随着血脉的运行变化可以使舌的色泽失真,而舌苔覆盖于舌体上,一般不会随观察时间而变化,因而舌诊应当先看舌体再看舌苔。 3.查看舌苔时应当注意观察舌苔的分布、质地、光泽等。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
中医看舌诊断方法
黎金庆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中医舌诊一般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舌下脉络分析疾病。 1.形态:观察舌头的纹理及形状、大小等,包括纹理是否细腻、大小形状是否正常等。如纹理粗糙提示实证,纹理细腻提示虚证。 舌头胖大且厚提示水湿、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舌头瘦小且薄提示气血两虚、阴虚火旺;舌头痿软无力伸展提示气血两虚、极度阴亏等。 2.颜色:观察舌头的颜色,包括红色、绛色、青紫色、淡白色等。舌头偏红主热证,偏绛色说明体内热盛,舌色青紫提示体内气血瘀滞,舌色淡白则说明气血两虚、阳虚。 3.舌苔:观察舌苔可以从舌苔的质地、颜色两方面入手。质地一般指舌苔的薄厚、润燥、腻腐等,颜色包括白苔、黄苔、灰黑苔。如舌苔厚
中医舌淡是什么意思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中医说的舌淡指的是舌头的颜色较正常舌色较淡,常提示存在气血两虚或阳虚。 正常舌色:是淡红润泽,也叫“淡红舌”。虽然是淡红,但不常用舌淡来形容正常舌象。淡红舌常见于健康的人群,或见于病症较轻者。 舌淡:指的是舌色比正常舌色较浅,缺乏血色。如果舌色血色几乎没有,则称为枯白舌。 舌淡的临床意义:常提示气虚亏虚或阳虚。一方面,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舌体,导致舌体缺乏血色;另一方面,阳气不足,因为阳气具有向上推动气血的作用,故阳虚也可导致舌体缺乏血色。枯白舌提示气血严重不足,病情严重。 出现舌淡,建议前往医院,明确诊断,对因治疗。
舌中部凹陷中医代表什么
李晓林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内科
三甲
从中医角度分析,舌体中央属于脾胃。当舌体中口央出现凹陷纹,一般考虑为裂纹舌。舌中有凹陷是裂纹舌常见的一种,可能是先天性舌裂,也可能由血虚不润或邪热炽盛、阴液亏虚所致。临床诊断应根据相伴随的症状来综合评估。 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较浅的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觉者,称先天性舌裂,应与病理性裂纹加以鉴别。 舌淡白而有裂纹者考虑血虚不润所致。由于血虚不能够荣润舌面部导致舌淡白而有凹陷纹。 舌质红绛有凹陷纹者考虑为热邪内盛,耗伤人体津液,导致津液不足,不能荣润舌面所致。 建议患者舌有凹陷伴有其他不适应到中医科进行检查,在医生辨证指导下进行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