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烧了别慌,教你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月朦胧*╯ 2024-01-22 发布于福建

当我们生病发烧时

血常规检测常常是首选的检查之一

作为协助判断发烧感染原因的辅助手段

20多项密密麻麻的各项指标

结果到底怎么看?

图片

首先

让我们认识血常规三系

01.白细胞(WBC):守卫者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

白细胞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

将病菌包围、吞噬

像“守卫者”一样保护我们的安全

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他们各司其职

对付不同的病原体

图片

(白细胞吞噬病原体镜下图)

图片

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细菌感染、中毒、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白血病等。

图片

淋巴细胞 ⬆️

常见于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吸烟、肿瘤、脾功能减退、慢性感染等。

图片

单核细胞⬆️  

常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血液病等。

图片

嗜酸性粒细胞⬆️ 

 常见于寄生虫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

02.红细胞(RBC):搬运工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

红细胞就像人体内的搬运工

将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同时将二氧化碳等废物运出体外

而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是因为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色的,负责携带氧气

检测结果中需要关注的主要参数是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浓度(HGB)

图片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常见于脱水、呕吐、水分丢失、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图片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常见于贫血、失血等。

当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同时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可以协助分析贫血原因及类型。

HGB↓、MCV↓、MCH↓、MCHC↓考虑缺铁性贫血;

HGB↓、MCV↑、MCH↑考虑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性贫血;

HGB↓、MCV、MCH、MCHC均正常考虑急性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03.血小板:维修工

图片

(图片来源:ibaotu.com)

血小板主要参与体内凝血与止血过程

有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及血块收缩等功能

分析血小板首要的指标就是血小板的数量

图片

血小板⬆️ 

常见于妊娠期、生理期、血小板增多症(存在一定的血栓风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图片

血小板⬇️

常见于出血性疾病等。

检验报告只是医生诊断病情的依据之一。血常规检测是一种协助判断发热感染原因、血液病筛查的实验室辅助手段,结合患者病史、临床体征、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更好地进行疾病的诊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